第108章 三喜臨門(三)

人道是十月懷胎,一朝分娩。

算算日子,也差不多就是這一個月的事情。但由於這一段時間來,發生了諸多變數。曹汲魚躍龍門,從一個普通的匠人,一下子變成秩比六百石的監令。這種巨大的轉變,讓一家子都有些懵了!而後,曹朋鄧稷都忙着找房子,收拾住所,也在不經意間忽視了這件大事。

從龍山倒許都,路程並不算遠。

只是一路顛簸得很了,使得曹楠一下車,便支撐不住。

王買和鄧範擡着曹楠往府中走去,可剛剛上了臺階,曹楠便大聲呼痛,聲音格外淒厲。

董曉這時候也從後面趕過來,一見這情況,連忙喊道:“別動她,快點把她放下,放下!”

可問題是,這臺階上冰涼,連個墊子都沒有。

曹朋跑到曹楠身邊,手指着大門後的門房道:“先進屋,先進屋……快點去請穩婆來接生啊!”

但這一時半會兒,去何處尋找穩婆呢?

董曉說:“看樣子,怕是來不及了!洪嬸子,夫人,你們來幫手,咱們先穩住情況再說吧。”

“對對對,先讓阿楠躺下再說。”

一衆人七手八腳的忙碌起來,有的去燒水,有的去抱褥子。

門房的面積不大,但足以當做臨時產房。一個簡陋的牀榻,上面還鋪有一層厚厚的艾草……

在中原地區,艾草有驅邪避邪的效用。

每當喬遷新居的時候,人們喜歡在各個房間裡擺放一些艾草,以驅趕屋中原有的陰邪之氣。這門房裡,堆放了不少的艾草。有人從車上取來褥子,鋪在艾草上,然後扶着曹楠躺下。

曹楠一個勁兒呼痛,董曉也有些束手無策。

原因很簡單,他是個男的……這年月,還沒有男人做接生的事情,大都是女人來擔當穩婆。

可問題是,穩婆沒來。

董曉只能設法緩解曹楠的痛楚,同時不停地催促。

好在張氏和洪娘子都生過孩子,所以多多少少有些經驗。

他們也不好把董曉趕出去,畢竟穩婆沒有過來,還需要董曉來穩定曹楠的狀況。曹楠呼痛不已,張氏也有些束手無策。曹朋有心過去幫忙,但是被張氏和洪娘子,一個勁的往外推。

“你姐姐生孩子,你在這裡幹什麼?快些出去,看看穩婆來了沒有。”

“娘,穩婆該來自然會來,我在這裡,也可以幫幫忙啊……”曹朋耳聽曹楠的呼痛,也有些亂了方寸,畢竟,這是他在這個世上的姐姐。雖然曹朋和曹楠並沒有太多的感情交流,但這身體裡,流淌的是一樣的血脈。曹朋想幫曹楠,只是這一下子,又不知道該如何幫忙。PS:各位書友!進不來書評的請登錄.這個網址試試!花花更新~

“女人家生孩子,你一男人能幫什麼忙?”

“阿福,你出去吧……你在這裡,會沾染晦氣的。”

曹楠也忍着痛,勸說曹朋出去。不過話未說完,她又是一聲慘叫。

曹朋一邊往外走,一邊撓頭。突然間,他被擺放在門口的艾草絆了一下,心裡突然間一動。

“董先生,用灸!”

“啊?”

“用艾灸!”

艾草,早在《孟子》中便有記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但是艾草的真正用途,卻是在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有了第一次詳細的記載。

艾以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3,通十二經,其回陽,理氣血,逐溼寒,止血安胎等功效。故而又有醫草的說法。本草記載,艾葉能灸敗兵,可暖子宮,逐寒溼的用途。

曹朋沒有讀過本草綱目,對艾草的具體功效,也不是非常瞭解。

但小時候,他常見父親在家用艾灸。又一次,曹朋出任務的時候,在一個山村裡,曾見一大嫂分娩在即,可醫生還沒有到來。當地的老人就用艾灸的手法,5那位大嫂暫時安定下來,一直等到醫生抵達分娩,並且母女平安。也就是說,這艾草有一定的安胎效用嗎?

董曉愕然回頭,有些不知如何是好。

他醫術的確不差,但畢竟經驗太少,應變能力也不甚高明。

艾灸?

這有用嗎?

曹朋這時候,已經被推出了門房。

他只好在門外大聲喊:“董先生,用艾灸,艾灸……”

“怎麼用?”

曹朋閉上眼睛,努力回想前世那位老先生所用的艾灸之法,旋即大聲的說出來。

董曉有些猶豫,擡頭看了一眼張氏和洪娘子。他起身,從那艾草堆裡抽出艾葉,迅速捲成了艾條形狀。

“兩位夫人,要不然……試試看?”

“那就試試看吧。”

事到如今,張氏也是有病亂投醫了。

不過,她之所以同意,還有另外一個因素在裡面。曹朋當年曾隨術士學過一年,天曉得他究竟學了什麼東西。這一年中,曹朋給他夫婦帶來了太多的驚喜。說不定,他說的這個法子,真的有用。

董曉,很快就燃起了艾條。

並依照着曹朋所說的那幾個位置,開始用灸。

曹朋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只能說出大概的位置。但這已經足夠了,一理通,百理通……董曉畢竟是張仲景的弟子,什麼位置有什麼穴位,哪個穴位又有什麼樣的用途,他非常清楚。

門房外,鄧稷臉色蒼白。

“阿楠,挺住啊!”

他不停的呢喃着,顯得焦慮不安。

而其他人,也都聚集在大門口。曹汲和王猛徘徊不停,不時向門房張望。郭永站在一旁,不知道該如何勸說。他來曹家的時間不長,所以很多事情也插不上嘴。而且,女人生孩子,他的確是不知道如何纔好。

“穩婆怎麼還沒有來?”

“從西里許過來,總要一點時間。”

“我怎麼忘了這件事……上個月你弟妹還陪着阿楠去看先生。回春堂的肖先生還提醒說,只在這幾日!這幾天淨忙着搬家的事情,居然把這件事給忘了。早知道,等阿楠生下來再說嘛。”

曹汲不斷自責,王猛只好低聲安慰。

就在這時候,聽大門外傳來急促的馬蹄聲。

王買翻身下馬,從馬上攙扶下來一個胖乎乎的穩婆,駕着她的胳膊,就往府中走。

“穩婆來了,穩婆來了!”

那胖婆子氣喘吁吁,臉色也是煞白。

正在家收拾東西呢,不成想王買闖進來,二話不說,就把她給硬拖過來。

這小後生一路上也不解釋,只是策馬狂奔。幸虧這個時候,路上的行人也不算太多,否則不曉得會撞傷多少人。還以爲……穩婆寡居多年,被這麼一個血氣旺盛的小青年架着走了一路,着實有些擔心。

“你這小後生,也不說清楚要做什麼。

這接生孩子,總需要些安神的藥物,還要準備許多東西,你把老身拉過來,老身也要有幫手啊。”

穩婆說這話,便走進了門房。

不一會兒,就見董曉面紅耳赤的出來,站在大門口,長出一口氣。

“董先生,阿楠她……”

“叔孫莫急,嫂夫人的情況很好。穩婆現在已經來了,正和兩位夫人在裡面忙碌,不會有事。”

董曉說這話,突然向曹朋看去。

“阿福,你怎麼知道艾草有這等功效?”

“這個……”曹朋眼珠子滴溜溜直轉,立刻回答道:“我在一本書上看到的。”

“什麼書?”

董曉頓時來了興趣,“可否借我一閱?”

“這個……非是我小氣,實在是……那本書市我在棘陽時看到。後來你也知道,我爹孃被抓,以至於損失了許多物品。

我們當時只顧着逃亡,也不可能隨身帶着那本書,如今不知丟到了何處。”

“那你可還記得,書名作何?”

“百草經!”曹朋脫口而出。

董曉一皺眉,頗有些疑惑的想了半晌,卻始終想不起來,這百草經究竟是出自何人之手……

確可惜了!

董曉在心裡輕輕嘆了口氣,轉過身向門房張望。

“疼死我了……”

從門房中,傳來曹楠撕心裂肺的叫喊。

“阿楠,你要堅持住啊!”

鄧稷實在是忍不住了,握緊拳頭,大聲呼喊。

曹朋也湊過去,衝着門房裡喊道:“姐姐,吐氣吐氣,用嘴吐氣,吐氣啊……姐夫,你吐個什麼?”

曹朋讓曹楠吐氣,沒想到鄧稷在一旁,卻開始大口吐氣起來。

“呼呼呼……阿楠,吐氣啊!”

鄧稷一邊吐氣,一邊騎馬蹲襠式,握緊拳頭用力。

這時候,他那張慘白的臉,憋得通紅,一個勁的用力,那架勢,恨不得金曲榜曹楠生產。

曹朋一旁看着,是又好笑,又爲姐姐感到高興。

姐夫是個實在忍,也是個多情的人。這個多情,可不是濫情,而是對妻子的疼愛。看着鄧稷那副模樣,曹朋走過去,攙扶着他的胳膊。

“姐夫,別緊張,娘和洪嬸子在裡面,穩婆也來了,一定不會有事的。”

董曉也在一旁勸慰,“叔孫,你別擔心。嫂夫人的身體很好,絕不可能出意外,你就放心吧。”

這大門裡,亂成一片。

就在這時,曹府門外來了一匹馬。

郭家從馬上下來,看着曹府門前亂糟糟的場面,不由得爲之愕然。

等他走上臺階,就看見鄧稷騎馬蹲襠式的站在門房外,握緊拳頭不停運氣,讓郭嘉忍不住笑了。

“叔孫,你這又是所爲何來?”

鄧稷扭頭看去,連忙站好,有些尷尬地說:“奉孝,你來了!阿楠正在生產,我這邊有些擔心。”

“弟妹要生產了?”

“是啊!”鄧稷不無自責地說:“這些日子我光顧着這邊房子的事情,居然把這件事給忘了……早知道,就不急着搬家了,與其這麼突然,還不如在塢堡裡,等阿楠平安分娩再來。”

曹汲嘆了口氣,“叔孫,這怪不得你!”

“啊……”

們房中,傳來曹楠的慘叫聲。

鄧稷也顧不得郭嘉了

,轉身就衝到門房外。

“阿楠,吐氣,吐氣……呼呼呼,跟着我,吐氣!”

這個時候,只要是有用的招數,也不管是誰出的,會不會有用處,鄧稷都顧不得了。郭嘉撓撓頭,有些好笑的看了一眼鄧稷,也不再去打擾他,而是站在一旁,看着曹府內外亂成一鍋粥的模樣。突然,他看到了曹朋,不由得笑了……

“阿福,你也在啊。”

“奉孝先生。”

“哎,不用先生常先生短的叫我,我年紀比你大,和你姐夫又有同門之誼,叫我兄長就好,抑或喚我名字也行。”

“那,我還是稱呼您兄長吧。”

如果在以前,曹朋會因爲這個稱呼,而感到興奮。

畢竟,郭嘉也是他極爲崇拜的一個人。不過這會兒,他已經顧不上興奮,心裡同樣非常焦慮。

好在他還算冷靜,並沒有失禮。

“兄長,可有檢查過身體?”

郭嘉一怔,“我好端端,檢查甚身體呢?”

歷史上的郭嘉,說是操勞過度,在征伐柳城的時候病故。但具體原因,誰也說不太清楚。好端端一個人,爲什麼會突然就病故了呢?給曹朋的感覺就是,郭嘉病的突然,死的也很突然。

“兄長,話不能這麼說。

有道是小心駛得萬年船,這身體是革……哦,報國的本錢。曹公那麼看重你,你更要多愛惜自己的身體纔是。”

曹朋差點說出“莗(我X,應該是這個詞)命”這個詞來。

幸好他反應快,及時的把話更正過來,郭嘉也沒有留意。

“正好,董先生在,一會兒讓他幫你查看一下吧。”

郭嘉眉頭一皺,不明白曹朋爲什麼這麼堅持,要他檢查身體。

“董先生?”

他向董曉看了過去。

董曉連忙拱手,向郭嘉行禮。

他雖說沒在朝廷效力,但也聽說過郭嘉的名聲。

曹操謀臣之中,荀彧郭嘉堪稱他左膀右臂……張仲景要他在許都立足,董曉也一直在等機會。而現在,這機會似乎終於來了!董曉知道,他必須要抓住這個機會,這可是千載難逢。

郭嘉詫異地看了一眼董曉。

“兄長,你可別小看董先生!”

“哦?”

“他可是涅陽張機,張仲景太守的關門弟子。”

郭嘉一驚,連忙問道:“可是長沙張太守?”

“正是!”

曹朋知道,郭嘉有些意動了。

“其實,我身體不差……”郭嘉猶豫了一下,輕聲道:“不過既然是張太守弟子,檢查一下也無妨。”

沒辦法,張機的名聲太大了。

曹操也想過徵辟張機。可一來張機的老家在涅陽,是劉表的地盤;二來呢,張機拖家帶口,也不好過來。涅陽張氏,和譙縣許氏不同。許褚當年舉家投奔,是因爲那本來就是曹操的地盤。可張機如果想要居家過來,就沒那麼方便了!估計劉表也不可能,輕易放他離去。

“郭先生!”

曹朋轉身呼喚。

郭永正和鄧鉅業,指揮者周倉等人往宅子裡搬運東西。

曹楠在生孩子,可這家還得繼續搬。從這一點而言,就看出郭永的盡職之處。女人生孩子的事情,他幫不上忙,但是卻在所有人都慌亂的時候,清楚自己應該做什麼。這就是人才……

曹朋覺得,曹遵推薦的這個人,的確是有兩把刷子。

他很清楚自己的情況!

如果想站穩腳跟,除了廣泛的人脈之外,還必須要有自己人。典韋、許褚、曹洪……這都是人脈。而郭永呢?卻是實實在在的自己人,能爲自己排憂解難,認認真真做事情的幫手。

那些大牛小牛們,曹朋根本就沒去考慮。

他也知道,自己請不來那些人。

別看曹汲現在是監令,而且還頂着個隱墨鉅子的名頭。在那些名士的眼中,他什麼都不算。

“逮我兄長和董先生,先找間靜室。”

“呃……不着急,且等叔孫這邊妥當後再說吧。”

郭嘉連忙擺手。

曹朋聽罷,點了點頭,也沒有強求。

畢竟,自家姐姐的事情,目前是頭等大事……

“阿福!”

“嗯?”

“郭祭酒的情況,似乎有些不太好。”

董曉走到了曹朋身邊,突然壓低聲音道。

這古代醫生,講究望聞問切。董曉得張仲景真傳,這四門基本功,可稱得上是非常紮實。

“怎麼說?”

“我剛纔觀察了一下,郭祭酒看上去精神很好,但嘴脣略發青,而且有些乾澀。眼眸神光雖強,但散而不凝……我懷疑,郭祭酒可能在服用五石散。剛纔說話的時候,他口中有一股很怪異的香氣。不純,還有點腥……舌苔的顏色有點發白,這都是服用五石散的症狀。”

五石散?

那是什麼東西%……

曹朋還真不是太清楚,五石散是做什麼用。

至少三國演義裡,沒有提及過這種東西。只是見董曉得口吻,似乎很嚴重。讓曹朋也不由得有些緊張起來。

“董先生,五石散是什麼?”

董曉猶豫了一下,輕聲道:“其實,這五石散是家師所創。”

“哦?”

“家師當初在長沙時,創出了五石散,爲的是給當地的傷寒病人服用。這種藥,性子燥熱,對傷寒病人有一些補益。採用五味石藥所制,又名寒食散,服用此藥之後,需以冷食散熱。”

既然如此,不是好事嗎?”

“這玩意吃多了與身體無益,而且會產生諸多問題……一般來說,家師也不會輕易開出此藥。

還有,五石散用的多了,會成習慣。”

郭嘉,吸毒?

董曉話語中的意思雖然隱晦,可是曹朋卻能聽出其中的奧妙。

那分明是說,五石散就類似於後世的毒品。他向郭嘉看去,不由得微微一皺眉頭……

“那可有辦法救治?”

“想來郭祭酒用藥並不久,若加以調養,問題應當不會太大。關鍵是從現在開始,不得再繼續使用。即便要使用,也要根據情況而定。具體的……我現在也不好肯定,還需仔細診斷。”

曹朋點點頭,剛要說話。

就在這時,從門房裡,傳來了一聲嬰兒的啼哭。

那哭聲很響亮,鄧稷等人的臉上,頓時流露出狂喜之色。

“生了,生了!”

鄧稷有些癲狂,而曹汲和王猛也是興奮不已。

“阿福,我們有小外甥了!”

“不對,是侄兒……”

王買和鄧範跑過來,拉着曹朋興奮叫喊。

那種狂熱的喜悅之情,讓一旁觀看的郭嘉,也不禁露出笑容……

“恭喜姑爺,賀喜姑爺!”

郭永連忙上前,拱手向鄧稷道賀。

鄧稷這時候,傻乎乎只剩下咧嘴傻笑。不一會兒的功夫,就見穩婆抱着一個孩子,從門房裡走出來。

“恭喜公子,是個男娃!”

“同喜,同喜%……”

鄧稷初爲人父,樂的已經快要瘋掉了。

他從穩婆懷中接過了襁褓中的嬰兒,不住的傻笑。

“阿楠情況如何?”

曹汲關心女兒,連忙上前詢問。

鄧稷這才清醒過來,看着穩婆,頗有些緊張。

“母子平安……少夫人剛生下孩子,元氣有些受損,不過調養一下的話,應該就沒有大礙了。”

曹朋,湊上前,打量鄧稷懷中的嬰兒。

“爹,他長的好醜啊!”

曹汲沒好氣的說:“你小時候,比他更難看。”

嬰兒剛出生的時候,差不多都是那樣子。五官縮在一起,並不好看。鄧稷瞪了曹鵬一眼,抱着孩子,走進了門房。

曹汲父子,也緊跟着進去。

而後,董曉也進去了。

王買和鄧範跟着想進去,卻被王猛揪住了耳朵,“你們進去湊什麼熱鬧?趕緊去幫忙搬東西。”

“董先生爲什麼可以進去?”

“他是先生,要給阿楠看身體,你麼可以嗎?”

王買鄧範一縮脖子,轉身跑出了大門。

門房裡,一下子變得有些擁擠起來,曹楠臉色蒼白,神態略顯得有些疲憊,虛弱的躺在那裡。

鄧稷坐在他身邊,低聲的和她說貼己話。

那小嬰兒,則躺在曹楠的身邊,似乎睡着了。

屋子裡,不知何時升起了爐火,站在裡面,感覺有些燥熱。

曹朋突然想起了什麼,問道:“姐夫,有沒有給我這小外甥,想好名字?”

“啊……”

鄧稷一拍腦袋,有些懊惱的說:“我居然忘記了……”

郭嘉也湊過來,笑呵呵的說:“叔孫,現在其名,也不算晚啊。”

“是啊,給孩子起個名吧。”

這就有點考教鄧稷的急智了!孩子的名字,可不是隨便亂起,得有說法才行。

曹楠蒼白的臉上,浮現出一抹紅暈,輕聲道:“叔孫,你來起名吧。”

鄧稷在屋中徘徊踱步,。片刻後,他突然拿起一枚艾葉,在曹楠的身邊坐下來^

“詩云: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阿楠,剛纔我們雖僅隔着一道門簾,卻猶如隔千里之遠……而且,多虧了阿福出主意,用它來幫你止痛。不如就叫他“艾”吧。”

曹楠臉羞紅,同時又含情脈脈,淚水在眼眶中打轉。

“嗯,就叫鄧艾!”

曹朋本在爲鄧稷剛纔那番話感動,聽到曹楠這一句話之後,身體如同受到雷擊一般,激靈靈打了個寒顫。

鄧艾?

我外滲,叫鄧艾?

這一次,曹朋懵了……

第107章 三喜臨門(二)第549章 伊人,如玉第613章 老卒似虎第99章 子廉不廉第44章 宛城之覆沒第382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第256章 脣槍舌劍第240章 生擒第351章 三年後第275章 第三樁命案第31章 義陽武卒(一)第285章 再會漢家犬第280章 孰對孰錯第712章 無當飛軍第181章 綰青絲(二)第381章 北中郎將第43章 宛城之驚豔一刀第134章 誰贊成,誰反對(二)第417章 河西第二彈(六)第169章 風雲再起第689章 西北風雲再起第251章 吾家萬里侯第477章 雲動(四)第144章 焦尾琵琶第260章 學做人第136章 悶頭髮大財第71章 嫉惡如仇滿伯寧第553章 死士第150章 大地震之商屯(三)第167章 陋室銘第605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第306章 以退爲進第339章 三字經第377章 獅虎獸第245章 衣帶詔第733章 雨後天晴第607章 竟爾一老卒?第32章 義陽武卒(二)第319章 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第718章 遼東亂(續)第219章 燕人第706章 建安十五年第167章 陋室銘第265章 走馬上任第94章 拉幫結派第368章 匈奴,匈奴(三)第522章 福紙第352章 孟德相召第67章 重逢第320章 絕地大反攻第269章 願爲公子朝第182章 綰青絲(三)第378章 最後的刺客第28章 荊襄豪門第509章 穩定纔是大道理第307章 延津大撤退(一)第227章 親戚?第672章 關門打狗第303章 圍魏救趙第354章 自古紅顏多薄命第543章 文舉相邀第276章 真相,初顯端倪第732章 噩耗第556章 卞夫人第256章 脣槍舌劍第166章 遠走高飛第65章 曹汲的憂慮第259章 冢虎第682章 戊子暴動第427章 鳳雛初鳴(二)第281章 敢不信我?第725章 梟雄末路第253章 葛仙翁第321章 張合第294章 玄德何以證明?第16章 誰比誰高貴(三)第285章 再會漢家犬第237章 豫州之危第503章 驚怒第249章 方天畫戟第112章 啓程第355章 我有佳兒可成龍第688章 置身事外第220章 初會劉玄德第469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162章 班春第618章 圈套(二)第218章 兵困下邳第298章 烈焰焚城第339章 三字經第469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240章 生擒第265章 走馬上任第275章 第三樁命案第614章 不可以力敵第310章 延津大撤退(四)第378章 最後的刺客第650章 益州來使第200章 鄧芝第165章 初聞東城魯氏
第107章 三喜臨門(二)第549章 伊人,如玉第613章 老卒似虎第99章 子廉不廉第44章 宛城之覆沒第382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第256章 脣槍舌劍第240章 生擒第351章 三年後第275章 第三樁命案第31章 義陽武卒(一)第285章 再會漢家犬第280章 孰對孰錯第712章 無當飛軍第181章 綰青絲(二)第381章 北中郎將第43章 宛城之驚豔一刀第134章 誰贊成,誰反對(二)第417章 河西第二彈(六)第169章 風雲再起第689章 西北風雲再起第251章 吾家萬里侯第477章 雲動(四)第144章 焦尾琵琶第260章 學做人第136章 悶頭髮大財第71章 嫉惡如仇滿伯寧第553章 死士第150章 大地震之商屯(三)第167章 陋室銘第605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第306章 以退爲進第339章 三字經第377章 獅虎獸第245章 衣帶詔第733章 雨後天晴第607章 竟爾一老卒?第32章 義陽武卒(二)第319章 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第718章 遼東亂(續)第219章 燕人第706章 建安十五年第167章 陋室銘第265章 走馬上任第94章 拉幫結派第368章 匈奴,匈奴(三)第522章 福紙第352章 孟德相召第67章 重逢第320章 絕地大反攻第269章 願爲公子朝第182章 綰青絲(三)第378章 最後的刺客第28章 荊襄豪門第509章 穩定纔是大道理第307章 延津大撤退(一)第227章 親戚?第672章 關門打狗第303章 圍魏救趙第354章 自古紅顏多薄命第543章 文舉相邀第276章 真相,初顯端倪第732章 噩耗第556章 卞夫人第256章 脣槍舌劍第166章 遠走高飛第65章 曹汲的憂慮第259章 冢虎第682章 戊子暴動第427章 鳳雛初鳴(二)第281章 敢不信我?第725章 梟雄末路第253章 葛仙翁第321章 張合第294章 玄德何以證明?第16章 誰比誰高貴(三)第285章 再會漢家犬第237章 豫州之危第503章 驚怒第249章 方天畫戟第112章 啓程第355章 我有佳兒可成龍第688章 置身事外第220章 初會劉玄德第469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162章 班春第618章 圈套(二)第218章 兵困下邳第298章 烈焰焚城第339章 三字經第469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240章 生擒第265章 走馬上任第275章 第三樁命案第614章 不可以力敵第310章 延津大撤退(四)第378章 最後的刺客第650章 益州來使第200章 鄧芝第165章 初聞東城魯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