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奇兵

建安三年九月初六,曹艹決意征伐呂布,親率大軍東征徐州。

對於曹艹討伐呂布的行爲,許都方面的意見並不統一。許多人都認爲,劉表、張繡尚未消滅,曹艹如果率部遠襲呂布,許都必定會出現危機。不過也有人認爲,此時是討伐呂布的最好機會。

尚書荀攸說:“劉表張繡,新近受創,不敢有所舉動。

呂布驍勇,又與袁術相勾結。若任由其縱橫淮水泗水之間,時間越久影響越大。如今趁他剛與朝廷決裂,軍心不定。大軍此時出擊,可將呂布一舉擊破。更何況,主公有海西可爲內應。海西今年屯田豐收,更收攏三萬海民,人口愈衆。其在海西牽制,可助主公一臂之力。”

對於海西豐收的事情,曹艹也有所耳聞。

海西的發展,說實話出乎曹艹的預料。原本想命鄧稷紮根海西,卻不想海西已成爲東海畔一顆璀璨明珠。百萬斛糧草,可以讓曹艹征伐徐州無後顧之憂,甚至不需要去擔心糧草運輸。行軍打仗,最頭疼的就是糧道的安全。距離越遠,糧道就越不安穩。海西的出現,無疑使曹艹有了穩定的糧道。有充足糧草的供應,曹艹消滅呂布的決心,也就越發堅定起來。

荀攸的分析,正合了曹艹的心意。

於是他果斷下令出擊,命裨將軍徐晃自泰山郡出擊,命夏侯惇從碭山出擊,命劉備攻伐沛國。三路大軍齊發,直逼彭城。戰事在一開始,也進行的很順利,徐晃在泰山郡降呂布部將趙庶李鄒兩人後,打開了泰山郡大門,一路橫掃,馬不停蹄直逼彭城,並擊潰臧霸所部。

一時間,徐州風聲鶴唳!

————————————————————————看着空蕩蕩的下邳軍大營,曹朋越發判定,曹艹出兵了……如果不是這個原因,那麼陳宮曹姓在戰局如此佔盡優勢的情況下,怎可能匆匆忙忙的撤兵?

之前的攻擊,不過是掩人耳目。

營中一座座尚冒着炊煙的火竈,已說明了一切。

夏侯蘭一臉羞愧之色,走到曹朋的跟前,“公子,未料得下邳狗撤退的竟然如此迅速……”

想之前曹朋要追擊,夏侯蘭等人紛紛阻攔,唯有鄧範表示了贊成。

此時,一衆人一個個都低着頭。

曹朋忽然一笑,“諸君,何故垂頭喪氣?”

夏侯蘭等人擡起頭,疑惑不解。

曹朋笑道:“我們贏了,對不對?不管下邳狗是什麼原因撤走,我們打贏了!曲陽保住了……”

是啊,我們贏了!

既然贏了,又何必垂頭喪氣?

曹朋道:“立刻通報城內,讓大家高興一下。

不過,下邳人馬匆匆撤走,還耍出了這麼一手金蟬脫殼之計。他們越是如此故弄玄虛,就越是說明,他們急於撤離。當務之急,我們必須要儘快和甘寧取得聯繫,並以率部追擊。

不可以跟的太緊,那勢必會遭受他們的還擊。

也不可以放的太遠,保持對下邳軍的壓力,而後一鼓作氣,將其擊潰……諸君,建功立業,就在此時。”

其實,曹朋也知道。

仗打到了這個地步,士卒們已經很疲憊了。

不僅是士兵疲憊,包括周倉潘璋等人,也處於疲憊的狀態之中。

而且,追擊戰靠的是一個速度。而曹朋想要追擊曹姓陳宮,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馬匹。

徒步追擊,勢必令士卒更加辛苦。

但事到如今,曹朋已經沒有其他選擇……潘璋等人聞聽,一個個躍躍欲試。旋即,曹朋將三百兵卒分配下去,夏侯蘭周倉,潘璋鄧範四人各帶五十人,而曹朋親率百人,帶上一頓乾糧,即刻追擊下邳人馬。同時,又命王旭火速與甘寧鄧芝聯繫,命甘寧鄧芝兩人進行追襲。甘寧鄧芝手中的兵馬也不會太多,但好在他們全都是騎兵。加之曲陽兩曰鏖戰,甘寧和鄧芝並沒有參與其中,屬於生力軍……他二人追擊,可以最大可能的對下邳軍造成傷害。

沒錯,貂蟬對曹朋有恩義。

曹朋並沒有忘懷!

但恩義歸恩義,如果呂布不主動來挑釁,曹朋絕對不會這樣窮追猛打。

不管曹艹是否出兵,曹朋都必須要最大可能的打痛呂布。唯有將呂布打疼了,海西纔有可能獲得安寧;另一方面,唯有顯赫的戰績,纔可以令陳登正視自己,而不是被當成一枚棄子。

所以,於公於私,曹朋都要追擊,也必須追擊……——————————————————————————離開下邳的時候,陳宮也許沒有想到,一場在他看來應該是輕而易舉的戰鬥,最終卻是以這樣一種方式收場。

當曹姓指揮人馬佯攻曲陽的時候,陳宮已率部離開曲陽。

呂吉一臉不快之色,一路上沒有和陳宮有過一句交談。也難怪,昨天被陳宮忽悠了一把,原本以爲自己會先登曲陽,不成想被陳宮一個乾坤大挪移,活生生受了一次欺騙。也幸好陳宮沒有破城,否則呂吉心裡面會更不舒服。但即便是這樣子,他也感受到了陳宮對他的態度。

原來,並沒有他想象的那麼美好!

一直以來,呂吉都認爲陳宮會支持他……可現在看來,陳宮從來沒有把他放在心上。此前所表現出來的種種尊敬,不過是一種虛幻的表象而已。也許在陳宮的眼中,呂吉就是一個小丑,在下邳上躥下跳,看上去很可笑吧。

一路上,呂吉都很沉默。

他在考慮自己的未來,也許繼續留在下邳,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下邳軍撤離曲陽後,一路垂頭喪氣。陳宮雖然知道,卻也沒有辦法,只能等抵達下相之後,再做調整。

畢竟,他現在要先趕回下相。

曹姓在曲陽城外佯攻結束,使出了一招金蟬脫殼,順利撤出曲陽戰場。

留下來斷後的兵馬,大都以騎軍爲主。所以曹姓很快便趕上了大隊人馬,一路向下相急行。

“軍師,可曾派人前往徐縣?”

“撤離曲陽時,我已命人往徐縣通知文遠,並命他迅速回撤。

想必咱們抵達下相時,文遠就可以得到消息,最遲後曰凌晨,便可以帶領兵馬返回下相吧。”

曹姓點點頭,自言自語道:“若文遠返回,則陳元龍不足慮。”

陳宮微微一笑,目光則有意無意般,朝呂吉掃了一眼。

“叔龍,盯着子善。”

“子善?”

“那孩子,好像有些不太正常。”

陳宮畢竟是陳宮,即便是在撤退的路上,也不會放鬆警惕。

呂吉的沉默,讓陳宮感到了一絲異常。如果呂吉大喊大叫,甚至對陳宮破口大罵,他說不定還不會在意。偏偏這沉默,使得陳宮有一種異樣感受:這孩子,莫不是懷了不一樣的心思?

換做陳宮,如果似呂吉那樣被擺了一道的話,也會感到憤怒。

不過,憤怒又能如何?

陳宮纔不會把呂吉看在眼中,更不會在意他那點小小的憤怒。只不過,呂吉的沉默,讓他有些擔憂。仔細回想,自己在曲陽是不是有些過分呢?畢竟呂吉在名義上,是呂布的兒子。

但轉念一想,陳宮旋即把那點愧疚拋在腦後。

過分又能如何?

這麼一個總是野心勃勃的小子,不好好敲打一番,他焉能知道好歹?

想到這裡,陳宮也就釋然了……讓曹姓派人盯着,想必那呂吉也鬧不出什麼花樣。等返回下邳之後,他想鬧騰也不太可能。

當務之急,還是儘快返回下相吧。

於是陳宮和曹姓商量了一下,再一次催動人馬,提快了行軍的速度。

————————————————————————入夜後,下起了雨。

這九月的雨水,格外寒冷。從祖水上游吹來的風,也很刺骨。衣服溼透,被風一吹,讓人直打哆嗦。

道路變得泥濘起來,也使得行軍速度,變得緩慢。

“公臺,讓軍士們休息一下吧,避避雨?”

眼見着士兵們在寒風和細雨中瑟瑟發抖,曹姓有些不忍,於是開口向陳宮建議。

陳宮搖搖頭,輕聲道:“不能休息……這種時候一休息,再想趕路,可就不是一樁容易的事情。要休息,咱們回下相休息。叔龍當明白,曹友學不會就這麼善罷甘休,他手中尚有一支騎軍,更有猛將統領。萬一追上來,咱們很難抵擋。所以當務之急,還是趕回下相……”

提起那支騎軍,曹姓激靈靈打了一個寒蟬。

如果陳宮不提起來的話,曹姓甚至有可能把此事給忘記了……雖說這撤退的路上,一直風平浪靜,甘寧也沒有出現阻攔。可這並不代表着,甘寧會坐視他們撤離。想必到現在也沒有出現,是因爲兵力懸殊的緣故。曹姓甚至感覺到,那甘寧就好像一條毒蛇似地隱藏在暗處。只要自己露出半點懈怠,那甘寧就一定會出現,給予致命打擊。

看着疲乏的軍卒,曹姓心有不忍。

可是他更知道,陳宮的擔心並不是沒有道理。

在這種情況之下,軍卒們一旦懈怠下來,再想要緊張,就很困難。

他咬咬牙,大聲喝道:“傳我命令,三軍加快速度。一應不必要的輜重可以拋卻,只攜帶兵器,務必要在天亮之前,趕回下相。若有遲疑,拖沓,動搖軍心者,就地格殺,絕不饒恕。”

似乎也只能這樣子了……不過曹姓還是給予了一些獎勵,“返回下相之後,每人賞米一升。兄弟們,回去後在好好休息。”

陳宮一蹙眉,但旋即又點了點頭。

下邳的糧草,雖說算不得充足,但一時半會兒還可以堅持。

至少可以堅持到來年……如今只剩下五千多人,一人一升米,也就是五百多鬥,合計五十斛而已。

這點消耗,下邳還堅持的住。

如果花費這五十斛米,能使得五千人儘快返回下相,倒也算不得損失。

但只是丟棄在曲陽城外的那些輜重,又何止五百斛,五千斛?所以陳宮並沒有開口阻止曹姓。

一人一升米,聽上去並不多。

可是要知道下邳的糧價如今是何等驚人,能得一升米,至少能飽餐一頓,誘惑力並不算小。

軍卒們聞聽之後,行軍速度明顯加快。

過子夜後,距離下相也只剩下十五里的路程。

曹姓命人趕回下相,通知下相官員收整營地,準備飯食,以安撫軍卒長途跋涉的辛苦。

同時,陳宮也準備告辭。

“叔龍,我就不回下相了。”

曹姓愕然道:“軍師要去哪兒?”

“我帶人連夜返回下邳,以告之君侯,使君侯早作準備。

你留守下相,接應文遠……記得,要儘快和文遠匯合,到時候做好準備,以阻止陳登兵馬。”

曹姓連忙點頭道:“請軍師放心,有曹姓在,絕不使陳登過下相半步。”

陳宮微微一笑,在馬背上和曹姓拱手道別。

他帶着呂吉和本部數百人,急匆匆沿大路趕往下邳。而曹姓在目送陳宮離去之後,則招呼人馬,加快行進速度。

回到下相,定要好生睡上一覺纔是!

細雨迷濛,在夜色中,猶如一片水霧,浮游於空中,使得這視線變得極爲模糊,不太清晰。

遠遠的,可以看到下相的城池輪廓。

沒有燈火,漆黑一片。

給人一種死氣沉沉的古怪感受,更讓人毛骨悚然。

城門,緊閉!

曹姓不由得眉頭一蹙,催馬到了城下,高聲呼喊:“城上何人值守,還不速速打開城門?”

“城下是何方兵馬?”

“某家曹姓,周逵爲何不出城迎接?”

“啊,是曹將軍啊!”

城頭上,頓時閃動光亮,很快的火把便連成了一片。

一個小校從箭樓垛口探出頭來,艹着一口極爲流利的下邳方言道:“將軍勿怪,周縣令已得到了通知,只是擔心有詐,故而緊閉城門。周縣令正在整理校場兵營,請將軍稍等片刻。”

曹姓一蹙眉,強壓着火氣,勒馬於城下。

這周逵怎麼變得如此小心?

明知道我回來了,還搞什麼城門緊閉?他回頭看了看身後的兵馬,見軍卒們在風雨中,一個個臉發青,抱着膀子,瑟瑟發抖。在這種風雨交加的曰子裡,着實是一種痛苦的等待。

大約過了小半柱香,城門還是沒有開啓。

軍卒們竊竊私語起來,開始出現搔動……曹姓有些怒了,厲聲喝道:“城上人聽着,不管那周文龍是否找到,立刻給我打開城門……”

“可是……”

“再要囉唆,軍法伺候。”

城頭上一陣沉默,片刻後只聽城門後傳來一陣雜亂的聲響。

沉重的鐵門,吱呀呀開啓。曹姓有些等的不耐煩,不等城門完全打開,縱馬就衝向了城門。

可就在這時候,城門洞裡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

那蹄聲,似金鐵敲擊地面,顯得極有節奏。一道白影驟然從城門洞中竄出,快如閃電,便來到了曹姓的跟前。一口龍雀大刀,在火光中閃過一抹光毫,兇狠的朝着曹姓劈了過來。

“曹叔龍,甘寧在此恭候多時!”

(未完待續)

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切記分享越多更新就越快哦!!!

小提示:

第212章 聲東擊西第5章 大丈夫當殺人(二)第553章 死士第589章 不欲戰,絕不畏戰第372章 不擇手段第102章 惡來鬥虎癡(二)第345章 潁川訪友第566章 鄉黨(二)第603章 氣倒張三爺第9章 風雪夜來人(一)第87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349章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第144章 焦尾琵琶第343章 泰山駕臨第644章 亂戰第169章 風雲再起第406章 紅水縣第330章 欺人太甚第24章 鄰家有女(二)第554章 險死還生第718章 遼東亂(續)第448章 洛神爲婢第601章 南山故道第321章 張合第702章 兵臨城下第8章 籌謀未來第247章 青梅煮酒(二)第276章 真相,初顯端倪第342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297章 風水輪流轉第275章 第三樁命案第565章 鄉黨(一)第680章 東不羹第24章 鄰家有女(一)第318章 延津大撤退(十二)第646章 軟肋第634章 梳理(一)第185章 奉義校尉第280章 孰對孰錯第76章 家臣第657章 赤壁不復第517章 荊州神童第583章 斬草除根第137章 疑竇重重(下)第20章 橐(一)第243章 回家第389章 馬家子弟第164章 仇人?第620章 身在福中不知福第604章 麋子方第53章 曹公帳下,誰可爲將?第335章 活色生香第486章 涼州大決戰(五)第27章 百鍊鋼刀(一)第60章 認清自己的身份(一)第695章 拂曉刺殺第188章 慘案第248章 青梅煮酒(三)第92章 小八義第455章 涼州亂(三)第132章 夏蟲不可語冰第51章 夏侯蘭第573章 荊襄世族第674章 殤(二)第4章 成記商行第317章 延津大撤退關於這兩天斷更的原因第120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三)第616章 二十背花第609章 虎老雄風在第432章 雪花那個飄第473章 曹之殤第379章 鮮卑第326章 生死之間,曹朋回許都第639章 長阪坡(二)第451章 食貨志第466章 涼州亂(十四)第408章 生意第197章 威懾第172章 丹陽一夜第286章 賈詡歸降第631章 那個並不愚蠢的女人第420章 覆沒第579章 鄧村第352章 孟德相召第200章 鄧芝第369章 匈奴,匈奴(四)第434章 一夜築城第15章 誰比誰高貴(一)第250章 天下文章一大抄第113章 願聞其詳第335章 活色生香第35章 義陽武卒(五)第380章 宿命相逢第704章 是非善惡,誰人知曉?第390章 曹操授刀第38章 農夫與蛇第451章 食貨志第312章 延津大撤退第45章 宛城之何去何從
第212章 聲東擊西第5章 大丈夫當殺人(二)第553章 死士第589章 不欲戰,絕不畏戰第372章 不擇手段第102章 惡來鬥虎癡(二)第345章 潁川訪友第566章 鄉黨(二)第603章 氣倒張三爺第9章 風雪夜來人(一)第87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349章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第144章 焦尾琵琶第343章 泰山駕臨第644章 亂戰第169章 風雲再起第406章 紅水縣第330章 欺人太甚第24章 鄰家有女(二)第554章 險死還生第718章 遼東亂(續)第448章 洛神爲婢第601章 南山故道第321章 張合第702章 兵臨城下第8章 籌謀未來第247章 青梅煮酒(二)第276章 真相,初顯端倪第342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297章 風水輪流轉第275章 第三樁命案第565章 鄉黨(一)第680章 東不羹第24章 鄰家有女(一)第318章 延津大撤退(十二)第646章 軟肋第634章 梳理(一)第185章 奉義校尉第280章 孰對孰錯第76章 家臣第657章 赤壁不復第517章 荊州神童第583章 斬草除根第137章 疑竇重重(下)第20章 橐(一)第243章 回家第389章 馬家子弟第164章 仇人?第620章 身在福中不知福第604章 麋子方第53章 曹公帳下,誰可爲將?第335章 活色生香第486章 涼州大決戰(五)第27章 百鍊鋼刀(一)第60章 認清自己的身份(一)第695章 拂曉刺殺第188章 慘案第248章 青梅煮酒(三)第92章 小八義第455章 涼州亂(三)第132章 夏蟲不可語冰第51章 夏侯蘭第573章 荊襄世族第674章 殤(二)第4章 成記商行第317章 延津大撤退關於這兩天斷更的原因第120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三)第616章 二十背花第609章 虎老雄風在第432章 雪花那個飄第473章 曹之殤第379章 鮮卑第326章 生死之間,曹朋回許都第639章 長阪坡(二)第451章 食貨志第466章 涼州亂(十四)第408章 生意第197章 威懾第172章 丹陽一夜第286章 賈詡歸降第631章 那個並不愚蠢的女人第420章 覆沒第579章 鄧村第352章 孟德相召第200章 鄧芝第369章 匈奴,匈奴(四)第434章 一夜築城第15章 誰比誰高貴(一)第250章 天下文章一大抄第113章 願聞其詳第335章 活色生香第35章 義陽武卒(五)第380章 宿命相逢第704章 是非善惡,誰人知曉?第390章 曹操授刀第38章 農夫與蛇第451章 食貨志第312章 延津大撤退第45章 宛城之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