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扣下

皇帝雖然心裡不大信得過葉大夫,但也知道他的醫術確實出衆,尤其擅長給人調理身體,在眼疾的治療上也頗有建樹。正如太醫們所說,廣平王的眼睛,當初人人都說沒救了,可葉大夫給他治了一年多,硬是讓他雙目復明。這樣的醫術,又怎會不好?

皇帝心中掙扎了一下,就立刻決定了要召葉大夫進宮給他醫治。無論後者是不是廣平王的人,不過區區一個大夫,還敢在御前做手腳不成?

他直截了當地就給身邊的內監下令,命人去廣平王府召葉大夫。可是這時候,太后卻從西暖閣裡發話了:“葉大夫已經不在廣平王府了,你們去了也找不到人。”

皇帝聞言一愣,驚訝地轉向幔帳的方向:“母后?”

太后在幔帳後淡淡地道:“皇上忘了?未進臘月的時候,楨兒進宮給哀家請安時就提過,葉大夫爲你皇兄醫治逾年,已經多時不曾回家看看了。去歲新春,他就是在京城過的,未能陪伴在父母妻兒身邊,他心中甚爲愧疚。如今你皇兄雙目復明,雖然還有不足,但只需要慢慢調養,也不會有大礙,他也可以功成身退了,因此有意請辭。你皇兄感念他醫治之恩,不忍心見他一家分離,就厚賞了他,命人將他送回家鄉去了。皇上那時候不是聽說了麼?還道葉大夫勞苦功高,也賞了他不少東西呢。他是臘月初就從京城起程南下了,只怕年前就已經到家了吧?”

皇帝也想起來了,確實有這麼一回事,當時他心裡還在想,這醫術了得的葉大夫走了,若是皇兄廣平王的眼睛再出點什麼問題,也沒人可以醫治了吧?因此格外大方地賞了葉大夫東西,盼着後者一去不回,甚至爲了讓對方安心,特地將太醫院的江成給指派到了廣平王府。接手葉大夫的職責。萬萬沒想到,這個決定如今卻坑了自己。

他一時有苦難言,半晌才道:“命人去請他請回來就是,只是別驚動了地方官府。”

本來。由官方下急令,通過地方官府找人,然後火速送上京城,是最簡單又最快捷的方式。可是皇帝一想到自己右眼受傷極有可能失明的消息走漏,會引起朝野間怎樣的議論。他又會承受怎樣的壓力,就立刻否決了這種方式,寧可從宮中派出親信太監,前往葉大夫的家鄉暗中尋訪。甚至於,在葉大夫入宮之前,他都只敢讓太監託言是廣平王眼疾復發,而不敢說是自己的眼睛出了問題。

皇帝實在不想走上哥哥的老路。

太后對於皇帝的決定不置可否,只是眉宇間隱隱帶着一股鬱色。趙琇站在一旁看得分明,她與李善文對視了一眼,心中都頗爲不安。

這都什麼時候了。皇帝怎麼還要猜忌這個,猜忌那個的?就不怕耽誤了眼睛的治療嗎?就算消息傳出去了又如何?只要他眼睛上的傷能儘快痊癒,所有人都不會多說一句的。可要是他眼睛上的傷被耽誤了,遲遲未能恢復,就算外頭的人暫時不知內情,難道皇帝還能一直不露臉?只要他露了臉,任誰都能看出發生了什麼事。隱瞞真相,真的有意義嗎?

然而,趙琇深知自己人微言輕,皇帝大概是不會聽她諫言的。再說了,現在也不是自己說話的時候。可她還是忍不住低聲提醒太后:“葉大夫遠在江南,就算召他入京,也是許久之後的事了。皇上的傷總要有人先治着吧?”

太后輕輕點頭。揚聲道:“皇上,即使葉大夫醫術再高明,如今也遠水救不了近火,還是先令太醫院爲皇上醫治吧。即使無法徹底治癒,至少也能讓傷勢多少有些起色吧?哀家就不相信,太醫院上下全都是酒囊飯袋。離了葉大夫,便什麼都不會了,那還要他們何用?!倒不如早日攆了,換上真正有本事的醫者來。”

太醫院院正與院判們臉色發青,跪倒在地連聲請罪。他們知道,定是先前說的話推卸責任的意味太重,讓太后聽出來了,若面對皇帝的傷,他們繼續拖拉,一心想讓葉大夫回來背黑鍋,那他們就休想再留在太醫院裡任職了,說不定等皇帝明白過來了,還會治他們的罪呢!

皇帝原也是個聰明人,見狀哪裡還猜不出來是怎麼回事?心中一時怒極。只是右眼仍舊痛着,葉大夫又不在,他一時半會兒沒處找更好的大夫去,惟有暫時忍下了這口氣。但與此同時,他的疑心病又發作了:若太醫們生怕擔責任,想把葉大夫拉來頂缸,那會不會是他們心裡清楚,他的眼睛是好不了的呢?正因爲好不了,他們纔會讓別人出來承擔罪責。若是能治好,他們爲何不領了這功勞去?

皇帝的心忍不住顫抖了。他的右眼若是好不了,真個失明瞭,那他就只剩下了一隻左眼,這也算是殘疾了。朝臣們會怎麼想呢?宗室皇親們會不會覺得他象他哥哥當年一樣,沒有資格坐在這個皇位上?正巧,他哥哥廣平王如今雙目復明了,在宗室中的名望一直很高,又因爲堤壩案,在士林中贏得了不錯的名聲。若這時候朝中有人提出讓廣平王取代自己,大約會有許多人贊成吧?那時候,自己又該如何應對?

皇帝心中亂成一團麻,忽然有宮人在殿外稟報:“太后,皇上,皇長子與端嬪娘娘在宮門外請見。”

皇帝心中猛然一驚,知道這兩人大概是聽說了慈寧宮閉門的動靜,趕來看看是怎麼一回事了。然而,端嬪倒也罷了,他信得過這個妃子,可皇長子卻……

不是皇帝多心,而是皇后忽然行刺他,若他有個好歹,最有可能得利的就是皇長子了。雖然皇帝一向非常注意減低皇后對皇長子的影響,可皇長子對親生母親的舉動,事前真的一無所知麼?

還有,若不是皇次子向太后苦求,要太后容皇后自辯,皇后也不會有行刺的機會了。皇后做出這種事,皇次子是一定要負責任的。

這麼一想,皇帝只覺得腦袋更加昏沉了。他沉聲下令:“讓他們回去吧,回自己宮裡去!端嬪那兒就讓她好生休養。皇長子……命他在東宮靜候旨意,未得朕允許,不許他出東宮一步,也不許任何人去看他!”

西暖閣內衆人聽得心下一驚。李善文的心更是直往深處墜去。皇后行刺的舉動,果然還是影響到了皇長子。這下可怎麼好?她畢竟還是小姑娘,臉上不由得露出了惶恐與絕望的神情。

趙琇暗暗握了握她的手,以示安慰。但此刻,她也想不到什麼法子能幫上皇長子的忙。皇后是他生母。做了這樣的事,他不可能不受一點影響的。可若他因此而失去儲位,甚至獲罪,也委實太冤枉了點。

皇后今日的舉動,擺明了是一時發瘋,是腦子糊塗了,跟皇長子可沒什麼關係。無奈皇后錯誤地說了些不該說的話,倒連累了兒子。有這麼一個豬隊友生母,皇長子真是可憐。

更糟糕的是,皇帝只是眼睛受了傷。身體還是健壯的,他也有別的妃子,那妃子還懷了孕。若是他將來再有健康聰明的皇子,有一位曾經行刺過皇帝的母親的皇長子與皇次子,還能在皇位繼承權上繼續享有優先待遇嗎?就怕皇后一旦被廢,他們連嫡皇子的身份都保不住了。

趙琇心裡轉過無數念頭,只覺得前途一片黑暗。本朝皇室是又要生亂了嗎?她迫切地想要向廣平王求教,該如何解決這場變故?太平日子才過了多久?她可不願意再過那種提心吊膽的日子了。

她正擔心着呢,皇帝那邊又下了新的命令,讓人將皇后押往後殿大佛堂。嚴加看守,未得旨意,不許任何人探視。此外,皇次子也要被幽禁在乾西五所的住所中。趙琇、李善文與汾陽王世子妃這三位目擊者則要留在慈寧宮中陪伴太后。照顧太后不適的身體,未得旨意之前,不得離開慈寧宮。

趙琇一聽,臉色就變了,難道連她們也要被扣押在宮中嗎?皇帝這是要徹底封鎖住消息?可這怎麼可能辦得到?!

太后顯然也明白了皇帝的用意,她不由得提醒皇帝一句:“皇上。今晚的家宴也該取消了吧?只是需得尋個好理由才行。”

今日是元宵佳節,皇宮之中本有家宴,是在皇室與宗室成員之間舉行的。此時此刻,恐怕都已經有人遞牌子進宮了。

皇帝臉色一變,總算想起了這一點,他只得下令:“家宴取消,趕緊派人到宮門處,把人都攔回去吧。就說……皇后把太后娘娘給氣着了,太后身體不適,不宜飲宴。”

一名太監領命而去。

皇帝這才暗暗鬆了口氣,似乎纔想起太后方纔也是暈倒過了,忙命太醫來爲她診脈。趙琇等三女避到屏風後,看着太醫爲太后診治,皇帝卻已經要起駕回乾清宮去了。他失血不少,此時渾身都不舒服,只想要早些回乾清宮去。但爲了不讓人瞧見他此刻的狼狽模樣,他特地召了暖轎,把自個兒擋得嚴嚴實實的。

皇帝走了,太醫們診過脈後也告退了,西暖閣中便只剩下太后與趙琇她們,以及慈寧宮的宮女。經歷了這半日,她們都覺得疲憊不堪。

但比疲憊更難以忍受的,是趙琇等人被扣在宮中的現實。李善文有些害怕地問太后:“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回家去呢?皇上會如何處置皇長子?”趙琇也看着太后,等待着她的回答。此時此刻,唯一能左右皇帝決定的人,就只有太后了。

太后面露倦意地閉上了雙眼:“哀家也不知道。”

趙琇的心直往下沉。

太后累了想要休息,三女只得暫時退下。慈寧宮佔地頗大,正殿之內還有空房間,她們也顧不上許多了,只瞧見有炕,就坐上去靠着牆邊歇上一歇。就算睡不着,相互看幾眼,都不想說什麼話了。趙琇就這麼挨着炕壁,閉目養神,不知不覺間睡了這去。

也不知過了多久,有人大力將她搖醒。她睜開雙眼,才發現是太后身邊的宮女。那宮女小聲道:“太后召姑娘過去。”趙琇望向大炕的另一頭,發現汾陽王世子妃已經靠在引枕上睡覺了,李善文卻在坐着發怔。

太后有召,趙琇連忙下了炕,整理了一下頭髮衣物,便跟在宮女後面來到西暖閣中。太后方纔就是直接在這裡歇下的。此時她已經坐了起來,精神似乎好了一些,但眉宇間依然帶着深深的憂色。

趙琇向太后行了禮,太后伸手示意她過去。她走近炕邊,就聽到太后低聲說:“皇上不許你們三個出宮,怕走漏了消息,你哥哥不知情,到宮門前接你,正遇上楨兒陪着他父親出去……”

趙琇心下一跳,馬上就猜到是怎麼一回事了。元宵皇家家宴取消,原本要參加宴會的宗室皇親便要出宮,廣平王與高楨大約就是在這時候碰見趙瑋的,得知她還在慈寧宮沒出來,自然要過問一聲。可她卻是由皇帝下令,被扣在慈寧宮中的……

趙琇擔心地問太后:“難道……家兄和廣平王世子去尋皇上問臣女的事了麼?”

太后嘆了口氣,輕輕點了點頭:“皇上受了傷,自然不會見外臣,但連侄兒都不見,他們免不了要多疑心幾分。楨兒已經讓你哥哥回家等消息了,可他自個兒卻留在了乾清宮,堅持要見皇上一面,問個明白,不然就讓他到慈寧宮來見哀家。皇上怎麼可能答應呢?方纔發生了什麼事,你心裡是最清楚的。”

趙琇心裡當然清楚。皇帝如今正犯疑心病呢,不肯見人,高楨在這時候鬧着要見他,極有可能會加重皇帝心中的猜疑,這對高楨與廣平王絕對沒有半點好處!

這時候,必須要有人把高楨穩住,讓他回去。

趙琇一咬牙,對太后道:“太后娘娘,您讓臣女見一見世子吧。臣女不會泄露慈寧宮中發生了什麼事,只讓世子回王府去,這樣可以嗎?”

太后盯着趙琇:“你真要這樣做麼?要知道……若你說了一個不該說的字,讓楨兒知道了皇上如今的狀況,隨時都有可能引火燒身的!”

趙琇淡然一笑:“廣平王與世子都對皇位沒有野心,火是燒不起來的。皇上只是想太多罷了,若他不放心,臣女便當着他的面見世子就是。”

太后沉默了一會兒,握住了趙琇的手:“好,這事兒哀家會安排。你只需要記住一句話——”她眯了眯眼,“若有萬一,哀家寧可是自己的骨肉得利,你明白麼?”

趙琇驚訝地瞪大了自己的雙眼。(未完待續。

第347章 婚約第342章 警告第506章 巡視第139章 圖窮匕現第210章 沽名釣譽第20章 小插曲第421章 坦率第270章 返回第20章 小插曲第491章 百花生日第342章 警告第381章 稀奇第182章 陌生的親人第575章 說笑第574章 壯大第600章 上任第569章 搶手第46章 自認罪名第333章 破綻處處第85章 露香園水蜜桃第252章 避寒第478章 害臊第259章 父親與兄長第624章 因果第253章 溫泉第543章 灰心第226章 東昇第617章 喜慶第283章 偶遇第454章 離開第385章 小聚第357章 厚聘第46章 自認罪名第184章 蠢話第511章 信第321章 人贓俱獲第453章 小敘第399章 故事第105章 投資項目第461章 盛況第51章 告一段落第15章 奇言詭行第577章 馬王爺第270章 返回第273章 手足第559章 風波第10章 亂家根源第52章 匆匆五年第618章 胡姑娘第469章 守歲第266章 知不知第577章 馬王爺第125章 門前罵戰第368章 警告第99章 逃奴第355章 警告第52章 匆匆五年第325章 把柄第307章 籌備第134章 海上時光(上)第339章 請客第41章 惹衆怒第348章 賢名第449章 不甘第521章 忌憚第627章 賀禮第56章 管家是個技術活第162章 欺騙第528章 心煩第440章 出發第615章 兄弟第445章 米家第260章 淤青第42章 苦肉計第218章 趙演的小心思第290章 臘八會(四)第260章 淤青第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475章 大案第250章 太太們的舌戰第431章 告狀第45章 破綻處處第288章 臘八會(二)第579章 多心第234章 置莊第430章 再召見第428章 相邀第112章 鍾家盤算第183章 逼迫第245章 裝病成真病第429章 說客第534章 新年第604章 茶話第605章 告誡第123章 三家合作第257章 生氣第428章 相邀第409章 聽戲第95章 出族第358章 背影
第347章 婚約第342章 警告第506章 巡視第139章 圖窮匕現第210章 沽名釣譽第20章 小插曲第421章 坦率第270章 返回第20章 小插曲第491章 百花生日第342章 警告第381章 稀奇第182章 陌生的親人第575章 說笑第574章 壯大第600章 上任第569章 搶手第46章 自認罪名第333章 破綻處處第85章 露香園水蜜桃第252章 避寒第478章 害臊第259章 父親與兄長第624章 因果第253章 溫泉第543章 灰心第226章 東昇第617章 喜慶第283章 偶遇第454章 離開第385章 小聚第357章 厚聘第46章 自認罪名第184章 蠢話第511章 信第321章 人贓俱獲第453章 小敘第399章 故事第105章 投資項目第461章 盛況第51章 告一段落第15章 奇言詭行第577章 馬王爺第270章 返回第273章 手足第559章 風波第10章 亂家根源第52章 匆匆五年第618章 胡姑娘第469章 守歲第266章 知不知第577章 馬王爺第125章 門前罵戰第368章 警告第99章 逃奴第355章 警告第52章 匆匆五年第325章 把柄第307章 籌備第134章 海上時光(上)第339章 請客第41章 惹衆怒第348章 賢名第449章 不甘第521章 忌憚第627章 賀禮第56章 管家是個技術活第162章 欺騙第528章 心煩第440章 出發第615章 兄弟第445章 米家第260章 淤青第42章 苦肉計第218章 趙演的小心思第290章 臘八會(四)第260章 淤青第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475章 大案第250章 太太們的舌戰第431章 告狀第45章 破綻處處第288章 臘八會(二)第579章 多心第234章 置莊第430章 再召見第428章 相邀第112章 鍾家盤算第183章 逼迫第245章 裝病成真病第429章 說客第534章 新年第604章 茶話第605章 告誡第123章 三家合作第257章 生氣第428章 相邀第409章 聽戲第95章 出族第358章 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