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小敘

張氏與趙瑋趙琇兄妹壓根兒就不知道蔣家還有這樣的打算。趙琇得知林家那邊退了親,也就放心了。至於趙湘沒了這樁婚事後,又會被蔣家許給什麼人,就不是她關心的事了。趙湘又不是什麼要緊人物,難道她還要管後續嗎?更沒興趣替趙湘籌劃一樁合意的婚事。她只是在濟寧逗留兩三日而已,沒那空閒。

她此刻正在驛站的房間中招呼好友方五姑娘方仁珠。

方大太太收拾好行李,今日一大早就帶着一衆家僕踏上了北上回京的道路。北邊的運河如今已經不大好走了,她索性選擇了坐馬車走陸路,可想而知這一路會有多麼辛苦。但她滿心裡想的都是在夫家受苦的大女兒,這點辛苦壓根兒就沒放在心上。她一走,方家的中饋就交給了方仁珠。幸好方仁珠跟着母親學了幾個月,她本人又聰明,還有幫手從旁協助,倒也不難應付。忙完了家務,她還有時間到驛站來看望朋友呢。

那日久別重逢,趙琇要先緊着說方慧珠的事,也沒空閒與方仁珠多聊些什麼,因此直至今日,兩個小姑娘纔有機會說些閒話。兩人談了別後的生活,京中八卦,馮、劉、曹等幾家閨中朋友的近況,新出的詩集畫冊,方仁珠又提到先前一路南下濟寧時,她看到了運河沿岸景緻,還有自己畫的畫。

她眼裡閃爍着前所未有的光芒:“我直到那日,才真正明白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道理。可嘆從前我自以爲有見識,其實不過是井底蛙,根本就不知道外頭的世界有多大。我從前自問畫技還算過得去。作的詩詞也可以拿得出手,見了你的畫作詩作,只覺得新奇大氣,不是我能作得出來的,心裡雖羨慕,卻並不覺得有什麼。直到我親自坐着船,沿運河順流而下。看到岸上的風光。看到天地間的遼闊,看到農人的辛勞,看到風雨的無情……等我看到了這一切。才知道從前錯過了多少。我不過是養在深閨中的弱女,多讀了幾本書,其實根本什麼都不懂呢,怎麼就敢自認聰明?”

她嘆息不已。又看向趙琇:“曾經見識過這一切的你,自然要比我見識廣博。你不愛對人炫耀。其實心裡是有數的。我想起當初姐妹們對你多有輕視,只覺得你是鄉下來的,必然什麼都不懂,處處都比不上她們。我那時沒有吭聲。心裡其實未必就沒有同感。今日我才明白,其實真正什麼都不懂的是我們纔對。那時的你看着我們,一定覺得很可笑吧?”

趙琇笑了:“可笑不可笑的。我哪裡想得那麼多?這世間萬物,誰也不能說就全都瞭解了。我不過是比你多知道些俗務。多見識了些風光,未必就比你聰明瞭。至少我在詩詞上頭的天賦,就遠遠比不得你。你說我的詩好,只是因爲我能想到些你想不到的語句,那卻不是你天賦不如我,而是我見過些你不知道的好詩罷了。”

方仁珠抿嘴而笑:“你也太謙虛,若要說詩詞讀得多,你必然是比不上我的。你家雖有書館,藏書最多的卻不在詩詞一類。我們方家兒女卻是自小讀詩、學詩。我只看你的詩作,便知道你只是看得少、練得少的緣故。但你仍然能寫出那樣的好詩,可見你的天賦並不遜色於我。還有你的畫,你的字,哪一樣不在閨閣中拔尖?外人不知道也就罷了,我卻是一清二楚的。”

趙琇又笑了:“在閨閣中拔尖,也不是什麼了不得的成就。先不說咱們認識、來往的閨閣中人才佔了天下的幾成,光是在閨閣中比鬥,就稱不上是光彩的事。我從小就跟我哥哥一起讀書,他學的東西,我都要學的,直到後來他考中了秀才,我也長大了,要幫着管家,各自學的東西纔有了不同。他好歹也是順天鄉試的亞魁,我若太過蠢笨,豈不是有辱他的臉面?我覺得真要比,就該跟天下人比去,好歹也要跟世間所有的同齡人相比。我們未必就比男孩子差了,要把他們全都比下去,纔敢說自己是個拔尖的人物呢。”

這話說得方仁珠雙眼異彩漣漣,雙頰浮起紅暈,她有些激動地看着趙琇,欲言又止,但最終什麼都沒說,只是抿嘴笑了笑,道:“姐姐是有大志向的人,我也不能太過頹廢了。”

小姐妹倆對視而笑,各自端起茶碗喝了一口,一切都盡在不言中。

方仁珠放下茶碗,改變了話題:“這兩日我在家,聽底下人議論,說姐姐家裡跟我們府衙一個吏員生出點事故來,可是真的?”

這說的定是趙湘那樁已被解決了的婚事。本就不是什麼秘密,趙琇也沒有向朋友隱瞞的意思:“是有這麼一回事,不過已經解決了。”她簡單地將事情的起因經過陳述了一遍。

方仁珠若有所思,趙琇瞧着便問:“怎麼了?你是覺得趙湘可憐,不忍心嗎?你們從前也是舊識,我不理會她就罷了,卻不會攔着你與她來往的。”

方仁珠搖了搖頭,神色肅然:“她是個品德敗壞的人,我在京中早有耳聞。到了濟寧後,我雖然聽說過蔣家有個外甥女來投,但因爲聽說是姓牛的,就沒多想,直到昨兒才知道是她。她雖可憐,然可憐人必有可恨之處。她受父母連累,自己立身又不正,不仁不孝不義,今日尚能過衣食不愁的日子,已是幸運至極。她既然如此幸運,我又何必再與她往來?不過,我也不會跟不知情的人說她從前的舊事,就是了。”

趙琇笑了,她就知道方仁珠是這樣的人,因此也不擔心後者真會跟趙湘重新交好。她問:“那你方纔是在想什麼呢?”

“我並不擔心趙湘,而是擔心林家。”方仁珠正色道,“你在濟寧逗留時間太短,並不知道這家人的底細。他們不過是區區小吏,哪裡來的權勢?而蔣家從前得官時。何等風光?他們家子弟俱是正經科舉出身,自有傲氣,即使如今成了白身,也不至於一二年間,就墮落到要巴結小吏的地步了。”

“哦?”趙琇好奇了,“難不成這林家有什麼來頭?”

方仁珠壓低了聲音:“他家也算不上有來頭,不過是積年老吏。世代相承。在這濟寧府衙中已經有三代了。從前也不過是小門小戶,卻因他家女兒嫁進了省內一戶豪紳之家,給那家三房的獨子做了小妾。又生下了那一房唯一的孫子,便母以子貴,連帶着孃家人也威風起來。只因林家行事還算有分寸,不至於惹了衆怒。因此旁人都與他家客氣,其實看的是那家豪紳的臉面。並不是林家如何了不得。”頓了頓,她把聲音壓得更低了些,“那戶豪紳,聽聞與郭家交情很好。曾爲姻親,不過不曾捲進謀逆案中,因此仍舊風光得很。但我父親與叔叔都曾對母親、哥哥和我千叮萬囑。說千萬別跟他們家的人來往。”

趙琇挑起了眉頭。郭家,說的就是穎王生母郭淑妃的孃家吧?他家可是穎王謀逆的主要支持者呢。這家豪紳若真與他家關係緊密。是不是真的與謀逆全無關係,那還真是不好說。若是沒有來由,方崇山兄弟也不會叫家裡人別跟他家的人來往了。

她比較好奇的是方仁珠從哪裡聽來的消息?這位朋友原是個風雅清高的人,對於俗務素來是不關心的。

聽了她的疑問,方仁珠立刻就紅了臉,不好意思地說:“那是我從前年紀小,不懂事。如今我長大了,姐姐早已出嫁,母親一個人料理家務,實在辛苦。我身爲人子,自當爲母親分憂,否則也太不孝了些。”再說,尚瓊是家中長子,她與他已定下親事,日後成婚,她就要擔起尚家長媳的職責。再象從前一樣只顧詩書不管俗事,是行不通的。

趙琇聽得笑了,道:“其實這些事跟詩書也不衝突的,就比如我們閒聊的時候,除了詩詞歌賦,也會說說朋友家的趣事呢。”

方仁珠笑笑,便認真地叮囑她:“不要跟那家豪紳與林家的人多加往來。我父親和三叔都不是無的放矢的人,既然這般囑咐了,必有緣故。我擔心他們跟謀逆案有牽扯,可他們在省內人多勢衆,姻親故舊也多,聽說還養了私兵。能遠着些,還是遠着些的好。”

趙琇有些意外,但還是點頭答應了,又向朋友道了謝。

方仁珠今日本就是來見朋友的,卻沒法留太久,還要回家去料理家務呢。眼看着時間差不多了,她便向趙琇告辭,又將幾幅新作的務送給後者做禮物。

趙琇有些慚愧,這一路南行,因天氣寒冷,墨汁不好化開,她總共就沒練過幾幅畫,倒是用自制的炭筆畫過些速寫。但現在看着方仁珠那幾幅精美的山水田園,叫她如何拿得出手?這也讓她暗暗警惕,有些東西如同逆水行舟,是不進則退的,她不能再繼續鬆懈下去了。

趙琇送方仁珠出門,恰好方家嫡長子方錦騏來接妹妹,站在大門外往裡看,正看見妹妹與一個比她高出一頭的少女齊齊向外走來。那少女穿着海棠紅的錦襖,淡黃的繡花裙,頭上帶着毛茸茸的兔皮護耳,一張笑臉說不出的嬌豔可人。方錦騏忽然紅了臉,知道這必然就是妹妹的好友,建南侯之妹趙大姑娘了。他連忙低下頭去,又轉過半個身,耳根還是紅的。

趙琇並不知道門外的動靜,這裡是驛站,不是自家,她曉得外頭人來人往,便只送到了前院,就向方仁珠告別了。她很有可能這兩天就要離開,因此未必還有機會與方仁珠再見,便與她相約來年春天回京路上再會。

兩女依依惜別一番,趙琇站在門裡,目送方仁珠上了馬車,在哥哥的護送下離開了。她正想回身,卻忽然聽得大門吱呀一聲響,卻是高楨走了進來。他今日穿着她做的那身斗篷,風姿俊秀,看得她微微一愣,旋即反應過來,微笑着問:“世子怎麼忽然過來了?也不打發人先說一聲,我好做準備。”

高楨板着臉,表情不太好看。他有些委屈地看了趙琇一眼:“方纔那是誰來了?”

趙琇答道:“是方家五姑娘呀,世子沒瞧見他家馬車上的印記?”

“誰會記他家馬車上的印記?”他的眼睛光盯着騎馬的人了!

高楨的臉色略好看了些,心想方錦騏定是來接送妹妹的,只是眼睛看了些不該看的地方而已。他不是個愛遷怒的人,自然不會衝着無辜的人發脾氣。

他只是對趙琇說:“收拾一下吧,我們預備明兒就走了。”

“啊?”趙琇眨了眨眼,有些反應不過來。(未完待續)

ps:是我的錯!對不起!淚奔~~~

第281章 討價還價第33章 秘密任務第143章 母子相見第467章 提議第613章 勸弟第419章 晉見第621章 現世報第353章 差使第68章 現場視察第185章 歸家第425章 挖坑第366章 潛入第234章 置莊第131章 不速之客第104章 開源設想第139章 圖窮匕現第293章 姐妹生怨第80章 羣起攻之第170章 暈倒第314章 籌備第41章 惹衆怒第554章 生恨第333章 破綻處處第627章 賀禮第549章 處置第561章 投誠第333章 破綻處處第572章 做媒第509章 欲行第93章 人倫第536章 人選第232章 山居第124章 大雨再臨第91章 兄妹定計第349章 丘家第336章 送書第554章 生恨第386章 訴苦第456章 申斥第481章 疑惑第214章 求差事第532章 心急第563章 嬤嬤們第64章 分析與騙局第457章 體會第397章 疑心第561章 投誠第309章 揭皮第515章 反應第129章 太子入城第331章 抽絲第408章 秋宴第546章 無賴第306章 宣傳戰第53章 詭異的毒箭第338章 握手第528章 心煩第53章 詭異的毒箭第442章 遊趣第58章 趙啓軒其人第135章 海上時光(中)第610章 發難第547章 對質第264章 表白第69章 上跳下竄第187章 新皇第486章 自薦第446章 包票第265章 心臟病第11章 風雨欲來第153章 求教第103章 扯皮第75章 後宮詭異第75章 後宮詭異第212章 精明媳婦第370章 傳聞第45章 破綻處處第345章 備宴第367章 約定第582章 傳遍第220章 回禮第446章 包票第212章 精明媳婦第64章 分析與騙局第261章 告密第551章 顧慮第300章 養子第456章 申斥第12章 大船將頃第376章 說法第143章 母子相見第405章 要人第28章 賬簿第111章 宮中暗戰第548章 關門第242章 烏龍第399章 故事第249章 搶白第523章 謝禮第73章 左右搖擺
第281章 討價還價第33章 秘密任務第143章 母子相見第467章 提議第613章 勸弟第419章 晉見第621章 現世報第353章 差使第68章 現場視察第185章 歸家第425章 挖坑第366章 潛入第234章 置莊第131章 不速之客第104章 開源設想第139章 圖窮匕現第293章 姐妹生怨第80章 羣起攻之第170章 暈倒第314章 籌備第41章 惹衆怒第554章 生恨第333章 破綻處處第627章 賀禮第549章 處置第561章 投誠第333章 破綻處處第572章 做媒第509章 欲行第93章 人倫第536章 人選第232章 山居第124章 大雨再臨第91章 兄妹定計第349章 丘家第336章 送書第554章 生恨第386章 訴苦第456章 申斥第481章 疑惑第214章 求差事第532章 心急第563章 嬤嬤們第64章 分析與騙局第457章 體會第397章 疑心第561章 投誠第309章 揭皮第515章 反應第129章 太子入城第331章 抽絲第408章 秋宴第546章 無賴第306章 宣傳戰第53章 詭異的毒箭第338章 握手第528章 心煩第53章 詭異的毒箭第442章 遊趣第58章 趙啓軒其人第135章 海上時光(中)第610章 發難第547章 對質第264章 表白第69章 上跳下竄第187章 新皇第486章 自薦第446章 包票第265章 心臟病第11章 風雨欲來第153章 求教第103章 扯皮第75章 後宮詭異第75章 後宮詭異第212章 精明媳婦第370章 傳聞第45章 破綻處處第345章 備宴第367章 約定第582章 傳遍第220章 回禮第446章 包票第212章 精明媳婦第64章 分析與騙局第261章 告密第551章 顧慮第300章 養子第456章 申斥第12章 大船將頃第376章 說法第143章 母子相見第405章 要人第28章 賬簿第111章 宮中暗戰第548章 關門第242章 烏龍第399章 故事第249章 搶白第523章 謝禮第73章 左右搖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