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提議

趙琇一心要讓米知府去壓制米大舅,還不知道米知府那邊已經得了消息,早早寫信去平度州罵人了。她剛收到了哥哥趙瑋從南匯發來的信,知道了他所打聽到的消息。

她把這些事情都跟祖母張氏說了,張氏道:“聽起來是個正派人,若今後能走動起來,也是好事。你們兄妹倆勢單力薄,除了族人,還有我兩個兄弟,就沒有靠譜的親戚了,你們舅舅又是那個模樣……”

趙琇笑道:“若有親戚可以往來,固然是好事,但親戚少些,也有親戚少的好處。哥哥與我並不在意,祖母不必擔心的。”

張氏嘆了口氣:“話雖如此,到底有些不足。也罷,你哥哥在信裡說,打算在陪廣平王去杭州時,藉機見一見米知府,看能否請他們一家子過年到我們家裡來做客。那我們也該準備起來了。老宅那麼大,許多院子都閒置了,多年不曾住人,荒廢得厲害,得趕緊挑一個好些的收拾出來,預備招待客人。還有你們這位堂舅、堂舅母與表姐妹都有些什麼喜好,也該向陶太太打聽打聽,免得到時候不知情,犯了別人的忌諱。”

趙琇答應了,轉身就下了帖子,請陶太太與陶灼華到家中做客。

陶家母女很快就到了,兩人都滿臉是笑。陶太太大概已經收到了姐妹的來信,確認了米趙兩家的親戚關係,連忙給張氏與趙琇道了喜,又笑道:“聽我妹妹說,妹夫打算過年到奉賢來拜見老夫人呢,順道也祭一祭小侯爺的父母。”

張氏忙道:“那太好了,正巧我們也想請他們一家來做客呢。兩家離得這樣近。陶太太還跟我們做了幾年的鄰居,萬萬沒想到竟是親戚,真真是對面不相識了。如今知道了實情,自然要好好聚一聚的。”

陶太太笑着點頭。接着趙琇便問起了米知府一家的喜好和忌諱,陶灼華說:“並不曾聽說姨母一家有什麼忌諱,他們家的人,做什麼事都不愛挑剔。最是和氣不過了。”

趙琇笑道:“人都有喜好、偏好。不挑剔只能說明他好說話,但若能事先得知他的喜好,用最大的誠意歡迎他上門。豈不是更能讓賓主盡歡?”

陶灼華一笑,轉頭去看母親。陶太太點頭:“這倒也是。我與妹妹是從小一塊兒長大的,她的喜好我十分清楚。外甥女那兒,問灼華就行。倒是妹夫的喜好。我就不清楚了,只知道他性情爲人。旁的也沒多加打聽。”

張氏道:“這便夠了,還要多謝陶太太願意告知。”

陶太太便把自己知道的都說了,其實米知府與米夫人的喜好也是極簡單的,就是一般書香門第人士的風格。偏愛淡雅、別緻、書香氣息濃厚的東西,不愛華麗,不喜金玉。飲食方面也是偏好清淡鮮甜。陶灼華則向趙琇介紹了那位名叫米穎芝的表姐:“米表姐是家中獨女,從小充作男兒教養。學問是極好的,四書五經無不精通,更通曉律法。她還會騎馬,會駕車,曾經陪着父母去過許多地方,見識廣博。無論我問她什麼問題,她都能回答出來。最出奇的是,去年我去杭州探望她,與她一道坐馬車出門遊玩,一路上看見的農田裡種的什麼糧食,她都一清二楚,還給我指了幾處需要興修水利的地方。這難道不是男孩子才應該學的麼?我所認識的堂兄弟、表兄弟們,沒一個能比得上她的!”

趙琇聽得興致勃勃,她見過的閨秀也不少了,象方仁珠這樣清高多才的有,象蔣雯這樣聰慧大氣心思通透的有,醉心權勢地位卻無匹配智慧的如方慧珠,不學無術卻自命不凡的如丘媛,此外還有俗不可耐卻以名門千金自居的,滿腦子除了吃喝玩樂衣服首飾就再也裝不下其他的,喜歡舞刀弄槍卻看不起詩書禮儀的,嬌縱任性自我中心的……

但各式各樣的閨秀當中,她似乎還沒遇到過象米穎芝這類的。顯然,後者通曉詩書,也懂得經濟民生,還精通律法,比起一般的官家閨秀,確實見識廣博。趙琇都有些等不及想見到對方了。她跟這位表姐能合得來嗎?

張氏似乎也被陶灼華的介紹驚住了:“這……米知府夫妻二人教女的法子還真是……真是……”她頓了一頓,最終只能選擇用兩個平淡的字來形容,“……少見。”

陶太太也覺得妹妹妹夫這樣教女兒,有些不靠譜,不過她對外甥女還是挺喜歡的:“其實穎芝那孩子極聰明極可人的。別瞧她好象學了許多男孩兒才學的東西,其實女孩兒該學的也一樣沒落下。她的女紅還是不錯的,也跟她母親學着管家理事。我最喜歡她的落落大方,若是我們家灼華能學得她十分之一,我就心滿意足了。”

陶灼華害羞地紅了臉。趙琇含笑拉了拉她的手。

張氏聽完陶太太的介紹,初時是很驚訝的,但平靜下來一想,這不是跟自家孫女差不多麼?趙琇也是熟讀四書五經,會作詩詞,擅長書畫,女紅做得也不錯,刺繡功底是差了些,做衣裳卻十分擅長。趙琇也會騎馬射箭,還從小練拳,只是不懂駕車罷了。她也是從小就學着管家,當家理事是一把好手呢,經濟民生,農耕水利,她都是知道的。至於律法,那本來就不是女孩兒該學的東西。米家女兒大約是因爲其父的官職,纔會接觸這些的吧?

別看張氏總是嫌棄孫女,其實她對趙琇還是十分滿意的,聽聞有另一個女孩子象趙琇,她還未見着人,就先有了幾分好感:“這樣好的姑娘,我也恨不得早日得見了。”但很快她又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忙問陶太太:“米知府家只有這一位女公子麼?”

陶太太自然明白她這話的意思,米知府只有一女,並沒有兒子。這個處境跟她夫妻二人何其相似?她與米夫人雖然是近支堂姐妹,但在閨中其實關係只是平平,並不算十分親密。但在出嫁之後,兩人都只生了一女,未能爲丈夫添丁,沒少聽旁人的閒話。同病相憐下,丈夫的任地又近,姐妹倆的感情倒比從前親密了許多。

不過陶太太覺得,與自己相比,米夫人的處境其實要好多了。陶家有位厲害婆婆,把她的女兒教養成兩年前那副拘謹小氣的樣子,至今還在盤算着要給她丈夫納妾生子。而米夫人呢?公婆和氣開明,從不給他們夫妻添亂,丈夫也是一心一意,房裡再無旁人。雖然只有一女,可夫家子嗣繁茂,各房人之間的感情又好,若是他們夫妻老來無子送終,大不了從侄兒裡頭挑一個過繼就是。十幾個侄兒呢,幾乎個個都是嫡出,個個聰明伶俐,還怕挑不到一個好的麼?只不過眼下他們家確實沒有兒子,只有一女,在外人眼中就象是絕了戶一般。

陶太太緩緩將妹妹妹夫家中的事說了,又道:“雖旁人爲他們夫妻惋惜,他們倒不覺得有什麼,一心一意教養女兒。橫豎侄兒也多,將來過繼一個就是了。”

張氏聽得嘆息不已:“他們雖豁達,就怕世人愚鈍,見他家姑娘沒有親兄弟護持,就看輕了她。等姑娘出嫁了,家中只剩下他們夫妻二人,也是寂寞。侄兒再孝順,終究比不過親子。”倒是對米穎芝生出幾分憐惜來。

從陶太太與陶灼華處得知了米家人的情況,趙琇爲即將到來的客人準備得更加用心了。老宅西路有一處院子,因爲老舊,去年才翻修過一回,如今屋子倒還算是嶄新干淨,就收拾出來做客房用。那院子正房三間,廂房兩間,另有耳房、倒座,米知府一家來,雖不知會帶多少隨從,但想必也夠住了。趙琇還在那院子裡配備了兩名執事婆子,兩個粗使丫頭,預備堂舅一家使喚。

就在趙琇準備送給堂舅一家人的禮物時,趙瑋又有信來了。他是從海寧發送過來的。欽差船駕已經路過了奉賢,檢查完這一帶的海傍大壩,又往杭州方向去了。眼看着已是小年,等欽差驗過杭州對出的大壩,就沒時間迴轉嘉定過年了。欽差正使廣平王不想勞師動衆,就打算新年留在杭州過。杭州已是他視察的最後一站,驗過那處大壩,就等於辦完了差事,留在那裡過年,也不礙什麼。

趙瑋寫信來,是因爲他身爲副使,理所應當要陪同正使廣平王完成這項差使的。只是等到杭州事畢,都要到除夕了。他已向廣平王告了假,會快馬趕回奉賢老家來參加祭祖儀式,但最多隻能在家待上三天。等儀式結束,他就得返回杭州去,等到廣平王起駕返回嘉定,再同行折返。不過他跟高楨打聽過了,廣平王似乎有興趣在杭州過完元宵節,有那麼長的時間,他卻只能與祖母妹妹分開兩地,未免太可惜。

正好他有意與家人一道跟米家堂舅一家碰面,高楨就向他提議,不如把他祖母妹妹也接到杭州來過元宵節好了。橫豎杭州的燈會也極有名,順道讓他祖母散散心,讓他妹妹開心開心。趙瑋覺得高楨的提議非常好,便寫信來詢問祖母妹妹的意思。倘若她們也有意過來,他就在杭州城事先租好宅子,省得她們再住船上受罪了。

看完了趙瑋的信,趙琇頓時精神大振,她用哀求的目光看向張氏:“祖母,咱們就答應了哥哥吧?我還從沒去過杭州呢,王爺和世子也在那裡……”

第133章 改道第525章 不合羣第515章 反應第215章 捷報第62章 買地賣地第507章 同行第613章 勸弟第105章 投資項目第75章 後宮詭異第173章 雨天第420章 試探第225章 落荒而逃第370章 傳聞第111章 宮中暗戰第237章 露餡第503章 善後第194章 曹家第287章 臘八會(一)第412章 丟臉第526章 反駁第431章 告狀第100章 宗房內鬨第571章 相看第59章 意外收穫第313章 許諾第51章 告一段落第70章 趙煜的小算盤第150章 探病第369章 誆騙第294章 評價第335章 氣惱第549章 處置第578章 說和第397章 疑心第173章 雨天第157章 上海亂局(下)第414章 中舉第480章 私房話第414章 中舉第497章 遷移第610章 發難第617章 喜慶第593章 帖子第313章 許諾第138章 京中風雲第197章 夏日正午第496章 對策第335章 氣惱第311章 偶遇第518章 揭露第227章 歸來第469章 守歲第564章 做媒第417章 就業討論第22章 當衆揭穿第198章 診治第420章 試探第369章 誆騙第233章 邀請第334章 悔恨第326章 招工第146章 平定第555章 婚期第354章 秘信第536章 人選第266章 知不知第267章 心虛第48章 盧媽第112章 鍾家盤算第130章 川沙城下第577章 馬王爺第451章 送信第140章 厚臉皮第70章 趙煜的小算盤第566章 見識第342章 警告第260章 淤青第158章 追捕第407章 秋闈第223章 說笑第390章 正經事第618章 胡姑娘第430章 再召見第254章 棲鳳齋第156章 上海亂局(上)第535章 暖閣第345章 備宴第408章 秋宴第405章 要人第568章 追加第400章 夜第189章 柱國將軍府第432章 陰差陽錯第497章 遷移第186章 教孫第160章 出獄第164章 找補第261章 告密第435章 人事第363章 密摺
第133章 改道第525章 不合羣第515章 反應第215章 捷報第62章 買地賣地第507章 同行第613章 勸弟第105章 投資項目第75章 後宮詭異第173章 雨天第420章 試探第225章 落荒而逃第370章 傳聞第111章 宮中暗戰第237章 露餡第503章 善後第194章 曹家第287章 臘八會(一)第412章 丟臉第526章 反駁第431章 告狀第100章 宗房內鬨第571章 相看第59章 意外收穫第313章 許諾第51章 告一段落第70章 趙煜的小算盤第150章 探病第369章 誆騙第294章 評價第335章 氣惱第549章 處置第578章 說和第397章 疑心第173章 雨天第157章 上海亂局(下)第414章 中舉第480章 私房話第414章 中舉第497章 遷移第610章 發難第617章 喜慶第593章 帖子第313章 許諾第138章 京中風雲第197章 夏日正午第496章 對策第335章 氣惱第311章 偶遇第518章 揭露第227章 歸來第469章 守歲第564章 做媒第417章 就業討論第22章 當衆揭穿第198章 診治第420章 試探第369章 誆騙第233章 邀請第334章 悔恨第326章 招工第146章 平定第555章 婚期第354章 秘信第536章 人選第266章 知不知第267章 心虛第48章 盧媽第112章 鍾家盤算第130章 川沙城下第577章 馬王爺第451章 送信第140章 厚臉皮第70章 趙煜的小算盤第566章 見識第342章 警告第260章 淤青第158章 追捕第407章 秋闈第223章 說笑第390章 正經事第618章 胡姑娘第430章 再召見第254章 棲鳳齋第156章 上海亂局(上)第535章 暖閣第345章 備宴第408章 秋宴第405章 要人第568章 追加第400章 夜第189章 柱國將軍府第432章 陰差陽錯第497章 遷移第186章 教孫第160章 出獄第164章 找補第261章 告密第435章 人事第363章 密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