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上海亂局(下)

趙玦一聽說這件事,臉色就變了。如果說趙家祖孫真的救下了太子,那說不定就是利用了這個西洋商隊的船,把太子送到南京去了。畢竟走海路跟走內河相比,沿路少了許多關卡,也能避人耳目,更何況,誰會想到太子竟然會躲在西洋人的船上呢?

若太子坐船去了南京,那事情還有迴旋的餘地,因爲南京將軍跟洪文成也有一點交情,也許可以說服對方,站到穎王這邊來?

趙玦急速趕到南匯港去確認情況,但問了許多人,也問不出太子是否真的在這裡上了西洋人的海船。他只能趕去奉賢問當事人張氏祖孫,這才知道張氏帶着孫兒孫女去了松江城的孃家兄弟那兒,還未回來,只得又跑去了松江城。

張氏在張家過得很愉快,見到趙玦來了,一點異狀都沒有。她先說了趙澤的傷勢,雖然人已經清醒了,但一直不肯說話,又不肯說是誰打的他,問他是不是他老子把他打成這樣,他又沒有否認。張氏就責怪趙玦,對嫡長子下此狠手,不是慈父所爲。趙玦見她如此,倒不好直接開口問她是不是救了太子了,萬一她本來是不知情的,那豈不是反而招認了他自己做的好事?

他胡亂問了兩句兒子的傷勢,知道兒子什麼都沒泄露,就匆匆離開了。他得派人去南京探聽一下,太子是不是已經到了那裡,南京將軍又是個什麼態度。

他在南京什麼都沒打聽到,南京將軍一切如常。見到他還問太子傷勢如何,似乎完全不知道太子並不在嘉定行宮中養傷。趙玦細細回想之下,才驚覺有些不對勁:連南京將軍這樣跟洪文成交好的人。還會關心一聲太子的安危,張氏既然是太子一黨的,在全上海府都知道太子受傷的情況下,怎麼可能問都不問一句?還有她的一對孫子孫女,又去了哪裡?

趙玦立刻趕回松江城,卻撲了個空。張氏的弟弟張朝義告訴他,張氏帶着趙澤回奉賢老宅去了。待得好好的。他來過就跑了,這顯然有問題啊!

松江城的地方官並不是穎王一脈,張家又是當地大戶。與幾家世代爲宦的名門都連絡有親,趙玦不敢對張朝義如何,只能鬱悶地趕往奉賢,同時派人將消息通報洪文成。指出太子很有可能逃到南京去了。

張氏帶着趙澤回奉賢。一來是擔心趙玦再來尋她追問,二來是除夕將至,二房需得有人出席祭祖儀式,三則是覺得老家這裡族人聚居,趙玦就算喪心病狂,也不敢公然殺傷族人,對她不利,否則他這一支血脈永遠都休想再認祖歸宗了。死了也是個遊魂野鬼,還子子孫孫都受人鄙夷。就算換了君主。他也翻不了身。

但她沒有想到,回到老宅後,本來一直表現老實的趙澤會想辦法聯繫上隔壁宗房的柳姨娘,找來他丟在租來的宅子裡的幾個僕人,讓他們去給趙玦送了信。

太子和高楨在船上躲避的時候,趙澤雖然昏迷着,但意識是清醒的,只是睜不開眼睛,他知道張氏祖孫救了這兩個人,也知道自家父親參與謀逆,一直想要抓到他們。如今算算日子,已經過了二十天,如果太子他們一路順利,只怕已經快到京城了,父親就算派快馬去追,也來不及。而他雖然怨恨父親,但畢竟爲人子,不忍見父親身首異處。而他此時能做的,就是給父親送一封信,讓父親趁着上命未曾下達,趕緊逃走。

趙玦看到信,才知道太子叔侄沒有去南京,而是直接走海路北上進京去了,正如趙澤說的,他就算快馬加鞭,也追不上了。

這時,洪文成得知是趙家祖孫救下了太子叔侄,還是打着趙玦的名號才避過了盤查,趙玦甚至上了人家的船,也沒抓到人,當時就發火了,要罰趙玦軍棍,其實就是想拿他的性命出氣的意思。

趙玦慌忙逃走,可是又能逃到哪裡去?穎王這邊顯然已經惱了他,就算篡位成功,他也得不了好,而他曾經上過張氏祖孫的船,就代表在太子那裡已經掛上了逆黨的名號,這種時候再反水,也來不及了。他無論怎麼選,都是死路一條,恢復從前的風光身份,根本就是妄想。

趙玦思前想後,越想越絕望,覺得這一切都是因爲張氏祖孫救了太子,又借趙澤騙過自己的關係,自己會落得今日的處境,都是他們害的!一時憤恨之下,他便跑去了奉賢,想要尋張氏祖孫晦氣。

而這一天,剛好是除夕。趙氏族人齊齊聚在宗祠內,舉行祭祖儀式。

趙澤沒有資格參加儀式,他只能帶傷站在宗祠外頭,遠遠地看着那一片人聲鼎沸,獨自黯然神傷。

趙玦紅了雙眼、一身狼狽地騎馬趕過來時,趙澤是第一個發現他是誰的。

看到老爹那一副象是要發瘋的模樣,趙澤直覺不好,立刻就搶上前去,攔住了對方:“父親,您怎麼會來?您沒有收到我的信麼?”說着他自己就急了,老爹再不跑就來不及了!

“讓開!”趙玦惡狠狠地瞪向兒子,“若不是你這個孽子,我怎麼上當受騙?!”就算兒子將實情告訴了他,也止不住他心中的怨恨,要不是兒子當時就在那艘船上,他早就抓到太子了!

趙澤眼圈都紅了,跪下來緊緊抱住了老爹的大腿:“父親,請您清醒清醒,您這是要幹什麼?您犯的是大逆不道之罪,棋輸一着,也只能甘敗下風了。繼續爲虎作倀,除了增加自己的罪孽,又有什麼好處?趁着如今上命未曾下達,您趕緊逃了吧。能活得性命,總比死了強。京裡的祖母、母親和妹妹弟弟們,怕是來不及救了。兒子會盡力護得他們周全,若是護不得,大不了……陪他們一道死了就是!兒子求您。別再糊塗下去了,您今晚來此意欲何爲?難不成真要將事情做絕麼?您就算不在意自己的生死,好歹也要爲弟弟妹妹們想一想啊!”

趙玦氣得拼命要掙脫兒子,可趙澤死抱着他不放,場面一時僵持住了。這時,宗祠周圍的人也發現他們這邊的動靜了,很快有人報上去。宗房煜大老爺帶着兒子趙璟跑了出來,看到趙玦這副瘋魔樣,都不由得一驚。連忙命家人將人攔下。但想到趙玦是官身,他們又不敢用什麼強硬手段,怕弄傷了他。

張氏從宗祀院子裡走了出來,平靜地看了趙玦一眼。便對趙璟說:“無妨。你讓底下人儘管把他捆了,他如今是謀逆罪人,活不了幾日,便是往死裡得罪了他,又有什麼要緊?即使你今日將他活活打死,也不會有人來追究你的責任。”

一番話說得宗房父子大驚失色,聞訊趕來的其他趙氏族人也都十分驚詫,趙玦聽了。更確信自己當日是被張氏耍了,大喊一聲:“毒婦害我!”便拼命掙扎着要衝上來打人。可惜被兒子死死抱住。他發瘋似地打兒子的背,打得趙澤都吐血了,也不肯放開他的大腿,最後是趙氏各房男丁帶着奴僕一擁而上,才把他捆了起來,然後珍珠嫂的兒子冬生從男僕羣中走出來,一棍子敲在他腦後,就把他打暈了過去。

除夕夜的祭祖儀式被打斷了,這是一件大事,但跟曾經的族人蔘與謀逆相比,就不算什麼了。趙氏全族上下都在慶幸,當初早早將趙玦一房逐出了宗族,不然今天他案子發了,謀逆之罪可是要誅九族的!他們這些無辜受牽連的人什麼都沒做過,就要丟了性命,豈不冤枉?還好早早跟趙玦一房劃清界限,大家都保住了身家性命。

這麼一想,族人們對二房老太太張氏就更加感激了。

張氏很淡定地接受了衆人的感激,她命令下人們爲趙澤請大夫治傷。趙澤可以說是爲了阻止他父親傷害她,才加重了傷勢的。這孩子雖然有污點,人也執拗,但相處得久了,就可以發現他本性並不壞,小時候殺弟,大概只是孩子不懂事,卻造成了嚴重的後果而已。此時看到趙澤爲了她而受傷,張氏的心情非常複雜。雖然趙澤並未參與謀逆,甚至還因爲探知了謀逆的消息,幾乎被親父滅口,又間接救助了太子與廣平王世子,但他身爲趙玦嫡長子,註定了不會有好下場。

張氏能做的,就只有讓大夫治好他的傷,其他的,就要等京中的君王下旨了。在官府來人捉拿逆黨之前,趙氏族人不介意充當幾天獄卒的角色。

不過趙玦在發了一場瘋之後,從昏迷中清醒過來,倒是恢復了冷靜。他被關在宗祠後院的一間小屋內,一身狼狽,腦袋上還有一道小血口。那時已經是大年初一了,他聽着外頭的鞭炮聲與歡聲笑語,對着牆壁發了半天呆,忽然要求見二房的人。

張氏沒有興趣見他,他只好改爲求見宗房的人。

趙璟去見了他一面,然後就去二房對張氏說,趙玦有意戴罪立功,換取減刑,想要請族人們相助。趙璟其實不願意承認“族人”這個身份,但卻對他的話產生了興趣,想要問問張氏的意思。

張氏便道:“既如此,今日就派人去江蘇巡撫衙門報信吧。”她回松江城孃家也不是萬事不管的,對外界的局勢一直細心留意,也在各家名門間暗暗打聽。經過她連日觀察,江南一帶哪些地方的官員與穎王、洪文成有勾結,哪些官員清白,她心裡也有數了。洪文成的人到處搜尋太子下落,卻不敢公然接近咫尺之遙的蘇州,也許是派了人暗訪,但也足以說明些什麼了。這位巡撫大人,想必是靠得住的。巡撫執掌一省軍政,手裡還有兵權,若是早知道他可靠,太子當初也不必冒險走海路北上,直接往蘇州求助即可。

江蘇巡撫衙門所在的蘇州,離奉賢並不遠,三天後,那位大人就帶着一隊兵馬親自趕過來了,正好趕上一撥前來暗殺趙玦的刺客,一個不落,全都捉了活口。原來是洪文成手下追捕趙玦的人聽說了他在趙氏宗祠前鬧的事,又知道他被關了起來,怕他泄露機密,才趕來滅口的。

這一場刺殺也直接打開了趙玦的嘴巴,他在江蘇巡撫面前毫無隱瞞,直接將穎王府在全國各地的黨羽、佈置與練兵、藏糧處都招了出來,他還說出了自己知道的所有參與了這場謀逆的人,無論是投靠朱麗嬪的,還是投靠穎王府的,名單足足有一丈長,其中不乏宗室皇親、勳貴功臣、朝中高官、邊關守將。

江蘇巡撫看着那一長串名字,額頭都冒汗了。(未完待續。。)

第83章 再次提議第616章 備婚第140章 厚臉皮第471章 傳言第425章 挖坑第296章 厚此薄彼第19章 痛定思痛第578章 說和第67章 宗族大會(三)第483章 獻殷勤第267章 心虛第142章 善後第137章 風雨中第615章 兄弟第491章 百花生日第119章 回心轉意第268章 衡量第451章 送信第454章 離開第423章 喜事第85章 露香園水蜜桃第362章 憂慮第402章 質問第554章 生恨第443章 祭拜第325章 把柄第235章 舊僕們第481章 疑惑第408章 秋宴第438章 還價第334章 悔恨第209章 產業第483章 獻殷勤第166章 “隱疾”第298章 通信第51章 告一段落第481章 疑惑第237章 露餡第5章 分家第445章 米家第461章 盛況第119章 回心轉意第256章 借書第339章 請客第262章 夜笛第186章 教孫第126章 異變第50章 新年第173章 雨天第296章 厚此薄彼第261章 告密第250章 太太們的舌戰第207章 仇視第13章 救人自救第185章 歸家第16章 廣平王世子第614章 立儲第470章 詭異第203章 聽聞第54章 憂慮第519章 悔悟第552章 牽制第282章 臘八蒜第168章 算計第284章 遺案第237章 露餡第459章 尋親第199章 對峙第95章 出族第162章 欺騙第406章 丘家第592章 請求第378章 拒官第623章 入夏第506章 巡視第9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95章 不合時宜的請求第397章 疑心第269章 賞雪第214章 求差事第549章 處置第203章 聽聞第258章 後續第606章 喊冤第12章 大船將頃第36章 奏本第579章 多心第6章 怪事連連第370章 傳聞第226章 東昇第58章 趙啓軒其人第264章 表白第451章 送信第599章 臂膀第369章 誆騙第347章 婚約第462章 省之第138章 京中風雲第184章 蠢話
第83章 再次提議第616章 備婚第140章 厚臉皮第471章 傳言第425章 挖坑第296章 厚此薄彼第19章 痛定思痛第578章 說和第67章 宗族大會(三)第483章 獻殷勤第267章 心虛第142章 善後第137章 風雨中第615章 兄弟第491章 百花生日第119章 回心轉意第268章 衡量第451章 送信第454章 離開第423章 喜事第85章 露香園水蜜桃第362章 憂慮第402章 質問第554章 生恨第443章 祭拜第325章 把柄第235章 舊僕們第481章 疑惑第408章 秋宴第438章 還價第334章 悔恨第209章 產業第483章 獻殷勤第166章 “隱疾”第298章 通信第51章 告一段落第481章 疑惑第237章 露餡第5章 分家第445章 米家第461章 盛況第119章 回心轉意第256章 借書第339章 請客第262章 夜笛第186章 教孫第126章 異變第50章 新年第173章 雨天第296章 厚此薄彼第261章 告密第250章 太太們的舌戰第207章 仇視第13章 救人自救第185章 歸家第16章 廣平王世子第614章 立儲第470章 詭異第203章 聽聞第54章 憂慮第519章 悔悟第552章 牽制第282章 臘八蒜第168章 算計第284章 遺案第237章 露餡第459章 尋親第199章 對峙第95章 出族第162章 欺騙第406章 丘家第592章 請求第378章 拒官第623章 入夏第506章 巡視第9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95章 不合時宜的請求第397章 疑心第269章 賞雪第214章 求差事第549章 處置第203章 聽聞第258章 後續第606章 喊冤第12章 大船將頃第36章 奏本第579章 多心第6章 怪事連連第370章 傳聞第226章 東昇第58章 趙啓軒其人第264章 表白第451章 送信第599章 臂膀第369章 誆騙第347章 婚約第462章 省之第138章 京中風雲第184章 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