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再次提議

趙璟畢竟是宗子,他一旦行動起來,全族人的反應也非常快。

又一次宗族大會召開了,這一次的議題,就是聯合全宗族的力量,互救互助,共度難關。

那些家中受災又無力自救的人家自然是雙手贊成這一議題的,宗房、二房本就是發起人,當然也沒有異議,三房是八老太爺做主,他素來以本族中流砥柱自居,也不會反對,其他幾個房頭,就是各房嫡支稍微有些想法,尤其是外六房,他們田地少,人口多,家底又厚,肯定不是接受援助的一方,那豈不是要他們白白掏錢出來?商人的本性一時間在外六房家主心頭佔了上風,他十分尖銳地質問趙璟:“依你這個主意,我們各房無論家底如何,都要掏出錢糧來,那各房到底要掏出多少?這些錢糧又交給誰來掌管呢?”

趙璟忙道:“各房貧富不均,受災情形也不一樣,自然是願意掏多少就掏多少,家裡實在有困難的,不掏也可以,只是日後家有餘力時,多給些就是了。天災並不是只有這一次,將來難免還會有人受災,這一回爲族人出了力,下一次自家遇到難處,受惠的族人也會有所回報。我們本就是同姓同族,自當守望相助,無論哪一家遭了難,其他族人都會出手相幫的。”

八老太爺微笑着撫了撫長鬚:“大善!璟兒,光是這一份氣度和魄力,你就比你父親強多了!身爲一族宗子,本就該有爲族人謀福的想法。”

趙璟有些不好意思地低頭笑了笑,他倒是有心爲族人謀福利,可這個法子,還是小二房的趙琇提醒他的,實在讓他慚愧不已。

八老太爺德高望重,他開了口,小二房的趙琇坐在邊上沒說話,但看錶情也是贊成的。族人們小聲議論幾句,都沒有了異議。

外六房家主有些不甘心,再問道:“我方纔問的話,宗子還不曾回答,這些錢糧到底交由誰來掌管?誰能擔保掌管之人不會中飽私囊?各房若都是自己決定出多少錢糧的話,那萬一籌到的錢糧不夠呢?萬一無人願意出錢糧呢?萬一這一回出了錢,下一次自家遭災時,其他族人不肯出手相助了呢?到那時候,除了哭一聲自己倒黴,還有誰能爲我出頭?”

他這話一出。原本贊成的族人裡。也有幾位開始猶豫了。他們都是各房嫡支。也有些家底,這一次受災並不算太重,本來就是出錢出力的主力之一。他們覺得趙璟的建議很好,但外六房家主的擔心也很實在。他們不介意出錢幫助族人,但介意白白出錢,卻便宜了不相干的人,自己還落不到好。

八老太爺見狀,就有些不悅:“都依你的話,人人都不用出錢了,因爲沒有人知道日後會不會有人中飽私囊,也沒有人知道幾時會再有災荒,到那時又會不會有族人來助你。那我們還坐在這裡幹什麼?!”

八老太爺的面子還是很大的。他一板起臉,外六房家主就放軟了語氣:“八叔祖,侄孫沒有那個意思,只是覺得,萬事都該有個清楚的章程。免得日後出了亂子,宗房也要沒臉。”

八老太爺聽了,神色也放緩了些:“你若有什麼好主意,大可以說出來,不必語帶尖酸,指桑罵愧。你不就擔心自己出的錢多了吃虧麼?愛拿不拿,誰還求你不成?但你捨不得掏錢,也別在這裡胡說八道地礙事,連累其他族人得不到求助。至於各房拿出來的錢糧,自然是宗房掌着,璟哥的爲人,全族心裡都有數,你說他會中飽私囊,有幾個信你?那些沒意思的話還是少說幾句的好。”

外六房家主習慣了商人間應對圓滑的作派,聽了八老太爺這又直接又不客氣的話,一口氣差點兒沒上來,他那嫡親弟弟見狀不妙,連忙摁住他,賠笑道:“八叔祖誤會了,我哥哥沒有這個意思,他只是不清楚宗房的章程,想問清楚些,偏脾氣耿直,不會說話,倒讓您誤會了。”

外六房家主是誰?生意做得風生水起,說他是個脾氣耿直不會說話的人,誰會相信呢?各家房主心裡都有數,見他吃了虧,顯然內三房這次要一個鼻孔出氣了,橫豎是於全族有利的大好事,有什麼好反對的?趙璟的爲人品性信得過,大家所憂慮的,不過是煜大老爺罷了。

宗房從前掌握在煜大老爺父祖手裡的時候,可從來沒有真正爲宗族謀過什麼福利,雖然嘴上說得好,一人有事,全族來援,但每次都是宗房的人在外頭吃了虧,族長振臂一呼,就叫了族中男丁雄赳赳氣昂昂地去找人晦氣,換了是其他族人吃了虧,族長拖三拉四地不肯出頭,好不容易出了面,只要對頭出得起價錢,他反手就能把族人丟在腦後,真正能夠爲族人主持公道的,十次裡最多不過有兩三次,這兩三次對他來說還只是舉手之勞,半點不費事的那種。

有這樣的前科在,大家信得過趙璟,卻信不過他爹,更怕煜大老爺回來後,以孝道壓着趙璟,謀奪了族人拿出來的錢糧,趙璟無力抵抗。

趙璟對此心知肚明,但他也沒什麼好法子,只是覺得,他爹還不至於那麼糊塗,只要他們夫妻小心勸誡,他爹自然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於是他便道:“從前族裡其實也有類似的做法,扶養鰥寡孤獨,資助貧困族人,或是幫着不幸在外地亡故的族人辦好後事,給遇到難處的族人送錢糧銀米,等等等等,只是這些都是零零碎碎的,並沒有完善的章程,多少有些不足之處。這一回我就是想要請各房同心協力,議定一個好的章程出來,日後照章程行事,務必讓各房族人都不至於落入困苦無援的境地。”

他這麼說,各家房主也想起來了,過去確實有過類似的做法,但並不成文,也沒什麼全族統一行動的規矩,不過是幾家富戶發了善心,自發地接濟貧困族人罷了。既然當初宗房也自掏腰包做過這種事,想必以後也不會貪了公中的錢糧。

族人們似乎都沒有異議了,只是在具體的章程上,還有些拿不準。八老太爺瞥見趙琇坐在一旁,臉上鎮定自若,帶着一絲胸有成竹的微笑,不由得心下一動:“琇姐兒可有什麼好主意?”

趙琇笑了一笑,道:“好主意說不上,侄孫女兒倒是有幾個餿主意。比如方纔外六房大堂兄問的,各家出多少錢糧。該如何定標準。璟大哥說各家各人自願。固然是好的,但如果出多出少都一個樣,大家不免會覺得泄氣。不如把各家拿出來的錢糧算成貢獻點,比如十兩銀子算一點。糧食、柴火、布匹等實物,也都照價折算,貢獻點越多,這家人在族裡就更受人尊重,在族中事務上的話語權也更高。如果到了一定的點數,比如說,一百點,一千點,那這家人就可以擁有一些特權。我舉個例子。前兒公議的新族規,不是說一家人需得取得三戶族人的支持,才能將自己想要申請的事提交族中公議?那他家要是積夠了一百點,不必有三戶族人支持,自己就能將事務提到族中公議。而且只要反對人數不過半,他家所請之事就能通過,如何?”

八老太爺頓時眼中一亮,若是此議通過,他將來想要建立族學,也不必先獲得其他三房族人的支持了,倒是便宜。

趙璟也覺得不錯,還補充道:“貢獻點多的人家,日後遭了難,得到的資助也會更多些。若是沒有貢獻點,受困的族人可以保證溫飽,但若有了貢獻點,就能得到更多的東西。每家人該得多少,都照貢獻點來算吧。”

趙琇忙道:“不一定要出錢出糧才能得到貢獻點的,可以幫忙做事。比如族裡男丁多的,可以幫着料理庶務,維持街面上的治安,如果家中只有婦孺,那就幫別人做些針線,或是其他力所能及之事,老人可以幫忙照看孩子,提點晚輩,孩子可以記着族人的恩情,日後長大了回報。父母長輩所積得的貢獻點,可以澤被後人,對族人幫助越多,自己的後代得到的好處就越多。”

趙璟連連點頭贊成。八老太爺還重重拍了一下大腿:“大善!就這麼辦吧,照着這個章程,把細則給議出來。”說完了還用讚賞的目光看向趙琇:“琇姐兒果然聰明,能想出這樣的好主意來。”

趙琇在一旁乾笑,心想上一回宗族大會,八老太爺還在質疑她與會的資格,這一次居然誇獎她了,算不算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呢?

衆族人面面相覷,內三房都拿定了主意,旁人還有什麼好說的?再看外六房那幾兄弟,都不吭聲了,似乎是發現了這新規矩對他們的好處,於是大家就熱熱鬧鬧地討論起來,最後議出了十多條規矩,供所有人投票決定。

八老太爺讓兒子親自去拿了一疊印有暗紋的紙箋來,由趙琇標上了數字編號,然後交給趙璟,趙璟點了幾個堂弟、堂侄,都是讀過點書的,把那十多個條款一一抄寫在紙上,分發到各家房主手中,若是同意哪一條,就在後面打鉤,若是不同意,那就打叉——這是出於趙琇的建議。

投票仍舊是在隔壁的雜物房進行,不過那裡現在已經整理好了,成爲了專門的投票間,連特製的投票桌和選票箱都做好了,選票箱打開來讓各家房主看過,確保投票開始前,裡面是空的,然後趙璟親自鎖上箱子,投票開始。

十六條規矩通過了十四條,剩下兩條都不太重要,沒過就算了。趙璟當場就把具體的分工安排下去,午飯過後,十支新組成的挖溝排水工程隊就要派到族人們的地頭上了,工程隊的成員包括了趙氏族人和各家家僕、僱工與佃農,每一支工程隊都至少有兩名小二房的代表,因爲他們是熟練工了,清楚地知道正確的做法。

到了第二天,對受災族人的進一步救助也開始了,房屋受損的,家中有人受傷生病的,斷糧斷薪的,都有人去處理了。趙氏宗族,前所未有地團結和諧起來。

趙璟表現突出,終於以宗子的身份豎立了他在族中的權威。趙琇也爲小二房贏得了更多的尊重。她很滿意,有了這樣的基礎,她相信,終有一天,她會把小長房從趙氏一族的宗譜上徹底驅逐出去!

ps:

(老夫人,你不在家時,你孫女都幹了些啥,你造嗎……)

第510章 趙演第470章 詭異第73章 左右搖擺第107章 心灰意冷第502章 災難第190章 侯府舊宅(上)第362章 憂慮第299章 謀算第563章 杏榜第77章 奇怪的盧大壽第467章 提議第422章 勸姐第559章 風波第9章 說客上門第176章 待客第507章 同行第294章 評價第266章 知不知第216章 戰果第566章 見識第314章 籌備第397章 疑心第408章 秋宴第165章 梨花一枝春帶雨第436章 阻攔第278章 消息第247章 詩會第416章 起意第50章 新年第420章 試探第515章 反應第287章 臘八會(一)第159章 收贖第215章 捷報第55章 抉擇第399章 故事第489章 煩惱第408章 秋宴第157章 上海亂局(下)第554章 生恨第616章 備婚第119章 回心轉意第279章 救人第486章 自薦第40章 做戲第567章 新進士第193章 擦肩第513章 方家女第469章 守歲第365章 打趣第82章 進言第543章 灰心第373章 失蹤第333章 破綻處處第239章 誤會第533章 熱鬧第234章 置莊第380章 緣由第123章 三家合作第32章 京城來信第381章 稀奇第367章 約定第414章 中舉第36章 奏本第613章 勸弟第488章 動手第107章 心灰意冷第482章 賞燈第374章 遭遇第97章 打臉第595章 病倒第269章 賞雪第531章 匆匆一面第52章 匆匆五年第342章 警告第48章 盧媽第596章 淡定第82章 進言第226章 東昇第567章 新進士第290章 臘八會(四)第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413章 流言第153章 求教第341章 求助第409章 聽戲第149章 元宵節第368章 警告第44章 出乎意料第82章 進言第330章 細微的差異第312章 圖書館第297章 背約第503章 善後第216章 戰果第410章 倒打第357章 厚聘第238章 矇混第75章 後宮詭異第495章 回鄉
第510章 趙演第470章 詭異第73章 左右搖擺第107章 心灰意冷第502章 災難第190章 侯府舊宅(上)第362章 憂慮第299章 謀算第563章 杏榜第77章 奇怪的盧大壽第467章 提議第422章 勸姐第559章 風波第9章 說客上門第176章 待客第507章 同行第294章 評價第266章 知不知第216章 戰果第566章 見識第314章 籌備第397章 疑心第408章 秋宴第165章 梨花一枝春帶雨第436章 阻攔第278章 消息第247章 詩會第416章 起意第50章 新年第420章 試探第515章 反應第287章 臘八會(一)第159章 收贖第215章 捷報第55章 抉擇第399章 故事第489章 煩惱第408章 秋宴第157章 上海亂局(下)第554章 生恨第616章 備婚第119章 回心轉意第279章 救人第486章 自薦第40章 做戲第567章 新進士第193章 擦肩第513章 方家女第469章 守歲第365章 打趣第82章 進言第543章 灰心第373章 失蹤第333章 破綻處處第239章 誤會第533章 熱鬧第234章 置莊第380章 緣由第123章 三家合作第32章 京城來信第381章 稀奇第367章 約定第414章 中舉第36章 奏本第613章 勸弟第488章 動手第107章 心灰意冷第482章 賞燈第374章 遭遇第97章 打臉第595章 病倒第269章 賞雪第531章 匆匆一面第52章 匆匆五年第342章 警告第48章 盧媽第596章 淡定第82章 進言第226章 東昇第567章 新進士第290章 臘八會(四)第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413章 流言第153章 求教第341章 求助第409章 聽戲第149章 元宵節第368章 警告第44章 出乎意料第82章 進言第330章 細微的差異第312章 圖書館第297章 背約第503章 善後第216章 戰果第410章 倒打第357章 厚聘第238章 矇混第75章 後宮詭異第495章 回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