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心灰意冷

趙瑋聽得笑了:“你這促狹丫頭,怎麼偏哪這個事兒說嘴?姑媽的孫子仕英,雖與我同歲,但也就比我大兩個月罷了,他又長得瘦小,看起來其實還沒我大呢。只是他要對着我喊表叔,心裡頭大約是不服氣的,偏偏當着他祖母和父親的面,又不敢說什麼。你日後見了他,可別拿這件事來笑話他。”

趙琇見他轉移了注意力,心裡暗暗鬆了口氣,也笑道:“我用不着笑話他,他要叫你這個比他年紀小的人表叔,難道就不用叫我這個年紀更小的人表姑姑?他要是真的計較,就得鬱悶一輩子了。”

趙瑋哈哈笑了一番,其實這件事,他也覺得挺有趣的,因着祖母是繼室,雖然年輕,輩份卻大,連帶的他們兄妹也有一大羣年長的晚輩。平日裡族人親戚間彼此見禮,不少三四十歲的中年人還要衝着他們兩個小孩子彬彬有禮地叫“叔叔”、“姑姑”,還有些年紀大把頭髮花白的人叫他們弟弟、妹妹。在外人看來,還真是挺好笑的事。

笑完了,趙瑋就給妹妹介紹了一番姑媽家庭的成員。大姑母許趙氏,閨名是元娘,是老郡公元配秦氏唯一的親生女兒,年紀比張氏都要大三歲,張氏進門的時候,她都已經出嫁好幾年了。老郡公二子一女,其實就數這位嫡長女底氣最足,心性也最硬,無論是趙炯這個庶長子,還是趙焯這個繼室所出的嫡子,到了她面前。統統都不敢大聲說話。老郡公對嫡妻有愧,待嫡長女也格外疼愛些,無論女兒說什麼。只要不是造反,他都應承。她還待字閨中時,聽聞趙炯見了她都要繞着走,老錢姨奶奶曾經想恃寵下她臉子,她一狀告到老郡公那兒,老錢姨奶奶就被禁了三個月的足。

她的丈夫許崇倫,是書香名門子弟。年少登科,才十八歲就中了二榜進士,順利進了翰林院。長得又是一表人材,一時風頭無兩。老郡公一眼就看中了這個女婿,手快腳快把人訂下來,不到半年就辦了喜事。趙元娘當年出嫁。真真可以算得上是十里紅妝。老郡公與秦氏老夫人幾乎沒把半個建南侯府都給她陪了過去,她都生了孫子了,錢老姨奶奶還在念叨她帶走的那些財產,不過也就是私下唸叨唸叨,到了老郡公面前是一聲都不敢吭的,讓他聽見了,定然又是三個月的禁足。

趙元娘只有一子,名叫許沛釗。也是年紀輕輕就中了舉的,今年才三十出頭。正在備考會試。他妻子是江陰名門卞家的女兒,也生得一子,便是許仕英,聽聞也是自幼聰慧過人。許家子孫不算繁茂,但個個都是人中龍鳳。姑父許崇倫在兗州知府任上,聽聞官聲極好,政績清明。大姑母如今生活圓滿,實在是有福極了。

不過也許她是太有福了,光是忙婆家的事都已經忙不過來,自從父母都去世了以後,對孃家就疏遠了許多。趙琇至今還記得,當初父母遇難,這位姑媽雖然是站在他們小二房這邊指責趙炯兇狠惡毒的,但還真的沒來過奉賢看望繼母和侄兒侄女們,哪怕當時她丈夫就在鄰省做同知,她也只是打發人過來

。也許在她看來,無論是趙炯還是趙焯,都是同父異母的兄弟,誰也沒比誰高貴些吧?只不過張氏和秦氏老夫人關係好些,爲人也正派,趙元娘就敬着些。小長房一家都不是好東西,她就更冷淡了。好歹她還會在逢年過節時打發人來小二房送禮,問候一聲。她對小長房可是完全不搭理。

想到這裡,趙琇對這位姑媽的怨氣減少了些。算了,反正本來就是不甚親密的親戚,彼此面上做得好看些就是,只要對方三觀稍正,她也用不着想太多。

趙瑋寫了信給表兄許沛釗,問候他們一家平安,又謝過他前些日子的款待,然後才提了外六房想收購豆麥之事,也沒詳說,簡單點了一點,請對方幫着打聽一下,也就是了。寫完信,他親自往外六房跑了一趟,得了外六房家主一番千恩萬謝,客客氣氣地送出門來。

有了這麼一樁事,二房與外六房來往就多了些,落在宗房眼中,趙煜心裡很不是滋味,還有些猜忌:“外六房平時不聲不響的,卻總喜歡礙我的事,莫非是受了二房的指使?”

趙璟無奈勸他:“父親何必多心?族人間有所來往也是常事,況且外六房的趙啓軒父子這半年來常往二房跑,您那時不也沒說什麼?”

趙煜白了他一眼:“蠢貨!趙啓軒算什麼?他父子倆不過是要上二房打秋風罷了,頂多是幫忙跑個腿,我能說什麼?但趙琿不同,他是外六房家主,一舉一動都代表着整個外六房的意願。從前他埋頭只顧着自家生意就罷了,偶爾在族中爭個風頭,我也不與他計較,不過是商人,身份卑微,再蹦躂也上不了檯面。但他若是攀上了二房,那就不一樣了。二房有權,外六房有財,他兩家若是聯手,我們宗房還有站的地兒麼?”

趙璟正色道:“父親真是多心了,外六房興許有意攀附二房,但二房圖他們什麼呢?圖財?二房只怕比外六房還要富裕,若說是想找個附庸,那就更不必了。我們全族內二房外九房,誰家不看二房臉色?二房若想擠兌宗房,還用得着費那心思?”

趙煜聽了,心下惱火,卻又不得不承認兒子這話說得有理。但再有理,他心裡還是不爽。如今兒子已經接過了族長之位,雖然待他仍舊孝敬有加,但已經不如從前聽話了,對他這個老子說的話,常常不放在心上,又或是當年應承着,過後卻尋了八老太爺來教訓他,逼他將前命收回。真真鬱悶透頂。

柳鶯又一次得了進讒言的機會:“二房從前不跟宗房爭先,那是老郡公仁厚,敬着宗房嫡長的名份。但如今二房做主的已經不是老郡公了,誰知她如今是怎麼想的?若真的無意拉攏族人排擠宗房,又爲何做這許多收買人心之事?可惜他家要收買人心,也不夠誠心。說好了小長房還回來的田產一多半都歸族裡所有,可他家得了那四千畝族田,就再不提這事兒了,反倒讓族人們與小長房鬥去。分明是自己得了好處,便不顧旁人死活,哪裡象老爺您一心爲族人着想?族裡的人怎就認不清好歹呢?”

趙煜聽了。更加不平起來,跟族人們說話時,就有意無意地露出了這個意思。

族人們還未糊塗,聽了他這話大不以爲然。就在這時候。張氏也不知是不是得了信兒。忽然叫了他們去說,別與小長房糾纏不清了,小長房好歹有個官,萬一一氣之下尋他們晦氣,族人哪裡能擋?那四千畝族田,她願意拿出來,租給族人們耕種,租子略低於一般的水平。但田地卻都是上好的良田,出產的糧食比一般田地多不說。因是租用,還不必交那許多賦稅。

族人們又一次被感動了,知道這是二房在特意優待族人,紛紛上門致謝,便又召開宗族大會,商議這四千畝族田要如何分配了

。至於向小長房追回家產之事,就被他們暫時拋在了腦後。趙煜再要說什麼,他們還紛紛駁了回去,將他當成個愛嚼舌挑是非的小丑。

連從前與趙煜最親近的人都在私下勸他:“璟哥兒做得挺好的,你在家享清福得了,何苦再想這許多有的沒的,跟二房爭閒鬥氣?多少年都相安無事,二房老夫人也寬厚,你忽然鬧起來,莫非是聽了你那通房的讒言?她是小長房出來的,自然是幫着舊主說話。不過是個丫頭罷了,別太拿她當一回事。若你愛她顏色,就多與她些金珠綾羅,她懂事呢,你就寵着她些,若她不懂事,還要爲舊主說話,就是個養不熟的。你家裡也有銀子,千兒八百地拿出去,什麼美人買不到?別叫個通房丫頭哄幾句,連自個兒是什麼身份都忘了。”

趙煜臉色十分難看,再瞧其他族人看他的目光,都是一臉的恨鐵不成鋼,又或是把他當成了糊塗蟲似的,仔細一回想,從前在族裡雖不十分得人心,但族人也多是敬他的,頂多是有些怨言罷了,大家對他的態度是什麼時候起變化的?似乎就是他帶趙澤回來直闖宗祠開始的……

牛氏給了他五百兩銀子,又許了個官位,送了個美人丫頭,他確實是昏頭了,本來跟小長房也有舊怨,卻彷彿全都忘記了一般,一心爲小長房跟小二房過不去。怪不得那時隨他上京的族中子侄們看他的目光那般怪異……

仔細想來,五百兩銀子算什麼?宗房一年的進項也不止這個數,對小長房而言更是九牛一毛,至於官位,連趙玦自己都還只是個六品武官呢,什麼時候輪到他家說許人做官就一定能做上了?即便他家當真攀上了什麼王府,也沒法跟皇上比呀!還有柳鶯那丫頭,雖惹人愛,可她畢竟只是個丫頭,就算念着舊主的情份,如今他纔是她夫主……

算了,二房與小長房鬥來鬥去,還不是家務事麼?如今二房都不理會了,他插進去算什麼?兩家都是官,各有各的倚仗,他在中間攪和,兩頭不討好,族人們還要嫌棄他,把他族長之位都給擼了。他再爭,又有什麼意義?

趙煜一時間有些心灰意冷起來。

宗房消停下來了,原本嚷嚷着要再去京城與小長房牛氏理論的族人也因爲年關將近,紛紛返回了家鄉。有了張氏許諾的田地,他們也無心再與小長房鬧了,只是該報備官府的還得報備,小長房就算不肯交還家產,他們也不是趙氏宗族的人了,更不是郡公爺的子孫!

張氏會將田地租給族人們,倒不是因爲她又一次對小長房心軟了,也不是爲了趙煜說的閒話未雨綢繆,而是近來打聽到的一些消息讓她心有不安。那幾處疑似穎王府產業的田莊都紛紛轉手了,原先管事之人也在短短的時間內全都消失了蹤影,曾經與他們打過多次交道的幾家商戶家中先後發生了大火,又或是全家遇上了匪徒,不知是不是察覺到了有人在探查,才下這樣的狠手。張氏相信廣平王會有辦法對付穎王府,但箇中詳情她也不清楚,爲保族人們的平安,她只能讓他們收斂些,以防小長房狗急跳牆。

趙瑋、趙琇兄妹對祖母的擔憂一無所知,前者仍舊沉浸在無涯學海之中,而後者則高興地迎回了汪福來,他已經在南匯港附近購進了十座宅院,地方都不大,但租給過路客商住宿或是存放貨物,都很合適,剛收拾好地方,就已經有四家客商住進去了,真真是個好的開始。

沒兩日,二舅公張朝義來信,已經找到了可做工場的房舍,買了一批織機,織工也僱了十來人。緊接着,趙啓軒尋訪的製茶人手也有了着落。(未完待續。。)

第361章 來訪第538章 宮門第480章 私房話第445章 米家第225章 落荒而逃第225章 落荒而逃第196章 信第121章 意外的線索第115章 張氏的憂慮第416章 起意第308章 一路招搖第240章 提醒第171章 驚聞第493章 進展第96章 衝突第409章 聽戲第181章 尋親第372章 失態第420章 試探第509章 欲行第620章 說客第119章 回心轉意第13章 救人自救第155章 腦補少女與面癱少年第425章 挖坑第369章 誆騙第364章 緊追第258章 後續第76章 察覺第34章 廣平王來了第136章 海上時光(下)第319章 金鐲第282章 臘八蒜第469章 守歲第189章 柱國將軍府第345章 備宴第332章 剝繭第26章 生疑第364章 緊追第179章 各個擊破第459章 尋親第381章 稀奇第368章 警告第7章 移靈第52章 匆匆五年第429章 說客第66章 宗族大會(二)第523章 謝禮第204章 贈衣第216章 戰果第254章 棲鳳齋第227章 歸來第286章 預備周全第465章 回絕第138章 京中風雲第91章 兄妹定計第201章 葛衣第6章 怪事連連第250章 太太們的舌戰第168章 算計第557章 大舅哥第152章 吃裡扒外第502章 災難第7章 移靈第431章 告狀第38章 廣平王面聖第548章 關門第147章 回京第64章 分析與騙局第470章 詭異第166章 “隱疾”第536章 人選第575章 說笑第315章 謝禮第61章 提點第482章 賞燈第56章 管家是個技術活第46章 自認罪名第539章 議定第96章 衝突第515章 反應第7章 移靈第90章 拉攏第527章 罰不罰第282章 臘八蒜第547章 對質第504章 慈善第420章 試探第497章 遷移第606章 喊冤第96章 衝突第205章 雪花酪第535章 暖閣第223章 說笑第453章 小敘第227章 歸來第490章 勸說第409章 聽戲第52章 匆匆五年
第361章 來訪第538章 宮門第480章 私房話第445章 米家第225章 落荒而逃第225章 落荒而逃第196章 信第121章 意外的線索第115章 張氏的憂慮第416章 起意第308章 一路招搖第240章 提醒第171章 驚聞第493章 進展第96章 衝突第409章 聽戲第181章 尋親第372章 失態第420章 試探第509章 欲行第620章 說客第119章 回心轉意第13章 救人自救第155章 腦補少女與面癱少年第425章 挖坑第369章 誆騙第364章 緊追第258章 後續第76章 察覺第34章 廣平王來了第136章 海上時光(下)第319章 金鐲第282章 臘八蒜第469章 守歲第189章 柱國將軍府第345章 備宴第332章 剝繭第26章 生疑第364章 緊追第179章 各個擊破第459章 尋親第381章 稀奇第368章 警告第7章 移靈第52章 匆匆五年第429章 說客第66章 宗族大會(二)第523章 謝禮第204章 贈衣第216章 戰果第254章 棲鳳齋第227章 歸來第286章 預備周全第465章 回絕第138章 京中風雲第91章 兄妹定計第201章 葛衣第6章 怪事連連第250章 太太們的舌戰第168章 算計第557章 大舅哥第152章 吃裡扒外第502章 災難第7章 移靈第431章 告狀第38章 廣平王面聖第548章 關門第147章 回京第64章 分析與騙局第470章 詭異第166章 “隱疾”第536章 人選第575章 說笑第315章 謝禮第61章 提點第482章 賞燈第56章 管家是個技術活第46章 自認罪名第539章 議定第96章 衝突第515章 反應第7章 移靈第90章 拉攏第527章 罰不罰第282章 臘八蒜第547章 對質第504章 慈善第420章 試探第497章 遷移第606章 喊冤第96章 衝突第205章 雪花酪第535章 暖閣第223章 說笑第453章 小敘第227章 歸來第490章 勸說第409章 聽戲第52章 匆匆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