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回心轉意

宗房如今是趙璟夫婦當家,趙煜說是老爺,其實已經賦閒了,只偶爾在族中事務上插句話多個嘴,家裡的事務一概不管。趙璟之妻沈氏出身大家,主持中饋頗有章法,哪怕是看柳鶯不順眼,該給的待遇也不曾剋扣過,除了不插手趙珀的教養之事,基本叫人挑不出錯來,因此趙煜對長子長媳雖有不滿,卻從來沒想過要動搖長子的繼承人之位,更別提讓柳鶯插手家務,干涉兒媳管家了。

也因爲這樣,宗房的下人們都認定了沈氏纔是主母,但凡腦子不是蠢到進水的,都不會爲了討好柳鶯這個生了兒子才被擡爲姨娘、自身卻是賤籍的妾,得罪了未來幾十年的主母沈氏。趙煜回家後,在院子裡與柳鶯進行的這一番對話,很快就有人悄悄報到沈氏面前了。

沈氏一聽到柳鶯又在公公面前挑撥離間,說他們夫妻的讒言了,就忍不住咬牙切齒。若不是公公一直護着,她早就將那不守本分的丫頭給攆出去了,又怎會讓柳鶯坐大,如今還生了兒子,擡了姨娘,整天在後院不死心地蹦達?

更讓她憂心的,還有趙煜讓人將趙澤帶過來。

趙澤自打那年進了宗房,就一直住下來了。趙煜父子都曾有信給牛氏與趙玦,要他們將孩子接回去,信卻如泥牛入海,一直沒有迴音。趙璟派去送信的下人有一回在外頭逮着了剛調回京城的趙玦,趙玦沒法。才說:“讓他在老家認真讀幾年書,好歹也要有了舉人功名,纔好接他回京城。否則京中人多嘴雜。人人見了他,都要提起他母親,他一個孩子如何經得住?”

這話卻是藉口,要想躲過流言蜚語,把孩子送哪裡去不行?蔣家原籍離京城還近些呢,若只是要將孩子送回老家,託舊族親照應。爲何兩年間主僕十多人的吃穿用度都要靠宗房供給,本家一毛不拔?趙玦一房已被出族,已經不是奉賢趙氏族人了。還讓子弟賴在宗房,白吃白喝,簡直就是死纏爛打。再說,趙澤有那樣一個娘在。連科考的資格都沒有。這輩子都得不了舉人功名,難道這輩子都不回去了?趙玦該不會是故意擺脫這個有着不名譽生母的嫡長子,擡舉側室庶子去的吧?

沈氏想了想,便打發人去宗祠那邊,把趙璟請回來。他們夫妻得小心些,若是老爺子又犯了糊塗,想借趙澤與趙玦一家糾纏不清,跟二房過不去。他們夫妻臉上也不光彩。

趙璟很快就回來了,祠堂裡在演戲。他看得無甚趣味,早就想回來了。聽完妻子的說明後,他有些不以爲然:“父親雖然曾經糊塗過,但如今已經有些迴轉了,即便對二房還有些不服氣,也不會再重蹈覆轍。你且安心。”

沈氏如何能安心:“我就怕他叫了澤哥兒過去,又想出新花樣來。況且柳姨娘還在公公跟前,焉知她不會從中挑撥?”

趙璟笑了笑:“你別見父親似乎很寵愛趙珀,又把他生母擡了姨娘,就以爲那女人在父親面前很有份量了。剛到手時新鮮,父親還願意捧着她,聽她胡唚幾句,可兩年過去了,再喜歡也會有些膩味的。況且她一個丫頭出身的通房,被送給父親時,只帶走了自己的身契,她老子娘連着一家大小都還在牛氏手裡呢。父親即便想擡舉個姨娘,也不願意挑個父母兄弟還在別人家裡爲奴爲婢的,什麼意思?這事兒是趙玦母子想岔了,以爲可以用這種法子牽制柳鶯,卻也忘了這麼一來,父親對柳鶯就始終有所保留。他有時候惱了,還會當着別人的面說趙珀是丫頭養的呢。因此,父親寵着柳鶯,不過是把她當成個玩意兒,真要關係到大事,是不會聽她胡說的。從前是他一時糊塗,如今他已經醒過味來了。”

沈氏想想,還真是這麼一回事,總算安心了些:“但願公公是真的想明白了,別再跟趙玦那一家子糾纏不休。”

趙璟漫不經心地道:“如今與兩年前不同了,那時二房瑋哥兒多年不能襲爵,趙玦的官位卻一年比一年高,他以爲趙玦一家要起來了,二房卻要一蹶不振,因此偏着趙玦些。如今兩年過去,瑋哥兒雖然仍未襲爵,卻已經考中了秀才功名,又要參加秋闈,二房眼看着有了振興之望,在族中也極得人心。相反趙玦調回京後,就在六品上不動了,說是反對把他家出族,也不見有什麼貴人來說情,不肯來接澤哥兒,還要宗房出錢養着澤哥兒主僕。父親心裡早就有了想法,怎會以爲,趙玦一家還有壓過二房的一天呢?”

“這……”沈氏聽得有些不大自在,“是不是太過趨利避害了些?”

趙璟笑笑:“這也是人之常情,從前二房叔祖還在時,你何曾見父親跟二房的人爭過先?後來一時糊塗,非要幫着趙玦一家,與二房老夫人爭閒氣,可看到合族人都不站在他那邊,他又軟了。如今族人都誇二房仁義大方,八叔祖主張子弟讀書,還出了好幾個讀書種子,中了幾個秀才,今年足有六七名子弟要下場考鄉試。縣裡誰人不說,我們趙家又有了中興之望?因此父親也不再執拗,不但許我父子二人讀書科考,今年源哥兒沒能過院試,他比我們夫妻還要着急,親自託人要把源哥兒送進瑋哥兒從前上過的學堂。今日中元節,他又讓人請了戲班子來唱賀人高中的吉祥戲文,就是想要討好族人,雖說旁人不領情,但父親的用意還是好的。你等着瞧吧,若是源哥兒明年能中秀才,再過三年得了舉人,父親只怕連趙玦那個六品武職都不放在眼裡了。”

這不是“欺軟怕硬”嗎?沈氏張張口想說些什麼,又閉上了。算了。公爹畢竟是公爹,做晚輩的,當爲尊者諱。有些話埋在心裡就好了。她又叫了心腹婆子來,命其留意趙煜與趙澤見面的情形。如果趙澤主僕不出夭蛾子,那當然最好,可若真的有事,他們索性就藉機把人趕出去得了,省得那些人死賴在宗房!

趙煜還不知道兒媳已經派了人來盯自己,他見了趙澤。發現這孩子已經長成了瘦削少年,算算歲數,似乎比趙瑋還要大一歲。可個子卻比趙瑋至少矮了半個頭,臉色也不大好,帶着大大的黑眼圈。他不想自己把人軟禁了兩年,是否對這孩子的成長造成了不良影響。反而先生出了幾分嫌棄:“怎麼一副無精打采的模樣?你如今又不用讀書考科舉。成天都在琢磨些什麼?!”

趙澤緊緊地抿着嘴,低下頭不說話。他長大了些,又被軟禁兩年,沈氏還只許兩個小丫頭貼身侍候他,其他下人通通都被隔絕在外院,不許和他見面。他受外界影響小了,有了時間,想事情多了。也漸漸有些明白。他母親那事兒只怕不全是人家冤枉的,自己肯定也有做得不對的地方。否則外祖家裡早就替母親喊冤了。

不過他肯定自己沒有殺過弟弟,興許母親是爲了別的原因,纔對小二房下手,多半是爲了他父親的爵位着想,還有可能是受了祖父的指使。可惜祖父去世得早,無人可證母親清白,母親也只能受委屈了。這麼一來,他母親犯罪,完全是一片護夫愛子之心,二房恨他們也是人之常情,只是父親未免太過無情了些,一見事發,就不顧多年夫妻之情,若不是外祖蔣家勢大,差點兒沒把母親給休了。

想明白了以後,趙澤心裡對二房的怨恨就少了幾分,可趙煜這個答應了照看他,卻翻臉把他關在宅子裡不許出門的長輩,在他心裡絕對不能算是好人。

然而,祖母和父親遲遲不肯來接他,科舉又無望,他心裡也茫然了,難不成所有人都放棄他了麼?那他回來又有什麼意義呢?

見他不說話,趙煜覺得十分無趣,便索性開門見山:“你在我家裡也住了兩年,你老子說,讓你考中了舉人再回去,可你連縣試資格都沒有,說什麼舉人?還是早日回家去吧。”

趙澤心裡一陣委屈,咬牙道:“祖母與父親的吩咐,趙澤不敢違抗,想必家裡長輩會打發人來接我的。”

趙煜哂道:“我都寫了不知多少封信,還打發人去京城跟你老子說,把你接回去了。他不肯接,我有什麼辦法?說了你沒有科考資格,他只說會想辦法,卻也不見有動作。逢年過節連個來看你的下人都沒有,你主僕的錢糧也是我們家自個兒出的,只怕你老子只顧着愛妾庶子,早把你忘了。你還是自個兒回去的好,難不成你回到京城家門口,你老子還能把你趕出來不成?”

趙澤的眼圈立刻就紅了。他在京裡那幾年也過得不容易,錢姨娘尋着機會就要糟賤他,幾個庶出的弟妹也對他十分敵視,祖母不喜他,家裡沒人替他說好話。雖然如今父親回京了,可他相信,如果父親真的不希望他回家,他卻回了,父親真有可能會把他趕出來!

趙澤不敢自作主張,只能一味說不回去。趙煜勸了幾回,見他還是不肯改主意,就先惱了,心想難不成我還要養活你一輩子?便冷着臉道:“你已經這麼大了,不能立業,就該先成家。難不成連說親的事,還要我們宗房代管?你如今又不是趙氏子弟,自有父母家人在,沒得賴在旁人家中白吃白喝的道理!趁着如今剛入秋,路上好走,你趕緊收拾一下,回家過中秋去吧。若是你老子不喜你回去,難道你不懂得找你舅舅們去?”

趙澤怔了怔。舅舅們?

蔣家爲蔣氏丟了兩個官職,這幾年裡,家中子弟的仕途也大受影響,許多人都未能升遷。最要緊的是,蔣氏那事傳開後,蔣家女兒的名聲受損,蔣大舅家的嫡長女,兩年前都十九了,還未能說得親事,也不知如今嫁人了沒有。趙澤知道外祖父母疼愛母親,時時照應獄中的她,可如今外祖閒賦在家,說話份量不比從前,幾位舅舅、舅母對母親都有怨言。他去了,未必就比在自個兒家裡自在。

難不成這天大地大,就沒有他趙澤的一席之地了麼?

趙澤心中悲涼,沉默着回了自己的院子。趙煜卻吩咐下去,命兒媳替趙澤收拾行裝。瞧這架勢,是不論趙澤答不答應,他都要把人送回京城去了。當然,盤纏之類的,他是不愛操心的,自然也是兒媳出錢。

沈氏領了差事,再對比婆子們報上來的消息,心中有些哭笑不得。想了想,她第二日就去了二房給張氏請安,順道給張氏捎了個消息:“我們老爺說,要把澤哥兒送回京城去呢,還命我給他準備行李盤纏。”

張氏沉默不語,趙琇忍不住問:“這是真的嗎?煜大伯真打算這麼做了?”

還真是意外之喜!難不成宗房的這位大老爺,真的回心轉意,決定要徹底拋棄小長房了嗎?(未完待續。。)

第487章 小口角第100章 宗房內鬨第362章 憂慮第119章 回心轉意第202章 御史第387章 通信第536章 人選第541章 提親第336章 送書第21章 好戲第358章 背影第415章 花糕第363章 密摺第405章 要人第311章 偶遇第261章 告密第149章 元宵節第263章 負荊請罪第229章 相逢第376章 說法第165章 梨花一枝春帶雨第534章 新年第581章 賞賜第612章 波瀾第233章 邀請第35章 暗涌第179章 各個擊破第440章 出發第30章 自告奮勇第587章 誤會第78章 白玉炕屏第147章 回京第601章 喜訊第48章 盧媽第227章 歸來第378章 拒官第296章 厚此薄彼第517章 困惑第290章 臘八會(四)第404章 議立第178章 王大奶奶第329章 舊物第536章 人選第2章 老姨奶奶第586章 庶妃第550章 喜脈第626章 離開第78章 白玉炕屏第525章 不合羣第19章 痛定思痛第64章 分析與騙局第336章 送書第114章 遺孀第483章 獻殷勤第566章 見識第375章 包圍第220章 回禮第180章 失魂落魄第508章 相見第440章 出發第509章 欲行第314章 籌備第139章 圖窮匕現第277章 彩箋第521章 忌憚第546章 無賴第172章 喪鐘第548章 關門第354章 秘信第620章 說客第207章 仇視第539章 議定第566章 見識第425章 挖坑第544章 漣漪第136章 海上時光(下)第566章 見識第73章 左右搖擺第181章 尋親第570章 苦心第242章 烏龍第302章 告密第487章 小口角第221章 中秋夜第294章 評價第283章 偶遇第200章 送冰第202章 御史第143章 母子相見第409章 聽戲第139章 圖窮匕現第125章 門前罵戰第527章 罰不罰第473章 疑惑第416章 起意第447章 船宴第205章 雪花酪第593章 帖子第463章 初提婚姻第625章 嘆息
第487章 小口角第100章 宗房內鬨第362章 憂慮第119章 回心轉意第202章 御史第387章 通信第536章 人選第541章 提親第336章 送書第21章 好戲第358章 背影第415章 花糕第363章 密摺第405章 要人第311章 偶遇第261章 告密第149章 元宵節第263章 負荊請罪第229章 相逢第376章 說法第165章 梨花一枝春帶雨第534章 新年第581章 賞賜第612章 波瀾第233章 邀請第35章 暗涌第179章 各個擊破第440章 出發第30章 自告奮勇第587章 誤會第78章 白玉炕屏第147章 回京第601章 喜訊第48章 盧媽第227章 歸來第378章 拒官第296章 厚此薄彼第517章 困惑第290章 臘八會(四)第404章 議立第178章 王大奶奶第329章 舊物第536章 人選第2章 老姨奶奶第586章 庶妃第550章 喜脈第626章 離開第78章 白玉炕屏第525章 不合羣第19章 痛定思痛第64章 分析與騙局第336章 送書第114章 遺孀第483章 獻殷勤第566章 見識第375章 包圍第220章 回禮第180章 失魂落魄第508章 相見第440章 出發第509章 欲行第314章 籌備第139章 圖窮匕現第277章 彩箋第521章 忌憚第546章 無賴第172章 喪鐘第548章 關門第354章 秘信第620章 說客第207章 仇視第539章 議定第566章 見識第425章 挖坑第544章 漣漪第136章 海上時光(下)第566章 見識第73章 左右搖擺第181章 尋親第570章 苦心第242章 烏龍第302章 告密第487章 小口角第221章 中秋夜第294章 評價第283章 偶遇第200章 送冰第202章 御史第143章 母子相見第409章 聽戲第139章 圖窮匕現第125章 門前罵戰第527章 罰不罰第473章 疑惑第416章 起意第447章 船宴第205章 雪花酪第593章 帖子第463章 初提婚姻第625章 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