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包圍

事實上,不但這個死士首領來自郭家,所有死士都是郭家訓練出來的。

郭家曾經資助過太祖皇帝起事,女兒也因此被封妃,家族中亦有子弟入朝爲官。最風光的時候,郭家曾是山東世族之首。多少傳世百年以上的老牌望族、書香名門,通通被他們踩在腳下,無人敢觸其虎鬚。

但好景不長。郭家底蘊到底還是薄了些,曾經爲太祖效過力的子弟得以入朝爲官,可在他們之後,郭家有出息的子弟就越來越少了。稍微出色些的,能考個進士就算不錯,卻要從七品芝麻官開始做起。越是承平年月,越是在富庶和平的地方做官,就越難往上升遷。偏這些子弟還在爲自己得了肥缺而沾沾自喜,不思進取。等到老一輩的人告老或去世,郭家的聲勢就一落千丈。若不是宮裡還有郭淑妃和穎王,還頗得聖寵,令外人還有幾分忌憚,郭家早就被其他世家踩到頭上了。

郭家也認識到了這一點,就越發抱緊了郭淑妃和穎王的大腿。他們相信,等穎王登基,郭家就會重獲風光的。

可是穎王卻失落了儲位。不但他本人不服氣,郭家更不服氣。他們拼盡全力爲穎王爭位,怎甘心落得如此結果?若得了儲位的人果然優秀也就罷了,偏偏先帝那性情才學……

事實上,太祖皇帝對兩個兒子都很失望,嫡長子固然平庸,寵愛的穎王也不是什麼好苗子,所以他直接觀察孫子輩去了。先帝那時已生了好幾個兒子,年長的延陵王、廣平王都已娶名門淑女爲妻。下面幾個也快到成家立業的年紀了,雖然性情各異,但有幾個的智商都還過得去,廣平王兄弟尤其出色。相比之下,穎王那時剛成婚。還未有子息,自然也就處於弱勢了。太祖皇帝自覺年壽不久,爲了將來的帝位傳承能平穩過度,他選中了廣平王這個孫子爲日後的皇儲,又特地囑咐過嫡長子,若是廣平王有意外。又該選哪個孩子繼位——當然,先帝是否記得,是否照做,那就是別一回事了。他雖然自稱是孝子,可違父令的事卻是常做的。儘管他自己並不承認這一點。而穎王奪位的希望,自然也就斷絕了。

穎王與郭家自然不肯接受這個事實,千方百計想要勸太祖皇帝改主意。可惜不等太祖皇帝改變心意,他就忽然逝去了,先帝繼位,穎王從正當途徑爭得皇位的希望落空,郭家聲勢也日薄西山。他們只能改變了往日的行事風格,打算要用點陰謀了。除了籌集行事的資金。四處結交文武官員、勳貴皇親爲強援以外,死士組織也是那時候成立的。穎王在京中目標太大,名下的皇莊都是御賜。裡面的人也不知是哪方勢力的耳目,因此那些見不得人的事就由郭家代勞了。爲了不讓人察覺,郭家將死士們的活動基地放在郭家在山東的莊園上,還從家奴中挑選人手,對外只說是訓練家丁護院,其實是在培養一支私軍。那名死士首領就是其中一員。他還有家人在郭家爲奴。這樣的人,郭家用着放心。

郭家與穎王是血緣同盟。天然就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穎王信任郭家,也倚重郭家。不方便辦的事,見不得人的事,花錢又得罪人的事,全都扔給郭家去做了。郭家沒讓他失望過,他對郭家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可郭家的實力始終是有限的,傾族之力也有辦不到的事。但想到穎王得位後的風光,他們硬着頭皮撐了下來。爲了籌集更多的資金,也爲了聚集更大的私兵力量,他們開始放下身段,暗中聯繫山東、河北一帶的世族,引爲強援。太祖皇帝在山東爲官時,作風強硬,一路打到北方,也曾觸及不少世家大戶的利益。這些人家在他登基後沒得到好處,對他自然有所不滿。郭家許下了很多承諾,也收集到了大批財物,拉攏了許多勢力,自覺成功的把握很大。誰知道,所有的準備還沒來得及用上,穎王就敗了!

穎王敗了,可那些世家大族拿出來的財物卻已經拿出來了,他們的名字也被穎王收進了秘密名單中。郭家一夕倒臺,其他人家也都膽戰心驚。然而事後朝廷並沒有追究他們的動靜,郭家被查抄的財物中,也沒有他們拿出來的部分,他們只能推斷,郭家還留有後手。被流放去西南的郭家婦孺中,還有二十多名未滿十五歲的男丁,路上死了一半,可還有一半。也許他們可以利用長輩們藏起來的東西,東山再起,至少可以過上不愁溫飽的生活。但財物的主人會心甘情願嗎?還有那份秘密名單,也是時刻懸在他們頭頂的利劍,一旦被朝廷發現,就是傾家蕩產的結局。

郭家被官賣的下人奴僕,不少都落入了這些世家之手。他們用這些人的性命,威脅殘存的死士們,命他們交出名單和財物的下落。死士們自然知道東西在誰手裡,但那人隱藏得很好,手下還有不少人手,他是郭家死忠,也曾受過穎王恩典,沒有見到郭家血脈又或是穎王的血脈,絕不會交出手裡的東西。親人性命受到威脅的死士們,只好滿腹怨氣地上京尋找穎王之子了。沒辦法,郭家的血脈遠在西南,處於嚴密監視下,身處的具體地點又無人知曉,自然是高鉅這邊比較方便。若實在不行,他們就只能再去西南碰碰運氣了,還要求山東的那些世家大族多通融些時間。

高鉅聽完死士們的抱怨,心中已經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了。他心中有些悲哀。他的親人都做了些什麼呀?但這並不代表他對這些死士就有所同情了。他冷聲對他們說:“這不是你們陷害我弒母的理由!我與母親從未得過什麼好處,也沒有害過你們,落得這樣的結局,我們難道不比你們冤枉?!”

死士首領啐了他一口:“閉嘴!你老子害慘了這麼多人。你還有臉叫冤枉?!乖乖聽話,還能少吃些苦頭。放心,等我們把你交給那個保管財物的人,他自會將你安排妥當,不會叫你吃虧的。但若你不老實。這一路上,我們可不會客氣!”

至於穎王妃張氏之死,他們纔不怕保管財物的人會因此而怪罪。那人是郭家出身,郭家對穎王正妃之位早就有了想法,只可惜太祖皇帝反對近親聯姻,事情纔沒成。但他們早就想着等穎王登基,就送兩個女兒入宮爲妃的,對佔了正妃之位卻一點忙都幫不上還全年病弱的張氏怎會有好感?不過高鉅不同,他是穎王嫡長子,也是郭家的血脈。

死士首領正在心中盤算着。接下來要走哪條路回山東,一路上又要如何掩飾行蹤,死了那麼多人,人手比他原計劃的要少,看來他得重新安排了。

路上他們一直在繞路兜圈子,中途又換了一次馬車,衆人也包紮了傷口,換了衣裳。藏起兵器,做了僞裝。高鉅一直很沉默地配合着,從不多說一句話。叫他做什麼就做什麼,衣服也換了。死士首領雖然看他不順眼,但見他表現得如此老實,心中也鬆懈了些。

天漸漸黑了,他們終於來到一處隱蔽的破廟前。這裡就是他們事先跟同伴們約好的地點。四周都是茂密的山林,荒無人煙。也不怕會有人發現。這座破廟原是從前穎王尚未壞事時,他們這些死士們暗中的據點之一。他們經過再三查探。確認這裡未被朝廷發現,纔敢再次啓用。廟中藏了些藥物、乾糧、水、衣服、銀兩和備用的路引。後院裡還有兩架馬車和數匹良駒,留了個人看守兼接應。他們的同伴還有些在外城的落腳點,負責打探京中的消息、朝廷的動向,也有人負責掃尾善後。等到跟那些同伴會合了,他們就會前往一處小碼頭,坐上事先訂好的私船南下了。

他們等了很久。破廟裡有柴火,也有乾糧,他們簡單地給傷口換了次藥,吃了頓飽飯,休息了一會兒。高鉅被他們拉下馬車,進了破廟的後殿。他在那裡吃了兩塊沒滋沒味的餅,喝了口涼水,靠着牆壁打了個盹。他曾經以爲自己在這種環境中是睡不着的,沒想到那麼快就進入了夢鄉。等他聽到外頭馬車的動靜時,就清醒了過來,整個人精神翼翼。所有人都迎出去見同伴了,後殿裡只剩下他一人,殿內倒是留了個人負責看好他,但那人此刻也伸長了脖子眺望殿外的動靜,沒有盯着他。高鉅打量着外頭漸漸接近的火光,嘴角微微一笑。

來的正是死士們的同伴。他們趕着傍晚出了城,就一路直奔破廟了。他們本來可以來得更快些的,可朝廷的官兵在出京的路上設了路障,嚴查過往行人車馬,他們就被耽擱了。

死士首領聞言有些緊張:“官兵可有懷疑你們?”

“沒有。”有人回答說,“我打扮得跟莊稼人沒兩樣,聲稱家在城外,白天在城裡找活,天黑了就回家去。他們問了幾句,看了我們的長相,就放我們過去了。”另一人道:“我們從前沒跟朝廷的人照過面,他們是不會懷疑我們的。”

死士首領心下稍安,冷笑了聲:“他們要追蹤到我們,跟着我們的車也就罷了,又怎會懷疑到你們這些不相干的人身上去?”

兩邊的人簡單交談了下,重新整理了三輛馬車上的東西。得知有多人陷落,許多人面上都露出了悲愴之色。

“我們日後好生照顧他們的家小便是。”其中一人低聲道,“頭兒說了,我們趁着夜色趕緊走,天亮就登船。免得朝廷反應過來,追查到碼頭上,我們就麻煩了。”

衆人都說很是,各自轉身上車,準備離開了。有人進廟去帶高鉅出來,發現他竟不見了蹤影,頓時出了一身冷汗。問那負責監視的人,他面色蒼白地說:“世子方纔說要解手,我想着後院沒有門,牆又那麼高,他也出不去,所以就沒跟着。”但他們到後院裡找人,卻只看見一片漆黑,連半個人影都沒有。

死士首領頓時覺得不對勁了,立刻下令:“趕緊上車,我們走!”高鉅丟了,他們還可以再去西南找郭家人。但如果他們的命丟了,那就什麼都沒有了。

衆人連忙上車上馬,正要離開。忽然間,破廟前方涌現了一大批官兵,堵住了他們的去路,然後迅速將他們包圍了。四周的高牆上也不知幾時佈滿了手持火把與弓箭的士兵。一名黑衣少年身穿戎服,手執利劍,騎着高頭大馬,緩緩從人後走出,神色平靜而冷漠。

死士首領看着對方,認得這正是今日送殯隊伍中的一員,廣平王世子高楨。怎麼回事?他們不是已經擺脫了追兵麼?他的所有同伴都確信,沒有人跟在他們後面,爲什麼廣平王世子還能找到這裡,帶兵包圍他們?!

死士首領面色蒼白,他好象察覺到了什麼,猛然瞪大了雙眼,就看到高鉅同樣騎着馬,從高楨身後走了出來。

高鉅平靜地看着他,眼中帶着嘲諷和憎恨:“我老實告訴你吧,我母親沒死。方奕山什麼都招了。你們怎麼就挑中了這麼個軟蛋呢?他們早就知道你們外城的老巢在哪裡,一路綴在你的同夥身後追來。饒你在路上繞多少個圈子,也是無用。而他們之所以會容你們多逍遙半日,追到這裡才動手,不過是爲了讓我能追問清楚,你們背後的是什麼人罷了。”

死士首領眼中涌出強烈的憎恨,從腰間抽出了利刃,不等他做出接下來的動作,空氣中數聲尖嘯聲過,他瞬間成了一隻刺蝟。可他還在不甘,拼盡全力想要將手裡的刀指向高鉅,直至堅持不住,頹然倒下。

這個動作彷彿是一個信號。死士們發出悲痛的嘶吼,持刀衝了上來。幾乎是同時,高楨高高揚起手,果斷揮下,箭雨忽然間撲天蓋地而至。

一場圍剿,就此拉開了序幕。(未完待續)

第524章 邀請第396章 投契第602章 勸女第520章 纏身第408章 秋宴第495章 回鄉第101章 利動人心第532章 心急第229章 相逢第444章 表侄第303章 過年第532章 心急第479章 手段第89章 盧家內訌第320章 告狀第212章 精明媳婦第390章 正經事第23章 一場鬧劇第391章 建議第501章 潮第313章 許諾第333章 破綻處處第291章 臘八會(五)第528章 心煩第606章 喊冤第294章 評價第188章 賞賜第497章 遷移第43章 下毒第279章 救人第43章 下毒第127章 準備第309章 揭皮第612章 波瀾第418章 口風第68章 現場視察第415章 花糕第232章 山居第340章 求情第490章 勸說第352章 暗影第158章 追捕第188章 賞賜第46章 自認罪名第311章 偶遇第376章 說法第94章 招供第480章 私房話第593章 帖子第112章 鍾家盤算第131章 不速之客第76章 察覺第199章 對峙第234章 置莊第185章 歸家第307章 籌備第71章 太子退位第414章 中舉第395章 偶遇第209章 產業第79章 抽絲剝繭第318章 反覆第413章 流言第196章 信第23章 一場鬧劇第499章 白玉蘭第441章 行船第327章 嫌棄第263章 負荊請罪第359章 雄心壯志第313章 許諾第87章 質問第517章 困惑第288章 臘八會(二)第579章 多心第367章 約定第178章 王大奶奶第39章 朱氏麗嬪第303章 過年第414章 中舉第192章 小丫頭們第592章 請求第125章 門前罵戰第34章 廣平王來了第621章 現世報第208章 挑撥第323章 有恃無恐第36章 奏本第284章 遺案第58章 趙啓軒其人第601章 喜訊第547章 對質第121章 意外的線索第284章 遺案第72章 疑點第518章 揭露第622章 圈套第89章 盧家內訌第512章 嘉獎第60章 書主人
第524章 邀請第396章 投契第602章 勸女第520章 纏身第408章 秋宴第495章 回鄉第101章 利動人心第532章 心急第229章 相逢第444章 表侄第303章 過年第532章 心急第479章 手段第89章 盧家內訌第320章 告狀第212章 精明媳婦第390章 正經事第23章 一場鬧劇第391章 建議第501章 潮第313章 許諾第333章 破綻處處第291章 臘八會(五)第528章 心煩第606章 喊冤第294章 評價第188章 賞賜第497章 遷移第43章 下毒第279章 救人第43章 下毒第127章 準備第309章 揭皮第612章 波瀾第418章 口風第68章 現場視察第415章 花糕第232章 山居第340章 求情第490章 勸說第352章 暗影第158章 追捕第188章 賞賜第46章 自認罪名第311章 偶遇第376章 說法第94章 招供第480章 私房話第593章 帖子第112章 鍾家盤算第131章 不速之客第76章 察覺第199章 對峙第234章 置莊第185章 歸家第307章 籌備第71章 太子退位第414章 中舉第395章 偶遇第209章 產業第79章 抽絲剝繭第318章 反覆第413章 流言第196章 信第23章 一場鬧劇第499章 白玉蘭第441章 行船第327章 嫌棄第263章 負荊請罪第359章 雄心壯志第313章 許諾第87章 質問第517章 困惑第288章 臘八會(二)第579章 多心第367章 約定第178章 王大奶奶第39章 朱氏麗嬪第303章 過年第414章 中舉第192章 小丫頭們第592章 請求第125章 門前罵戰第34章 廣平王來了第621章 現世報第208章 挑撥第323章 有恃無恐第36章 奏本第284章 遺案第58章 趙啓軒其人第601章 喜訊第547章 對質第121章 意外的線索第284章 遺案第72章 疑點第518章 揭露第622章 圈套第89章 盧家內訌第512章 嘉獎第60章 書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