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質問

趙琇抱着珍珠嫂哭了一場。這位奶孃可以說是她穿越初期與她相處最多的人了,雖然對方有時候的言行舉止讓她惱火不已,但對她是真心關懷的,即使在翻船落水的危急時刻,也沒忘記抱緊了她,還是在爲了她去求助時,才遇險失蹤的。趙琇本以爲對方已經死了,沒想到她居然還活着,怎能不感到喜出望外呢?

等哭完這一場,趙瑋說出了他們找到珍珠嫂的經過,趙琇才明白了事情的始末。

張氏與趙瑋跟過臨清,想到趙焯夫妻就是在這裡亡故的,便停留下來祭奠一番,接着又是山東大旱,臨清一帶百姓生活困苦,張氏起了惻隱之心,就多留了幾日,捐錢捐物救濟窮人。她想着橫豎要在此時逗留幾日的,就一邊派人送信回奉賢,一邊派人去了從前建南侯府在附近高唐縣的田莊,去找莊頭,打聽塗三陽夫妻的下落。

塗三陽兄弟拖家帶口地從京城趕過來,就是投靠這位莊頭去的,張氏派去的人自然不費吹灰之力,就找到了塗三陽夫妻。而塗三陽在得知他的來意後,立刻就讓他回報了張氏一個驚人的消息——珍珠嫂還活着!

當年珍珠嫂被趙炯命人用船槳打了幾下,就沉入了水中,看似遭遇了不測,實際上塗三陽當時就在甲板上,認出了姨甥女。他們夫妻沒有孩子,就把大姨子的女兒當成親生女兒一般,怎麼可能會眼睜睜看着她去死?塗三陽見珍珠嫂沉入水中。已經嚇得魂飛魄散了。他本是個尋常雜役,不怎麼顯眼,船靠了岸就會派許多人到陸地上忙這忙那的。他自然也就有了機會下船,憑着出色的水性,火速摸黑入水救起了姨甥女。珍珠嫂當時都快斷氣了,若再遲一點,這條小命就絕對救不回來了。

說來也是塗三陽走運,當時在幾艘船上執役的侯府僕從當中,有不少是他的熟人或親故。都是在侯府當差多年的。看到小二房的慘狀,他們也是嚇了一跳,就算他們是小長房名下的僕人。但張氏也是管了多年的中饋,曾經是他們的頂頭上司,待他們還算寬厚和善的,除去一部分趙炯與牛氏的死忠之外。他們都對小二房的幾位主人沒什麼敵意。見到趙炯要趕盡殺絕,心裡都難免要嘀咕幾句,只不過不敢出聲罷了。他們只是普通的僕役,比不得那些護院打手有本事,就算心中不忍,也不敢去救人。發現塗三陽救起了一個,還是他甥女,暫時沒人發現。他們也就當作沒看見了,無一人向上告密。

塗三陽趁機將珍珠嫂掩藏在死人堆裡。藉着運送部分僕從屍體到高唐莊子上的時機,把她給送走了。等到了高唐,他怕消息走漏,也不敢跟莊頭——也就是他親弟弟的丈人提起,而是在莊子附近賃了間屋子,給珍珠嫂休養。她在水中泡得太久,還受了傷,雪上加霜,就病倒了。爲了給她請大夫抓藥,塗三陽把身上的錢全都花光了,還借了親戚幾兩銀子,好不容易纔讓她的身體有了起色。

他一直守在甥女身邊,不敢輕離,又聽說趙炯事情敗露,叫個王爺發現了,官兵還到高唐莊子上把他與其他人送過去的小二房僕從屍體運走了,運屍的人也叫人拿了去,他更不敢露面了。這麼躲了一個月,眼見着珍珠嫂痊癒到可以自己照顧自己了,又求他去給主人家送信,他才悄悄返回了京城。

塗三陽沒有選擇去奉賢,而是選擇回京城,其實沒有什麼深層次的原因,純粹是因爲……跟奉賢相比,京城離山東更近!

這個時候,廣平王尚未回京,皇帝也還沒說要如何處置這樁懸案,建南侯府還在,小長房雖然名聲臭了,但還在蹦躂着,甚至囂張地派人去了小二房在京城的宅子,把盧媽一干人等趕了出去,然後將那些值錢的東西往自家搬。塗三陽一瞧這局面,就覺得自己還是暫時保密的好,回家與老婆一商量,果斷回侯府請辭了。

他夫妻倆本身就不是什麼有頭有臉的人物,又自稱有親戚死於沉船,小長房的管事一聽,就把他們當成了不穩定因素,直接讓他們捲包袱走人了。他們之後又去找了珍珠嫂的丈夫陳老三,發現他已經成爲了小長房的人,連父母妻妹大仇都拋在了腦後,也不敢跟他提起實情,便迅速逃離了京城,回到高唐去了。有親家在,他們的日子過得並不艱難,還可以照應姨甥女。鄉下地方消息閉塞,他們又怕暴露了珍珠嫂的存在,刻意與田莊那頭保持了距離,等到他們知道小長房丟了爵位,趙炯身死,蔣氏入獄,小二房退居奉賢,祖孫平安時,已經過了將近一年。

珍珠嫂始終惦記着兒子和主人,塗三陽夫妻只得又回了京城,不敢聯繫陳老三,惟有暗中聯繫小二房宅子裡的人。無奈盧大壽始終不肯搭理他們,也不肯爲他們送信給張氏,所以珍珠嫂遲遲未能聯繫上張氏與趙琇。直到今年,張氏上京,塗三陽夫妻纔打算最後嘗試一次,如果這次還不行,他們就要帶着珍珠嫂那被父親與後母折磨得遍體鱗傷的兒子回高唐去了,從此再不想趙家的事。

這時候張氏派出的人居然主動找上門去,實在讓他們喜出望外。珍珠嫂剛剛與兒子團圓,自然是要跟着主人走的。塗三陽考慮到自己當年就在趙炯那艘船上,不知小二房的人會如何看待自己,但夫妻倆放心不下甥女,也跟着來了,打算小二房要是容不下他們,他們再回來不遲。

趙琇聽完珍珠嫂的敘述,只覺得人生在世,真是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當年珍珠嫂在那麼危險的情況下,還能逃得一命。實在是太幸運了。

趙琇還有另一個念頭,那就是僕人多了,彼此連絡有親。連主人都搞不清楚誰跟誰是親戚,實在是防備不住。雖然兩房分家時,已經對所有的下人做了分割,但那只是將至親撥到了一邊,象塗三陽與珍珠嫂這樣的關係,卻會被當成兩家人來看待,可他們彼此間的感情卻絲毫不比至親差。如果趙炯在對小二房的僕人下殺手時。知道自己身邊還有那些僕人的親友在,不知會不會受點驚嚇?塗三陽是近不得他的身,也沒那麼衝動。否則抱着恨意,刺趙炯一刀,又或是在他的茶水飯食裡下個毒,他早就小命不保了。

話說回來。盧大壽爲什麼一直不肯幫塗三陽送信?雖說塗三陽沒有明着告訴他。珍珠嫂還沒死,但他也沒必要攔着呀?難道是因爲塗三陽在趙炯的船上待過?可送個信又能如何呢?明說了是有要事需得告訴張氏,盧大壽還不肯幫忙,他就不怕耽誤了主人的事?

趙琇想起張氏剛纔說,盧大壽夫妻犯了錯,不知是不是跟這件事有關。她想了想,便笑着對珍珠嫂說:“奶孃,你既然回來了。後面的事就交給我吧,你只管安安心心帶着冬生哥在這裡過日子。你姨母姨父的差事。我會安排的。”

Www• t t k a n• ¢ O

珍珠嫂面露喜色,但塗三陽家的卻有些擔心:“姐兒雖是好意,可我們當家的原是小長房的人……”趙琇擺擺手:“沒事,你們先在家裡住兩日,等我和祖母商量好了,就會給你們安排的。”

她讓一個婆子領着珍珠嫂母子和塗三陽夫妻去了僕從院那邊一個單獨的小院子,有三間房,足夠他們住了,獨門獨戶的也不容易受人打攪。有她吩咐着,老宅的下人不敢怠慢他們。

趙瑋小聲問:“你還真把塗三陽夫妻給留下來了?怎麼不問問祖母的意思?”

趙琇含笑瞥了他一眼:“哥哥又想糊弄我了,祖母若是容不得他們,就不會帶他們回來了。”小二房的僕人當年幾乎死絕了,活下來的基本都是留守京城宅子的,除了盧媽一家,其餘人走的走,散的散,哪裡還有人跟塗三陽有仇?況且他又不曾參與過滅口行動,不過是因緣際會罷了,還救了小二房的人。張氏都發了話,又有她這個如今越發有地位的小主人護着,誰還會跟塗三陽夫妻過不去呢?

倒是盧大壽那邊,得弄清楚是怎麼回事。他這幾年在京裡看房子,都幹了些什麼?

趙琇拉着趙瑋回了院子,讓丫頭們侍候他梳洗完,換了身乾淨衣裳,又重新到前頭正院裡用遲來的午飯。飯畢上茶,盧昌秀夫妻帶了家中下人前來給張氏請安,賬房將這幾個月的賬目奉上,張氏只略翻了幾頁,就擺在一邊了,揮揮手讓孫子孫女以外的人都退了下去,獨獨將盧媽和盧昌秀留了下來。

趙瑋就把盧大壽夫妻在京城做的好事說了一遍,着重提到一點:珍珠嫂的姨父早幾年前就想給小二房送信,告訴他們珍珠嫂還沒死了,就因爲沒給盧大壽好處,事情一直拖到今天。珍珠嫂因爲囊中羞澀,病情沒能及時得到醫治,落下了病根,至今身體還不怎麼好。

盧媽聽得惶恐不已,珍珠嫂也是她關心的晚輩,遭此劫難,她心裡自然是難受的,但她更難過的是,兒子居然會做出監守自盜的事情來,他怎麼會這樣糊塗?!強烈的愧疚感瞬間壓倒了她,她除了默默流淚,什麼話都說不出來。

盧昌秀的反應則跟妻子不一樣,他只是反覆地問:“真的是大壽偷了東西麼?會不會是他媳婦偷的?又或者是其他人偷的呢?他若真的想偷竊主人家的貴重物品變賣,爲何只偷了這一座炕屏?他完全可以偷其他更值錢更不容易讓人發覺的東西呀?”

趙瑋看了他一眼:“偷東西倒在其次,我們家也不缺那一座炕屏。只是事情沒那麼簡單,盧大壽可能不是把東西偷出去賣錢而已。因爲有人在穎王府裡看到了這座炕屏,據說,是有人特地孝敬給穎王的。”

盧昌秀的臉色頓時變了。(未完待續。。)

第315章 謝禮第195章 不合時宜的請求第380章 緣由第339章 請客第184章 蠢話第210章 沽名釣譽第33章 秘密任務第386章 訴苦第160章 出獄第102章 詭狀第129章 太子入城第536章 人選第171章 驚聞第463章 初提婚姻第34章 廣平王來了第533章 熱鬧第189章 柱國將軍府第26章 生疑第90章 拉攏第300章 養子第528章 心煩第357章 厚聘第589章 質問第309章 揭皮第355章 警告第119章 回心轉意第366章 潛入第336章 送書第170章 暈倒第591章 新生第47章 不安第72章 疑點第613章 勸弟第226章 東昇第297章 背約第221章 中秋夜第228章 蠢蠢欲動第459章 尋親第162章 欺騙第615章 兄弟第250章 太太們的舌戰第4章 流言紛紛第395章 偶遇第526章 反駁第587章 誤會第75章 後宮詭異第439章 默契第43章 下毒第175章 自薦第213章 圖紙第526章 反駁第472章 死纏第466章 冒火第619章 藉口第330章 細微的差異第173章 雨天第482章 賞燈第259章 父親與兄長第239章 誤會第492章 新友第412章 丟臉第265章 心臟病第415章 花糕第33章 秘密任務第402章 質問第80章 羣起攻之第166章 “隱疾”第476章 會面第209章 產業第336章 送書第42章 苦肉計第601章 喜訊第127章 準備第430章 再召見第165章 梨花一枝春帶雨第317章 趙瑋求書第408章 秋宴第333章 破綻處處第58章 趙啓軒其人第132章 見機行事第242章 烏龍第430章 再召見第2章 老姨奶奶第97章 打臉第627章 賀禮第35章 暗涌第480章 私房話第430章 再召見第624章 因果第10章 亂家根源第408章 秋宴第320章 告狀第74章 意外來客第421章 坦率第104章 開源設想第380章 緣由第419章 晉見第246章 赴會第536章 人選第489章 煩惱
第315章 謝禮第195章 不合時宜的請求第380章 緣由第339章 請客第184章 蠢話第210章 沽名釣譽第33章 秘密任務第386章 訴苦第160章 出獄第102章 詭狀第129章 太子入城第536章 人選第171章 驚聞第463章 初提婚姻第34章 廣平王來了第533章 熱鬧第189章 柱國將軍府第26章 生疑第90章 拉攏第300章 養子第528章 心煩第357章 厚聘第589章 質問第309章 揭皮第355章 警告第119章 回心轉意第366章 潛入第336章 送書第170章 暈倒第591章 新生第47章 不安第72章 疑點第613章 勸弟第226章 東昇第297章 背約第221章 中秋夜第228章 蠢蠢欲動第459章 尋親第162章 欺騙第615章 兄弟第250章 太太們的舌戰第4章 流言紛紛第395章 偶遇第526章 反駁第587章 誤會第75章 後宮詭異第439章 默契第43章 下毒第175章 自薦第213章 圖紙第526章 反駁第472章 死纏第466章 冒火第619章 藉口第330章 細微的差異第173章 雨天第482章 賞燈第259章 父親與兄長第239章 誤會第492章 新友第412章 丟臉第265章 心臟病第415章 花糕第33章 秘密任務第402章 質問第80章 羣起攻之第166章 “隱疾”第476章 會面第209章 產業第336章 送書第42章 苦肉計第601章 喜訊第127章 準備第430章 再召見第165章 梨花一枝春帶雨第317章 趙瑋求書第408章 秋宴第333章 破綻處處第58章 趙啓軒其人第132章 見機行事第242章 烏龍第430章 再召見第2章 老姨奶奶第97章 打臉第627章 賀禮第35章 暗涌第480章 私房話第430章 再召見第624章 因果第10章 亂家根源第408章 秋宴第320章 告狀第74章 意外來客第421章 坦率第104章 開源設想第380章 緣由第419章 晉見第246章 赴會第536章 人選第489章 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