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警告

高楨沉思片刻,哂然一笑:“我也不知道。我一年也未必能見鉅叔一回,並不清楚他爲人品性。但想來他能保住自己的性命,活到今日,應該不是個蠢人。”

當日穎王府裡的嫡庶之爭,雖然還未傳到外頭去,但在宗室裡頭並不是新聞。穎王偏寵側妃,更看重田氏所出的次子,卻對正妃張氏頗爲冷淡。嫡長子高鉅出生時,人人都向他賀喜,他卻有些不高興地抱怨:“孩子長得不象我,瞧着也文弱,不知將來能不能養大。”根本不象是一個頭一回做父親的人該說的話。

張氏出身官宦世家,但並不顯赫,當日她入選穎王正妃,是太祖皇帝元后按親王妃的標準選的,根本不符合穎王想要娶個有實權的高門大族千金的要求,不但在朝政方面不大能幫得上穎王的忙,她孃家人反而還要處處討好穎王,爲自己謀好處。興許就是因爲這樣,穎王纔會對她多有不滿。而側妃田氏雖然是庶出,卻是高官之女,生的兒子也肖父,因此比正室要受寵得多。最重要的一點是,張氏是太祖皇帝元后——也就是先帝生母爲穎王挑選的,田氏卻是穎王自己看中的人,兩者在他心中自然有個高低。

若不是側妃田氏爲了搏一個賢名,打理王府中饋時,處處禮敬正妃,叫人挑不出她的錯來,穎王也許早就做出寵妾滅妻的事來了。不過田氏也就是做個表面功夫,自打她的兒子滿了七歲,讀書學武得了穎王的誇獎,世子高鉅就忽然病倒,然後長年病弱。太醫院的人他開溫補方。治不好也治不壞,不過是慢慢拖着,可饒是如此,高鉅的病情起伏也頗爲詭異,跟太醫藥方的中平大爲矛盾,也不知是什麼原因導致的。但若有哪位太醫開的方子讓他有了起色,那太醫用不了多久就會因爲這樣那樣的原因被革職、告病或辭官了。後來還是田家介紹來的一名大夫開的藥。穩住了高鉅的病情。只是無論如何也好不起來而已。田氏因此頗受外界稱讚,可這裡頭到底有些什麼貓膩,外人不知。宗室內部還能猜不出來麼?

生母空有正妃之名,無正妃之實,自己飲食起居身體健康都掌握在敵人手裡,本身就病弱。在這樣的條件下,高鉅還能保住自己的性命。能走能說能讀書識字,在父親謀逆失敗後,被幽禁瀛臺,他也一直表現得非常溫順配合。這樣的人。怎會是個蠢貨?

皇帝聽得笑了:“聰明人也會有做蠢事的時候,但願高鉅不要讓朕失望。朕也不希望身後落得個心狠手辣的名聲呀。”

皇帝還是太子時就遭遇逆臣謀害,未登基就先殺人。登基後一直在努力肅清兩場謀逆給朝野帶來的惡劣影響,該下狠手的時候從來不手軟。但也不肆殺。因爲他內心還是希望外界能稱讚他是個仁君的。當然,如果有些人實在太過分,做出了危害朝廷的事,那他也只能痛下殺手了。他再仁厚,也不可能會容忍那些想要將他從皇帝寶座上拉下來的人。

廣平王對他的想法再清楚不過了,便溫聲相勸:“皇上做事不必束手束腳的,若是放縱了小人,反而容易縱出禍來。寧可狠心些,剷除了後患。即便有不知內情的人一時說些不中聽的話,可天長日久,世人自然知道皇上寬厚愛民,又怎會因幾個臣子的話就認爲皇上不是仁君?唐太宗也曾有玄武門事蹟,但後人誰不說他是明君?建成是太子,穎王是誰?高鉅又是誰?”

皇帝聽得笑了,親切地對廣平王說:“多謝皇兄了,我知道該怎麼做的。”他看了看屋內的自鳴鐘,道:“夜已深了,因朕之故,累皇兄至今不得休息,實在是弟弟的罪過。楨兒快扶你父王回宮歇息吧,好生侍候。明日也不必早起向太后請安。朕會好生向太后說明的。”

廣平王微笑着在兒子的攙扶下站起:“多謝皇上體恤,只是皇上自己也要保重身體。夜色已深,還請早些安歇了吧。”

皇帝兄弟親親熱熱地相互道了別,高楨扶着父親出了乾清宮。他們父子在宮裡的住處位於乾西五所的二所,也是廣平王從前還未出宮分府時的舊居。從乾清宮出發,一路乘涼轎過去,也要走上將近兩刻鐘。廣平王下轎入所時,已經非常疲倦了,虛弱的模樣連擡轎的太監們都能看出來。但他仿若無事般,挨在兒子身上,只命高楨扶他入院門。

等高楨侍候着父親在牀上睡下,又摒退宮人後,廣平王方纔在牀上坐了起來,臉上雖有倦意,但遠遠沒有方纔表現出來的這麼虛弱。

高楨見怪不怪地走到父親牀前,搬過一張圓凳坐下:“父王覺得如何?您有好些日子不曾這麼晚睡下了。若不是聽說了方奕山那廝今日又跟逆黨暗中見了面,皇叔與您都急着想知道下文,也不至於耽擱到現在才安歇。”

廣平王微微一笑:“不妨事,我每日歇息的時間多,也沒旁事可做,偶爾熬個夜,並不覺得累。這幾年我的身體也休養好了,不象從前那樣,風吹吹就倒。倒是皇上總爲政事忙碌,吃不好睡不好的,我看他比我累多了。”他頓了一頓:“我也不是有意瞞他,只是有些事,寧可做得多些,也不能叫他多想。與其讓他擔憂我會不會生出嫉恨之心,壞了兄弟情誼,倒不如讓他一直相信我是個廢人好了。”

高楨對此並不反對,反正這種做法只會讓廣平王過得更舒服,不會累着他。就算遇到什麼不願意做的事或者見的人,廣平王只需要說一句“病弱”,就能避開,讓皇帝收拾爛攤子去。他都有些羨慕自己的父王了。他只是有些擔心廣平王:“父王行事總是那麼小心,兒子有些爲您叫屈。”

廣平王笑了:“我不屈,皇帝對我如此敬重信服。我心情好了,幫他參詳些政務,心情不好了就回王府,大門一關,愛做什麼做什麼,連太后與皇帝都不來擾我。有人說我閒話,皇帝還幫我罵回去。這樣的舒服日子,誰能比得上?”

笑完了,他面色一正,對兒子道:“有一件事我要囑咐你,高鉅那裡,你千萬不要多說什麼。”

高楨忙道:“兒子能與他有什麼交情?又怎會多說什麼?”

“你與方崇山也沒有交情,上回你跟琇姐兒說的又是什麼?他這個把月里老實多了,難道不是因爲你的那番話?”廣平王笑了笑,“休要在父王面前裝模作樣,你是我兒子,我還能不知道你心裡在想什麼?”

高楨摸了摸鼻子,有些訕訕地:“那是因爲趙妹妹關心,我隨口就說了……”

廣平王微笑道:“這也沒什麼,皇上雖厭惡方崇山所爲,卻也不打算將人趕盡殺絕。他既然自個兒老實了,又願意做些實事,爲民謀利,那自然再好不過。皇上要辦的只有一個方奕山,若是能將方家收服爲己所用,倒比狠狠給他們一個教訓要強。不過高鉅這件事,十分要緊,無論是誰提起,你都不要多說什麼。皇上這是要考驗高鉅呢,是好是歹,都得讓他自己選擇。若他當真有異心,還不如早早死了乾淨,興許還能得一個體面。”

高楨一凜,鄭重答應下來:“兒子知道了。”

讓廣平王與高楨父子如此關注的高鉅,第二日一大早就迎來了禮部員外郎方奕山。他原以爲對方是爲他的婚事而來,並未多想。可他萬萬沒想到,等方奕山告退後,張夫人身邊的黃公公便拿出了一封信給他看,信裡的內容讓他膽戰心驚。若不是理智還在,他都忍不住要叫出聲來了。

高鉅飛快地將信藏起,左右看着屋內無人,又跑到門邊順着門縫往外看,然後再跑向窗戶的方向。黃公公淡淡地說:“公子不必擔心,奴婢都已查看過,不會有人發現的。”

高鉅回過頭,滿面恐懼地看着黃公公,半晌,方纔冷靜下來。他快步走到黃公公面前,壓低了聲音:“這信……你是打哪裡來的?!”

“禮部方纔送了幾位世家淑女的畫卷來給夫人過目,這是在盛畫卷的匣子裡找到的。”

“方奕山?!”高鉅幾乎不敢相信,“是他帶來的?他怎能如此大膽?!”

黃公公慢條斯理地說:“奴婢也覺得是方大人帶來,可是他沒說,奴婢也不敢說一定是他做的,興許是禮部裡有人悄悄在匣子裡放了東西,也未可知。書信在畫卷底下,除了夫人與公子,還有夫人公子身邊的人,又有誰能瞧見它?”

高鉅對此不置可否,他將書信拿出來,猶豫了一下,還是將它打開了,仔仔細細地從頭看了一遍。看完後,他的表情有些木然,不太相信書信中的話。可是……如果事情真能成功,那他就可以逃離這個小島了!外頭天大地大,哪怕沒有富貴榮華,至少還有自由!

他不認爲現在的自己還有資本爭什麼皇位,但是自由卻是他心中最大的渴望。

他小聲問黃公公:“母親看過信了麼?她怎麼說?”

黃公公卻搖頭了:“奴婢不敢讓夫人看見,直接就把信送到公子手上了。”他頓了一頓:“寫信的人奴婢見過,確實是王爺從前的心腹之人。他們的本事,奴婢也是知道的。公子意下如何?要答應他們所請麼?”

高鉅臉色變了變,猶豫了。(未完待續)

第618章 胡姑娘第210章 沽名釣譽第311章 偶遇第342章 警告第200章 送冰第289章 臘八會(三)第147章 回京第29章 調派第247章 詩會第560章 妄念第68章 現場視察第510章 趙演第110章 新太子第65章 宗族大會(一)第407章 秋闈第591章 新生第179章 各個擊破第235章 舊僕們第176章 待客第503章 善後第520章 纏身第368章 警告第379章 帝后第347章 婚約第369章 誆騙第202章 御史第167章 舊僕第626章 離開第444章 表侄第253章 溫泉第465章 回絕第192章 小丫頭們第463章 初提婚姻第20章 小插曲第11章 風雨欲來第150章 探病第439章 默契第451章 送信第8章 弄巧成拙第247章 詩會第360章 內情第217章 新店第277章 彩箋第438章 還價第563章 嬤嬤們第441章 行船第274章 方家姐妹第354章 秘信第464章 搭訕招術第598章 選擇第577章 馬王爺第33章 秘密任務第261章 告密第488章 動手第158章 追捕第227章 歸來第578章 說和第122章 太子南下第8章 弄巧成拙第548章 關門第69章 上跳下竄第559章 風波第557章 大舅哥第457章 體會第577章 馬王爺第189章 柱國將軍府第33章 秘密任務第584章 側妃第185章 歸家第497章 遷移第602章 勸女第399章 故事第268章 衡量第393章 私會第373章 失蹤第142章 善後第197章 夏日正午第138章 京中風雲第521章 忌憚第432章 陰差陽錯第237章 露餡第594章 結交第500章 聚首第573章 獎賞第281章 討價還價第278章 消息第531章 匆匆一面第139章 圖窮匕現第58章 趙啓軒其人第320章 告狀第562章 離去第160章 出獄第61章 提點第248章 評詩排座次第315章 謝禮第335章 氣惱第561章 投誠第211章 書與茶第524章 邀請第260章 淤青
第618章 胡姑娘第210章 沽名釣譽第311章 偶遇第342章 警告第200章 送冰第289章 臘八會(三)第147章 回京第29章 調派第247章 詩會第560章 妄念第68章 現場視察第510章 趙演第110章 新太子第65章 宗族大會(一)第407章 秋闈第591章 新生第179章 各個擊破第235章 舊僕們第176章 待客第503章 善後第520章 纏身第368章 警告第379章 帝后第347章 婚約第369章 誆騙第202章 御史第167章 舊僕第626章 離開第444章 表侄第253章 溫泉第465章 回絕第192章 小丫頭們第463章 初提婚姻第20章 小插曲第11章 風雨欲來第150章 探病第439章 默契第451章 送信第8章 弄巧成拙第247章 詩會第360章 內情第217章 新店第277章 彩箋第438章 還價第563章 嬤嬤們第441章 行船第274章 方家姐妹第354章 秘信第464章 搭訕招術第598章 選擇第577章 馬王爺第33章 秘密任務第261章 告密第488章 動手第158章 追捕第227章 歸來第578章 說和第122章 太子南下第8章 弄巧成拙第548章 關門第69章 上跳下竄第559章 風波第557章 大舅哥第457章 體會第577章 馬王爺第189章 柱國將軍府第33章 秘密任務第584章 側妃第185章 歸家第497章 遷移第602章 勸女第399章 故事第268章 衡量第393章 私會第373章 失蹤第142章 善後第197章 夏日正午第138章 京中風雲第521章 忌憚第432章 陰差陽錯第237章 露餡第594章 結交第500章 聚首第573章 獎賞第281章 討價還價第278章 消息第531章 匆匆一面第139章 圖窮匕現第58章 趙啓軒其人第320章 告狀第562章 離去第160章 出獄第61章 提點第248章 評詩排座次第315章 謝禮第335章 氣惱第561章 投誠第211章 書與茶第524章 邀請第260章 淤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