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方家姐妹

方家這一代的女兒,除了年紀實在太小的,又或是旁枝末系裡出身太低的,就數方少卿家的這兩個女兒最出色了,難得的又都是嫡出。她們的父親方少卿官居正四品,離小九卿只有一步之遙,也算得上是高官了,足夠體面,卻還沒到會讓皇家或朝臣忌憚的程度。本朝皇家聯姻,皇室與近支宗室裡,選擇這個品階的官宦人家女兒的情況是最多的。

方少卿長女方慧珠,長貌俱佳,端莊穩重,本是要進宮的,只是一直沒成事,以後怕是希望不大了。

次女方仁珠,無論品貌才藝都讓人無可挑剔。雖說身子瞧着有些弱,但高門大戶的女兒,身子弱些的也多,這並不算什麼。方家沒能成功送方慧珠進宮,就開始打起了方仁珠的主意。新皇與皇后膝下二子,都是身康體健、自幼聰慧,若沒有意外,皇長子就是未來的儲君了。這位皇長子只比方仁珠小一歲。皇家娶媳,挑個年長穩重些的也是常有的事。方家便一直想要促成方仁珠成爲皇長子妃。只是皇長子年歲還小,要定下正妃人選,也得是幾年以後了,當然在那之前,讓宮中貴人看中方仁珠,來個內定,也不是不可能的。

方仁珠之父的親姑媽所生的兒子尚秋伯,就是新皇從前做皇子時的老師,如今已經躍居爲帝師了,很是受新皇尊敬。有他幫着推薦,方仁珠本身條件也很給力,加上京中同齡的名門少女中,沒幾個人比她更出色,她的贏面還是非常大的。先前因爲她堂姐方三姑娘被指婚給了山陰侯,變相讓她成爲了山陰侯的小姨子,從輩份上就成了皇長子的長輩,失去了候選皇長子妃的資格。可如今方三姑娘未嫁而殤,婚約自然就不作數了,她又再次有了希望。

不過如今久別京城的建南侯府重歸,建南侯府的女眷也再次成爲宮中貴人的座上賓,事情就出現變數了。

方家不知道建南侯府的盤算,只是單純覺得,一位侯府千金,論家世無疑要強過一位太常寺少卿之女。趙家大姑娘論長相才學,肯定是比不上方仁珠的,奈何人家有救駕之功,趙家還是兩代從龍功臣,這份量可不比帝師的內姪女輕啊。興許宮裡的貴人光是看她頭上的這些光環,就完全置個人品貌才學家世教養於不顧,直接將人冊立爲皇長子妃了呢?

方少卿太太一得了消息,就跟妯娌們開始爲自家女兒的婚事憂心,同時打發心腹家人去太常寺衙門與其他官衙,給自家男人們報信。方慧珠年紀稍長,跟在母親身邊,聽着長輩們的議論,心裡十分不是滋味,便尋了個空來瞧妹妹,見她竟然不能體會長輩們的心意,還跟趙家大姑娘私下有書信往來,就忍不住說了她幾句。

方仁珠聽了長姐的話,怔怔地看着她,好象有些反應不過來:“姐姐此話何意?”

方慧珠見她還是一臉懵懂的模樣,不由得嘆了口氣:“家裡的打算,你又不是不知道,這會子裝什麼傻?父親與母親時常私下感嘆,說咱們方家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如今不過是靠着祖輩們的榮光支撐着,又有姻親關照罷了,若是自身再不想法子振作,過得二三十年,就會泯滅於衆人。兄弟們讀書都只是平平,想來日後功名路也難走,咱們家還能做什麼,才能保住方氏百年世家的榮光?除了你我姐妹捨身,還有他法麼?只因你年紀合適,父親與叔叔伯伯們才起意促成你與皇長子的婚事。這原是你的福氣。你怎的就不知道惜福呢?整日捧着這些詩呀詞的,於庶務一概不理。這些不過是玩意兒罷了,既不能爲家族添光彩,也不能振興家業,即便你學得再好,又有什麼益處?!”

方仁珠臉上的表情漸漸變了,她看向長姐的目光不再是先前的柔和,而是帶上了幾分冷厲:“姐姐與我說這些話,是指望我去做什麼?我的婚事自然是父母做主,難不成我還能說什麼話?況且,無論家中的盤算能否成事,我都看不出這對方家有何用處。姐姐方纔也說了,咱們方家如今是一代不如一代,只是靠祖輩餘蔭,又有姻親關照罷了。真想振興家業,還要看父親、叔叔伯伯們與衆位堂兄弟、侄兒們。即便你我姐妹捨身,終究不過是裙帶罷了,難道還真能支撐起一個百年世家?姐姐與我說這番話,實在是可笑!”

方慧珠臉色大變,咬咬脣,道:“父親與叔伯們都是長輩,他們要做什麼,我做晚輩的沒有說話的餘地。只是兄弟們想要考取功名,得授官職,還需要時間,侄兒們年紀更小,暫時也指望不了他們。方家卻已經等不了了。我們姐妹捨身,只是爲家中的子弟贏取更多的時間,哪裡就是依靠裙帶支撐起家業了?妹妹覺得可笑,實在是誤會了我的意思。”

方仁珠冷笑:“只要家中子弟願意苦讀,日後能考中功名,振興家業,即便是沉寂一時,又有何妨?二三十年的功夫,也足夠兩代子弟長成了。依我看,不是方家只能依靠我們姐妹出頭,而是姐姐想要出頭吧?”

方慧珠的臉頓時漲得通紅。

她進宮的事是家裡早幾年就定下了的。當時入主東宮的還是廣平王,只因他只有一位太子妃,並無姬妾,太子妃膝下又只有一子,稱得上是子嗣單薄。有傳聞說,太子妃鍾氏生產時傷了身子,可能無法再生育了。那廣平王日後登基,肯定要廣納妃嬪,充盈後宮,爲皇室繁衍子嗣的。方家用心栽培方慧珠,就爲了她日後能被選入宮中,不敢說跟鍾氏搶奪正室之位,只需要成爲貴妃或是妃,生下一兒半女,哪怕做不了皇儲,也足以保證方家未來數十年的富貴。鍾氏的品性,方家早已研究過了,知道她就算善妒也不是心狠手辣的人,自家女兒在她手下,可保平安無虞。

後來東宮換了人,方家的目標自然也跟着換了。正巧,新太子樂安王也是隻有一妻,並無姬妾,膝下雖然有兩名嫡子,但人數也不算多。新太子妃謝氏雖然傳聞要比鍾氏厲害些,但也不是心狠手辣之輩,在她手下想來也不會太難過。

誰知道,方慧珠滿了十五歲及笄,可以嫁人了,方家想法子打通了宮中的門路,有可能說服蔣淑妃給小兒子做主,納個側妃,卻正值朱麗嬪盛寵,有風聲說先帝有意換皇儲,要改封六皇子做太子。方家生怕押錯了寶,風險太大,便暫時停止了動作,想等這場爭鬥有了結果再說。沒想到這一按,就按了兩年。方慧珠已經十七歲了,一直不曾說旁的親事,再不嫁人,就成老姑娘了。

然而新皇登基後,面對方家以及其他有意送女入宮的人家明裡暗裡的試探,都只有一個回答:不納妃。

新皇並不是以帝后和睦、無意納妃這種理由回絕的。若是他這麼說了,方家也有法子可以對付——後宮專寵容易造成外戚獨大,朝堂不穩,謝皇后孃家已是伯府,又是勳貴,若是再掌實權,朝中還有文官們站的地兒麼?到時候文官們定會羣情洶涌的。只需要新皇頂不住壓力開了口,哪怕他不光納方氏女一人,方家也對自家女兒的品貌有足夠的信心,認爲她定能脫穎而出。

然而,新皇回絕的理由只有一條:父喪,子當服孝三年。有孝在身,當然就不可以納妾了。

也許三年孝滿後,朝臣們還會想法子勸說新皇納妃,但對方慧珠而言,那已經沒有意義了。她不可能等到那時候。如今,就連她的父母都已經死心,改而將注意力放到她妹妹方仁珠身上,要促成方仁珠成爲皇長子妃,對她,只想着儘快找一門差不多的親事,把她嫁出去,免得影響了方家女的好名聲,就行了。

方慧珠怎麼可能甘心?可她自幼所受的教養又讓她無法對家族的決定生出怨言。她還要繼續做一個溫柔體貼、懂事穩重的好女兒。只是方纔,面對着她眼中幸運之極卻不知道珍惜的妹妹,忍不住露出了怨懟之意。

方仁珠看着長姐面上的神色變幻,又冷笑了下:“實在是沒意思得很。姐姐從前分明不是這樣的人,怎的如今也庸俗起來了?皇宮就真的那麼好?”她轉過身坐下,拿起書案上的書,再也不理會方慧珠了。

方慧珠喘着粗氣,漸漸地平靜了下來。她用複雜的目光看着妹妹的背影,淡淡地道:“你儘可以瞧不起姐姐,但姐姐說這些話,是一心爲了你好。方家養了你這麼大,錦衣玉食,如今需要你出力了,難道你還能推辭?那又如何對得起家族,如何對得起列祖列宗,如何對得起生你養你的父母?!”

方仁珠皺着眉側頭說:“姐姐不必拿這些大道理來壓我,我幾時說過不肯爲家族出力了?那些事自有長輩們做主,我只需要聽令行事就是了。姐姐有什麼可不滿的?就因爲我跟趙家大姑娘有書信往來?且不說建南侯府是否真有意要將趙大姑娘許給皇長子,就算真的有,咱們又有什麼資格去阻攔呢?皇長子又不是咱們方家訂下了的。咱們家可以做的事,人家也一樣可以做。你要我爲此就與她疏遠,又或是暗加提防,也想太多了吧?依姐姐所說,但凡是有適齡女兒的人家有誥命要進宮,咱們家都得提防着,疏遠着,能忙得過來麼?太后娘娘要見誰,難不成還要由咱們家決定?”

方慧珠臉色又是一變:“你知道我不是這個意思!”

“我不知道姐姐到底是什麼意思。”方仁珠背過身去,重新拿起書:“我只知道,長輩們怎麼安排,我怎麼做就是了,橫豎這種事也沒有我發言的餘地。姐姐心裡卻似有十分不甘,怨氣都快溢出來了。真有什麼心裡話,姐姐何不去跟母親說?只要姐姐能說服父母親,我對這門婚事卻是無所謂的。”

方慧珠氣得臉都青了,但是她一向自重身份,屋外就有丫頭,她不能當着她們的面發火,只能強行忍了下來,勉強收斂了怒容,就扭頭走人。

妹妹仁珠說她是俗人,卻不知道,自己遲早也會有這麼一天。如今仁珠年紀還小,還不懂事,母親纔會容她多玩兩年。等仁珠長大了,也會象她這個姐姐一般,學習管家理事,開始爲家族前程操心,還要爲了嫁人,出門讓人相看,任她在家再尊貴,到了外頭也一樣要任人挑揀!

誰不想嫁個好人家,一輩子榮華富貴,安安穩穩的?仁珠如今有底氣對她說風涼話,不過是因爲知道家裡的打算,知道自己有個好前程罷了。若有朝一日,青雲夢碎,仁珠也一樣會跟她似的,患得患失,只怕還不如她呢!

方慧珠氣憤地離開了妹妹的房間,回了自己的屋子。她們姐妹同住一個院子,來往極方便。沒想到回到自己的房間後,她才發現方二姑娘過來了。一想到堂妹方纔極有可能聽到了她們姐妹的爭吵,她的臉色就變了。

方二姑娘倒沒聽到什麼,她有些心虛,因爲方纔她進來時,發現丫頭們不在,只有一個看屋子的小丫頭,也被她支開倒茶去了,她就悄悄溜進方慧珠的臥室裡,偷看後者都有些什麼首飾。當然,她只是過過眼癮,羨慕嫉妒恨一番,碰是不敢碰的。方家合族聚居,她是旁支之女,家境遠不如嫡支富有,方慧珠姐妹們有的一些東西,她只能眼紅。

方慧珠回房的時候,她剛從臥室裡溜出來,還有些氣喘,目光閃爍地避開了方慧珠的視線。落在後者眼中,這就成了她確實偷聽到自己姐妹交談的證據了。

方慧珠暗暗咬牙,但方二姑娘什麼都沒說,她自然不好提起,只得試探地問:“二妹妹怎麼來了?”

方二姑娘乾笑了下,左右張望:“這屋裡只有姐姐與我吧?我有一件機密之事,想要告訴姐姐,是我無意中聽來的。”

方慧珠皺眉:“什麼事這樣鬼鬼祟祟的?我們女孩兒家,很不該學那等作派,有話只管大方說出來就是了。況且非禮勿言,非禮勿聽,妹妹怎的又犯了老毛病?”這卻是在內涵方二姑娘方纔“偷聽”她們姐妹爭吵這件事了。

方二姑娘聞言拉長了臉,如今她對方慧珠,已經不如先前那麼巴結了,原因無他——方家內部如今人人都清楚,方慧珠再也不能進宮做皇妃了,如今有望成爲貴人的是方仁珠!更何況,方二姑娘又聽說了一件跟方慧珠有關的機密之事……

她不懷好意地看着方慧珠,道:“若不是事關姐姐終身,我怎會做這等不體面之事?我一心爲了姐姐,姐姐卻反而怪我了。”

方慧珠臉色一變,抓住了她的手:“你說什麼?你聽到了什麼事?!”

方二姑娘掙開了她的手,輕笑道:“聽說伯孃正跟表嬸娘商議呢,要將姐姐許配給表叔家的瓊表哥。說來你們年齡相當,家世相當,瓊表哥又是帝師家的獨子,真真是一樁好姻緣。”接着她露出了不懷好意的表情:“若有什麼不足,那就只有一點——瓊表哥天生就破了相,這輩子都沒法考取功名了!伯孃怎的就給姐姐定了這麼一門親事呢?”

方慧珠眼前一片發黑,幾乎連站都站不穩了。

第353章 差使第561章 投誠第475章 大案第428章 相邀第190章 侯府舊宅(上)第554章 生恨第374章 遭遇第621章 現世報第376章 說法第289章 臘八會(三)第188章 賞賜第258章 後續第563章 杏榜第318章 反覆第234章 置莊第177章 突如其來的罪名第239章 誤會第1章 建南侯府第393章 私會第292章 臘八會(六)第594章 結交第88章 不甘第55章 抉擇第491章 百花生日第124章 大雨再臨第208章 挑撥第584章 側妃第43章 下毒第586章 庶妃第444章 表侄第529章 影響第433章 失落第363章 密摺第575章 說笑第225章 落荒而逃第24章 顯靈第2章 老姨奶奶第97章 打臉第117章 格溫妮絲的行動力第337章 懂你第87章 質問第525章 不合羣第180章 失魂落魄第56章 管家是個技術活第69章 上跳下竄第481章 疑惑第368章 警告第26章 生疑第310章 擴散第606章 喊冤第531章 匆匆一面第210章 沽名釣譽第372章 失態第506章 巡視第45章 破綻處處第41章 惹衆怒第64章 分析與騙局第10章 亂家根源第107章 心灰意冷第266章 知不知第52章 匆匆五年第236章 汪家宅中第11章 風雨欲來第77章 奇怪的盧大壽第60章 書主人第120章 搬離第40章 做戲第192章 小丫頭們第576章 開導第418章 口風第188章 賞賜第390章 正經事第130章 川沙城下第191章 侯府舊宅(下)第339章 請客第554章 生恨第546章 無賴第525章 不合羣第378章 拒官第559章 風波第605章 告誡第310章 擴散第607章 眼睛第225章 落荒而逃第441章 行船第342章 警告第255章 雀金呢第192章 小丫頭們第450章 感激第65章 宗族大會(一)第344章 新居第614章 立儲第425章 挖坑第438章 還價第7章 移靈第371章 報仇第25章 庸醫第563章 嬤嬤們第114章 遺孀第598章 選擇
第353章 差使第561章 投誠第475章 大案第428章 相邀第190章 侯府舊宅(上)第554章 生恨第374章 遭遇第621章 現世報第376章 說法第289章 臘八會(三)第188章 賞賜第258章 後續第563章 杏榜第318章 反覆第234章 置莊第177章 突如其來的罪名第239章 誤會第1章 建南侯府第393章 私會第292章 臘八會(六)第594章 結交第88章 不甘第55章 抉擇第491章 百花生日第124章 大雨再臨第208章 挑撥第584章 側妃第43章 下毒第586章 庶妃第444章 表侄第529章 影響第433章 失落第363章 密摺第575章 說笑第225章 落荒而逃第24章 顯靈第2章 老姨奶奶第97章 打臉第117章 格溫妮絲的行動力第337章 懂你第87章 質問第525章 不合羣第180章 失魂落魄第56章 管家是個技術活第69章 上跳下竄第481章 疑惑第368章 警告第26章 生疑第310章 擴散第606章 喊冤第531章 匆匆一面第210章 沽名釣譽第372章 失態第506章 巡視第45章 破綻處處第41章 惹衆怒第64章 分析與騙局第10章 亂家根源第107章 心灰意冷第266章 知不知第52章 匆匆五年第236章 汪家宅中第11章 風雨欲來第77章 奇怪的盧大壽第60章 書主人第120章 搬離第40章 做戲第192章 小丫頭們第576章 開導第418章 口風第188章 賞賜第390章 正經事第130章 川沙城下第191章 侯府舊宅(下)第339章 請客第554章 生恨第546章 無賴第525章 不合羣第378章 拒官第559章 風波第605章 告誡第310章 擴散第607章 眼睛第225章 落荒而逃第441章 行船第342章 警告第255章 雀金呢第192章 小丫頭們第450章 感激第65章 宗族大會(一)第344章 新居第614章 立儲第425章 挖坑第438章 還價第7章 移靈第371章 報仇第25章 庸醫第563章 嬤嬤們第114章 遺孀第598章 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