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新居

方太太過了好一會兒,纔有些艱難地回答:“這……不合適吧?仁兒與尚瓊歲數差得太大了。尚瓊早就到了娶妻的年紀,可是仁兒還要過四年才及笄呢。難不成要讓尚瓊等那麼久?”

雖然尚瓊性情不錯,她也樂於把長女嫁給他,但那有一半是爲了獲得尚家的支持,好將小女兒推上皇長子妃的寶座

。現在不再爲了這個原因,而是純粹的嫁女,她又捨不得了。長女雖好,可如今看着越發不懂事,小女兒近來卻表現得十分孝順貼心,她自然也偏愛小女兒幾分。她希望能給方仁珠尋個門當戶對、性情溫和、長相俊秀又有才情的年輕後生,日後女兒女婿舉案齊眉、恩恩愛愛的,纔是好日子。尚瓊年紀大了,科舉無望,還毀了容,將小女兒許給他,那不是委屈了孩子麼?

方少卿卻道:“我自有我的緣故。”他給妻子細細說了個明白。

他這主意,並不是一時腦熱,而是真的深思熟慮過的。只不過從前想的是從侄女兒裡頭挑一個性情好、品貌皆佳的,許給尚瓊,好爲先前長女的錯事賠罪。但因爲侄女兒裡頭,適齡的就數方奕山所出的方二姑娘,那丫頭無論品貌都不入他的眼,而其他族人的女兒,家世又實在拿不出手,因此他一直沒敢將這話向尚家提起。如今既然要給小女兒說親,尚瓊便是現成的好人選。雖然年紀相差大些,但如果尚家願意,那就是一樁極好的親事了。

方少卿真心不想跟尚家斷了交情。他心中無數次抱怨長女自作主張。尚家人遲遲不肯消氣,他也曾經怨過人家氣量狹小。可是人家佔了理,氣量再小。他也無可奈何,若有機會能向尚家示好,那他還是願意做的,無論要付出什麼代價。說得直白些,他說好了要嫁一個女兒給尚瓊爲妻,長女不肯,那就讓幺女補上。同樣是嫡出。同樣是才貌雙全,小女兒的品性更佳,這足以說明他的誠意了。尚家若是願意。那自然再好不過,兩家仍舊是親親熱熱的姻親。若是尚家不願意,至少也能明白他的真心,從此消了氣。哪怕不如往日親熱,至少面上的交情維持住了。而他仍舊可以再給小女兒另尋好親事去。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京中書香名門裡,能配得上方仁珠的年輕子弟還真是不多。先前爲着方慧珠的婚事,方少卿夫妻把京中稍有些體面的人家都看了一遍,對各家子弟的水平可以說是瞭如指掌。不是家世配不上。就是容貌配不上;容貌配上了,才學又略遜些;才學配得上了,性情又不夠好;性情配得上了。年歲又不對了。方少卿把他所知道的這些子弟的情況翻來覆去地比較了一下,覺得尚瓊除了一張臉以外。真是樣樣都出挑,已經算是很不錯的人選了。

他對妻子說:“我知道你覺得尚瓊不能科舉,是件憾事,但如今出仕,也不是非得要科舉,想要體面,也不一定非要做官。尚表弟是今上的老師,今上又一向尊師重道,只要尚表弟發句話,今上還能不給尚瓊安排個清貴又體面的差事麼?以尚瓊的才學,這根本不難。即使沒有差事,有個爵位也不錯。你別嫌棄人家不是科舉出身,便無法進內閣,世上有幾個科舉出身的讀書人是能入閣的?別說入閣了,光是能考中進士,就已經是百裡挑一。別家孩子能科舉,可誰知能不能考中?以尚家根基,尚瓊不能科舉,他的兒孫還是可以的。仁兒若能嫁過去,好日子還在後頭呢。”

方太太看着丈夫,又垂下了眼簾:“老爺誤會了,當日我既然能答應將慧兒許給尚瓊,今日又怎會嫌棄他?只是……兩個孩子的歲數真是相差太大了。尚家是想要讓尚瓊早日娶妻,纔看中了慧兒,怎麼可能會讓孩子再等四五年才成親呢?”

她看得出來,丈夫還是想要與尚家和好,並且把這件事看得比小女兒的婚姻幸福更重要。她心下暗歎,倒是沒說什麼。先前爲了長女的婚事,她曾經仔細觀察過尚瓊的爲人,作爲丈夫,尚瓊確實是個好孩子,小女兒若真的嫁過去,他是不會虧待了她的

只是……方慧珠纔算計了人家一把,尚家上下當真不會心中有怨麼?萬一他們將這股怨氣算在了方仁珠頭上……

方太太心中隱隱有些不妙的預感。這門婚事,她還是不看好。

方少卿不知妻子心中所想,他想了想:“那就先探探口風好了。若是他們答應,那自然再好不過,不答應也無妨。”他忽然又笑了笑,“以我眼下的處境,忽然跟尚家提親事,在他們看來,會不會覺得我是在託孤?尚家表弟與我們素來親厚,不過是因慧兒犯蠢,纔有了隔閡,但見我身處危難,多半不會袖手旁觀的。這門親事,他們有八成的可能會答應。等親事定下,將來我沒事了,不提退親,他們也會歡喜接受仁兒這個媳婦的。如此豈不妙哉?”

方太太怔了怔,沒想到方少卿會提出這個建議,似乎……頗有可行性?只要方家事後表現出足夠的心甘情願,也許兩家的隔閡會從此消失也說不定。

她衝丈夫正色點了點頭:“好,那麼……我明日就去尚家提親!”

趙琇還不知道自己的一番話,促成了方仁珠與尚瓊的姻緣。她的全副心神都放在搬家事務上了。隨着時間一天一天過去,趙家小宅裡的東西也先後被轉移到了侯府。終於到了請人看好的吉日,趙氏祖孫正式從小宅搬出,入住翻新過的建南侯府了。

趙琇在小宅裡住了一年多的時間,還真有些捨不得。不過小宅佔地小,家裡僕從一多,各種東西多了,地方還真是不夠使。趙琇與祖母同住在後院,雖然有自己的房間。但私密性不算高,無論她做什麼事,祖母張氏都能從窗口看見,一點秘密都沒有。到了侯府,她就能擁有專屬的院子,離張氏的院子頗有些距離,做什麼事都更加自由。一想起這一點。她心中的不捨就被雀躍蓋了過去。開始歡歡喜喜地等待着搬家的日子了。

祖孫三人坐着馬車,沿大道一路行駛到侯府大門前,直接從正門入內。在二門前下了車。

侯府經過翻修,青瓦粉牆,又新補種了許多綠樹青草,移植了數月。眼下長得正好,映襯着嶄新又不失莊嚴的高大房舍。讓人看着都能心情愉快。

上一回來侯府看新房,祖孫三人的注意力都被西路前院的異樣給吸引過去了,別的地方就沒有仔細瞧。這回過來,倒是頗有新鮮感。除了趙瑋爲了監督工程進展。曾來過許多次以外,趙琇基本是看圖紙的多,張氏連圖紙都沒看。只記得從前的侯府舊貌。她從踏進侯府大門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在對比着翻新後的侯府跟從前有什麼差別。

祖孫三人都沒有提西路前院。那個院子如今已經停止了一切翻修工作。連正屋裡被鑿開的地面都沒恢復平整,只等下人們尋回從前的舊傢俱,照原樣擺回去。哪怕每次去看,都能讓人聯想起兇案發生的那一日,他們也不想去碰觸它,只希望能儘可能地恢復它的原貌。

中路正院,如今是侯府男主人——建南侯趙瑋的住所。這個院子照着從前侯府的舊圖紙原樣改建回去了,連柱子的漆都是用從前的顏色,院子裡的花草、湖石等景緻也照着從前的來,把院子原本因爲牛氏匆忙改建而顯露出的庸俗面貌一掃而空,顯露出了開國勳貴人家該有的氣派與雍容

西路中院,就是張氏的新居,與老郡公的舊居不過一牆之隔,已經看不見趙玦夫妻舊時居處的半分影子了。這一片建築院落,都被推倒重建,變成一個新的三進院子,專屬於老郡公夫人張氏所有。前院是待客所在,二進院是她起居坐臥之處,還有個小花園,三進的後院,既是倉房,也有丫頭婆子們的下處,還隔出一個小院子做小廚房。這個院子由趙琇與盧媽細心打點,務求讓張氏能住得舒適。張氏性情有些宅,但在這個院子裡,她真的不必出門,就已經能滿足一切生活需要了。

趙琇的院子位於東路花園後方,正位於花園與幾個閒置的小院之間。那些小院,是預備日後趙瑋開枝散葉、生兒育女後住的。趙琇的院子是個三合院,青瓦白牆,收拾得十分整齊雅緻。院中種了不少花草,還照着趙琇的意思,鋪了大片的草坪,添了石桌石凳,再用木料與藤蔓在角落裡做了一個鞦韆架。

院中有正屋三間,正中一間是小花廳,若有客人來,趙琇可以在這裡招待對方。東間是起居室,靠着南窗修了個寬大平整的木炕,靠牆放了幾個書架與多寶格。這裡是她日常做針線、算賬、招待親密些的朋友的地方。西間則是臥房了。靠窗也有炕,只是小一些,北面是架子牀。冬夏兩季,她可以換着地方睡,不愁冷熱。西面挨牆放着梳妝檯和大衣櫃,牀後面還有小隔間,有小門出去,沿暖廊向西,則到了西耳房。這裡被趙琇改造成了浴室淨房。趙琇雖然不太瞭解抽水馬桶的原理,但也儘自己所能,對這裡的下水道做了改造,增設了簡易水泵,還隔出了一個鍋爐房來,預備秋冬季節燒熱水洗漱用,讓自己住處的衛生條件儘可能往現代化靠攏。

東耳房是大丫頭的住處,獨立開門。屋裡有兩份一樣的架子牀、小梳妝檯、衣櫃衣箱和洗漱用品,左右分開,中間有簡易的屏風相隔,可以享有一定的隱私權。這樣的條件,在侯府稱得上是數一數二的了。趙琇目前只有碧菡一個大丫頭,另一個名額待補。她一進門,就眉開眼笑的,先選了喜歡的牀,在上頭打了個滾,又跑到梳妝檯前照着玻璃鏡,心裡美得不行。

東廂房兩間,是趙琇的書房,大的一間做書房,擺了好些書架書櫃,正中間一張花梨大理石大案,十分寬敞,窗下還有琴案與棋桌,樣樣都擺得井井有條。小的那一間是畫室,在窗下襬了一張與外頭同樣的大案,牆根下一溜兒的架子、櫃子,都擺滿了各色各樣的畫紙、筆與顏料等繪畫用品,牆上還掛了趙琇從前的畫作。趙琇在裡頭轉了一圈,心裡也是美美的。這樣的畫室,實在是太吸引人了!

西廂房暫時空着,趙琇拿其中一間大的做庫房,存放她的各種傢什,另一間小點兒的,則另外開了門,暫時給值守的丫頭婆子們住。

南邊開院門,角落裡還建了一間小小的茶房,預備日常生爐子煮茶用的。但這裡沒有小廚房。大廚房跟趙琇的院子只隔了一片小院,倒也離得不遠,不必另設小廚房了。

趙琇將自己的新居逛了一圈,便跑到院子一角的鞦韆架上坐下,心情大好地慢慢晃盪。

搬進了新居所,她的生活也即將開始新篇章了。

第96章 衝突第389章 臉紅第522章 回家第255章 雀金呢第54章 憂慮第67章 宗族大會(三)第440章 出發第334章 悔恨第146章 平定第489章 煩惱第577章 馬王爺第217章 新店第303章 過年第242章 烏龍第458章 啓發第457章 體會第224章 誅心第615章 兄弟第565章 驚歎第507章 同行第128章 將至第70章 趙煜的小算盤第614章 立儲第34章 廣平王來了第362章 憂慮第390章 正經事第461章 盛況第570章 苦心第251章 小病第457章 體會第390章 正經事第382章 怒火第253章 溫泉第92章 實行第141章 皇帝清醒第123章 三家合作第82章 進言第356章 堅決第176章 待客第132章 見機行事第383章 木梳第548章 關門第142章 善後第242章 烏龍第616章 備婚第534章 新年第273章 手足第577章 馬王爺第369章 誆騙第595章 病倒第115章 張氏的憂慮第464章 搭訕招術第152章 吃裡扒外第326章 招工第112章 鍾家盤算第248章 評詩排座次第97章 打臉第540章 計劃第102章 詭狀第61章 提點第360章 內情第128章 將至第310章 擴散第349章 丘家第11章 風雨欲來第514章 野望第180章 失魂落魄第551章 顧慮第366章 潛入第497章 遷移第490章 勸說第352章 暗影第293章 姐妹生怨第460章 暫別第37章 許諾第26章 生疑第315章 謝禮第322章 兩份文書第499章 白玉蘭第174章 勸食第253章 溫泉第417章 就業討論第539章 議定第269章 賞雪第489章 煩惱第131章 不速之客第29章 調派第108章 尋茶記第105章 投資項目第606章 喊冤第273章 手足第137章 風雨中第106章 親戚第606章 喊冤第610章 發難第159章 收贖第261章 告密第156章 上海亂局(上)第14章 幸運得救第69章 上跳下竄
第96章 衝突第389章 臉紅第522章 回家第255章 雀金呢第54章 憂慮第67章 宗族大會(三)第440章 出發第334章 悔恨第146章 平定第489章 煩惱第577章 馬王爺第217章 新店第303章 過年第242章 烏龍第458章 啓發第457章 體會第224章 誅心第615章 兄弟第565章 驚歎第507章 同行第128章 將至第70章 趙煜的小算盤第614章 立儲第34章 廣平王來了第362章 憂慮第390章 正經事第461章 盛況第570章 苦心第251章 小病第457章 體會第390章 正經事第382章 怒火第253章 溫泉第92章 實行第141章 皇帝清醒第123章 三家合作第82章 進言第356章 堅決第176章 待客第132章 見機行事第383章 木梳第548章 關門第142章 善後第242章 烏龍第616章 備婚第534章 新年第273章 手足第577章 馬王爺第369章 誆騙第595章 病倒第115章 張氏的憂慮第464章 搭訕招術第152章 吃裡扒外第326章 招工第112章 鍾家盤算第248章 評詩排座次第97章 打臉第540章 計劃第102章 詭狀第61章 提點第360章 內情第128章 將至第310章 擴散第349章 丘家第11章 風雨欲來第514章 野望第180章 失魂落魄第551章 顧慮第366章 潛入第497章 遷移第490章 勸說第352章 暗影第293章 姐妹生怨第460章 暫別第37章 許諾第26章 生疑第315章 謝禮第322章 兩份文書第499章 白玉蘭第174章 勸食第253章 溫泉第417章 就業討論第539章 議定第269章 賞雪第489章 煩惱第131章 不速之客第29章 調派第108章 尋茶記第105章 投資項目第606章 喊冤第273章 手足第137章 風雨中第106章 親戚第606章 喊冤第610章 發難第159章 收贖第261章 告密第156章 上海亂局(上)第14章 幸運得救第69章 上跳下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