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勸說

趙琇雖然不清楚皇室秘辛,但跟高楨相處得久了,聽他說起一些煩惱,便也知道了一些內情。

廣平王熱愛生活,即使雙目失明,也不曾灰心喪氣。他擔任欽差出行,又插手地方上的貪腐大案,都是因爲想要做出點事業來的緣故。他絕不是一個因爲身體殘缺,便自暴自棄醉生夢死的人。他從少年時代起,就被視爲帝國的繼承人,直到失明後,方纔主動上書退位,暗中捧胞弟上位,還跟謀逆勢力鬥智鬥勇。這樣一個人,如果有機會讓他重得光明,他又怎麼可能會拒絕?

即使是甘心賦閒,雙目復明在生活上和心理上能帶給他的愉悅,也遠不是錦衣玉食能比的。至少他再也用不着事事仰仗他人,有一定的自理能力,可以自由出行,想看什麼就看什麼,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用象現在這樣,整天只能窩在屋裡,想幹點什麼事都不方便,活象一隻被養在籠中的金絲鳥。

按理說,這樣的廣平王一旦得知有人能清殘自己體內的餘毒,並醫治自己的眼疾,是無論如何也不該拒絕的。就算不知道對方最終是不是能把他的眼睛治好也是一樣。只要那位葉大夫的醫術靠譜,哪怕是把他的身體調理得健康一點也是好的呀,爲什麼他要放棄呢?

如果說廣平王只是擔心自己心理脆弱,不能承受醫治失敗的結果,趙琇是無論如何也不會相信的。從受傷到失明,從主動上書退位到助胞弟上位,廣平王由始自終都是冷靜而堅強的。一個從孩提時就知道自己會成爲一國之君的人,能如此坦然接受了淪落的命運,又怎會承受不了一點小小的打擊?

趙琇只能猜想,廣平王大概是爲了避免皇帝猜忌吧?因爲他是比當今皇帝更有資格繼承皇位的先帝嫡長子,而當今皇帝繼位以來,種種非議時有發生,這背後原因複雜,興許還有逆黨餘孽在作祟。但皇帝卻是個多心的,哪怕明知道那些謠言大都是有心人故意爲之,卻依然要猜疑兄長,擔心兄長心中真的會有不甘,會想取自己而代之。後宮又還有一位腦子不太清楚的皇后謝氏在,她是一向看廣平王父子不順眼的,生怕有人威脅到她兒子的儲位。就算皇帝煩了皇后,耳邊風吹得多了,焉知他就沒點想法?廣平王不想跟胞弟產生衝突,更不想兄弟鬩牆,惹得太后傷心,所以總是先行退讓。

在是否參與朝政的問題上,他退讓了。

在皇后無理取鬧的事情上,他退讓了。

在皇后有意爲他續絃的事情上,他雖未退讓,卻用了非常委婉的手段,另尋了理由推搪,而不是直接開口拒絕。

他與舊日的屬官幕僚幾乎斷絕了往來,又幾乎從不出門,極少邀人來家中作客,只與宗室國戚以及建南侯府這樣的多年舊友往來。他降低自己在朝廷中的存在感,明知道朝中有人因種種莫須有之事而彈劾他,他也當作不知道。如果說皇帝繼位之初,他還參贊過政務的話,到最近這一年,他就完全成爲富貴閒人了。

退讓了這麼多之後,皇帝似乎還不能完全放心。因爲他不自信,總覺得若不是胞兄雙目失明,他是絕不可能坐上皇位的。廣平王大概也清楚這一點,所以他放棄醫治雙眼,甘心做一個眼盲之人,免得復明之後,皇帝又要感到不安了,想出各種各樣的辦法來防備、打壓他們父子。廣平王希望兄弟能彼此相安無事,也希望兒子高楨能受皇帝重用,一展長才。他此時的決定,其實也是爲人父、爲人兄、爲人子的一片苦心。

可趙琇站在廣平王與高楨的角度,卻不太理解前者的決定。皇帝跟廣平王是親兄弟,太后尚在,而且身體健康,少說也能再活上一二十年。皇帝心裡猜疑再多,也不可能真對廣平王做什麼的,更何況廣平王又沒有謀反的心思,所以皇帝也就是想想而已。誰還能管得着別人怎麼想?也許他會給廣平王父子帶來一點小麻煩,卻不會有性命之危。廣平王又何必爲了讓他安心,就一再委屈自己呢?

她對高楨說:“無論如何也得勸一勸王爺,讓他接受診治纔是。治不治得好,能治到什麼程度,都還是未知之數,何必這麼早就作繭自縛?只當作是調理身體好了。若王爺身體能有起色,太后也不用總爲他擔心了,你這個做兒子的也可以輕省些。就拿這些理由去勸王爺,怎麼樣?”

高楨心下一動,覺得這兩個理由確實不錯,只是還有些擔心:“父王未必願意聽。他心裡清楚,我這麼說是想要達成什麼目的。若他真的拿定了主意,總有理由來反駁我。”

趙琇不以爲然地道:“這也未必,王爺還是很明事理的,難不成他爲了讓弟弟安心,就不顧太后娘娘了不成?我覺得王爺有些鑽牛角尖了,他本來就無心權勢,無論是雙目能視亦或雙目失明,都沒打算跟皇上搶位子。既然是這樣,那皇上是怎麼想的,很重要嗎?誰還能控制住別人怎麼想?太后娘娘還在呢,天下臣民都還看着。王爺什麼都沒做,皇上如果隨便尋個莫須有的理由治同胞兄長的罪,天下人會如何看他?宗室又會如何看他?晉陽王、山陰侯越發要自危了。我覺得皇上很應該自信一點,王爺當初是自請退位,皇位也是先帝親旨傳給皇上的,他這皇位來得名正言順,拿王爺說事的都是居心不良!皇上如果聰明,就不該打壓你們,反而得加倍兒對你們好。你們就是他要立的一座牌坊,好向天下人證明他有多麼的寬厚仁善。”

她這話有些大膽了,若不是跟高楨獨處,周圍沒有旁人在,她是絕不敢說出口的。剛一說完,她就有些後悔,擔心地看了高楨一眼,就怕自己的話把他嚇着了。

事實證明高楨的神經沒她想的那麼弱,他只是挑了挑眉,眉眼間倒是放輕鬆了些,微笑道:“趙妹妹是這麼想的?還真有些道理。皇上如今所爲,確實也有格外優待我們父子之意,只是他未必有妹妹想得周全。他身爲一國之君,即使表面上優待我們,在臺面下做些手腳,卻不是難事。父王也擔心我的前程會受阻。畢竟……”他頓了一頓,“皇祖母總不能一直護着我們,若把皇上逼得緊了,將來我們王府一系終究沒有好果子吃。”

趙琇也不是不能理解他的難處,想了想,就提了個建議:“要不……王爺若真的不肯接受葉大夫的診治,你也不用着急,悄悄兒瞞着王爺,把葉大夫帶到京城去吧?我們直接告訴太后這件事,讓太后開口勸王爺,難道王爺還能駁了太后的意思?你甚至可以在皇上面前開口,請皇上下旨,命葉大夫爲王爺診治。皇上總不能不讓人治好王爺吧?等王爺的眼睛好了,那也是遵照皇命,不是自己主動要治的,還要向皇上謝恩。皇上也就沒理由埋怨誰了。”

高楨雙眼一亮:“不錯,如果真的能把葉大夫帶回京城,請皇祖母與皇上出面勸說,父王就再也回絕不得了。他要是不情願,皇祖母押也要押着他去接受診治的。”而皇帝心中就算再不情願,也得開金口。

趙琇又想了想,下了決定:“我跟你一起去見王爺,再勸他一回。如果他還是不肯答應,那就照計劃進行。”

廣平王結束午睡後,稍加洗漱,本想到窗下曬曬太陽的。聽見腳步聲,他就知道是兒子帶着趙琇過來了,微笑道:“你們出去散步消食,難不成散到這時候?”

高楨臉頰微微一紅,輕咳一聲:“父王,趙妹妹有話要勸您。”說罷摒退左右。

廣平王訝然。趙琇便上前道:“聽世子說,他請了一位葉大夫來爲王爺調理身體,王爺卻拒絕了。您爲何要這麼做呢?不但世子每日爲您身體擔憂,我們祖孫三人也都盼着您早日康復,遠在京中的太后娘娘更是期望看到您健康如昔。王爺是否有什麼顧慮,纔會一意孤行?”

她開門見山,廣平王更加驚訝了,有些責備地對高楨說:“你怎麼把這種事都跟琇姐兒說了呢?”高楨自然是不服氣的:“兒子日夜爲此憂心,趙妹妹發覺後問我,有心要爲我分憂,這又有什麼要緊呢?”

廣平王嘆了口氣,只能對趙琇說:“不是我一意孤行,這幾年我也見過無數大夫了,太醫院上下換了一撥人,沒有一個是不曾給我把過脈的,其中也有人說可治,結果還不是這樣?既然已是無望,又何必再折騰一回?徒耗人力物力,興許還要耽誤正經事。”

趙琇上前一步:“您還沒試過呢,怎麼知道不行呢?您也說了,太醫名醫您見了無數個,沒一人能清除您體內餘毒。這位葉大夫醫術如何,我也不清楚,但他既然有把握,何妨讓他一試?只當是給您調理身體了。但凡您身體有所起色,您日常起居也能少些不適。京中太后娘娘……和皇上知道了,也能安心些。至於怕耽誤正事,其實哪個官員沒生過病?生了病請大夫來治就是,也沒聽說誰就耽誤公事了。鍼灸吃藥花不了多少時間,別的也用不着您操心。您若實在掛心貪腐案,大不了等案子結了再治,也是一樣的。或者索性把事情丟給世子哥哥,您自享清福去也行啊。”

高楨立刻配合地附和了幾句。

廣平王啞然,無奈地笑了:“你們這兩個孩子真是……”

趙琇上前一步,懇切地道:“王爺,您就答應了吧。葉大夫本事如何,我們還不知道呢。若他真能把您的眼睛治好了,您不就自在了嗎?看書可能會傷眼,但遊山玩水卻是不成問題的,還可以看歌舞,跟人談詩論文。您如今無事一身輕,難道就不想過幾年稱心如意的悠閒日子,看一看這大好河山?”

她看見廣平王的眉間,微微動了一動。R1152

第121章 意外的線索第112章 鍾家盤算第320章 告狀第163章 指點第471章 傳言第38章 廣平王面聖第192章 小丫頭們第313章 許諾第441章 行船第190章 侯府舊宅(上)第54章 憂慮第492章 新友第116章 格溫妮絲第177章 突如其來的罪名第405章 要人第403章 利益第287章 臘八會(一)第487章 小口角第498章 信第14章 幸運得救第361章 來訪第15章 奇言詭行第253章 溫泉第473章 疑惑第222章 驚喜第156章 上海亂局(上)第603章 勸母第562章 離去第57章 小學數學老師趙琇第459章 尋親第628章 送妝第617章 喜慶第334章 悔恨第63章 宗族義務第271章 告誡第424章 冷茶第25章 庸醫第386章 訴苦第439章 默契第616章 備婚第621章 現世報第191章 侯府舊宅(下)第120章 搬離第211章 書與茶第522章 回家第333章 破綻處處第503章 善後第296章 厚此薄彼第213章 圖紙第565章 驚歎第536章 人選第402章 質問第413章 流言第239章 誤會第144章 心冷第147章 回京第500章 聚首第625章 嘆息第66章 宗族大會(二)第577章 馬王爺第546章 無賴第217章 新店第58章 趙啓軒其人第55章 抉擇第114章 遺孀第446章 包票第9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494章 猶豫第278章 消息第451章 送信第137章 風雨中第379章 帝后第278章 消息第430章 再召見第237章 露餡第165章 梨花一枝春帶雨第342章 警告第443章 祭拜第33章 秘密任務第84章 傳信第407章 秋闈第489章 煩惱第294章 評價第475章 大案第7章 移靈第231章 秋景第459章 尋親第319章 金鐲第250章 太太們的舌戰第99章 逃奴第316章 光地第25章 庸醫第435章 人事第419章 晉見第139章 圖窮匕現第417章 就業討論第607章 眼睛第103章 扯皮第122章 太子南下第144章 心冷
第121章 意外的線索第112章 鍾家盤算第320章 告狀第163章 指點第471章 傳言第38章 廣平王面聖第192章 小丫頭們第313章 許諾第441章 行船第190章 侯府舊宅(上)第54章 憂慮第492章 新友第116章 格溫妮絲第177章 突如其來的罪名第405章 要人第403章 利益第287章 臘八會(一)第487章 小口角第498章 信第14章 幸運得救第361章 來訪第15章 奇言詭行第253章 溫泉第473章 疑惑第222章 驚喜第156章 上海亂局(上)第603章 勸母第562章 離去第57章 小學數學老師趙琇第459章 尋親第628章 送妝第617章 喜慶第334章 悔恨第63章 宗族義務第271章 告誡第424章 冷茶第25章 庸醫第386章 訴苦第439章 默契第616章 備婚第621章 現世報第191章 侯府舊宅(下)第120章 搬離第211章 書與茶第522章 回家第333章 破綻處處第503章 善後第296章 厚此薄彼第213章 圖紙第565章 驚歎第536章 人選第402章 質問第413章 流言第239章 誤會第144章 心冷第147章 回京第500章 聚首第625章 嘆息第66章 宗族大會(二)第577章 馬王爺第546章 無賴第217章 新店第58章 趙啓軒其人第55章 抉擇第114章 遺孀第446章 包票第9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494章 猶豫第278章 消息第451章 送信第137章 風雨中第379章 帝后第278章 消息第430章 再召見第237章 露餡第165章 梨花一枝春帶雨第342章 警告第443章 祭拜第33章 秘密任務第84章 傳信第407章 秋闈第489章 煩惱第294章 評價第475章 大案第7章 移靈第231章 秋景第459章 尋親第319章 金鐲第250章 太太們的舌戰第99章 逃奴第316章 光地第25章 庸醫第435章 人事第419章 晉見第139章 圖窮匕現第417章 就業討論第607章 眼睛第103章 扯皮第122章 太子南下第144章 心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