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書與茶

第二日,趙琇就準備了半車的東西,跟着哥哥趙瑋一道出門,去了廣平王府。

兄妹倆來王府也算頻繁了,跟門上的人都早已混熟。王府門房一看是建南侯府的馬車,還沒等馬車在王府大門前停下,便早早迎了上來,引着馬車從側門進府。門房裡當差的婆子,也立刻就把這個消息報到後面去了。

前院靈堂上的賓客還是稀稀拉拉的,敲經唸佛的和尚道士尼姑倒是不少,燒的香氣味濃郁得瀰漫了大半座王府。趙琇趙瑋兄妹倆到靈堂給王妃上了一炷香,就被薰得眼淚都流出來了,往二門裡走的時候,還一直掩着口低低地咳着。

王府總管一路送他們兄妹進二門,見狀連忙陪笑道:“趙姑娘沒事吧?今兒天氣悶熱,竟一點風也沒有,靈堂裡燒的香氣味才這般燻人,到了後頭就不會了。”趙琇衝他笑了笑:“我沒事,你忙去吧,不必特地相陪,道路我都是熟的,二門裡又有人引路。”

王府總管臉上笑着,卻不敢怠慢,一路送他們兄妹到了二門上,眼看着煙霞把人接了過去,他才放心迴轉了。回到前院裡,他有個外甥在靈堂上管香燭的,悄聲對他道:“方纔內務府都虞司與會計司的兩位新上任的郎中一道過來了,不曾聲張,上了香磕了頭就走。您不在這裡,是典膳大人答的禮,小的見他們有說有笑的,也不知都說了些什麼。”

王府裡也是有人事利益之爭的。廣平王府原來的左右長史,一個在王爺退位後去了東宮,另一個告病,換了個新人來,做事就有些拎不清,因此年初的時候,被王爺和世子撤掉了,一直沒有補上。王府典膳早就盯上了這個位子。平日裡一邊討好王爺世子,一邊跟內務府的人打好關係,有時候爲了突顯自己的功勞,不免要踩一踩王府總管。王府總管當差久了。又怎麼可能甘心做人踏腳石?眼看着世子將王府裡的管事們一個個撤下來,他難道心裡不擔憂麼?自然免不了要回擊一二。因此時間長了,總管與典膳兩方的人就越發對立起來。

當然,這種事是不能暴露給上面知道的,他們在旁人面前,仍舊保持着一團和氣。

當着靈堂裡衆多人的面,王府總管就只是輕輕點頭,表示知道了,並沒有發火。

他外甥又勸他:“您還是一直守在這兒吧,沒事別走開。誰知道接下來會有誰上門呢?建南侯兄妹倆是常來的,早就混熟了,您何必非得送他們進二門?叫個丫頭婆子領路就是,橫豎二門上又有人等着。”

“你知道什麼。”王府總管斜了他一眼,“外頭的人巴結得再多。人脈結交再多,王爺不發話,世子不點頭,那都是白搭。咱們把王爺世子侍候好了就行,旁人要如何,何必管他?”

這話固然是正理,但他外甥還是忍不住說:“難道給建南侯兄妹領個路。就算是把王爺世子侍候好了?”

王府總管又斜了外甥一眼,心裡只覺得這孩子小時候還算機靈,怎麼長大了卻這樣蠢?他難道沒看見,建南侯的妹子每次來王府時,王爺與世子有多高興麼?

不過這種話,王府總管是不會明說的。就算是外甥,蠢就是蠢,要是想不明白,提點了一次,下次他還是不會懂。倒不如讓他繼續糊塗下去好了。

趙琇不知道王府總管心裡的小九九,只是覺得他今日格外和氣些,不過從前她每日來王府的時候,就跟王府總管相處得不錯,因此並沒有多想。

廣平王今兒清閒,正沒事可幹呢,聽說他們兄妹來了,立刻就傳了他們去正院。趙琇從前來給王妃探病時,來過幾次。這院子中間有假山有花木有池塘有石桌石椅,已經算是個小花園了,而且是廣平王府唯一的花園。廣平王一直住在這裡,一來是懷念亡妻,二來也是因爲這院子裡花木多,還有水,所以比別處涼快些。

廣平王讓人把趙琇趙瑋兄妹帶到了西邊樓下的大房間裡,四周門窗大開,屋中四角擺了冰盆,還有機關扇子,因此屋裡很是涼快。趙琇趙瑋進了門,先給廣平王見了禮,起身後就發現他盤坐在窗邊的木炕上,手邊的小几上放着一本打開的書,先前竟然是在“看”書,讓趙琇見了好生吃驚。

廣平王似乎猜到了她的驚訝之處,微微一笑:“這是內務府昨兒剛送過來的,特製的新書,就算我是瞎子,也能看懂,就是略慢一些,但比完全不能看書要強得多了。皇上實在是細心得很。”

趙琇有些好奇地湊上去拿起書來看,發現這書用的不是一般的紙,上頭的字也不是正常印上去的,倒象是一種布料,用線繡出字來,因爲有着明顯的突起,字跡又大,因此目盲之人可以依靠手指觸感,摸着“看”懂書上的內容。

她不由得驚歎一聲,新皇對這個哥哥確實很細心,不過這種方法是不是太過奢侈麻煩了些?繡這麼一本書,所費的人力物力,哪裡是印一本書可比的?

不過她看廣平王的神態,似乎更多的是高興和驚喜,應該並不覺得這有什麼問題,想了想,她也就閉嘴不提了,輕輕將書放回原處。

廣平王讓人端了冰鎮的酸梅湯來給兄妹倆解渴,趙瑋則小聲說妹妹:“怎麼隨便把把王爺的書拿過來翻呢?好歹要說一聲。”趙琇小聲說知道了,但廣平王已經聽到了動靜,笑道:“瑋哥兒別怪你妹妹,琇姐兒與我們父子倆早就極熟了,我更喜歡她在我面前無拘無束的樣子,橫豎當了外人的面,她的禮數也沒出過差錯,私下裡就隨意些吧。”

趙瑋忙笑道:“王爺寵着妹妹,可妹妹也不能忘了禮數纔是。若是她隨手拿慣了,就怕日後翻到了什麼不該翻的東西。”

廣平王笑說:“我這裡能有什麼不該翻的東西呢?況且琇姐兒聰明得很,什麼時候該守禮,什麼時候可以隨意,她心裡都有數呢,我也信得過她。”

趙琇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又道:“王爺若是覺得這樣的書讀來也可以解悶兒,我還有一個法子,拿硬筆在紙上寫字,如果紙夠堅韌。硬筆寫出來的字,就會在背面形成一個突起的字跡來。只要反過來寫,那突起的就是正字啦。這樣抄起書來,比繡的書還要快得多呢,也沒那麼費功夫。”

“哦?”廣平王挑了挑眉,“這倒有些意思,我就吩咐他們試着做去,若真能做出來,明兒我也有時下的新書看了。”

趙瑋笑道:“妹妹就是隨口說的,能不能做出來還不一定呢。還是等我們自家試做了。真能做出能摸的書來,王爺再讓人去做吧。”

廣平王笑眯眯地:“不妨事,我方纔聽了琇姐兒的話,已經能想象到那書是什麼樣子了,應該可行。只差在該選什麼樣的紙,又用什麼樣的筆去寫罷了。”

趙琇立刻出主意:“我見西洋人寫字,用的是鵝毛筆,就是硬硬的筆尖,寫出來的字細細的。王爺不妨叫人找工匠,學西洋人的鵝毛筆一樣,先做幾支硬筆出來試用?或者直接拿竹籤子削尖了試一試也行。”

廣平王點頭:“我會吩咐底下人蒐羅西洋人的筆。依樣做幾支出來先試試的,若是可行,我日後寫字,也可以用它,至少寫完之後,我自個兒摸着。也大致知道自己寫得怎麼樣。”頓了頓,他又笑道:“罷了,這事兒我就跟太后和皇上說一聲,讓他們吩咐內務府的人辦去。內務府自有好工匠,要試做這種東西。不過是三兩天的功夫。並不是我自己偷懶,而是太后與皇上如今對我格外小心翼翼,成天賞東西下來,我自個兒用不完,楨兒又不用,東西都白費了。我勸他們別再賞那麼多東西了,他們只是不聽,就擔心我身子不好,哪一日又病了,因此總是賞些藥材吃食。太后還問我,在家悶不悶,若是悶了,她讓教坊司給我調教一班小戲,我閒了就叫他們唱戲給我聽。我真是哭笑不得,給些事他們做做,興許他們就能少爲我操心些。”

趙琇都汗了,趙瑋聽着,倒是嚴肅:“太后與皇上關懷王爺,生怕王爺心裡苦悶。”

廣平王嘆了口氣:“其實我心裡一點都不苦悶。王妃走了這麼久,我也看開了。她是心裡苦,可有些事,她狠不下心來,丟又丟不開,若是叫人家稱心如意了,她心裡又過不去。她那個病,與其說是被氣的,倒不如說是心病。她從前就是個心細的人,外人只知道她溫柔和善,哪裡曉得她還有多思的毛病呢?攤上幾個不靠譜的親人,可不就苦了自己麼?”

廣平王其實也恨過鍾家,但如今鍾家已經敗落下去,差別只在於是能全家保住性命,以庶民身份回老家去,還是鍾大老爺要被流放,家眷都以犯官內眷身份落魄回鄉度日的差別罷了。無論是哪一種,都不可能再給廣平王府帶來什麼麻煩了。廣平王想到他們如今的慘樣,心氣就平息了許多。

眼看着話題要向令人不開心的方向發展,趙琇連忙道:“王爺,平日宮裡常賞賜吃的東西下來嗎?您都吃不完?那可怎麼辦?我們也帶了半車東西來呢。有位族兄帶人上京,帶了不少南邊的土產,還有我們自家出產的果脯、茶葉、布料,我特地挑了些好的來孝敬您的。”

廣平王聽得重新露出了微笑:“是麼?那真是謝謝你了,都有些什麼好東西?”

“有枇杷、李子、楊梅、雞頭米……好多着呢,果子都是連盆兒運過來的,長在枝頭剛摘下來,可新鮮了。”趙琇一樣一樣地數着,“本來我們家最大的果園是桃園,可惜他們出發時,桃子還沒到採摘的季節,因此沒趕上,只能帶了些去年做的桃脯。等過些時候,今年的新鮮桃子送來了,我馬上送來給您嚐鮮。”

廣平王聽得很高興:“那好呀,我平日吃那些補品早就吃膩了,這大熱的天氣,我就想吃個新鮮果子。”說着就吩咐外頭,讓人去將趙家兄妹帶來的水果收拾乾淨送過來。守在門外的丫頭應聲去了。

她剛去,門上的竹簾就一掀,高楨走了進來,先是環視屋內一圈,然後把視線定在趙琇臉上,露出一個微笑,但馬上又收了,恭恭敬敬地走到廣平王面前見禮:“父王。”

廣平王點點頭,隨意指了指他對面的木炕:“坐吧,瑋哥兒和琇姐兒帶了些南邊的新鮮果子來,一會兒你也嚐嚐。”

高楨應聲坐下了,視線溜過趙琇,又看向趙瑋:“你有幾日沒來了,近來都在家忙些什麼?”

趙瑋苦笑道:“原本在念書,溫習功課,只是近來雜事太多了。一來要整修舊府,二來,朝上有人蔘我,我未免有些擔憂,三來,就是老家來人,要招待一二。”

廣平王問:“就是你送果子來的那位族兄麼?他上京是爲了什麼事?”

趙瑋老實回答是來開鋪子的,臉上微微發紅,覺得有些不好意思。廣平王倒是不以爲意:“有個信得過的人幫你們打理產業,也是好的。我從前擔心你們家人口少,勢單力薄,親友又大多靠不上,將來靠你一個人支撐門戶,未免太辛苦了些。如今既然有可靠的族人爲助力,也是你的福份。你要好生與族人相處,哪怕他們沒有高官厚祿,只能幫你打理產業,也比你一個人辛苦強。”

趙瑋連忙起身謝過他的教誨,廣平王笑着擺擺手:“算不上什麼教誨,不過是有感而發罷了。我膝下也只有楨兒一個兒子,每常擔心他太過孤單了,他性子彆扭,總是口是心非,也不愛結交朋友,我和他母親從前沒少爲他操心。不過他如今長進了許多,做事老練了,對人也和善了,還學會了交朋友,我真是老懷大慰。”

高楨有些不自在地換了個姿勢:“父王,您說這些做什麼?”

廣平王微微一笑:“怎麼不能說?難道你不好意思了?”

高楨更不自在了,趙琇雖然不明白他爲什麼不自在,但想着少年人大概不愛聽父親當着外人的面說教?便幫着扯開了話題:“王爺,我們家茶園出的茶,您喝着覺得怎麼樣?這一回我族兄上京,帶了好幾種茶葉呢,除了我們自家出的茶,還有從杭州一帶買來的好茶葉。若是您喝着好,只管開口,我讓他再給您送些來。他準備在京城開茶葉鋪子呢,幾斤茶葉對他來說不算什麼。”

廣平王聽得哈哈大笑:“我難道吃得了幾斤茶葉?不過你家茶園出的茶不錯,我喝着就很好,只是家裡得的茶葉,總是不經吃,常常沒幾次就吃完了,我心裡也鬱悶得很呢。”

趙琇奇了:“怎麼會這樣呢?”立刻腦補了不少下人中飽私囊貪污茶葉的情節。

高楨又換了個坐的姿勢,廣平王動了動耳朵:“你怎麼了?”

“沒什麼,今兒天真熱。”高楨鬱悶地抄過一把扇子,尷尬地扇起風來。

ps:

電腦出了點問題,更新晚了,對不起

第235章 舊僕們第26章 生疑第310章 擴散第602章 勸女第120章 搬離第533章 熱鬧第13章 救人自救第101章 利動人心第87章 質問第468章 積極第466章 冒火第539章 議定第412章 丟臉第269章 賞雪第326章 招工第97章 打臉第614章 立儲第427章 請罪第128章 將至第164章 找補第359章 雄心壯志第96章 衝突第501章 潮第428章 相邀第60章 書主人第4章 流言紛紛第430章 再召見第510章 趙演第40章 做戲第571章 相看第100章 宗房內鬨第241章 小丫頭第417章 就業討論第407章 秋闈第533章 熱鬧第473章 疑惑第7章 移靈第414章 中舉第517章 困惑第356章 堅決第2章 老姨奶奶第246章 赴會第228章 蠢蠢欲動第556章 請期第457章 體會第606章 喊冤第486章 自薦第415章 花糕第417章 就業討論第102章 詭狀第497章 遷移第57章 小學數學老師趙琇第611章 泄露第213章 圖紙第311章 偶遇第167章 舊僕第516章 市恩第516章 市恩第180章 失魂落魄第115章 張氏的憂慮第56章 管家是個技術活第305章 脫身第187章 新皇第47章 不安第225章 落荒而逃第493章 進展第525章 不合羣第232章 山居第133章 改道第396章 投契第466章 冒火第450章 感激第315章 謝禮第477章 見禮第369章 誆騙第203章 聽聞第341章 求助第25章 庸醫第548章 關門第578章 說和第532章 心急第214章 求差事第254章 棲鳳齋第18章 審問第522章 回家第87章 質問第584章 側妃第10章 亂家根源第520章 纏身第499章 白玉蘭第325章 把柄第390章 正經事第550章 喜脈第138章 京中風雲第328章 燙手山芋第616章 備婚第182章 陌生的親人第143章 母子相見第2章 老姨奶奶第591章 新生
第235章 舊僕們第26章 生疑第310章 擴散第602章 勸女第120章 搬離第533章 熱鬧第13章 救人自救第101章 利動人心第87章 質問第468章 積極第466章 冒火第539章 議定第412章 丟臉第269章 賞雪第326章 招工第97章 打臉第614章 立儲第427章 請罪第128章 將至第164章 找補第359章 雄心壯志第96章 衝突第501章 潮第428章 相邀第60章 書主人第4章 流言紛紛第430章 再召見第510章 趙演第40章 做戲第571章 相看第100章 宗房內鬨第241章 小丫頭第417章 就業討論第407章 秋闈第533章 熱鬧第473章 疑惑第7章 移靈第414章 中舉第517章 困惑第356章 堅決第2章 老姨奶奶第246章 赴會第228章 蠢蠢欲動第556章 請期第457章 體會第606章 喊冤第486章 自薦第415章 花糕第417章 就業討論第102章 詭狀第497章 遷移第57章 小學數學老師趙琇第611章 泄露第213章 圖紙第311章 偶遇第167章 舊僕第516章 市恩第516章 市恩第180章 失魂落魄第115章 張氏的憂慮第56章 管家是個技術活第305章 脫身第187章 新皇第47章 不安第225章 落荒而逃第493章 進展第525章 不合羣第232章 山居第133章 改道第396章 投契第466章 冒火第450章 感激第315章 謝禮第477章 見禮第369章 誆騙第203章 聽聞第341章 求助第25章 庸醫第548章 關門第578章 說和第532章 心急第214章 求差事第254章 棲鳳齋第18章 審問第522章 回家第87章 質問第584章 側妃第10章 亂家根源第520章 纏身第499章 白玉蘭第325章 把柄第390章 正經事第550章 喜脈第138章 京中風雲第328章 燙手山芋第616章 備婚第182章 陌生的親人第143章 母子相見第2章 老姨奶奶第591章 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