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聽聞

馮御史回到家後,就直接叫了他妻子來書房,說:“那牛氏滿嘴胡言,沒有一句真話,今日我上本,可是被打臉了。皇上甚是信任那建南侯,更不喜逆黨罪屬。你無事不要再與那牛氏來往。”

馮太太聽後嚇了一跳:“這是怎麼說的?牛氏信誓旦旦的,還喚了幾個街坊來做證,難不成還有假?”

“就是假的。”馮御史道,“皇上的話難道還不真?你若不信,只管打發人去問。”又見馮太太一臉的不自然,忽然起了疑心:“莫非你早知她的話有假,卻來哄我?!”說到最後一句,已然有暴怒的跡象了。

馮太太慌忙道:“我當真不知,不過聽妹妹提過,牛氏尋來作證的街坊都不是住她家附近的,卻是衚衕西邊的遠鄰,心中疑惑爲何離得近的幾家人不肯出面作證。我當時還以爲,是近鄰怕得罪建南侯府,不肯出面,如今想來,必是鄰居們深知事情真假,不肯爲那牛氏作僞證。牛氏能尋得這些人來,想必也費了不少功夫和銀子。”

馮御史更覺牛氏可恨了:“明明還有銀子做這種事,倒來向我哭窮!以後不許再讓她上門,省得叫人蔘我一本,說我與逆黨有勾結!”

馮太太心思不定地應了,在一旁胡亂想了半日,等回過神來,馮御史已經在書案前展開白紙,又再埋頭疾書了。她問:“老爺又在寫什麼呢?馬上就吃飯了,先吃了再說吧?”

馮御史揮揮手:“別打擾我。今日這一本奏錯了,皇上雖愛惜我的人材,不曾當廷訓斥,卻有許多人看到我出了醜,明兒必有人要尋我晦氣的。我本無意爲逆黨罪屬張目,不過是碰巧提起他們,旁人少不得要拿此事做個把柄,攻擊於我。我得再寫一本,明兒遞上去,就參那禮部老尚書。從前穎王在時,他家孫女兒還曾與穎王之子訂過親,雖說他孫女一病病死了,婚事最終沒成,但他黨附之勢已成,還一力主張犯官家眷可收贖。晉陽王當年出繼之事,也有他的首尾。只因沒有證據,他又是三朝老臣,刑部與大理寺才奈何他不得。若他知機,早早告老回鄉,皇上也樂得賞他一個善終。可如今他年紀老邁不堪大用,卻還佔着禮部尚書之位不肯讓賢,又處處拿孝道壓着皇上,大行皇帝的諡號至今不能定下,也跟他脫不了干係。皇上必然厭惡此人,待我參他一本,包管明日過後,再無人說我與逆黨糾纏不清!”

馮太太張張嘴,又閉上了,不再打攪他,悄悄地退了出去,吩咐廚房做好飯菜,就直接送到書房,好讓馮御史餓了直接就能吃飯。

然後她就回到自己屋裡發愁。

她方纔沒有跟丈夫說實話,其實她姐妹二人早就聽說過趙家內情,知道牛氏的話不盡不實了。可那又有什麼關係呢?

建南侯府並無多大權勢,況且當家的建南郡公夫人一向有善名,聽說脾氣也是極爲和軟的。明明是正室,又生了唯一的嫡子,竟然還能任由庶長子佔據世子之位,與其生母在家張牙舞爪、作威作福,自個兒的嫡親兒子要給庶兄讓位不說,老郡公一死,更是被直接分家出去,只分得了極少的家產。到了這個地步,建南郡公夫人仍是和氣得很,也不跟庶長子打官司,就這麼認了。到得後來,連兒子媳婦的性命都斷送了,知道仇人是蔣氏,如今見到蔣氏的長子落難,她還能心軟地伸出援手。性情和善至此,擺明了是個好欺負又不愛生事的,即便御史參她孫子一本,想來十幾歲的少年懂得什麼?自然是事事聽從祖母的意思,最後肯定是不了了之。牛氏一家想要分家產,那是絕不可能的,但要拿到千兒八百的銀子,卻不是難事。

馮太太不稀罕這千兒八百的銀子,也沒想過要沾上些好處。她和她妹妹霍太太願意插手此事,不過是因爲後者看中了牛氏的長孫女趙湘,想要娶來做兒媳婦罷了。

霍家與趙家際遇相似,同是逆黨罪眷,只因她和另一位姐妹的援手,霍太太和小兒子很早就被收贖了,無奈長子不得不被流放西北,身子又不好,路上一病病死了,霍太太傷心之餘,對小兒子就格外看重。橫豎這孩子是考不得科舉的了,行商又有失身份,另一位妹妹陳知州太太來信,提議讓霍家外甥去她那裡,拜陳知州的師爺爲師,學着做個幕客,日後也有個營生,說出去也體面。

只是前程有了,婚姻卻是件難事。霍家罪臣門第,若是要尋個小門小戶的清白女兒,自然不難,可霍太太嫌小家碧玉上不得檯面,然而正經官家名門千金又怎會看得上她兒子?同樣身份的趙湘就成了上上之選。雖然不能給自家增添助力,但趙湘容貌才學俱有,見識也不錯,不至於委屈了外甥。若牛氏能得一筆銀子,少不得要給趙湘多置些嫁妝,再看在馮御史幫了他家大忙的份上,應承婚事,豈不兩全齊美?

馮太太與霍太太打的一手好算盤,如今看來,大概是行不通了。上了奏本又如何?皇帝寵信建南侯,這狀告不成不說,牛氏的惡行惡狀都上達天聽了,與他家結親,實在不是個好主意。

馮太太覺得,還是要勸一勸妹妹的好。那樣的祖母教出來的女孩兒,品行當真配得上外甥麼?

趙琇一家還不知道馮御史家裡有這麼一番對話,他們還在憂心地打聽着皇帝退朝後叫了馮御史去,到底說了些什麼?雖然看馮御史的反應,不象是要接受他對建南侯的彈劾的樣子,但趙瑋既被人蔘了,是不是也該上折自辯一下?

可憐他小小年紀,還是頭一回經歷這種事,也不知那自辯折該如何寫纔好,正要尋人請教去,忽然曹家那邊又傳了信過來:“不妨事的,皇上心裡清楚兩家誰是誰非,也知道那牛氏刁毒,不必驚慌,只當不知道有人蔘你就是了。”

張氏對曹家素來信任,聽他家這麼說了,也鬆了口氣:“阿彌陀佛,這真真是聖明燭照。皇上再明白不過了,如何會聽信那牛氏的胡言亂語?御史不過是叫人哄騙了罷了。”

趙瑋皺着眉頭,總覺得有些不安,他私下跟趙琇商量:“曹將軍守衛禁中,因此消息靈通些也是有的。可他又不是替皇上傳話的,不能因爲他這樣說,我們便真的什麼都不做。消息傳出去,說不定會有人蔘他窺視帝蹤,倒給他惹禍了。咱們還是循例辯上一辯吧,橫豎馮御史參我之事,滿朝皆知。”

趙琇想了想:“皇上沒有當廷發作,而是私下跟馮御史說話,想必也是不想將這件事鬧得太大。若是哥哥大張旗鼓上折自辯,未必會合君王心意。要不……摺子照寫,託人悄悄兒遞上去,只要能讓皇上看到就好了?”

這倒不難。趙家雖然人脈不廣,但魯雲鵬常駐宮中,倒是與幾位尚書、大學士還能搭上兩句話,請人幫着遞一遞摺子,應該不成問題。趙瑋只需要煩惱摺子怎麼寫就行了。

不想趙瑋的摺子還沒寫完,宮中新皇已經派了人來,賞了他幾匣新書,一套文房四寶,一雙美玉,讓他不必擔憂摺子之事,箇中內情,新皇都清楚,還叫他對待一些品行低劣的人不必太過容忍,只管以直報怨即可。

這一趟宮使降臨,並不是秘密進行的,而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前來趙家小宅。不多時,京中就已傳遍了,新皇對建南侯半點不滿都沒有,還寵信有加,就算有人對趙瑋少年得爵看不習慣的,也都消停了。

趙瑋的摺子是不必寫了,他心裡還安定了許多。來送賞賜的宮使也是熟人,從前新皇還未登基前,就時不時到趙家小宅來的。趙瑋既然與他混得熟了,又出手大方,有些消息自然就不難打聽到了。

原來新皇對馮御史的奏本其實早有預料,因爲廣平王世子早就進宮對皇帝提過此事,說是身邊的小廝出外城辦事時,碰見了趙家的一場鬧劇,又無意中撞見趙玦之母牛氏去拜訪同爲犯官家眷的霍太太,正好馮御史之妻——也就是霍太太的姐姐,也來瞧她妹子,雙方就碰上了。隔日馮御史就上了奏本,裡頭的緣由不是明擺着麼?

新皇其實不耐煩馮御史這樣爲求名不折手段的行爲,但又不想打擊御史們的積極性,免得其他人遇上權貴,也縮手縮腳起來,纔會私下敲打馮御史。若馮御史私心太重,冥頑不靈,自然另有處置。但新皇對建南侯府能如此信任,對張氏祖孫來說,真真是定心丸。

趙瑋對高楨的援手也十分感激:“他幾時知道咱們家跟牛氏有紛爭的?竟不聲不響就幫咱們把這個心腹大患給解決了,還任誰都說不出咱們的錯來。”

趙琇也很高興:“如今有了皇上的話,咱們再也不用理會牛氏了,還不怕有人說咱們家刻薄寡恩什麼的。”不過,這件事也提醒了她,需得派人去留意牛氏動向,免得後者又出夭蛾子。

張氏也笑着點頭。確實,新皇口諭,讓他們對牛氏那些人不必太過容忍,他們就再也不用束手束腳了,當然是好事。不過想到趙澤,她又忍不住嘆了口氣,覺得這孩子當真是命苦。新皇既有旨意,只怕將來她想要接濟趙澤,也要暗中爲之了。

趙琇見她神色,就知道她在想什麼,便扯開話題:“世子幫了我們家的大忙,我們怎麼也要表示表示。明兒我們就去看看王爺和世子吧?順便送些禮物。”

張氏連忙收回思緒:“這是應該的,只是別太張揚了,反給王爺招禍。”不少人都在盯着廣平王呢。就連上門弔唁的人多了,也有人嘀咕幾句結交外官。幸好新皇聖明燭照,絲毫不理會他人的讒言。

趙琇便道:“若是擔心有人說閒話,我一個人去王府就好了,橫豎我每隔三兩天,總要去上一回的。”

正好,她給高楨做的葛袍已經完工了,剛剛洗乾淨,明兒就給他送去。卻不知道這份禮物,能不能讓高楨滿意?RS

第450章 感激第393章 私會第179章 各個擊破第603章 勸母第337章 懂你第474章 紅香第487章 小口角第123章 三家合作第371章 報仇第31章 回到老宅第364章 緊追第415章 花糕第519章 悔悟第457章 體會第529章 影響第49章 碧蓮第340章 求情第595章 病倒第470章 詭異第424章 冷茶第475章 大案第525章 不合羣第406章 丘家第550章 喜脈第139章 圖窮匕現第466章 冒火第36章 奏本第178章 王大奶奶第220章 回禮第354章 秘信第415章 花糕第474章 紅香第295章 賠禮第558章 勸孫第481章 疑惑第580章 不忿第92章 實行第7章 移靈第554章 生恨第504章 慈善第147章 回京第621章 現世報第473章 疑惑第289章 臘八會(三)第367章 約定第234章 置莊第96章 衝突第304章 雪上加霜第291章 臘八會(五)第348章 賢名第143章 母子相見第118章 引介第334章 悔恨第317章 趙瑋求書第222章 驚喜第527章 罰不罰第28章 賬簿第337章 懂你第260章 淤青第408章 秋宴第248章 評詩排座次第164章 找補第34章 廣平王來了第217章 新店第40章 做戲第52章 匆匆五年第492章 新友第181章 尋親第568章 追加第367章 約定第210章 沽名釣譽第369章 誆騙第296章 厚此薄彼第488章 動手第41章 惹衆怒第199章 對峙第446章 包票第428章 相邀第412章 丟臉第318章 反覆第52章 匆匆五年第472章 死纏第159章 收贖第214章 求差事第454章 離開第551章 顧慮第245章 裝病成真病第124章 大雨再臨第526章 反駁第238章 矇混第240章 提醒第229章 相逢第391章 建議第573章 獎賞第213章 圖紙第129章 太子入城第178章 王大奶奶第596章 淡定第331章 抽絲第482章 賞燈
第450章 感激第393章 私會第179章 各個擊破第603章 勸母第337章 懂你第474章 紅香第487章 小口角第123章 三家合作第371章 報仇第31章 回到老宅第364章 緊追第415章 花糕第519章 悔悟第457章 體會第529章 影響第49章 碧蓮第340章 求情第595章 病倒第470章 詭異第424章 冷茶第475章 大案第525章 不合羣第406章 丘家第550章 喜脈第139章 圖窮匕現第466章 冒火第36章 奏本第178章 王大奶奶第220章 回禮第354章 秘信第415章 花糕第474章 紅香第295章 賠禮第558章 勸孫第481章 疑惑第580章 不忿第92章 實行第7章 移靈第554章 生恨第504章 慈善第147章 回京第621章 現世報第473章 疑惑第289章 臘八會(三)第367章 約定第234章 置莊第96章 衝突第304章 雪上加霜第291章 臘八會(五)第348章 賢名第143章 母子相見第118章 引介第334章 悔恨第317章 趙瑋求書第222章 驚喜第527章 罰不罰第28章 賬簿第337章 懂你第260章 淤青第408章 秋宴第248章 評詩排座次第164章 找補第34章 廣平王來了第217章 新店第40章 做戲第52章 匆匆五年第492章 新友第181章 尋親第568章 追加第367章 約定第210章 沽名釣譽第369章 誆騙第296章 厚此薄彼第488章 動手第41章 惹衆怒第199章 對峙第446章 包票第428章 相邀第412章 丟臉第318章 反覆第52章 匆匆五年第472章 死纏第159章 收贖第214章 求差事第454章 離開第551章 顧慮第245章 裝病成真病第124章 大雨再臨第526章 反駁第238章 矇混第240章 提醒第229章 相逢第391章 建議第573章 獎賞第213章 圖紙第129章 太子入城第178章 王大奶奶第596章 淡定第331章 抽絲第482章 賞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