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勸孫

高楨愣住了。

關於廣平王續絃一事,太后確實早有前言。但自從他們父子從江南返回後,高楨定下了與趙琇的婚事,廣平王府即將迎來主婦,廣平王便明言不想再娶。太后當時雖難過,卻也沒有再說什麼,怎的忽然間又重提此事了?

太后看着高楨的神情,就嘆了口氣:“皇祖母也不是不明白你父王的想法,只是你母親去了這麼久了,你父王現下不過三十多歲,還年輕,他身邊也沒個侍候的人,難不成這輩子剩下的幾十年,都打算孤零零一個人過了?即使有兒子兒媳孝敬,也始終有不足之處。”

高楨低頭不語。

太后見狀,又嘆了口氣:“皇上和你父王兩個,都是一樣的牛脾氣,愛講究個一夫一妻。說來這也是因爲他二人小時候親身經歷過皇祖母得寵失寵,爲先皇寵愛旁人而悵然若失、悲傷難過的情形,皇祖母知道他們孝順,也不好多說什麼。只是如今你母妃去世多時,三年孝期都滿了,你也將要娶妻了,你父王便是有再深的情意,如今再娶,也對得起你母妃了吧?相比之下,還是你母妃有虧欠你父王之處。她生前還算賢惠,想必她在天之靈,也不願意看着你父王一輩子受她拖累,孤苦終生。”

高楨知道,到了這一步,若他還不說話,太后對他去世的母妃只會怨意更深。

他對太后道:“皇祖母讓孫兒說什麼呢?孫兒既爲人子,怎好妄評父母之事?又怎能開口勸說父王忘情於母妃?這不是人子之道。”

太后何嘗不明白這一點?只是她心裡太着急了。好好的長子,從小就優秀過人,一路平安順遂,哪裡想到活到三十歲,就會遇上這樣的禍事?衰弱的身體可以慢慢補回去,失明的雙眼如今也有望復明,可心氣若喪了,今後長子又要如何過日子?他還不滿四十歲,將來還有好幾十年可活呢。難不成就這樣孤零零的,閒散虛度大好時光?

太后苦口婆心地勸着高楨:“你父王一向最疼你的,你若肯勸他一句,他怎麼也會聽進去半句。你難道就不想讓你父王過得舒心一點麼?好孩子。皇祖母知道你素來孝順,也不想看着你父王繼續孤寂下去吧?即使有你和你媳婦在膝下承歡,終究比不得賢妻愛子,一家團圓的福氣。”

高楨不由得露出了苦笑。他母妃早已去世了,即使父王再娶。又哪裡來的什麼賢妻愛子,一家團圓?

太后又說:“皇祖母也明白,你父王不肯續絃,一半兒是因爲無法忘情你母妃,一半兒是擔憂你日後吃虧。你是皇祖母第一個孫子,又是嫡長,皇祖母自然也是疼你的,不願意叫旁人虧待了你。這樣好了,若你父王執意不肯續絃,那就納一位側妃吧。側妃的身份地位比正妃差得遠了。即使將來生下子嗣,也無法撼動你世子之位。但有一位側妃在,廣平王府日後中饋就有人打理,與人交際時也有人出面了。你正要辦喜事,有個側妃,也可以幫着操持,免得你父子二人還要爲庶務操心。等到你媳婦進了門,再把中饋接過去,讓那側妃專心侍候你父王,豈不兩全其美?”

高楨直起腰道:“皇祖母容稟。孫兒從來就沒有顧慮過自己世子之位的得失,並且因此期盼着父王不再續絃。”

太后笑道:“皇祖母知道,你是個最孝順不過的孩子了,怎會有那種念頭?只是你父王素來疼你。總會爲你設想周到。他有這樣的想法,一點都不出奇。”

高楨知道,太后今日既然提了這樣的事,還把一些不該說出口的話也說了出來,就證明她是下了決心,定要把這件事做成了。他不知道該如何迴應。只能低頭回答:“如此大事,孫兒不敢擅自作主,還是要稟明瞭父王。等父王點頭,孫兒才能給皇祖母一個答覆。”

太后笑了:“傻孩子,這是當然了,只是到了你父王面前,你記得多勸勸他,讓他答應。”

高楨不情不願地應下了,臉上雖然還掛着微笑,心裡卻十分不自在。

看着太后心情不錯的模樣,他忽然心中一動:“皇祖母,若是父王答應納側妃,那您可有了合適的人選?”

太后笑道:“近日爲皇上選人,倒是有幾個不錯的,只是還拿不定主意。皇上說明了只要一個就夠了,其他的閨秀都得落選。皇祖母瞧着實在可惜了。當中有年紀稍大些,賢良溫厚知禮的,容貌也不錯,家世差着些,做個側妃倒是夠了。等你父王點了頭,皇祖母就把人選告訴他知道。”

這莫非是要防着廣平王父子用別的法子攔下此事?

高楨拿不準太后是不是會想得這麼多,不過聽她的口風,似乎是因爲皇帝選妃一事,讓她有了這樣的想法。莫非太后是覺得,原本同樣堅持一夫一妻的皇帝都鬆了口,答應納妃了,喪偶三年的廣平王就更加沒有理由爲亡妻守下去?

高楨心裡有些鬱悶。皇帝下決心要納妃的時候,他只想到皇后終於作死了自己,以及拉攏皇長子正是良機,卻萬萬沒想到,這事兒還會對自己家產生影響,真是世事難料。

太后又問起廣平王在溫泉莊子上治眼睛的進展。雖然高楨隔日就會寫信進宮報告詳情,而且進展總是緩慢的,有時候幾封信報告的都是同樣的情況,太后還是十分關心。

高楨便告訴她,廣平王的雙眼恢復速度雖然緩慢,但依然卓有成效。雙眼是極爲脆弱嬌貴的部位,葉大夫不敢輕忽,因此寧可慢些,也不能魯莽地下虎狼藥。比起剛開始治療的時候,現在廣平王的恢復速度雖然放慢了,但並未有所停滯,接下來只需要耐心等待就可以了。

廣平王還說,不必這樣隔日就向宮裡彙報一次,等到有明顯的好轉了,再告訴太后和皇帝,也好讓他們高興。

太后無奈極了,她其實也知道這種事不能着急,只是現在她不象之前那樣,可以天天見到長子,天天問葉大夫進度,所以急躁了些。她沒有追問什麼,只囑咐高楨一定要把廣平王照顧好了,等到天氣暖和些,就回京城來吧。溫泉莊子雖好,到底比不得城裡方便。葉大夫那裡,若需要什麼藥材,只管去太醫院要。太醫院沒有,就叫內務府採買去。

高楨應下了,又陪太后說了一會兒話,接着皇帝召了他過去,也問了廣平王的近況。他用同樣的話回稟了,皇帝沒有多說什麼,只讓他好生侍候父王。

不過高楨準備退下的時候,皇帝多說了一句:“你皇祖母一心要找個妥貼的人去侍候你父王。長輩一番好意,不好辜負了她的心。若是你父王擔心側妃的孃家會如鍾家一般不安份,叫他不必憂慮。朕會爲他挑選合適的人,不叫不相干的人給他添麻煩的。”

高楨怔了一怔,很快反應過來,躬身一禮應下了。但邁出殿門的時候,他心中卻凜然:“莫非皇帝打算在父王身邊安插自己人?若果真如此,那就真的比皇祖母的旨意還要叫人難以抗拒了。”

出了宮,先前的好心情已經蕩然無存。高楨想了想,就悄悄吩咐了心腹之人,在京中打聽近期曾出入慈寧宮的官家女眷,有哪幾家得了太后青睞,其中又有年紀稍長、性情溫厚的待嫁閨秀的?

高楨在京城逗留了兩日,期間也曾再度入宮向太后請安,旁敲側擊着那可能的側妃人選。但太后一個字都沒透露,只拉着孫子說些廣平王日常保養之事,再來就是高楨娶妻的安排。高楨只能扼腕。這時溫泉莊子上來信了,廣平王疑惑兒子一去不回,不知是不是婚期又有變故?高楨知道自己不好再拖延下去了,連鍾雅卓那邊也沒去過問一聲,就趕緊快馬出城,返回了溫泉莊子。

關於廣平王有可能要納側妃的消息,漸漸在京中開始擴散。雖然沒有明確的傳言指出,哪一家的閨秀得了太后青眼,但太后很明顯已經拿定了主意,在次子納妃的同時,必要給長子也挑一個人在身邊。無論是後宮妃嬪的人選,還是廣平王側妃的人選,都有個共同之處,就是女方家世不能太好,本人性情又必得溫厚柔順,賢良端莊。京中閨秀,年紀稍長又未嫁,還符合這個要求的,其實有不少。各家也都拿不準自家女兒是否能中選,紛紛在私下議論。

這傳言也傳到了建南侯府。起初只是與趙瑋交好的一些公侯子弟與書香子弟從家中長輩那裡聽到了傳聞,透露給趙瑋知道,後來曹太夫人、曹方氏以及方家那邊的一位太太,也都給張氏遞了信來。再過得幾日,連蔣六姑娘也給趙琇捎信了。可見這個消息已日漸確實。

張氏有些犯愁。她不知道宮裡是個什麼章程。但孫女兒嫁進廣平王府,本來是一進門就直接做主婦,執掌中饋的。如今多了一位側妃,就等於多了一位長輩。雖說不是正經婆婆,但也需得敬着。若這側妃先於趙琇進門,肯定要先一步執掌王府大權。等孫女兒接手時,還不知道會被安插多少顆釘子呢。而等到側妃生下兒子,倘若心大了,高楨那世子之位豈不是要起波瀾了?

想到建南侯府最初就是因爲世子位之爭,才導致了趙焯夫妻的慘死,張氏怎能不引以爲戒,爲孫女趙琇與孫女婿高楨擔心呢?(未完待續。)

第37章 許諾第374章 遭遇第616章 備婚第138章 京中風雲第557章 大舅哥第37章 許諾第345章 備宴第380章 緣由第37章 許諾第522章 回家第519章 悔悟第102章 詭狀第298章 通信第415章 花糕第416章 起意第448章 移居第472章 死纏第56章 管家是個技術活第463章 初提婚姻第450章 感激第248章 評詩排座次第1章 建南侯府第522章 回家第69章 上跳下竄第41章 惹衆怒第16章 廣平王世子第178章 王大奶奶第101章 利動人心第330章 細微的差異第362章 憂慮第72章 疑點第519章 悔悟第296章 厚此薄彼第245章 裝病成真病第258章 後續第445章 米家第606章 喊冤第134章 海上時光(上)第601章 喜訊第575章 說笑第274章 方家姐妹第234章 置莊第377章 驚聞第218章 趙演的小心思第239章 誤會第594章 結交第433章 失落第445章 米家第78章 白玉炕屏第124章 大雨再臨第197章 夏日正午第374章 遭遇第130章 川沙城下第252章 避寒第616章 備婚第595章 病倒第40章 做戲第377章 驚聞第95章 出族第616章 備婚第450章 感激第248章 評詩排座次第366章 潛入第426章 避難第176章 待客第591章 新生第613章 勸弟第236章 汪家宅中第453章 小敘第166章 “隱疾”第14章 幸運得救第458章 啓發第490章 勸說第436章 阻攔第532章 心急第331章 抽絲第586章 庶妃第592章 請求第598章 選擇第582章 傳遍第614章 立儲第451章 送信第296章 厚此薄彼第247章 詩會第274章 方家姐妹第283章 偶遇第238章 矇混第387章 通信第191章 侯府舊宅(下)第123章 三家合作第96章 衝突第221章 中秋夜第71章 太子退位第207章 仇視第219章 五仁月餅第578章 說和第283章 偶遇第443章 祭拜第628章 送妝第187章 新皇
第37章 許諾第374章 遭遇第616章 備婚第138章 京中風雲第557章 大舅哥第37章 許諾第345章 備宴第380章 緣由第37章 許諾第522章 回家第519章 悔悟第102章 詭狀第298章 通信第415章 花糕第416章 起意第448章 移居第472章 死纏第56章 管家是個技術活第463章 初提婚姻第450章 感激第248章 評詩排座次第1章 建南侯府第522章 回家第69章 上跳下竄第41章 惹衆怒第16章 廣平王世子第178章 王大奶奶第101章 利動人心第330章 細微的差異第362章 憂慮第72章 疑點第519章 悔悟第296章 厚此薄彼第245章 裝病成真病第258章 後續第445章 米家第606章 喊冤第134章 海上時光(上)第601章 喜訊第575章 說笑第274章 方家姐妹第234章 置莊第377章 驚聞第218章 趙演的小心思第239章 誤會第594章 結交第433章 失落第445章 米家第78章 白玉炕屏第124章 大雨再臨第197章 夏日正午第374章 遭遇第130章 川沙城下第252章 避寒第616章 備婚第595章 病倒第40章 做戲第377章 驚聞第95章 出族第616章 備婚第450章 感激第248章 評詩排座次第366章 潛入第426章 避難第176章 待客第591章 新生第613章 勸弟第236章 汪家宅中第453章 小敘第166章 “隱疾”第14章 幸運得救第458章 啓發第490章 勸說第436章 阻攔第532章 心急第331章 抽絲第586章 庶妃第592章 請求第598章 選擇第582章 傳遍第614章 立儲第451章 送信第296章 厚此薄彼第247章 詩會第274章 方家姐妹第283章 偶遇第238章 矇混第387章 通信第191章 侯府舊宅(下)第123章 三家合作第96章 衝突第221章 中秋夜第71章 太子退位第207章 仇視第219章 五仁月餅第578章 說和第283章 偶遇第443章 祭拜第628章 送妝第187章 新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