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祭拜

船隊鄰近臨清的時候,因天色看着似乎有些陰沉,廣平王世子擔心會有風雪,便命船工稍微加快速度,若能儘快趕到臨清,大家也能安心。船工們於是便加快了船速,所幸這一帶運河河面不曾結冰,河水也挺充沛,於是非常順利地抵達了臨清碼頭,時間纔剛剛過午而已。

廣平王世子似乎發現自己估計有些錯誤了,不過這也不是壞事。早些到達臨清也好,天兒越發冷了,船上也需要補給食水炭火。臨清是山東大州之一,頗爲繁華,船上需要用到的物件都能在這裡找到。因此,雖然今日還有差不多半天的時間可以趕路,廣平王世子也下令船隊在臨清停靠一夜了,也免得半日時間不夠趕到下一個城鎮,錯過了宿頭。

臨清當地的官員早早就打發了人到碼頭上留意廣平王船隊的訊息,雖然船隊比他們預料的早了兩個時辰到達,但他們還是有條不紊地趕到碼頭上來拜見了。廣平王剛吃過午飯,正要午睡,不想見客,只好由副欽差曾侍郎出面接待。衆人不敢打擾廣平王與世子,建南侯又一副有事要做的模樣,他們只好去抱曾侍郎的大腿了。恰好當地官員中,有一位是曾侍郎的同年。雖然兩人官位差得挺遠,但昔年也曾經交好過,於是當地官員們就非常熱情地邀了曾侍郎與幾名隨行的官吏上岸。城中最有名的大酒樓,今日早已被包下了,正擺了最上等的宴席,等着招待貴客呢。城中有點體面的士紳都趕了過來,爭奪一個陪客的名額。天家欽使。他們一輩子也未必能遇上一個,自然不能錯過了見世面的好機會。

曾侍郎帶走了船隊上大部分的隨行官吏,廣平王樂得清靜,自個兒待在艙房裡小睡,身邊有的是人侍候。世子高楨就騰出了手,悄悄兒叫上趙瑋,兩人碰了頭商量片刻。趙瑋便吩咐汪福來將自家馬車運到岸上裝好。再叫兩個婆子備好炭盆,放進車廂中,然後就上第二層樓艙去尋妹妹了。

趙琇早有心理準備。船一停便催着夏露冬霜侍候張氏穿衣戴帽了。張氏還納悶:“我又不出去,穿得這樣厚實做什麼?行動忒不方便了。”趙琇便說:“今兒時候還早,趁着如今沒事,咱們不如坐了車去柳林鎮一趟。來回不過就是兩三個時辰的事。若是利索些。還能趕得上回來吃晚飯。”

張氏怔住了:“你們這是……”不等孫女回答,她眼圈就先紅了。也不多說,就這麼乖乖地在丫頭侍候下穿戴好了,再接過孫女捧過來新添了銀霜炭的手爐,便安安靜靜地坐在那裡等候。待趙瑋上樓來說。車已經套好了,她纔有些激動地扶着孫子孫女的手,下樓來到甲板上。

自從船駛進臨清地界。她就下令丫頭婆子們不許打開她艙房的窗戶。她不想再看到那陌生而又熟悉的景緻,不想再想起當年的傷心過往。但如今。她站在甲板上,環顧四周,卻發現自己雖然依舊傷心,但再也沒有了那種絕望的感覺。她似乎早已接受了兒子媳婦逝世的事實,不再想起就悲痛欲絕了。

他們沒驚動太多人,靜靜地就上岸登了車。高楨騎了馬,帶了一隊護衛過來,對趙瑋說:“我送你們過去。”趙瑋卻有些不太想接受,雖然知道高楨是好意,但祭拜這種事,是他們家人專有的權利,好好的帶個外人過去做什麼?哪怕知道高楨有可能會成爲他妹夫,他心裡也依然不樂意。

高楨卻道:“你們雖然來過這裡,但當時又不是冬天,四周都下了雪,你們認得路?我手下的護衛裡有人是本地出身,最熟悉路況了,讓他帶路,省了你們多少事?你們時間也不多,別把功夫都浪費在找路上了。”

趙瑋有些猶豫,那邊廂趙琇在車裡已經聽見了,挑起車簾對趙瑋說:“哥哥,世子也是一片好意,你就答應了吧。只要世子有空閒,不會耽誤了王爺那邊的事,就請他與我們同行吧。當年我們遇險,也是多虧了王爺、王妃和世子,才能得救呢。”

趙瑋聽了,神色便緩和下來,對高楨抱拳道:“那就多謝世子了。”高楨微微一笑:“不客氣。”雙眼卻忍不住往馬車方向瞄了一眼。可惜趙琇已經把簾子放下了,他什麼都沒看見,不由得有些悵然若失。

有人領路就是不一樣。高楨手下那名出身臨清的護衛在前頭做嚮導,帶他們走的都是最平穩好走又距離最短的路。建南侯府的馬車質量也極好,車速很快,車廂底座用了防震裝置,張氏與趙琇並沒覺得太顛簸。一行人走了小半個時辰,就到了柳林鎮以北,當年趙焯與米氏以及建南侯府一干下僕船工遇難的所在。

趙琇下了車,遙望四周,只覺得滿目陌生。事情過去已經十年有餘,當時還是深秋,周圍環境似乎與眼下不太一樣。她已經不太記得船是在哪個地方出事的了,倒是記得被救上岸的那個河灘。站在運河邊看了好一會兒,她才認出了那個地點。因被白雪覆蓋了一層,周圍白茫茫一片,連樹的大小高低都不同了,她要認真去辨認,才能認得出來。

高楨似乎與她也有同感,不緊不慢地踱步過來,手執馬鞭指了指遠處:“那裡就是當年我們一家馬車停靠歇息的河灘吧?我記得天黑之前,母妃特地允許我在河邊上玩一小會兒,但煙雲攔着我不讓下水,我就揀了幾塊有趣的石頭回去。可惜如今都不知道丟哪兒了。”

趙琇也認得,微笑道:“這是我們祖孫遇救的地方呢。”見張氏似乎有些難過,便拉着她去看。張氏瞧了幾眼,也認出來了,嘴角露出了淡淡的笑意:“沒錯,就是那裡。”

趙焯夫妻遇難的地方,還要再往上游方向走一段路。張氏不肯上車。就這麼深一步淺一步地走在雪地裡,遠遠瞧着沉船的那段河面,眼淚就下來了。

河邊已經有建南侯府的僕人蓋起一間簡單的草棚,可以遮風擋雨,供人祭拜上香用。早在船隊經過這片河段時,侯府隨行的一條船就奉總管之命靠了岸,提前過來做了準備工作。此時香燭紙錢都已齊備。三牲福禮、四色果品與素酒也都供上了。兩個婆子將羊皮面的棉墊放在早已打掃乾淨的面上。讓主人好上前跪拜。

張氏站在祭棚中,手執三支香默默禱告,讓兒子兒媳不用記掛孩子。如今孫子已經襲了侯爺,又考中了舉人,開始入仕辦差,前程大好。接下來她只要再爲孫子娶一位賢妻,開枝散葉。也就能放心了。至於孫女趙琇,如今也算是被貴人定下了,日後姻緣自然不用擔憂,只盼着她與夫婿能舉案齊眉。一輩子和和美|美就好。

趙瑋與趙琇齊齊跪下,向着河面磕了頭,上了香。灑了酒。禮畢後,本該收拾東西離開的。沒想到高楨也擠了進來,正正經經地向趙焯夫妻上了三炷香,態度十分鄭重。趙瑋看着,倒覺得他比往日順眼了許多。

事情了結,侯府的僕從們忙忙收拾東西。張氏想起高唐那邊的莊子,可惜不得機會叫了莊頭來見。趙琇便道:“汪福來早打發了人過去問了,若有什麼不妥,他定會報上來的。如今急着趕路,天氣又冷,有許多不便之處。等到來年開春後返京,想必就能悠閒許多,到時候只管提前送了信,叫莊頭來問話。”張氏欣然點頭。

一行人又上馬登車,返回臨清。回到船上時,天還沒黑呢,曾侍郎等人也還沒回來。廣平王那邊是早已知道這件事了,還請了張氏祖孫三人過去安慰,又擔心張氏路上着了風,命太醫給她把把脈。張氏心裡感激,回到樓上艙房後,便對趙瑋與趙琇說:“今日之事,多虧了王爺與世子,你們可要記得二位的恩情纔是。”趙瑋笑說:“瞧祖母說的,我們什麼時候忘記過?”

等出了艙房,趙瑋就對趙琇道:“今兒這事,是世子的主意。難爲他想得周到,既不驚動了旁人,又遂了祖母的心願。他確實是個有心人。”

趙琇笑說:“他素來有心,一向辦事周到的。從此只不過是哥哥跟他鬧彆扭,才非要雞蛋裡挑骨頭罷了。祖母方纔都說了,咱們日後要待人家好些,哥哥你就別再人家面前板着臉了。”

趙瑋瞪眼道:“我幾時跟他鬧過彆扭?胡說!”扭頭走了,耳根卻是紅的。

一夜無事。曾侍郎也沒耽誤了正事,回到船上時,只是帶着淡淡的酒氣,倒也不曾醉倒。能在路上得遇舊友,賓主盡歡,他還趁機跟本地官員討教了些水利之事,收穫頗豐,心中也很滿意。隨行諸人得了宴席招待,也心情大好。各人帶着酒意,一夜好睡。第二日起來,有人頭痛,有人宿醉,還有人精神不濟如同大病了一場。所幸正使廣平王絲毫沒計較,只交代船工開船啓程就算了,大家都暗暗鬆了口氣。

船隊一路順風順水,很快就抵達了另一處大埠東昌府。東昌原名聊城,也是一處繁華所在,很有幾處名勝,亦有幾家世族。

但對趙琇祖孫三人來說,東昌府於他們還有另一個重要的意義。

廣平王路過山東,這一省的高官們都要前往拜見。他們原本是在濟南駐紮的,東昌府離濟南也就兩百來里路,坐馬車走得快一點,就是大半天的功夫,還算方便。因此濟南那一干省級高官就決定了要在東昌拜見廣平王。當中有一位去年新晉的山東布政使司左參政,姓許名崇倫,正是趙家大姑太太趙元孃的夫婿。

許姑老爺事先已經送了信過來,他會在隨上司同僚們拜望過廣平王后,再帶着孫子來拜見張氏祖孫。

第390章 正經事第96章 衝突第360章 內情第444章 表侄第49章 碧蓮第17章 小人讒言第431章 告狀第280章 哄騙利誘第458章 啓發第172章 喪鐘第201章 葛衣第535章 暖閣第516章 市恩第485章 流言第112章 鍾家盤算第606章 喊冤第295章 賠禮第239章 誤會第142章 善後第399章 故事第42章 苦肉計第575章 說笑第204章 贈衣第363章 密摺第516章 市恩第4章 流言紛紛第289章 臘八會(三)第74章 意外來客第588章 黑鍋第405章 要人第563章 嬤嬤們第490章 勸說第196章 信第259章 父親與兄長第108章 尋茶記第319章 金鐲第438章 還價第27章 細思恐極第33章 秘密任務第99章 逃奴第295章 賠禮第23章 一場鬧劇第285章 嫌疑人第407章 秋闈第400章 夜第367章 約定第383章 木梳第495章 回鄉第338章 握手第106章 親戚第253章 溫泉第504章 慈善第14章 幸運得救第34章 廣平王來了第434章 選擇第548章 關門第610章 發難第473章 疑惑第10章 亂家根源第571章 相看第340章 求情第562章 離去第59章 意外收穫第370章 傳聞第587章 誤會第488章 動手第472章 死纏第22章 當衆揭穿第456章 申斥第201章 葛衣第272章 太后的因果論第438章 還價第440章 出發第215章 捷報第357章 厚聘第146章 平定第581章 賞賜第503章 善後第429章 說客第506章 巡視第30章 自告奮勇第343章 醒悟第67章 宗族大會(三)第133章 改道第300章 養子第256章 借書第226章 東昇第156章 上海亂局(上)第95章 出族第196章 信第191章 侯府舊宅(下)第534章 新年第507章 同行第269章 賞雪第128章 將至第383章 木梳第469章 守歲第9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345章 備宴
第390章 正經事第96章 衝突第360章 內情第444章 表侄第49章 碧蓮第17章 小人讒言第431章 告狀第280章 哄騙利誘第458章 啓發第172章 喪鐘第201章 葛衣第535章 暖閣第516章 市恩第485章 流言第112章 鍾家盤算第606章 喊冤第295章 賠禮第239章 誤會第142章 善後第399章 故事第42章 苦肉計第575章 說笑第204章 贈衣第363章 密摺第516章 市恩第4章 流言紛紛第289章 臘八會(三)第74章 意外來客第588章 黑鍋第405章 要人第563章 嬤嬤們第490章 勸說第196章 信第259章 父親與兄長第108章 尋茶記第319章 金鐲第438章 還價第27章 細思恐極第33章 秘密任務第99章 逃奴第295章 賠禮第23章 一場鬧劇第285章 嫌疑人第407章 秋闈第400章 夜第367章 約定第383章 木梳第495章 回鄉第338章 握手第106章 親戚第253章 溫泉第504章 慈善第14章 幸運得救第34章 廣平王來了第434章 選擇第548章 關門第610章 發難第473章 疑惑第10章 亂家根源第571章 相看第340章 求情第562章 離去第59章 意外收穫第370章 傳聞第587章 誤會第488章 動手第472章 死纏第22章 當衆揭穿第456章 申斥第201章 葛衣第272章 太后的因果論第438章 還價第440章 出發第215章 捷報第357章 厚聘第146章 平定第581章 賞賜第503章 善後第429章 說客第506章 巡視第30章 自告奮勇第343章 醒悟第67章 宗族大會(三)第133章 改道第300章 養子第256章 借書第226章 東昇第156章 上海亂局(上)第95章 出族第196章 信第191章 侯府舊宅(下)第534章 新年第507章 同行第269章 賞雪第128章 將至第383章 木梳第469章 守歲第9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345章 備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