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善後

六月初三、初四,各地關於災情的更準確消息進一步傳來。

崇明沒有建高大堤壩,受災慘重。海嘯是在半夜來的,幾乎所有人都在夢鄉之中,潮水過後,島上居民只剩下不到兩成的活口,不少人還受了傷。房屋已經沒有一間可住了,即使是石砌的,屋中的一切也都被海水沖毀,徒留一片狼籍。官府已下令,命官兵坐船上島,將所有屍首儘快就地掩埋,以免天氣潮溼炎熱,會生瘟疫。至於傷者與倖存之人,則統一被運回大陸安置。等情況安穩下來,再提重建之事。

其他各地的死亡人數已經統計出來了,上海府轄下各地,受潮災影響,共有八千餘人不幸遇難,傷者過萬,房屋受損、倒塌不計其數,農田被淹、農作物全毀就更不必說了。如果不是海傍大壩還算給力,死的人也許會更多,海水還有可能直接衝進大城鎮中,造成更大的損失。

繁華的南匯港在此次潮災中,損失也十分慘重。因南匯的堤壩只修好了一半,其他大部分都要靠舊堤抵擋海浪,還有一部分地段是剛剛扒開了破損的舊堤,還未補上新的,就被海水直接沖塌了。工地上就地留宿的工匠、民伕死傷殆盡,附近碼頭沉了許多船,除去住在低窪地帶的民衆外,遇難者中還有不少外地的客商與西洋商隊的人。房屋浸水後,貨物被浸泡毀壞,更有無數商家欲哭無淚。

趙家上下的損失也很大,且不說二房還有十來間出租用的小院子尚未出手,價值高達數千兩銀子,威爾斯商行的船隊剛剛從南洋運來的幾船糧食、香料和木材,全都泡了水。半年的利潤就這麼沒有了。小威爾斯夫妻剛去了南京,倒是逃過大劫,可他們從英國帶來的一個侍女和一個船隊的二副死了,還有一位船長在逃命時摔斷了腿。至於六房那些房子,足有過半被海水泡過,貨物多半不能用了,自家的貨沒話可說。別家的貨只怕還要扯皮。六房購置這部分產業時花出去的銀子。還未曾回本,現在還不知道要到哪裡去哭。

奉賢那邊的田地,受影響也不輕。託新修堤壩的福。趙氏一族在海岸附近的田地保住了,只有幾家佃戶遇難。但會造成損失的不僅僅是海嘯,海嘯來前的大風大雨吹倒了不少作物,半夜隨颱風而來的大雨更是造成了全縣農田浸水。今秋的收成是徹底毀了。幸好趙琇之前一力主張要在田地上挖溝挖塘,雖然當時是爲了蓄水灌溉。如今卻誤打誤撞地成了疏導雨水的好工具,乾涸的河牀也及時將雨水排走,沒有令積水漫入村鎮中,造成更大的損失。

王雙福沾滿淚痕的信送到嘉定。趙琇看着,心裡滿不是滋味的。一直以來,她都過得很順利。前幾年奉賢鬧澇災的時候。她還覺得自己應對得不錯,沒想到那不過是小意思罷了。眼下這等情況。才真正棘手。她在回信中,除了吩咐王雙福做好災後的善後工作,死傷者撫卹,消毒防疫,贈粥施藥,協助重建……似乎就不知道還有什麼可做的了?二房對於族人、佃戶與奴僕負有責任,也可以爲本地鄉親盡一份力,但真正困難的局面,並不在奉賢。

嘉定城受災輕微,原本四散逃竄的城中百姓已經紛紛返回家中,想辦法去探聽住在災區的親友情況。那些鬧着要出城的宗室與富戶,據說都往蘇州去了,正觀望着上海府的情況,再決定要不要回來。避入嘉定行宮的宗室,也都各回各府,有人也打算暫時避到內陸更安全的地方。汾陽王心繫親人,初二從川沙趕回來,得知祖母與妻子的作爲,氣得當場摔了斗笠,倒是對他母親更加敬重孝順了。

廣平王已經離開了聽風閣,重回原本的住處。他的心情十分沉重,很想要去做點什麼。可他如今不過是個稍微能看到點微光的瞎子,自己還離不開別人的幫助呢,能做什麼呢?到了現場,也是給人添亂。他只能按捺住自己,轉而吩咐王府屬官與親衛隊前去參與救災工作。

但他們都露出了爲難的表情。誰也不願意冒風險,天知道海水還會不會再來一回?況且受災的地區情況一定很糟糕,還有發生瘟疫的危險,他們實在不想去受苦。不過當着廣平王的面,他們當然不會實話實說,就聲稱是奉旨侍奉廣平王,不敢輕離職守,又說上海知府會負責一切的。廣平王聽得無奈,卻也知道不情願的人,強逼了他去做事,也幫不上什麼忙,反而有可能給本地官府添亂,便不再提了。

上海如今這位新上任不到兩年的知府,原是朝廷精挑細選而來的,無論家世、聲望、能力和經驗,都是上上之選,做官也很廉潔,更對朝廷忠心耿耿,絕不是會謀逆的那種人,還與穎王勢力、上海本地世家望族全無關係,保證了獨立性。放他在龍興之地做父母官,皇帝與朝廷上下都很放心。可這位知府的獨立性大概是太好了,跟本地勢力完全說不上話,上任之後就一直受到他們的牽制,又未能尋得幫手,因此諸事不得順心。堤壩案發,將桎梏他的力量打掉了一半,剩下一半不是忙着爲親友說情疏通,就是躲起來避嫌,反而讓他有了施展的空間。

自海嘯發生,這位知府的表現就十分突出。不畏艱險,做出的決定也很及時。掩埋屍體、消毒防瘟、組織醫員醫治傷者、搭建臨時居所、統一安置災民、統計損失情況等等,想得很周到。他還命手下屬官差役加強了巡邏,以免有人混水摸魚,破壞治安,並命人在海邊用最快速度搭起了望塔,全天候輪班值守,若是再次有大潮襲來,瞭望塔上的值勤人員可以第一時間發出警報,通知百姓到高處躲避。

有這樣一位給力的知府在,其他官員也都還算老實,廣平王覺得,自己大概是沒什麼用武之地了。他能做的,就是將自己知道的最新情況用八百里加急送回京中,報給皇帝知道,請求對方儘快出臺政策善後,救助災民。

他曾經多次對高楨與趙琇嘆息:“我以往總覺得自己還算有用,如今才知道,我不過是個廢物罷了。災難來臨時,除了讓自己躲好了,不給別人添麻煩,就什麼都做不了。”

高楨不贊同地道:“父王覺得自己沒用,難道是因爲不能親往受災之地幫忙麼?父王能做的事,並不在安撫災民、指導重建這樣的瑣事上。您上書皇上,說動他儘快下旨救助災民,就是幫了大忙了。否則天知道朝廷裡那些官員要扯皮多久,纔會有賑災的糧食與銀子下來?”

廣平王苦笑着搖搖頭:“嘉定又不是尋常地方,朝廷官員哪個敢在這時候扯皮?我能幫上的忙,不過是讓消息能早一步送到京城,皇上下的旨意,也能早一日到嘉定罷了,實在是微乎其微。你也不必安慰我,我知道你是個孝順孩子,但再孝順也不能睜眼說瞎話。”

高楨欲言又止,趙琇便柔聲說:“王爺不必難過,您的能力經驗都比一般人強,之所以有心無力,都是因爲您雙目不便之故。只要您儘快把眼睛治好了,想做什麼不行呢?”

廣平王聽得笑了:“這話倒是很有道理。你說得對,我應該更好好治眼睛纔對。”

治眼的事卻暫時需要拖延一下,因爲葉大夫心繫災民,很想要去出一份力。若換了是別的權貴,大概會將他扣下不許離開,但廣平王卻不是這樣的人。難得他身邊有人肯去爲災民做點事,他當然不會阻攔。因此葉大夫留下了十天份量的藥,揹着藥箱,帶着僮兒跑了。高楨攔不住,只能派筆山一路跟隨,一方面是給葉大夫做個保鏢兼幫手,另一方面也是要看住他、提醒他,免得他十天後忙得昏頭,忘了趕回行宮爲廣平王複診。

廣平王坐困行宮之中,爲了不給人添麻煩,也不說要出去的話,更無心尋什麼消遣。他每日都要派兒子高楨出去打探外界的情況,也會特地叫人請趙琇過來,向她詢問趙家產業的情形。這是在藉助趙家的耳目,打探民間受災的嚴重程度。趙琇完全沒有隱瞞,凡是知道的事都跟他說了。他聽到情況不嚴重的好消息就開心,聽說何處受災嚴重就覺得難過,心情起伏不定,晚間睡眠也受到了影響。

趙琇私下尋高楨說:“這樣下去不行。得給王爺找點事情做做。”

高楨發愁:“有什麼可做的呢?我也不希望父王再憂心下去。可我雖是親王世子,卻沒個官職在身,也不好干涉地方政務。我如今四處尋人打聽消息,已經有些不好意思了。知府衙門那邊雖沒說什麼,心裡卻不知是如何想的。我不敢十分打擾了他們,免得耽誤了他們的正事。”

趙琇想了想:“如今潮災算是過去了吧?這幾天都算是風平浪靜的,死者都掩埋了,傷者也都得到了治療,也沒聽說有瘟疫發生,情況算是穩定的。我想接下來的重點,大概就是求助災民生活,以及災區重建了。雖然不清楚朝廷的賑災款幾時能下來,但你我心裡清楚,那筆錢是不夠用的。我們是不是想些法子,幫忙弄些糧食、被褥、藥材之類的,或是籌集善款,幫助災民重建家園?能做的事情還很多呢。”

高楨雙眼一亮:“這倒是個好法子。”但他轉瞬表情一變:“就怕犯了忌諱。”

趙琇笑笑:“又不一定要以王爺的名義去辦,犯什麼忌諱?王爺素來不好虛名,只要能出一份力,大概不會介意做個幕後之人吧?”

第190章 侯府舊宅(上)第126章 異變第189章 柱國將軍府第9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14章 遺孀第440章 出發第220章 回禮第194章 曹家第457章 體會第117章 格溫妮絲的行動力第518章 揭露第326章 招工第316章 光地第100章 宗房內鬨第120章 搬離第135章 海上時光(中)第359章 雄心壯志第249章 搶白第179章 各個擊破第82章 進言第267章 心虛第563章 杏榜第343章 醒悟第122章 太子南下第32章 京城來信第560章 妄念第319章 金鐲第61章 提點第436章 阻攔第196章 信第45章 破綻處處第241章 小丫頭第42章 苦肉計第273章 手足第532章 心急第404章 議立第188章 賞賜第159章 收贖第497章 遷移第264章 表白第372章 失態第426章 避難第96章 衝突第313章 許諾第213章 圖紙第104章 開源設想第144章 心冷第204章 贈衣第499章 白玉蘭第418章 口風第469章 守歲第215章 捷報第381章 稀奇第563章 嬤嬤們第284章 遺案第518章 揭露第430章 再召見第266章 知不知第384章 藏梳第522章 回家第394章 威脅第390章 正經事第460章 暫別第245章 裝病成真病第189章 柱國將軍府第382章 怒火第535章 暖閣第330章 細微的差異第402章 質問第599章 臂膀第135章 海上時光(中)第314章 籌備第191章 侯府舊宅(下)第321章 人贓俱獲第602章 勸女第263章 負荊請罪第127章 準備第546章 無賴第100章 宗房內鬨第134章 海上時光(上)第588章 黑鍋第610章 發難第362章 憂慮第57章 小學數學老師趙琇第230章 老太太們第175章 自薦第67章 宗族大會(三)第118章 引介第9章 說客上門第4章 流言紛紛第455章 妥協第494章 猶豫第138章 京中風雲第188章 賞賜第249章 搶白第351章 獨對第540章 計劃第410章 倒打第268章 衡量第332章 剝繭
第190章 侯府舊宅(上)第126章 異變第189章 柱國將軍府第9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14章 遺孀第440章 出發第220章 回禮第194章 曹家第457章 體會第117章 格溫妮絲的行動力第518章 揭露第326章 招工第316章 光地第100章 宗房內鬨第120章 搬離第135章 海上時光(中)第359章 雄心壯志第249章 搶白第179章 各個擊破第82章 進言第267章 心虛第563章 杏榜第343章 醒悟第122章 太子南下第32章 京城來信第560章 妄念第319章 金鐲第61章 提點第436章 阻攔第196章 信第45章 破綻處處第241章 小丫頭第42章 苦肉計第273章 手足第532章 心急第404章 議立第188章 賞賜第159章 收贖第497章 遷移第264章 表白第372章 失態第426章 避難第96章 衝突第313章 許諾第213章 圖紙第104章 開源設想第144章 心冷第204章 贈衣第499章 白玉蘭第418章 口風第469章 守歲第215章 捷報第381章 稀奇第563章 嬤嬤們第284章 遺案第518章 揭露第430章 再召見第266章 知不知第384章 藏梳第522章 回家第394章 威脅第390章 正經事第460章 暫別第245章 裝病成真病第189章 柱國將軍府第382章 怒火第535章 暖閣第330章 細微的差異第402章 質問第599章 臂膀第135章 海上時光(中)第314章 籌備第191章 侯府舊宅(下)第321章 人贓俱獲第602章 勸女第263章 負荊請罪第127章 準備第546章 無賴第100章 宗房內鬨第134章 海上時光(上)第588章 黑鍋第610章 發難第362章 憂慮第57章 小學數學老師趙琇第230章 老太太們第175章 自薦第67章 宗族大會(三)第118章 引介第9章 說客上門第4章 流言紛紛第455章 妥協第494章 猶豫第138章 京中風雲第188章 賞賜第249章 搶白第351章 獨對第540章 計劃第410章 倒打第268章 衡量第332章 剝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