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老太太們

汪東昇來的時候,趙琇正在後院自己的房間裡練字。她的習慣是,練字的時候,若無大事,是不許旁人來打擾的。因此直到她練完了三百字,放下筆想要休息一下的時候,碧蓮才告訴她,汪東昇來了。

趙琇猛然站起,差點兒帶倒了坐的椅子:“怎麼不早說?現在他人呢?在跟祖母哥哥說話?”

碧蓮無奈地替她扶好椅子,道:“姑娘稍安勿躁。那人來了又如何?不過是個不相干的人罷了,老夫人與小侯爺原也沒打算叫姑娘一塊去。我娘說了,他是忽然間上門的,厚着臉皮也不知打算說什麼。但若前腳接了咱們家的仇人進家門,後腳就來跟老夫人說,自己有多麼感激老夫人的恩德,那也未免太噁心人了。今兒讓他進門,不過是看在他早死的老子份上,等他把話說完,就能送客了。誰還把他當正經親友一般,讓家裡的哥兒姐兒都去拜見呢?我見姑娘正在練字,索性就沒提。”

趙琇漸漸冷靜下來,想想也確實如此,便笑道:“那好吧,不見就不見。我就是有些好奇,想知道他還能說出什麼話來,不過一會兒問祖母和哥哥也是一樣的。時間不早了,廚房可都預備下了?等天一黑就該吃飯了。如今夜裡冷,熱飯菜端出來,風一吹就涼了,比不得夏天的時候。讓廚房的人注意些,拿提盒往前頭送飯菜的時候,別耽擱太久。”

碧蓮應聲囑咐小丫頭去了,趙琇做了做舒展運動,扭扭脖子手腕,覺得時間還早,索性在晚飯前再多寫一百字好了。

不過她才寫了幾十字,碧蓮就回來了,看到她在伏案練字,就住了嘴,只在一旁幫着收拾些書本紙筆。但趙琇瞥見她臉上欲言又止的模樣,心裡也着實記掛着前院的事,便索性放下筆,問她:“怎麼了?”

碧蓮忙道:“姑娘,那姓汪的走了。我方纔到前頭去,瞧見小侯爺送老夫人回屋,老夫人臉上好象很生氣呢。”

趙琇有些吃驚,連忙叫了碧菡幫自己把寫的字放起來,自己去了前頭正院尋張氏和趙瑋。

張氏坐在正屋暖閣裡,確實在生悶氣。趙瑋就在一旁安撫她:“聽那汪東昇說話,您就知道他不是個明白人,何苦跟他一般見識?等過幾個月,他知道了牛氏的厲害,看他還說不說風涼話了。”

張氏聽了,雖然氣消了些,但仍忍不住抱怨:“我對澤哥兒他們一家已經很不錯了,還不都是因爲心疼幾個孩子?你們兄妹倆每每與我生氣,我都不肯聽。沒想到竟然還有人覺得我冷心冷情,不肯看顧郡公爺的子孫!”

趙琇忙問:“是哪個這樣說祖母?汪東昇麼?他算哪根蔥?既不姓趙,又不是親戚,更是小輩,不過是承了祖父的恩情,吃穿不愁地長大,又有了好前程,如今倒來指手劃腳說恩人遺孀的不是了?他也太看得起自己了吧?”

張氏見是孫女來了,便笑着讓她到身邊坐下:“你怎麼來了?不是在屋裡練字麼?”

趙琇挨着她坐下,追問兄長:“哥哥,是汪東昇對祖母無禮嗎?他怎麼敢這樣做?!”

趙瑋笑道:“無禮倒也說不上,他表面看來還算是謙恭的,只是他再謙恭,語氣再和緩,也掩不住他話裡話外潛藏的意思。正是因爲聽懂了,祖母才這樣生氣。”他對張氏道:“我瞧他糊里糊塗的,根本就不知道咱們兩房人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只怕牛氏說了不少謊,趙玦生前也編了不少話來哄他,他才以爲我父親母親的死真是意外,不過是我們怨恨趙炯見死不救,方纔把罪名安在他們一房人頭上的。他甚至對蔣氏爲何入獄之事也不清不楚的,卻來與我們說這些,真是笑掉了人的大牙。明明他也懂得先派家人回京打點,順道探聽我們兩房人的動靜,怎麼就沒讓家人再打聽打聽當年的真相呢?”

張氏嘆了口氣,搖頭道:“京中離得遠,那時又是牛氏當家,只怕沒少在外頭花功夫,把事情壓下去。京中官宦人家對當年之事知道得清楚的也沒幾家,大多數人不過是聽個大概罷了,細節如何,有幾個人關心?就算知道了,也不會到處嚷嚷。至於民間百姓,知道的人就更少了,大多數人不過是捕風捉影罷了。汪東昇先行派回京的只是個管家,打掃房屋,四處送禮,這些事還能做,卻上不了檯面,誰家會跟他說這些?那件事說來並不光彩,雖然兩房人早已分了家,趙炯趙玦後來又出了族,但畢竟都是郡公爺的子孫,自家人內鬥出了人命,落在外人眼裡,就是家風不正。外人議論得多了,也是丟了你們祖父的臉面。何苦讓他死了,還要被不肖子孫連累了清名呢?因此我也懶得與外人多說,橫豎皇上和朝廷知道誰是誰非就行了。”

趙琇深覺祖母的這種想法,纔是牛氏一家能囂張到今天的關鍵原因。不過涉及到去世的祖父,祖母有時候的想法就是這麼固執,做小輩的也不好多勸,只能說:“別人糊塗是別人的事,人家不問,我們不會主動提,免得連累祖父的名聲,但如果人家問了,那當然要說清楚,不然人家真以爲我們污衊了別人,又或是叫人議論哥哥的爵位不是名正言順得來的,那不也一樣連累了祖父的清名嗎?咱們家好歹是嫡支,趙炯那一支是庶出的,如今還被出族了,早就不是祖父的兒孫了。”

張氏沉默不語。趙琇便問趙瑋:“後來如何?那汪東昇胡說八道,哥哥就沒駁回去?”

“我自然是駁回去了。”趙瑋道,“不但說了當年真相,當他說那都是蔣氏做的孽,長輩行事不當,不與幾個孩子相干時,我還說了趙澤殺弟之事。因爲證人都死光了,趙澤本人也不記得有這回事,因此沒人追究他,但小錢姨娘母子幾個總不會無緣無故恨上他吧?牛氏與趙玦總不會無緣無故就冷待了嫡長子嫡長孫吧?若是因爲蔣氏之故,他們對趙湘可要好多了。蔣氏入獄,總有個緣故,她無緣無故爲何要害我們?不就是爲了掩蓋愛子殺弟的真相麼?汪東昇是大吃一驚,再也說不出什麼來了。”

張氏看了他一眼:“其實你再提這事兒又有什麼意思?澤哥兒當年還小,能知道什麼?這原是蔣氏沒有照顧好孩子的過錯。況且鴻哥兒就算死了,我們難道會將自家孩子的醜事隨便往外說?蔣氏要殺我們滅口,本就是她自己心不好。冤有頭,債有主。我只恨蔣氏便罷,澤哥兒卻是可憐孩子。”

趙琇抿了抿嘴,沒有吭聲。趙瑋則平靜地說:“祖母仁慈,孫兒怎會不知?因此方纔當着汪東昇的面,孫兒也跟他說了,祖母對趙玦的兒女還是十分慈愛的,故而先是將他們從獄中收贖出來,又多次接濟銀兩,後來還給趙澤兄弟安排了差事,讓他們有個進項,不至於生活拮据。是我這個做孫兒的小氣,不讓祖母做得更多了。父母之仇不共戴天,殺我父母的雖不是趙澤趙演,但他們是我仇人之子,也是逆臣之後。我瞧着他們,心裡就有氣,不樂意接他們進家門過活,玷污了趙家清名,更不樂意讓他們錦衣玉食,叫外人誤以爲我在厚待大逆罪人的家眷。我年紀再小,也是一家之主,是堂堂建南侯。祖母自然是以我的話爲先。若汪將軍有什麼異議,只管在外頭敗壞我的名聲。橫豎牛氏也沒少在外頭編排我們,如今不過是多加一個汪家罷了。”

他說完這番話後,翹起嘴角,衝妹妹眨了眨眼睛:“結果汪東昇就落荒而逃了。”

趙琇聽得好笑:“哥哥說得好!就該這麼說!什麼族人之義呀,什麼仁善之名呀,我管別人怎麼議論呢。我家自有好族人需要看顧,分了家出了族的就給我滾一邊兒去吧。我還可以施錢施米去救濟窮人,一樣有好名聲,比養活幾個罪臣家眷還要被人算計強得多了。”

兄妹倆達成了共識,心情都很愉快。張氏看看孫子,再看看孫女,原本想說的話,也不再提起了。

第二天一大早,祖孫三人就帶上行李與僕人,坐上馬車往德勝門外去。曹家馬車長隊已經先一步到達。柱國將軍曹泰和今日特地告了假,護送老母妻子與兒女出城,見了趙瑋騎馬而來,相互問了聲好,又關心地問起張氏近日的身體安好。

曹太夫人的馬車是特製的,又寬大又舒服。不過曹太太帶着女兒曹蘿另坐一輛馬車,她帶着丫頭坐在車廂裡,就有些無聊。本來還有曹大力家的給她解悶,無奈今日曹大力家的先一步到莊子上打點去了,未能與她同行。聽聞張氏坐着馬車來了,她立刻就讓人把張氏請了過去,兩位老太太一起坐車,路上還能有說有笑的打發時間,自然比一個人待着強。

趙琇見曹太夫人的馬車比自家的馬車還好,就親自扶了祖母上車。曹太夫人見了趙琇也十分歡喜,笑眯眯地問:“琇姐兒也一起來吧?”趙琇乾笑幾聲,道:“不用了,我在自家馬車上,還能替祖母看着東西。”曹太夫人誇獎:“真是個好孩子。”趙琇乾笑着退下。

其實她是不想被老太太們念一路啊。如今不用跟祖母一起坐車了,她帶上碧蓮坐一輛車,後者素來是隨她心意的,她這一路上還不是想怎樣就怎樣了?想吃零食也好,想躺下來也好,想掀起車簾看風景也好,都不會有人說她呢。

張氏並不知道孫女正爲路上沒人管束而歡喜着,她有一件煩心事,想要請教曹太夫人這位忘年交的意見。曹太夫人聽了,就問:“是不是汪家的事?汪東昇一家子回了京城,我也聽說了。他好象是跟趙玦那一家子更親近些吧?聽說昨兒他還上你們家去了?怎麼?鬧得不太愉快?”

張氏嘆了口氣:“何止是不愉快?我都沒想到,瑋哥兒會直接拿話把人給攆走了。”她將昨日發生的事說了出來,然後問曹太夫人:“我雖然知道兩個孩子對那一房人素有心結,也不喜歡我接濟趙澤,可只當他們恨的是蔣氏,對牛氏、趙玦只是有些怨憤,但沒想過,他們對趙澤兄弟幾個也能記恨到這個地步。我從前是不是做錯了?我不該接濟趙澤麼?可那孩子也不是壞人,瞧着他過得那樣,親人沒一個待他真心關懷的,我瞧着實在是不落忍。”

曹太夫人皺起了眉頭:“你好糊塗!”

第172章 喪鐘第297章 背約第530章 擴散第174章 勸食第300章 養子第338章 握手第291章 臘八會(五)第294章 評價第204章 贈衣第445章 米家第295章 賠禮第301章 孝順孫子第538章 宮門第159章 收贖第593章 帖子第532章 心急第230章 老太太們第152章 吃裡扒外第214章 求差事第110章 新太子第183章 逼迫第151章 逗趣第112章 鍾家盤算第360章 內情第111章 宮中暗戰第403章 利益第57章 小學數學老師趙琇第71章 太子退位第532章 心急第493章 進展第290章 臘八會(四)第20章 小插曲第48章 盧媽第312章 圖書館第596章 淡定第250章 太太們的舌戰第356章 堅決第313章 許諾第417章 就業討論第339章 請客第402章 質問第135章 海上時光(中)第519章 悔悟第167章 舊僕第42章 苦肉計第389章 臉紅第613章 勸弟第37章 許諾第614章 立儲第122章 太子南下第498章 信第305章 脫身第585章 女官第457章 體會第279章 救人第492章 新友第587章 誤會第70章 趙煜的小算盤第119章 回心轉意第371章 報仇第595章 病倒第251章 小病第523章 謝禮第397章 疑心第481章 疑惑第241章 小丫頭第578章 說和第563章 嬤嬤們第194章 曹家第417章 就業討論第156章 上海亂局(上)第84章 傳信第492章 新友第576章 開導第40章 做戲第457章 體會第414章 中舉第315章 謝禮第570章 苦心第368章 警告第130章 川沙城下第474章 紅香第200章 送冰第623章 入夏第353章 差使第120章 搬離第470章 詭異第93章 人倫第26章 生疑第125章 門前罵戰第537章 白目第357章 厚聘第216章 戰果第375章 包圍第176章 待客第250章 太太們的舌戰第346章 席間第360章 內情第91章 兄妹定計第148章 兄妹團聚
第172章 喪鐘第297章 背約第530章 擴散第174章 勸食第300章 養子第338章 握手第291章 臘八會(五)第294章 評價第204章 贈衣第445章 米家第295章 賠禮第301章 孝順孫子第538章 宮門第159章 收贖第593章 帖子第532章 心急第230章 老太太們第152章 吃裡扒外第214章 求差事第110章 新太子第183章 逼迫第151章 逗趣第112章 鍾家盤算第360章 內情第111章 宮中暗戰第403章 利益第57章 小學數學老師趙琇第71章 太子退位第532章 心急第493章 進展第290章 臘八會(四)第20章 小插曲第48章 盧媽第312章 圖書館第596章 淡定第250章 太太們的舌戰第356章 堅決第313章 許諾第417章 就業討論第339章 請客第402章 質問第135章 海上時光(中)第519章 悔悟第167章 舊僕第42章 苦肉計第389章 臉紅第613章 勸弟第37章 許諾第614章 立儲第122章 太子南下第498章 信第305章 脫身第585章 女官第457章 體會第279章 救人第492章 新友第587章 誤會第70章 趙煜的小算盤第119章 回心轉意第371章 報仇第595章 病倒第251章 小病第523章 謝禮第397章 疑心第481章 疑惑第241章 小丫頭第578章 說和第563章 嬤嬤們第194章 曹家第417章 就業討論第156章 上海亂局(上)第84章 傳信第492章 新友第576章 開導第40章 做戲第457章 體會第414章 中舉第315章 謝禮第570章 苦心第368章 警告第130章 川沙城下第474章 紅香第200章 送冰第623章 入夏第353章 差使第120章 搬離第470章 詭異第93章 人倫第26章 生疑第125章 門前罵戰第537章 白目第357章 厚聘第216章 戰果第375章 包圍第176章 待客第250章 太太們的舌戰第346章 席間第360章 內情第91章 兄妹定計第148章 兄妹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