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白目

真定侯太夫人不甘心,正要說些什麼。就在這個時候,曹方氏忽然插話:“太后娘娘今日喜得佳孫媳,真是可喜可賀。”卻把話題向賀喜的方向扭轉過去了。

張氏也馬上反應過來,笑着向太后道賀。衆人如夢初醒,不管心裡樂不樂意,事情既成定局,她們除了賀喜,也沒別的選擇了。

還有一位與汾陽王太妃有親的國公千金暗暗警醒,回憶自己剛纔是否露出了什麼不該有的表情來,在太后面前失禮。皇長子妃之位既然已經無望,她就不能再失了儀態,連累自己將來名聲受損,覓不得好姻緣了。在整個大楚朝,除了皇長子以外,又不是沒有別的男子可以嫁。

她悄悄扯了一下母親的衣袖,後者也很快鎮定了下來。不管怎麼說,能得太后青眼,還是能給她女兒增添身價的。宗室皇親中還有不少未曾婚配的優秀子弟,可不能因爲一時失意,就把自個兒的後路給斷了。憑着自家與汾陽王太妃的親戚關係,汾陽王太妃在太后面前也頗有臉面,大約還能替她們說合說合。從那些子弟當中選擇一個好人選,她女兒的前程還是相當看好的。

她們母女倆恢復得快,張氏與趙琇祖孫倆是從頭到尾都沒有失過儀。蔣二太太事不關己,自然不受影響。曹方氏也相當淡定,就是曹蘿一直都略嫌緊張了些。

除卻這幾位,剩下的誥命與千金之中,丁家母女勉力維持着端莊優雅的儀態,卻不自覺地露出幾分不甘與堅持來,顯然不肯放棄自己的野心。真定侯太夫人面露急躁。她的孫女兒倒還端得住大家閨秀的模樣兒,也算是難得了,只可惜被長輩拖了後腿。至於剩下的那位國公夫人與她女兒,卻沒沉住氣,連向太后道賀時,也沒掩飾住失魂落魄的模樣,顯然落了下乘。太后與汾陽王太妃看在眼裡。已經將她們踢出局了。

太后不露聲色。面露微笑接受了衆人的賀喜。曹方氏又接着誇獎起李善文來,奉承太后這個孫媳婦選得好,選得妙。蔣二太太與她配合默契,張氏懵然地偶爾插話,倒也說得熱鬧。

明明是大好氣氛,可真定侯太夫人只惦記着自己心頭的大事。暗暗着急,嫌衆人只顧着奉承太后。誇獎新出爐的皇長子妃李氏,卻把廣平王世子的婚事給忘了。她見沒人提這個事兒,就忍不住插嘴了:“皇長子的婚事已經定了,可他是弟弟。上頭還有哥哥呢。不知太后娘娘可爲廣平王世子看好了世子妃的人選?也差不多是時候定下來了吧?”

衆人齊刷刷轉頭去看她,個個都面露詫異之色。見過沒眼色的,沒見過這麼沒眼色的。太后娘娘難道還能忘了自個兒親孫子的婚事不成?但皇長子與廣平王世子身份不同。先定了前者的婚配,也是正常。廣平王世子妃的人選。太后早有定論,遲早都要公佈的。真定侯太夫人着什麼急?她是以什麼身份在太后面前說這樣的話?

太后慢慢地收起了笑容,表情淡淡地,看不出有沒有生氣:“楨兒的婚事自然也該定下來了,難爲真定侯太夫人如此關心。”

衆人私下交換了一個眼神,都猜想真定侯太夫人這回是惹惱太后了。真定侯千金端莊的面孔上閃過一絲懊悔,方纔她見衆人奉承得太后笑逐顏開,氣氛正好,就鬆懈了,沒想到自家祖母會如此沉不住氣,非要跳出來問那一句話。這種事,無論誰說都沒有問題,獨他們真定侯府與對面的建南侯府兩家不能開口。祖母卻偏偏犯了這個忌諱。

可惜真定侯太夫人本人並沒有體會到孫女心中的苦澀,也沒有看出太后的情續,反而以爲太后是在誇獎她,連忙笑着說:“方纔臣婦瞧見廣平王世子,心裡就喜歡得不行。這世上怎會有這麼俊秀的後生呢?這樣的好孩子可不能委屈了,一定要挑個賢淑穩重的好姑娘來配。臣婦聽聞廣平王府如今沒有主母,心想這世子妃的人選可不能馬虎,只怕需得挑個年紀大些的,穩重能幹,才能過門就挑起管家大任來呢。那些年紀小的,有學問的,長得漂亮的,都不中用。太后娘娘可別選錯了人!”

衆人心中一陣無語。在場的姑娘都是太后看好的人選,所有人裡頭就數真定侯千金年紀最大。真定侯太夫人這是要爲自家孫女說項?但吃相也別太難看了,她要推薦孫女就只管推薦,把別人都踩在腳底下算什麼?況且那是廣平王世子,太后的親孫子,皇帝的嫡親侄兒,不是你哪個親戚家的小後生,隨便你“這孩子”、“那孩子”地念叨。你真定侯府算哪根蔥?竟有這麼大的臉,建議太后給孫子挑什麼樣的媳婦纔好?難道太后自己沒有主意,非要你一個鄉下老婆子來指點?

真定侯千金的臉色都白了。到得這一步,她再想維持端莊儀態,也很難堅持下去了。她畢竟只是個十五歲的小姑娘而已。真定侯府自從老侯爺戰死沙場,全家長年住在真定,久不上京,本來就被排斥在京城勳貴圈之外,無權無勢,除了一個侯爵之位,還有御賜的田莊,什麼都沒有。就連老侯爺昔年的舊部,也都斷了來往。侯府光景是一年不如一年,早年間還能唬得住官場上的人,如今卻連一個小小的縣令都可以不買他們的賬。

這大半年來,因母親帶她進京,得了太后的賞識,他們家在外頭也有了體面,人人見了都客氣地問聲好,地方官也恭敬了許多,還有富商送錢送東西來討好。可若是得罪了太后,這一切都會成爲泡影,她別說攀高枝了,只怕跟着家人返回真定,都未必能再象從前一般過太平日子。

早知如此,今日母親臥病,哪怕是錯過嫁入皇室的大好時機。也不該讓祖母帶她進宮參加大朝會纔是!

真定侯千金雙腿一軟,跪在地上,低頭請罪:“太后恕罪,祖母久居鄉野,疏於禮儀,請您看在她年邁的份上,饒恕她吧。”

真定侯太夫人懵了。無措地看着孫女:“丫頭。你這是做什麼?”她慌慌張張地站起身,想不明白自己哪裡做錯了,孫女怎的忽然跪地請罪?她有什麼失禮的地方嗎?可她一向這樣說話。也沒誰說她錯了。太后娘娘又如此和氣,就算她說錯了什麼,也不至於降罪吧?

真定侯太夫人看向其他人,幾乎所有人都移開了視線。懶得搭理這樣白目的老婦。只有張氏看得不忍心,覺得她只是久在鄉野。做慣了高高在上的老封君,不知道宮中的規矩,纔會說話無狀。雖然荒唐,卻也沒有壞心。想想自己。剛回京城的時候,因爲不擅交際,不是也吃過虧麼?於是她便向太后求情:“娘娘熄怒。真定侯太夫人一向住在京外,今兒又是頭一回進宮。她年紀也大了,禮儀上有所疏失也是難免。您只當看在老真定侯的份上,寬恕她吧。”

她本是好意,真定侯太夫人卻想歪了,覺得她這話在諷刺自個兒是個鄉下人,比不得她常常入宮,跟太后相熟,便拉長了臉:“建南侯太夫人說這話是什麼意思?你不也一向住在京外麼?前不久纔回來的,能比我強到哪裡去?”

張氏一番好意,被人潑了冷水,臉色也有些難看。真定侯千金都快要哭出來了,扯着祖母的袖子示意她閉嘴。真定侯太夫人只覺得孫女今天處處跟她做對,心中更惱火了。

太后在上面看得分明,嘲諷地笑笑,淡淡地對張氏說:“你還是那麼好脾氣。”又轉向趙琇:“你祖母是個好心的,只是這世上,好心未必能得好報。我看她心裡也憋着氣呢,你好生勸勸她,別讓她難受。”

趙琇其實心裡也一直在着惱,聽到太后這話,反而笑了:“是。臣女的祖母其實是個最不愛計較的性子,有些什麼氣,回頭念一回經,就通通忘了。臣女若是小心翼翼去開解,她說不定還會一臉不解地反問:你到底在說什麼呢?”

太后聽得哈哈大笑:“你倒是清楚你祖母的性子。有時候真是旁人替她生氣,她自個兒卻早忘了,叫人氣也不是,笑也不是。她如此豁達,倒叫人看着羨慕。”

張氏知道太后是在打趣自己,早把先前那點兒不悅都拋開了,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起來。

太后又對真定侯千金說:“起來吧,哀家也沒說什麼。你祖母在家想必是做慣了老封君,人人都奉承她,她不必忌諱什麼,所以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了。哀家跟她有什麼好計較的?你是個懂事的好孩子,哀家心裡有數,快起來吧。”

真定侯千金紅着眼圈給太后磕了頭,站了起來,一張小臉慘白慘白的,十分可憐。衆人見了都嘆氣。她這大半年也進宮幾回了,平日在外交際,大家都是見慣的,知道她品貌雙全,端莊穩重,沒什麼好挑剔的。真定侯夫人也是位知書達禮的好母親。哪裡知道還有這麼一位祖母在呢?這小姑娘也是可憐。

人人心裡都知道是怎麼回事,獨有真定侯太夫人還是一臉茫然。太后那話難道是在說她確實說錯了什麼?到底是哪裡不妥了?現在太后叫她孫女起來,算是饒恕她了麼?那她還要不要下跪謝恩?她也是一把老骨頭了,從來沒受過今天這樣的罪,能不跪還是不跪的好……

她還沒糾結完,太后已經沒了心情,衝身邊的宮人點了點頭,那宮人便笑着宣佈:“太后娘娘累了,衆位夫人和姑娘暫且退下吧。”又給各位誥命與姑娘分發了太后的賞賜。

其中誥命們得的東西基本是一樣的,都是一柄香如意,兩匹錦緞,兩匹洋絨。姑娘們則得了兩匹大紅羽緞,趙琇、真定侯千金與那位同汾陽王太妃有親的國公千金多得一個玉香囊,蔣六姑娘和曹蘿得了一個玉佩,另一位國公千金與丁姑娘卻只有一個繡花香袋。

看到各自得的東西,衆人心裡都浮想聯翩。可惜太后很快就起身離開了,她們來不及多想,只能跪地恭送。(未完待續)

ps:回來了,恢復正常更新

第516章 市恩第182章 陌生的親人第111章 宮中暗戰第8章 弄巧成拙第599章 臂膀第179章 各個擊破第63章 宗族義務第267章 心虛第414章 中舉第252章 避寒第375章 包圍第135章 海上時光(中)第92章 實行第622章 圈套第16章 廣平王世子第545章 拜帖第609章 扣下第276章 禮物第57章 小學數學老師趙琇第230章 老太太們第164章 找補第552章 牽制第281章 討價還價第347章 婚約第409章 聽戲第77章 奇怪的盧大壽第360章 內情第132章 見機行事第350章 地震第232章 山居第146章 平定第593章 帖子第125章 門前罵戰第395章 偶遇第217章 新店第191章 侯府舊宅(下)第26章 生疑第344章 新居第114章 遺孀第249章 搶白第583章 告狀第438章 還價第27章 細思恐極第586章 庶妃第230章 老太太們第129章 太子入城第9章 說客上門第284章 遺案第592章 請求第212章 精明媳婦第478章 害臊第94章 招供第52章 匆匆五年第503章 善後第307章 籌備第587章 誤會第451章 送信第94章 招供第187章 新皇第303章 過年第618章 胡姑娘第614章 立儲第27章 細思恐極第174章 勸食第314章 籌備第267章 心虛第234章 置莊第231章 秋景第323章 有恃無恐第110章 新太子第534章 新年第142章 善後第473章 疑惑第164章 找補第524章 邀請第545章 拜帖第386章 訴苦第354章 秘信第245章 裝病成真病第501章 潮第61章 提點第529章 影響第515章 反應第75章 後宮詭異第173章 雨天第410章 倒打第249章 搶白第553章 盤算第584章 側妃第306章 宣傳戰第39章 朱氏麗嬪第140章 厚臉皮第584章 側妃第572章 做媒第421章 坦率第564章 做媒第36章 奏本第576章 開導第598章 選擇第112章 鍾家盤算
第516章 市恩第182章 陌生的親人第111章 宮中暗戰第8章 弄巧成拙第599章 臂膀第179章 各個擊破第63章 宗族義務第267章 心虛第414章 中舉第252章 避寒第375章 包圍第135章 海上時光(中)第92章 實行第622章 圈套第16章 廣平王世子第545章 拜帖第609章 扣下第276章 禮物第57章 小學數學老師趙琇第230章 老太太們第164章 找補第552章 牽制第281章 討價還價第347章 婚約第409章 聽戲第77章 奇怪的盧大壽第360章 內情第132章 見機行事第350章 地震第232章 山居第146章 平定第593章 帖子第125章 門前罵戰第395章 偶遇第217章 新店第191章 侯府舊宅(下)第26章 生疑第344章 新居第114章 遺孀第249章 搶白第583章 告狀第438章 還價第27章 細思恐極第586章 庶妃第230章 老太太們第129章 太子入城第9章 說客上門第284章 遺案第592章 請求第212章 精明媳婦第478章 害臊第94章 招供第52章 匆匆五年第503章 善後第307章 籌備第587章 誤會第451章 送信第94章 招供第187章 新皇第303章 過年第618章 胡姑娘第614章 立儲第27章 細思恐極第174章 勸食第314章 籌備第267章 心虛第234章 置莊第231章 秋景第323章 有恃無恐第110章 新太子第534章 新年第142章 善後第473章 疑惑第164章 找補第524章 邀請第545章 拜帖第386章 訴苦第354章 秘信第245章 裝病成真病第501章 潮第61章 提點第529章 影響第515章 反應第75章 後宮詭異第173章 雨天第410章 倒打第249章 搶白第553章 盤算第584章 側妃第306章 宣傳戰第39章 朱氏麗嬪第140章 厚臉皮第584章 側妃第572章 做媒第421章 坦率第564章 做媒第36章 奏本第576章 開導第598章 選擇第112章 鍾家盤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