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籌備

趙琇與趙瑋在書房裡足足商量了半日纔出來。張氏不知孫子孫女都說了些什麼話,竟要耽擱這麼久的功夫,吃過午飯後便有些好奇地問了趙琇。

趙琇輕描淡寫地答道:“也沒什麼,就是要如何接濟牛氏與趙湘,又不能讓她們得寸進尺,具體的安排我跟哥哥仔細考慮過了。也許將來真要一直養活她們,就是不知道她們是否會知道好歹。”

張氏聞言十分吃驚:“什麼?莫非你們打算把人接回家裡來?!”孫子孫女從前不是一直反對這麼做的麼?

趙琇笑道:“怎麼可能?在外頭租個小院子給她們住就行了,每月給二兩銀子生活費,再請個大夫定時過去給牛氏看診。只要她們溫飽不愁,趙澤那邊想必就能放下心了吧?外人如果再怪我們冷酷無情,就是無理取鬧了。”

張氏這才鬆了口氣,笑道:“這倒罷了,只是每月只給二兩銀子,會不會太少了些?牛氏斷不肯接受的。”

“她主僕三個,不用付房租,不用花葯錢,二兩銀子只買柴米油鹽和日常所需,綽綽有餘了。京城裡八九品的小官吏,一個月的官俸也差不多隻有這個數,還得養活一家大小呢。她們兩個罪人家眷,能有這個待遇已經是上輩子燒了高香了。”趙琇的語氣十分不以爲然,“我們就只給這麼多,愛要不要。她們若不要,我們正好省了銀子。”

張氏啞然失笑。其實她並不願意理會牛氏與趙湘的吃穿用度,更情願甩一二十兩銀子給她們,由得她們折騰去,但趙琇所言也不失爲一個好法子。她並不是迂腐之人。二兩銀子雖少,但對尋常人家而言,溫飽是足夠了。既然能讓牛氏與趙湘不用爲吃穿犯愁,她又何必非要多掏點錢給仇人享用呢?

趙琇見她接受了自己的安排,心裡也暗暗鬆了口氣。她還真擔心祖母一時聖母心發作。覺得二兩銀子太少,非得多給些呢。還好,事實證明祖母還沒糊塗。她便趁機向張氏提出了另一個要求:“祖母,您瞧,我們家回到京城也有差不多一年了,皇上順利登基。新朝改元,局勢也平定下來。我們是不是該給祖父做一做法事了?五月就是祖父的週年祭日,不如我們提前百日開始爲祖父祈福吧?”

一句話提醒了張氏。這麼多年來,也不知是不是趙玦心虛,竟從未鄭重祭拜過老郡公。只是每逢年節上香上供而已,法事是從未有過的。如今諸事穩當,她祖孫三人重回京城,孫子也順利襲爵了,於情於理,都該祭一祭老郡公的。只是她對趙琇提出的規模有些猶疑:“法事是該做,但做上百日……會不會太過張揚了?”

“以孝爲名,張揚些又如何?”趙琇有着不同的看法。“況且我們做法事,也不是講究用的東西有多貴重奢侈,而是求個聲勢浩大。廣結善緣。我們可以只叫幾個和尚唸經祈福,但同時每日在寺外搭粥棚,施粥施米;又或是找幾位醫術高明的大夫,向窮人贈醫施藥;又或是向歷年從邊疆退役歸來的老弱殘兵施以援手;也可以建個圖書館,在裡面放上各種經史典籍,歡迎各地學子前來免費閱讀抄錄……等等等等。只要是以紀念祖父爲名做的善事。同樣能給祖父積福,卻不怕會被人說張揚、勞民傷財什麼的。我覺得是件挺好的事。”

張氏被孫女說動了。這樣的善事。她自然是願意做的。尤其是趙琇說的,幫助老兵以及免費爲學子提供書籍一事。更是符合她的心意。不過她還有些擔憂:“若是朝上有御史說我們收買人心……”

趙琇笑了笑:“爲先人祈福做做好事,也成了收買人心的舉動了。那我們就承認好了。沒錯,我們就是在收買人心!”

張氏白了孫女一眼:“又胡說了。你在家說笑倒無妨,在外人面前也這麼說,就要真給你哥哥惹禍了。明明是好事,你又怎能扭曲了自己的本意?”她想了想:“也罷,以孝爲名,確實可以堵住一些人的嘴。若還有人說我們閒話,大不了我親自進宮向太后說明就好。只要太后與皇上明白我們的本意,御史也就是說說罷了。”

趙琇笑而不語。她可沒撒謊,她真是想要收買人心來着,只不過目的不是爲了造反或怎樣,而是要給建南侯府打造一個好名聲。民間,軍隊,士林,全方位撒網。她就不信了,這樣還不能讓那些御史閉嘴!只要建南侯府的好名聲真正建立起來,他們再嚼舌頭,只會惹來一身腥!

至於君王的忌憚什麼的……建南侯府一家子老弱婦孺,趙瑋又尚未入朝,就算入朝,也是跟皇帝一黨的,手中權勢極其有限。這樣的背景,就算名聲好些,威望高些,又能管什麼用?皇帝纔沒那麼閒,覺得他們家會有心造反呢。

趙琇端起茶碗輕啜一口,放下茶碗道:“還有一件事,我想問問祖母的意思。若要給祖父做法事,要不要連着父親、母親的法事也一併做了?我覺得圖書館那事兒,以父親的名義做也是可以的,畢竟父親生前就是舉人,年少有才名,在京中也是人所共知。我纔跟哥哥商量呢,要不要尋家大寺廟,給父親和母親各點一盞長明燈?趁着趙澤還在京城,讓他去給父親與母親磕個頭吧。當年的事,雖然並非出自他所願,他畢竟是事發的根源,他去磕個頭,也算是賠罪了。”

張氏愣了一愣,眼圈漸漸地紅了。想起那麼年青就逝去的兒子和兒媳,她就忍不住鼻頭髮酸。即使她心中對趙澤再憐惜,記起兒子媳婦的死因,她也無法搖頭說不。她低下頭,默默掉了一會兒眼淚,便點頭道:“這樣也好。其實先前還在奉賢老家時。他就到過我們家裡,向你父母的牌位磕頭,只是你哥哥與你未曾親見罷了。就讓他傷好之後,再磕一次吧。在你父母靈前念三日經,也是爲他自己贖罪。”

事情就這麼定下了。張氏心情不是很好,交代了孫女幾句瑣事,便想回臥室裡歇息。

這時候盧媽趕了過來,她不知因爲何事,臉上帶着興奮的表情,興沖沖對張氏說:“老夫人。小侯爺既要尋老資歷的家人,何不讓我去呢?”

張氏根本就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你說什麼呢?”

盧媽驚訝極了,趙琇便笑說:“事情是哥哥攬下的,他說了,辦好之前不會來煩祖母。因此祖母不知道媽媽在說什麼。”

盧媽這才明白了,忙對張氏道:“小侯爺要尋從前老郡公在時,就在府中侍候的老家人,要年齡大些,資歷深些,最好是在輩份上能壓得住那邊大太太的,說是要打發去永濟寺衚衕辦事。資歷深些,跟那邊大太太說起話來。底氣也足些。他們在底下吵的亂糟糟的,也不知道推舉誰。我想,我是老夫人的陪嫁。按輩份與那邊大太太倒是一輩的,資歷也夠深了,正好能接下這個差事。卻不知爲何,小侯爺非要往底下尋去,不來找我呢?”

盧媽這話並不是沒有道理的,但趙琇卻不太同意。趙瑋找老家人。是爲了去向牛氏施下馬威,盧媽論輩份論資歷都夠格了。無奈她丈夫兒子都曾經被牛氏母子收買,底氣未免不足。萬一罵人時被牛氏揭開來。豈不是尷尬?還是另找人的好。

可這話她卻不好直說,那就會傷到盧媽的自尊了,只得好言相勸:“媽媽別急,哥哥這麼做,定有他的道理。其實你已經脫籍爲良了,再頂着咱們家老僕的名頭出去,好象不太合適。你就當是爲了碧蓮與明章着想吧,這事兒還是交給別人辦好了。”

張氏聽了,也勸盧媽:“孩子們想得也有道理,秀菊,你就別去了。”

盧媽想了想,無奈地答應了:“若不是爲了那兩個孽障,我定要去把那惡毒的婦人好好罵一頓的!”

待把盧媽勸走了,張氏又問趙琇:“到底是怎麼回事?你們要打發家人跟牛氏說什麼?是爲了銀子的事麼?”

趙琇笑着搖頭。銀子?纔沒有這麼簡單呢!

趙瑋最終找到了一個非常合適的人選。

從前老郡公還在時,有一個長隨,是他在山東做小武官時就帶在身邊的,年紀比他還要長几歲,他平時都會稱呼對方一聲烏大哥。這位烏大哥年紀大了,如今成了老烏頭。昔日他跟着老郡公上戰場,受過暗傷,因此夫妻兩個無兒無女,一直在建南侯府裡養老。後來是張氏見了不忍,就從家生僕從中挑選了一個孤兒,給他們夫妻做了養子。那養子品性不錯,也懂得感恩,將二老視作親生父母,因此老烏頭夫妻倆養老的小日子過得不錯。

郡公爺去世後,張氏與趙焯一家被趕回老家,這老烏頭看不過眼了,數落了新任的主人幾回。那時趙炯還在南邊,家裡是牛氏當家,她將老烏頭當成是不合時宜的惡奴,直接就把人一家趕出府了,差不多是最早被攆的僕人之一。那個時候,趙焯夫妻的死訊都還未傳回京城呢。老烏頭帶着老妻和養子、孫子們離開建南侯府,憑着從前老郡公給的賞賜,日子倒還過得,只是這口氣咽不下去。

趙瑋攜妹迴歸京城,又襲了爵位。聞訊的舊僕人趕回來投奔,其中也包括老烏頭的養子一家,但老烏頭本身卻沒有回來。他認爲自己夫妻都是一把年紀了,就算回來,也沒法替主人做事,就是死賴着吃白飯而已,反正生活還能繼續,又何必再給主人添負擔呢?如今趙瑋要尋積年的老家人,他養子跟老烏頭說了,他覺得自己還能派上用場,就義不容辭地帶着老妻一塊兒來了。

張氏見到久別多年的老烏頭夫妻倆,眼圈就忍不住紅了,還拉着烏婆子的手哽咽道:“我只見到你們家兒孫回來,只當你們已經不在了,又怕問了你家孩子,知道的是壞消息,大家心裡都不好過。早知道你們還過得好好的,我就去瞧你們了。怎的也不跟我說一聲呢?”

烏婆子笑道:“夫人別笑話,我們老頭子就是這個古怪脾氣,他說自己這把年紀了,回來也只能養老,什麼事都幹不成,反而要主人家白白養活,他拉不下這個臉。其實我說這有什麼?夫人和小侯爺難道就缺他一碗飯了?他這般作態,不過是因爲從前在府裡也算有些體面,卻叫前頭的大太太給趕出府去,他覺得沒臉,不想見故人罷了。”

張氏就當了真:“這有什麼?我也一樣被他們夫妻趕出去了,如今還不是安安穩穩坐在這裡?原是他們的錯,很不必爲此覺得丟臉。”又嘆道:“這些年,你們一定受了不少委屈。”

老烏頭悶聲道:“不委屈,夫人給我挑的好兒子,十分孝順。”

張氏笑了:“我知道,他如今正在侯府宅子那邊做監工呢,辦事最是公道能幹的,人人都誇他好。你們夫妻教養出來的孩子,還能不好麼?知道是他,我就放心了,什麼都不必過問。”

烏婆子忙笑着行禮:“謝過夫人對那孩子如此信任。那日飯後得了閒,我聽說侯府老宅子已經修建得差不多了,就叫孫子扶我去了瞧了一眼,果真跟當年新搬進去時一模一樣!一樣的氣派!”

張氏聽得有些嚮往:“我都是交給孫子去處置,還沒過去瞧過呢。已經快完工了麼?那真是太好了。”她拍了拍烏婆子的手:“如今也就只有你們這些老家人,還記得從前的事了,比我都要知道得多。我也不知道瑋哥兒想讓你們做什麼事,但你們也是一把年紀了,若是有爲難之處,只管說出來,不必勉強。那孩子素來明事理,不會責怪你們的。”

老烏頭又悶聲道:“不勉強,好得很。”烏婆子也笑道:“夫人也太小心了,我們若是不願意,又怎會回來?那本是大好事,我老婆子還要謝過小侯爺,給我們夫妻一個出氣的機會呢!不是老婆子說,夫人的爲人再好不過,就是太過心慈手軟了些。對付那等惡毒卑下的婦人,很快拿出婆婆的架子來教訓她一頓,哪怕是給她幾耳光呢,外人也會覺得是應該的。夫人卻一再饒過她,倒叫她囂張到現在了。”

張氏嘆了口氣,默然不語。其實她又何嘗沒有後悔過當年太過輕易地退讓?但她本性如此,就算時光重來,叫她再一次面對那種境況,她興許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只是不會再聽從趙煜的提議,攜子帶孫送靈返鄉罷了。

往事不可追,她只能將愁緒拋開,問出心中的疑問:“說起來,瑋哥兒找你們,到底想讓你們做什麼去呢?”(未完待續)

第552章 牽制第154章 棉襖第212章 精明媳婦第429章 說客第108章 尋茶記第620章 說客第45章 破綻處處第511章 信第478章 害臊第383章 木梳第476章 會面第225章 落荒而逃第424章 冷茶第545章 拜帖第412章 丟臉第519章 悔悟第574章 壯大第26章 生疑第566章 見識第194章 曹家第243章 弄巧成拙第283章 偶遇第258章 後續第382章 怒火第287章 臘八會(一)第430章 再召見第506章 巡視第9章 說客上門第165章 梨花一枝春帶雨第465章 回絕第206章 族人進京第4章 流言紛紛第176章 待客第544章 漣漪第167章 舊僕第394章 威脅第35章 暗涌第551章 顧慮第622章 圈套第237章 露餡第551章 顧慮第591章 新生第436章 阻攔第21章 好戲第144章 心冷第97章 打臉第15章 奇言詭行第195章 不合時宜的請求第290章 臘八會(四)第475章 大案第618章 胡姑娘第233章 邀請第431章 告狀第454章 離開第342章 警告第382章 怒火第128章 將至第278章 消息第78章 白玉炕屏第480章 私房話第233章 邀請第454章 離開第618章 胡姑娘第247章 詩會第604章 茶話第575章 說笑第332章 剝繭第265章 心臟病第111章 宮中暗戰第76章 察覺第360章 內情第550章 喜脈第262章 夜笛第370章 傳聞第336章 送書第261章 告密第17章 小人讒言第550章 喜脈第625章 嘆息第400章 夜第36章 奏本第348章 賢名第71章 太子退位第68章 現場視察第624章 因果第429章 說客第264章 表白第364章 緊追第292章 臘八會(六)第338章 握手第544章 漣漪第203章 聽聞第474章 紅香第614章 立儲第494章 猶豫第132章 見機行事第365章 打趣第539章 議定第355章 警告第152章 吃裡扒外
第552章 牽制第154章 棉襖第212章 精明媳婦第429章 說客第108章 尋茶記第620章 說客第45章 破綻處處第511章 信第478章 害臊第383章 木梳第476章 會面第225章 落荒而逃第424章 冷茶第545章 拜帖第412章 丟臉第519章 悔悟第574章 壯大第26章 生疑第566章 見識第194章 曹家第243章 弄巧成拙第283章 偶遇第258章 後續第382章 怒火第287章 臘八會(一)第430章 再召見第506章 巡視第9章 說客上門第165章 梨花一枝春帶雨第465章 回絕第206章 族人進京第4章 流言紛紛第176章 待客第544章 漣漪第167章 舊僕第394章 威脅第35章 暗涌第551章 顧慮第622章 圈套第237章 露餡第551章 顧慮第591章 新生第436章 阻攔第21章 好戲第144章 心冷第97章 打臉第15章 奇言詭行第195章 不合時宜的請求第290章 臘八會(四)第475章 大案第618章 胡姑娘第233章 邀請第431章 告狀第454章 離開第342章 警告第382章 怒火第128章 將至第278章 消息第78章 白玉炕屏第480章 私房話第233章 邀請第454章 離開第618章 胡姑娘第247章 詩會第604章 茶話第575章 說笑第332章 剝繭第265章 心臟病第111章 宮中暗戰第76章 察覺第360章 內情第550章 喜脈第262章 夜笛第370章 傳聞第336章 送書第261章 告密第17章 小人讒言第550章 喜脈第625章 嘆息第400章 夜第36章 奏本第348章 賢名第71章 太子退位第68章 現場視察第624章 因果第429章 說客第264章 表白第364章 緊追第292章 臘八會(六)第338章 握手第544章 漣漪第203章 聽聞第474章 紅香第614章 立儲第494章 猶豫第132章 見機行事第365章 打趣第539章 議定第355章 警告第152章 吃裡扒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