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茶話

趙琇聽了,只覺得奇了。哪有未過門的孫媳婦在新年時跑到未來祖婆婆面前陪她說笑的道理?況且元宵時太后要在宮中辦家宴,皇帝、王爺們肯定要陪着的,各府世子、王子們也會出現,那可都是太后的兒子、孫子、侄子、侄孫子們。這樣的場合,就算是已過門的汾陽王世子妃,都不好跟男人們坐一塊兒呢,更何況是她與李善文這兩個尚未過門的黃花大閨女?

也許太后只是寂寞了想見見小姑娘們,可誰家也沒有這個道理。就算皇家尊貴,也要講究點禮法吧?

趙琇便對張氏說:“這不可能的,我跟李家姑娘還未有名份呢,怎能去參加皇家家宴?到時候我們到了席上見到其他皇室中人,要如何自處呢?”

張氏其實也覺得這麼做不妥,只是太后今日興致不錯,也不知是不是因爲端嬪有孕,她又要添孫子孫女的緣故。她隨口提起,衆誥命也只能聽從了。張氏出宮後,也曾尋了李家老夫人商議過,都覺得太后是知禮之人,若元宵那日真要把女孩兒們召進宮去參加皇室家宴,必有妥當的安排,不會叫人說違禮的。到了那一日,無論是趙家還是李家,都不好尋藉口不讓孫女兒入宮,否則豈不是掃了太后的興?兩個女孩兒將來都是要嫁進皇家去的,不能在未過門前,就先得罪了婆家最尊貴的長輩。

趙琇聽了也無語了,這麼說來,她是一定要去的了?不過去也沒什麼,她還能順便見一見,皇室裡都有些什麼人呢。既然汾陽王世子妃也去。那其他王府興許也會去。她受了宮嬤嬤與左嬤嬤近一年的教導,正好趁這個機會先把人給認一認。

張氏卻笑說:“這哪兒能呀?雖說是家宴,但也男女有別,男人與女眷必是分席而坐的,當中立一個大屏風,甚至是在不同的殿室裡擺席。你不會有機會見到其他王爺、世子、王子們的。別說如今你還未過門了,就算是汾陽王世子妃這樣已經嫁進了宗室裡的女眷。也沒有跟大伯子小叔子一堆兒人面前露臉的道理。”

趙琇想想也對。就有些鬱悶了:“那太后豈不是還要跟兒子、孫子們分開來坐?這樣的家宴又算哪門子的家宴呢?皇家規矩大,反而不如咱們一般人家親近了。”想想高楨就是在這樣的環境里長大的,等他們成了婚。當着外人的面,規矩是要維持的,但私底下,生活中。夫妻之間還是不要太講究俗禮的好。什麼規矩、禮數、儀態,偶爾講究一下就可以了。天天二十四小時都要擺出那個架子來,這日子也未免過得太拘謹了些,她可受不了。

不過趙琇還是覺得,在未嫁之前參加皇室家宴。是件挺坑爹的事。她都可以想象到外界會怎麼議論了。太后也許只是一時心血來潮,大衆也會爲尊者諱,可她與李善文。就有可能會成爲大衆議論的中心,那可太令人煩心了。

太后怎會有這種念頭?

趙琇忍不住去尋了宮嬤嬤與左嬤嬤請教。

兩位嬤嬤新年期間休假。不必再給她上課,要過了正月,才恢復正常課程。但她們此刻又不好回宮去,因此趙琇仍舊留她們在建南侯府中住下,仍舊衣食住行照料妥帖,得知她們假期內有意出門訪友,還讓人給她們各備了一輛馬車,以及跟車的車伕、婆子若干,再添一個跑腿的小丫頭。過年的新衣裳、新首飾,則是早早就送到她們的住處去了。

兩位嬤嬤在建南侯府的日子過得十分舒服,與趙家祖孫相處得越發融洽了。就連宮嬤嬤,都認同了左嬤嬤的想法。若真能隨着趙琇進入廣平王府,成爲王府供奉嬤嬤,那可比在宮裡苦熬下去要舒服得多。將來年紀大了,只需求一求王府主母的恩典,她們也可以得一筆錢財、幾畝田地、幾間房屋,安心回鄉養老去。不象在宮裡,年邁無能了,又或是服侍的主人去世,就只能被送到某個廟裡等死,日子過得還不如新進宮的小丫頭。

太后的年紀可不輕了。

宮嬤嬤與左嬤嬤前兩日纔出去訪過友,探望了幾位早年出了宮的老姐妹,今日倒是閒在家中,見趙琇前來,都頗爲歡喜。

冬日無聊,她們都是有文化有品味的女子,跟幾個不大識字又早已混熟了的小丫頭聊天,能有什麼趣味?正月裡又不好動針線,寫字下棋手會冷,只能老姐妹倆圍爐茶話。眼見有了第三人加入,可不得歡喜嗎?

趙琇端端正正向二位行了禮,坐下後,先是寒暄幾句,問她們近日過得好不好?吃得是否稱心如意?炭火充不充足?衣賞被褥是否暖和?丫頭婆子們侍候得是否精心?還有沒有別的什麼需要……

左嬤嬤笑着代表自己與宮嬤嬤表示:“多謝大姑娘想着了,我們老姐妹倆在府上過得很好,吃穿不愁,炭火足夠,底下人侍候得也極好,大姑娘不必擔心了。今日大姑娘忽然來此,莫非是有什麼事要尋我們?”

趙琇便把太后的話說了,又道出了自己的憂慮。果然,宮嬤嬤立時就皺起了眉頭,給出判斷:“這不合禮數,太后娘娘斷不會如此行事。”

左嬤嬤也覺得不大可能,不過她又問趙琇:“宮裡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太后娘娘大約是一時興頭上吧?想必過兩日就會有旨意下來,必不會叫大姑娘與李家姑娘去參加家宴的。既是家宴,怎好叫未過門的新媳婦去?若是大宴,請你們去倒還罷了。”

宮嬤嬤沉聲道:“太后娘娘多半會讓你們在元宵當日或是前一日入宮陪她說說話,也許還要陪着用午膳,但晚上的家宴,是用不着你們的。”

趙琇聽了,心中定了些。不過對於太后給端嬪體面。以及皇后本來要出席新年大朝卻又再度被禁足之事,她就不打算跟兩位嬤嬤說了。這二位畢竟還是宮裡的人,把這事兒告訴了她們,她要如何解釋消息來源呢?總不好給曹家人帶去麻煩。

又過得兩日,慈寧宮中果然下了旨意,正如宮嬤嬤所說,太后召見趙琇與李善文。並不是在元宵家宴的時候。而是在那天的午後。她老人家想跟幾個小姑娘曬曬太陽,喝杯茶,聊聊天。等到天黑前就會把小姑娘們都送回家去了。這一趟受邀的,不僅僅有趙琇與李善文,還有汾陽王世子妃,以及另兩位未出閣的小姑娘。都是十四五歲光景,出身於京外中等以上的官宦勳貴家庭。也未定下親事。

有猜測說,京城宗室裡還有幾名子弟已到婚齡,尚未定親。這兩個小姑娘,興許就是要配給他們的。

張氏還很快就打聽到。其中一位姑娘,傳聞中要被許給一位郡王長子,而她也是那家郡王妃的外甥女。親上加親,是郡王府自個兒定下的姻緣。報到宮裡去,想求皇帝或是太后賜婚,討個體面。

爲此,張氏就特地囑咐了孫女兒趙琇:“這兩位姑娘,你雖從不相識,也從未與她們打過交道,但日後都是妯娌,當好生相處,萬萬不可與人治氣。那是在宮裡,又有太后娘娘在,若你受了委屈,太后娘娘自會爲你做主。”

趙琇答應着,爲元宵那日的茶話會準備起服裝首飾來。忽一日廣平王府派了煙雨過來,給她送來了一套珍珠頭面,其中一隻小珠鳳,用的是略帶點兒淺粉色的珍珠,既清新粉嫩又少見,十分珍貴,趙琇一瞧就喜歡上了。

柳綠在旁笑道:“姑娘,世子還真是有心,恰巧姑娘這回準備穿進宮去的,就是那套淺緋色的新衣,跟這隻珠鳳可不正好配得上麼?姑娘穿了那套新衣,只需要戴這一隻珠鳳,再配上耳墜,旁的點綴都不需要了,已是天仙一般。世子是怎麼猜到姑娘正需要這麼一件首飾的呢?莫非就是傳說中的心有靈犀一點通?”

趙琇聽得忍不住把帕子摔到她臉上去:“胡說!不過是湊巧罷了。”然而心裡也是有些小歡喜的。未來夫婿的審美觀與品味跟她相合,日後在一起生活就好相處了。

元宵當日,她便穿戴一新,頭上簪着那隻小珠鳳進了宮。到慈寧宮門前的時候,她正好遇上了久不見面的李善文。

李善文長高了許多,瞧着已經有大姑娘的模樣了,不再象從前那樣一團孩子氣。她下巴有些尖,人也有些消瘦,不過氣色倒還好,舉止禮儀已經十分有模有樣,看起來竟比趙琇還要端莊幾分,見了面,笑不露齒,眼裡卻閃耀着真心歡喜的光芒:“趙姐姐,好久不見了!”

趙琇拉着她的手,心裡也十分歡喜。當然了,同時她也有些警醒,忙將腰板得更直些,步伐縮小一點,不停地提醒自己,要淑女一些,別太隨意……

進了慈寧宮,汾陽王世子妃已經在此等候了。她婚後大約過得很好,竟比婚前又胖了些,臉色白裡透紅,嫩得如同水蜜桃一般。無論是身上的衣賞,還是頭上的首飾,都顯得華貴而精緻,又不失優雅,顯然十分受丈夫寵愛。她見趙琇與李善文來了,高高興興地拉起她們的手:“多時未見了,你們都變了好多,更象是大姑娘了。太后娘娘見了你們這模樣,一定十分歡喜。”

李善文紅着臉羞澀地低下頭,心中卻是鬆了口氣。她雖是要嫁給皇長子,日後卻是極有可能要母儀天下的,嬤嬤們教導她禮儀規範,要比旁人更嚴厲幾分。如今聽得已經是皇家婦的堂嫂認可,她心中也略安定了些。只要能讓太后滿意,她日後就能更容易在皇家站住腳了。

趙琇問汾陽王世子妃:“其他人還未到麼?”對方答說:“還未到呢,只怕還要再等晚一些。”但她看了看殿後的自鳴鐘,又忍不住皺起了眉頭:“再不來,恐怕就遲了。照着平日的時間,再過得一刻鐘,太后娘娘就午睡起來了。”

正說着,另兩位嬌客也到了。原來她們是在宮門前相遇了,便結伴而來,路上一路說着話,就走得慢了些。汾陽王世子妃介紹四女彼此相識見禮,就聽得內殿傳來擊掌聲,宮人們手捧水盆、手巾、鏡奩等物魚貫而入。

是太后醒了。

太后梳洗,又花了兩刻鐘的時間。期間趙琇與其他人一直候在外殿,摒聲靜氣不敢出聲。兩刻鐘後,太后穿着常服,緩緩從殿後走出來,見了她們便先笑了:“叫你們久等了吧?哀家是老太婆了,動作總是要慢些的。”

趙琇等人齊齊行禮稱不敢,又大禮拜見。

太后擺手命去,笑着說:“今日天氣不太好,早起還有陽光,過了午後,倒下起了小雪。本來還打算帶你們上花園裡走走,如今還是算了吧。你們嬌生慣養的,別吹了風。西暖閣裡暖和,我們上那裡吃茶說話去。”

一衆人便轉移去了西暖閣,果然暖和得很,落地黃銅大薰爐裡燃着清洌的梅花香餅,十分好聞。太后命人上了香茶小點,與衆女聊幾句家常,不過是問着你的祖母身體如何,她的母親病好了沒有,又或是誰家上京後是否住得習慣,等等等等。

結束了寒暄後,太后就直入正題:“你們可知道,我爲什麼特地將你們召進宮來說話?你們家裡的長輩都覺得哀家這旨意很不合規矩吧?”(未完待續)

第327章 嫌棄第151章 逗趣第162章 欺騙第221章 中秋夜第620章 說客第424章 冷茶第516章 市恩第508章 相見第134章 海上時光(上)第72章 疑點第179章 各個擊破第407章 秋闈第458章 啓發第124章 大雨再臨第623章 入夏第589章 質問第618章 胡姑娘第355章 警告第483章 獻殷勤第213章 圖紙第313章 許諾第568章 追加第560章 妄念第591章 新生第124章 大雨再臨第165章 梨花一枝春帶雨第339章 請客第119章 回心轉意第531章 匆匆一面第444章 表侄第278章 消息第205章 雪花酪第336章 送書第29章 調派第249章 搶白第173章 雨天第385章 小聚第82章 進言第299章 謀算第588章 黑鍋第454章 離開第148章 兄妹團聚第622章 圈套第21章 好戲第483章 獻殷勤第111章 宮中暗戰第413章 流言第300章 養子第124章 大雨再臨第248章 評詩排座次第482章 賞燈第96章 衝突第470章 詭異第393章 私會第259章 父親與兄長第597章 打傢俱第309章 揭皮第226章 東昇第320章 告狀第137章 風雨中第482章 賞燈第619章 藉口第514章 野望第590章 喜訊第312章 圖書館第385章 小聚第327章 嫌棄第540章 計劃第228章 蠢蠢欲動第117章 格溫妮絲的行動力第279章 救人第499章 白玉蘭第1章 建南侯府第205章 雪花酪第319章 金鐲第483章 獻殷勤第368章 警告第245章 裝病成真病第9章 說客上門第359章 雄心壯志第354章 秘信第503章 善後第465章 回絕第554章 生恨第129章 太子入城第419章 晉見第70章 趙煜的小算盤第77章 奇怪的盧大壽第72章 疑點第444章 表侄第296章 厚此薄彼第331章 抽絲第90章 拉攏第154章 棉襖第258章 後續第429章 說客第248章 評詩排座次第279章 救人第199章 對峙第625章 嘆息
第327章 嫌棄第151章 逗趣第162章 欺騙第221章 中秋夜第620章 說客第424章 冷茶第516章 市恩第508章 相見第134章 海上時光(上)第72章 疑點第179章 各個擊破第407章 秋闈第458章 啓發第124章 大雨再臨第623章 入夏第589章 質問第618章 胡姑娘第355章 警告第483章 獻殷勤第213章 圖紙第313章 許諾第568章 追加第560章 妄念第591章 新生第124章 大雨再臨第165章 梨花一枝春帶雨第339章 請客第119章 回心轉意第531章 匆匆一面第444章 表侄第278章 消息第205章 雪花酪第336章 送書第29章 調派第249章 搶白第173章 雨天第385章 小聚第82章 進言第299章 謀算第588章 黑鍋第454章 離開第148章 兄妹團聚第622章 圈套第21章 好戲第483章 獻殷勤第111章 宮中暗戰第413章 流言第300章 養子第124章 大雨再臨第248章 評詩排座次第482章 賞燈第96章 衝突第470章 詭異第393章 私會第259章 父親與兄長第597章 打傢俱第309章 揭皮第226章 東昇第320章 告狀第137章 風雨中第482章 賞燈第619章 藉口第514章 野望第590章 喜訊第312章 圖書館第385章 小聚第327章 嫌棄第540章 計劃第228章 蠢蠢欲動第117章 格溫妮絲的行動力第279章 救人第499章 白玉蘭第1章 建南侯府第205章 雪花酪第319章 金鐲第483章 獻殷勤第368章 警告第245章 裝病成真病第9章 說客上門第359章 雄心壯志第354章 秘信第503章 善後第465章 回絕第554章 生恨第129章 太子入城第419章 晉見第70章 趙煜的小算盤第77章 奇怪的盧大壽第72章 疑點第444章 表侄第296章 厚此薄彼第331章 抽絲第90章 拉攏第154章 棉襖第258章 後續第429章 說客第248章 評詩排座次第279章 救人第199章 對峙第625章 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