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見識

易二郎溫文和氣,學問見識也比一般人強,米修明跟他相處得久了,心中生了敬佩之心,也不把他當成是尋常執事小廝,而正經將他視作友人了。

易二郎雖不知道米修明來歷,但見他人才雖平庸了些,卻是個老實人,也樂得與他結交,得知他的來意,細細問過他師長對他文章的評價,便好意指點他應該去看哪方面的書。

米修明起初還以爲自己來明知書館,是要看些各地風土人情,開開眼界,長長世面的,原是衝着那些遊記、農書等去的。不料易二郎介紹給他的卻是另一類,多是官員在外任時的隨筆手記,又或是讀書人遊歷天下時寫下的雜談等等。這種書,本來應該是消遣用的,誰家當它是正經學問?米修明實在不明白易二郎的用意,不過人家好心推薦了,他又拉不下臉來拒絕,便接下來尋了個空位,坐下看了。

這一看,米修明就看出點意思來了。

那些書說是消遣的雜書,但裡頭也不是沒有大學問的。比如官員的隨筆手記,除了記載這名官員所任職的地方的風土人情外,還有審案子時的趣聞,或是處置政務時的吐嘈。從這些文字中,閱讀者可以學習到官員審案子時的決竅、處理政務時的關鍵,將來做了地方官,遇上類似的情況,也就不會兩眼一摸黑了。那些手記裡頭,甚至還提到各地官衙裡頭吏員的弊端,跟上司同僚們相處時的難處,送禮打點的苦處……可以說,但凡是做官的難處,都提到了。

米修明自個兒也是跟着父親在任上見識過的。手記上提到的許多難處,他都經歷過,但當時沒反應過來,如今對比手記中的內容,可不正好對上了麼?不過米度之解決那些難處,跟手記的作者完全是不一樣的做法,怎麼看。都覺得後者更正派、更高明些。

米修明看了一眼那本手記的作者署名。頓時肅然起敬了。那可是本朝一位頗有名望的官員,如今已是正三品了,進士出身。正經從小小縣令開始,一步一步升上來的,政績斐然,名聲極佳。還有青天的美名。能夠從這位能吏的手記中,學習他的爲官之道。理政手法,那可真真是漲了大見識了!

米修明被那本手記迷住了,看完之後,又去翻易二郎推薦的那本士人雜談。發現也很有意思。那雜談裡頭寫着作者遊歷各地時的所見所聞,記載的除了風土人情,更多的是他遇見的形形色色的人。這位作者有大智慧。也很會看人,他跟人萍水相逢。能輕易從對方的交談行止中判斷出對方的性格爲人,騙子遇上他,本事再大也會被拆穿;打腫臉充胖子的人遇上他,言行之間已經泄露了真相;心懷不軌的人遇上他,往往被他避過圈套……此外還有各地宗族與地方官府的爭端、商家以次充好的手法、災年時百姓的慘狀以及好官、昏官救災所用的不同方法等等。可以說,這是一本人生百態,世俗文章。若只當成是閒書來看,實在是可惜了。

米修明甚至覺得,要是他父親米度之做官之前看過了這兩本雜書,也許仕途會順遂許多。不過想到父親在任上做的那些好事,他又遲疑了。最後只能確認一件事,那就是明知書館裡收藏的書,果然有大用處。易二郎給他推薦這兩本所謂的雜書,真真是讓他漲了見識。

他開始明白師長說他少了歷練見識,是什麼意思了。他跟在祖母與父親身邊,素來是唯唯諾諾,遇事都聽長輩指令,從來不自己拿主意,自己也不願多花心思去想事兒。他做文章也只會照着前人之言照本宣科,不見有自己的主張,基礎又不紮實,所以寫出來的文章纔會顯得生硬空乏。他這樣的性情,即使讀書科舉,日後做了官也是白搭,難不成還真要帶着祖母與父親上任,事事聽憑長輩的命令不成?那到底是他做官,還是祖母與父親做官呢?

米修明感嘆一聲,就聽得易二郎來尋自己:“要閉館了,你怎麼還在這裡?”他一擡頭,才發現外頭天都快黑了。

還了書,他辭了易二郎走出大門,回頭再看一眼書館,心裡十分不捨。待回了家,他便對母親說:“明知書館果然是個極好的地方,兒子明兒還去。”

米舅母聽了歡喜,忙叫人擺飯,一邊陪兒子用餐,一邊問他在書館的經歷。得知他得了一位易二郎的幫助,米舅母連忙問:“這人多大年紀?長什麼模樣?學問好不好?是不是有個哥哥今科高中?”

米修明哪裡知道這些?便老實回答:“兒子不知,瞧他約摸十五六歲的年紀,生得頗爲俊秀,聽他說話,也是熟讀詩書之人。兒子覺得,他學問比兒子還要強許多呢,字也寫得好。”

米舅母心裡有數了,也不多說,便笑着勸兒子多吃些菜。

米修明接連兩日都去了明知書館,專心致志去看易二郎推薦的書,自覺進益不少。離開的時候,他與易二郎混熟了,覺得朋友之間應該坦承,就老實告訴了對方自己的身份。他父親米度之曾經來過書館鬧事,身爲工作人員的易二郎自然印象深刻,聽說米修明是米度之的兒子,頓時大吃一驚。不過這兩日他旁觀米修明行事,覺得對方是個老實人,應該不會有什麼壞心。他面上不顯,待送走了米修明,卻把這事兒報了上去。

趙焜近日要爲殿試做準備,書館中的庶務他已經暫時拋開了,東鄰那位老翰林學士也素來不管這些,最後事情傳到了尚瓊耳中,他便告訴了趙瑋,由得趙瑋自行處理。

趙瑋只交代書館裡的工作人員,若米修明再來,留意他都看了什麼書,跟什麼人說過話,也就行了。如是他沒有做壞事的苗頭,也不必管他。

趙瑋又遣人去問了侯府派到米舅母身邊的婆子,得知米修明只是單純來看書的,也就不再理會了。不過私下裡,他跟妹妹趙琇說起,還有些欣慰:“若舅舅家裡真的出了一個明白人,母親在九泉之下也能安心吧?”

雖然米度之惹人厭煩,但到底是母親米氏的孃家人,他一家太過不堪,米氏臉上也無光。

趙琇便笑道:“哥哥若瞧他順眼,那就關照一下好了。只要外祖母和舅舅老實留在廣德州,別出來指手劃腳的,我們家拉扯一把米家表哥,也不是什麼難事。”

趙瑋想了想:“且看兩年再說。”卻派了人去觀察米修明日常活動,看他性情爲人。

趙琇跟着宮嬤嬤與左嬤嬤學禮儀規矩,也有一個多月了。如今已經可以初見成效。比如她走路坐臥的動作明顯斯文了許多,舉手投足間也似乎變得優雅了,說話用辭講究了,喝茶吃飯時淑女了,陪祖母坐着聊天時,可以長達半個時辰都依然坐得直直的,沒有歪到身後的引枕上去。雖然她自個兒覺得這樣挺累的,不過張氏非常滿意。

除了禮儀外,她聽了左嬤嬤說了這麼久的故事,對皇家的種種秘聞就算說不上了如指掌,比較有名的典故人物也都能熟記在心。左嬤嬤考她時,提了某個人名,她就能立刻反應過來那是某位王爺的某位小妾,曾經在內宅鬥爭上有過輝煌戰績,可惜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得勝後被大婦給踩死了,甚至連那小妾生了幾個孩子,是男是女,男的娶了誰家女兒爲妻,女的嫁給什麼人,都說得出來。

宮嬤嬤與左嬤嬤對她的成果十分滿意,張氏也對宮嬤嬤與左嬤嬤十分感激。她終於覺得,孫女兒是個真正的名門淑女了。

趙琇只覺得蛋疼。

就算她禮儀規矩上粗疏些,但平日也夠用了。她有那麼多的事要忙,爲什麼非得受這個罪呢?爲了禮儀課,她連日常的書畫練習都停下來了,除非是宮嬤嬤與左嬤嬤教習的時候,需要上到相關課程,她幾乎沒有練習的時間。

她如今硬是擠出一點空閒,還能繼續進行的活動,就是翻譯手頭上的英語書籍了。她覺得除了自己,大概也找不到別人做這件事了吧?其他的事都還好說,家務有祖母帶着盧媽處理,大管家們很能幹,底下僕從也都老實,她暫時放下一段時間,是不會有問題的。至於書畫,她覺得自己大概這輩子也成不了名家大手了,就算有那本事,也傳不出那個名聲,倒是婚後有閒,可以多練一練,以作自娛。

但翻譯西洋書籍的事,她不想放棄。威爾斯商行的小威爾斯以及他的妻子珍妮,大概是有心要討好她,知道她有意收集西洋書,便幫着收羅了許多,還把廣州、澳門一帶的傳教士們自行翻譯的中文書也都送了不少過來。其中有一些沒什麼意義的,趙琇留着自己翻翻;有些絕對不能拿給國內的讀書人看的,趙琇直接叫壓了箱底;只有那些確實對國民開闊眼界有益,也符合後世科學發展觀,不會造成太大錯誤認識的,趙琇才留了下來,預備慢慢翻譯成本國文字,存進明知書館中。

她覺得自己做的事是有意義的。從書館工作人員那裡反映上來的學子言行看,似乎已經有人開始討論,西洋諸國對海外各國的經濟與軍事手段,以及本國該如何防範了。

不過這是個水磨功夫,趙琇也不用心急。她比較關心的是,掛到明知書館的那兩幅畫,給讀書人圈子帶來的震憾與影響,似乎已經在新科貢士的圈子裡擴散開來了。

第355章 警告第306章 宣傳戰第375章 包圍第394章 威脅第588章 黑鍋第576章 開導第360章 內情第624章 因果第470章 詭異第582章 傳遍第593章 帖子第10章 亂家根源第121章 意外的線索第131章 不速之客第147章 回京第126章 異變第577章 馬王爺第179章 各個擊破第556章 請期第549章 處置第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143章 母子相見第213章 圖紙第75章 後宮詭異第51章 告一段落第284章 遺案第318章 反覆第206章 族人進京第63章 宗族義務第597章 打傢俱第378章 拒官第540章 計劃第556章 請期第468章 積極第433章 失落第4章 流言紛紛第450章 感激第624章 因果第353章 差使第429章 說客第421章 坦率第591章 新生第486章 自薦第489章 煩惱第182章 陌生的親人第259章 父親與兄長第132章 見機行事第584章 側妃第301章 孝順孫子第610章 發難第306章 宣傳戰第590章 喜訊第616章 備婚第29章 調派第36章 奏本第134章 海上時光(上)第362章 憂慮第377章 驚聞第352章 暗影第475章 大案第613章 勸弟第94章 招供第433章 失落第170章 暈倒第192章 小丫頭們第465章 回絕第17章 小人讒言第589章 質問第84章 傳信第204章 贈衣第217章 新店第37章 許諾第61章 提點第421章 坦率第45章 破綻處處第25章 庸醫第612章 波瀾第389章 臉紅第9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278章 消息第581章 賞賜第270章 返回第315章 謝禮第39章 朱氏麗嬪第440章 出發第475章 大案第510章 趙演第218章 趙演的小心思第596章 淡定第363章 密摺第282章 臘八蒜第465章 回絕第92章 實行第573章 獎賞第358章 背影第277章 彩箋第257章 生氣第288章 臘八會(二)第606章 喊冤
第355章 警告第306章 宣傳戰第375章 包圍第394章 威脅第588章 黑鍋第576章 開導第360章 內情第624章 因果第470章 詭異第582章 傳遍第593章 帖子第10章 亂家根源第121章 意外的線索第131章 不速之客第147章 回京第126章 異變第577章 馬王爺第179章 各個擊破第556章 請期第549章 處置第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143章 母子相見第213章 圖紙第75章 後宮詭異第51章 告一段落第284章 遺案第318章 反覆第206章 族人進京第63章 宗族義務第597章 打傢俱第378章 拒官第540章 計劃第556章 請期第468章 積極第433章 失落第4章 流言紛紛第450章 感激第624章 因果第353章 差使第429章 說客第421章 坦率第591章 新生第486章 自薦第489章 煩惱第182章 陌生的親人第259章 父親與兄長第132章 見機行事第584章 側妃第301章 孝順孫子第610章 發難第306章 宣傳戰第590章 喜訊第616章 備婚第29章 調派第36章 奏本第134章 海上時光(上)第362章 憂慮第377章 驚聞第352章 暗影第475章 大案第613章 勸弟第94章 招供第433章 失落第170章 暈倒第192章 小丫頭們第465章 回絕第17章 小人讒言第589章 質問第84章 傳信第204章 贈衣第217章 新店第37章 許諾第61章 提點第421章 坦率第45章 破綻處處第25章 庸醫第612章 波瀾第389章 臉紅第9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278章 消息第581章 賞賜第270章 返回第315章 謝禮第39章 朱氏麗嬪第440章 出發第475章 大案第510章 趙演第218章 趙演的小心思第596章 淡定第363章 密摺第282章 臘八蒜第465章 回絕第92章 實行第573章 獎賞第358章 背影第277章 彩箋第257章 生氣第288章 臘八會(二)第606章 喊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