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拒官

太醫江成小心地爲高楨重新包紮好傷口,留下幾瓶自制的特效藥,囑咐了用法用量後,方纔退下了。

外人一離開,一時面帶憂色端坐在旁的廣平王就恢復了平靜。他問兒子:“楨兒,你當真要藉着受傷的理由,向皇上請辭麼?你這傷其實並沒有多重,只是外頭看着嚇人罷了。江成雖然是我們王府用慣的人,但他也是太醫,你的傷情他是定要向皇上稟報的。可需要我囑咐他在皇上面前爲你隱瞞一二?”

高楨摸了摸右肩上包紮好的布條,微微一笑:“皇上知道也好,不知道也好,我只是想讓他明白我的想法罷了。所謂請辭的理由,不過是用來糊弄外人的。”

廣平王沉默了一下,語氣有些晦澀地說:“我知道你心裡定然不高興,皇上從小就極疼你,你對他也一向敬重,這回覺得受了他的算計,因此着惱吧?爲父心中何嘗不感到失望?只是往好的地方想,他好歹只是想斷了你的青雲路,沒打算害了我們父子的性命,就已經極難得了。橫豎我們父子對那把椅子根本不在乎,他那些小心思又傷害不了我們什麼,你又何必這樣在意呢?”

高楨冷聲道:“我是對那把椅子沒有興趣,可是我不想讓自己變得聲名狼藉!一個有好名聲的皇族子弟,未必會對皇位的主人有任何壞影響;但一個名聲不好的皇族子弟,卻很容易被皇室與朝臣推出來做替死鬼,什麼天災地動都算在我頭上了,好象把我殺了。就能解決所有麻煩似的。若真有那一日,只怕朝野中不會有半個人來替我求情,我豈不冤枉?我爲什麼要讓自己和自己的後代子孫陷入如此不堪的境地?皇上的皇位確實是從父王手裡轉來的,他能登基爲帝,也有我們父子的功勞在內。誰也別想否認這一點!我們安安份份做個閒散皇族。他想要仁君的名聲,就得好好對我們。這很難爲他麼?!”

廣平王嘆了口氣:“你皇叔不是那樣的人。”

“那他爲什麼要做這樣的事!”高楨怒了,“若他只是給我一個機會,讓我爲父王報仇,我很感激。若他不想讓我從此投置閒散,受人輕視。就給我權柄,讓我從此不懼人欺凌,我也會衷心感謝他!可是,一個密探頭子的身份?去查世家大臣的秘辛,還不是正職?權不在我手。卻要我擔干係,這也算是對我的信重麼?前朝的廠衛頭子,有幾個能得善終?我纔多大年紀,就要爲他得罪天下人,沾染滿手血腥,他怎麼不讓他兒子來做這種事?!”

廣平王只有嘆息了:“好了,我知道你心裡不高興。橫豎拒官的話已經說出去了,趁着養傷的機會。你且好生歇上幾個月吧。皇上那裡,我去跟他說。”

高楨低下頭,眼圈微微紅了:“父王。兒子不明白,兒子……心裡難受!”

廣平王心裡也不好受,他伸出手,摸了摸兒子的頭:“沒事的,你皇叔會想明白的,一切……不過是個誤會。”

皇帝派了人來接廣平王進宮。高楨還老大不情願。廣平王只是微笑:“你好生養傷,父王到宮裡跟你皇叔說幾句話。晚上就回來了。”

目送父王的背影遠去,高楨面無表情。他掃視一眼空曠的院子。只覺得百無聊賴。

他還在養傷,不方便出門,連父王都不在家裡,叫他如何打發時間?

正煩惱間,下人忽然來報:“建南侯府老夫人與大姑娘過來了。”高楨驚喜地從木炕上翻身而起:“什麼?快把人請進來!”

張氏與趙琇是直接從曹家過來的。聽聞高楨受了傷,祖孫倆都沒心情繼續坐在曹家閒聊家常了,沒過多久就告辭出來,直奔廣平王府,路上還打發人回建南侯府給趙瑋報了信。

高楨面帶笑意一臉輕鬆地在自家院子門口迎接了張氏與趙琇。趙琇原本聽說他受傷的事,心裡還滿是憂慮,跟他咋一照面,發現他右肩上還包紮着厚厚的白布,白布下隱約可見血痕,臉色都白了:“傷得要緊嗎?你出來做什麼?趕緊回房間躺下!”

高楨笑道:“不妨事,我只是受了點兒皮外傷。”

趙琇反駁道:“你傷的是肩膀!還是慣用手的肩膀,這叫皮外傷?就算只是皮外傷,傷員也不該到處亂跑的。你跟我們客氣什麼?兩家常來常往的,你何必親自迎出來?萬一碰到傷口了怎麼辦?”

高楨心中微甜,笑着說:“當真不妨事,太醫還讓我多走動走動呢。”

wωω.ttKan.¢ Ο

這話連張氏都不信:“世子別哄我們了,你是有傷在身的人,哪個太醫會說這樣的話?你說出個名字來,我老婆子到太醫院罵人去。”

高楨沒想給江成添麻煩,只能一笑置之。張氏與趙琇催着他回到屋裡,看着他半躺在木炕上,靠着引枕,蓋上了紗被,方纔放下心來,各自坐下。趙琇問:“我們才從曹家來,聽說你這是昨兒晚上圍剿幾個穎王餘孽時受傷了?這種事你去做什麼?那些都是亡命之徒,要去也該是那些成年的武將或者是大內高手去。”如今坐得近了,她纔看清楚,高楨除了肩膀上的傷,額角的地方也有幾道血痕,若是略歪一下,就會傷到眼睛了。她心裡難受死了。

高楨的心情卻很好,他也不多說皇帝的壞話,只道:“原本不是什麼麻煩事,早就設好了圈套,等人往下跳就是了。我們帶的人多,那些人根本不是對手。是我大意了,以爲那些中了箭的人都死絕了,就沒提防其中一人還藏了火器,當場炸了開來。我離得近些,被幾塊小石頭砸中了,擦破點皮。還有人頭破血流的呢!我這樣的當真只能算是小傷。不過太醫慎重,怕傷了骨頭。就包紮得誇張些,其實真沒什麼大礙。”

張氏聞言唸了聲佛,嘆道:“世子出身尊貴,本不是尋常人家少年可比的。小小年紀就擔當重任,也是皇上對世子的看重。只是世子還年輕。將來還有大好前程,傷勢再小也不可掉以輕心。這大熱天的,又多雨,對傷勢痊癒最不好了,世子還是多保重的好。”

高楨應了下來,趙琇盯着他的肩膀和額角。心裡還是很鬱悶:“這種危險的事,爲什麼要讓你去做?你纔多大年紀呢?”張氏橫了她一眼,她閉嘴了,但心裡還是忍不住爲高楨抱不平。

不一會兒,趙瑋也到了。聽聞好友受傷。他連功課都顧不上,就穿着家常衣裳趕了過來。高楨聽着他與趙琇兄妹倆你一句我一句的關心,心情越發歡快了。就連肩膀上的傷,也好象忽然感覺不到疼痛了。

花開兩朵,各表一支。高楨在王府受到了趙家祖孫的關心慰問,廣平王進了乾清宮,也獲得了皇帝的關懷。

皇帝還是挺關心高楨的傷勢的,雖然知道沒有大礙。但心中還是有些不安:“母后已經罵過朕了,說朕不該讓孩子去面對那些亡命之徒。朕也於心有愧,現在就給楨兒安排這樣的差事。是不是太早了些?既然楨兒無意繼續這項任務,那就隨他去吧,只管好生養傷,需要什麼吃的,玩的,只管跟朕說。”

“謝皇上恩典。”廣平王爲兒子道了謝。“他雖有些小聰明,到底年輕。沒有經過事兒。平日看着似乎伶俐,真遇着事。就顯出不足來了。比如這一回的圍剿,曹泰和跟着他,就知道在屬下未曾查探完畢前,是不該接近那些罪人的,他卻魯莽地搶了先,這才被炸着了。若他能象高鉅一般,離得遠遠的,又怎會吃這個苦頭?臣明白皇上有心栽培他,纔會給他這樣的好機會,只是他還歷練不夠,恐怕會辜負了皇上的重託。”

“皇兄也太謙虛了。”皇帝忙道,“年輕又如何?未經過事又如何?誰不是從新手過來的?當初朕剛坐上儲位時,何嘗不是戰戰兢兢,惟恐出了差錯,叫朱麗嬪與穎王抓住把柄?當時皇兄鼓勵朕,讓朕放心大膽地去做事,怎的今日對自己的兒子,就如此嚴苛起來?朕瞧楨兒就很好,等他養好了傷,朕還要重用他呢。”

廣平王默了一默,低聲道:“那孩子不懂事,替臣報了仇,就覺得夠了,不想再管後頭的事。其實臣心裡明白,他是放心不下臣,擔心他出京辦事,臣身邊沒有人照顧。”

皇帝嘆了口氣:“也是難爲他了,他懂得孝順也好。罷了,母后因爲楨兒受傷,已經怨過朕了,若朕再命楨兒出京,還不知道她老人家怎麼罵人呢。朕會另派他人去辦這件事,皇兄不必擔心。”

廣平王微笑着點頭:“其實這事兒說難不難,說易也不易,麻煩就麻煩在那些死士太過固執了,哪怕是被活捉了,尋到機會也都一一自盡了,剩下那三五個活口雖然被嚴加看管,還沒出什麼事兒,但也不肯說半個字。如今我們能知道的,就只有高鉅先前打聽到的那些。不過這些死士既然是出身郭家,郭家被髮賣的奴僕卻是有花名冊的,讓地方上照着花名冊,一一查找被賣走的郭家奴僕就是了。”

“朕也是這麼想。”皇帝點頭,“此事須得找人暗中行事,別打草驚蛇才行。也不知道山東有多少世家大族參與其中,只怕連官府裡也有他們的人,直接傳命下去,恐怕會走漏風聲。”

廣平王提了個建議:“方崇山新任濟寧知府,他是外來者,但親友故交不少,不是全無背景任人宰割之輩。皇上覺得他如何?”

皇帝想了想,撫掌笑道:“不錯,方奕山出了事,方崇山爲了撇清,一定會盡心盡力的。別的朕不敢確信,但此人卻絕不會與逆黨勾結——他若有這個膽子,早就從逆了,又怎會等到今日?”

廣平王又將高楨事先部置的方三爺那顆棋子告知了皇帝,皇帝立馬將這枚棋子接手過去,還嘆息說:“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幸好,亡羊補牢,猶未晚矣。”又誇獎高楨設想周到。廣平王不動聲色地接受下來,又與皇帝商量了半日,總算將兒子的計劃不着痕跡地推銷出去,確保高楨的一番苦心不會白費。

天色漸暗,太后得知長子入了宮,又打發人接了廣平王過去用晚膳,皇帝送走了兄長,自行去了皇后的坤寧宮。兩個皇子都在母親這裡說着今日的功課,見父皇來了,連忙跟在母親身後一起拜見,臉上都洋溢着歡快的笑容。

皇帝隨口問了兩句兒子們的功課,還算滿意,聽說皇長子今日文章作得好,得了太傅誇獎,也非常高興,就問他想要什麼獎賞。

皇長子猶豫了一下,偷偷看了看皇后,才小聲說:“兒臣聽聞楨哥受傷了,能不能……能不能讓兒臣去探望一下?”

皇后的表情微微一僵,皇帝立刻就察覺到了,面上卻仍然帶笑:“這是好事啊,你知道友愛兄長,值得誇獎。明兒用完午膳,就放你半日假,到王府瞧你楨哥去吧。記得要多帶幾個人,路上多小心,探望完就回來吧,別打攪你楨哥太久,他還要養傷呢。”

皇長子高高興興地答應了,又問皇次子:“弟弟要不要跟我一塊兒去?”

皇次子嘟起了嘴:“不要!”就扭開了頭。皇兄爲什麼要去看望堂兄呢?他明明知道母后不喜歡他跟堂兄要好。

皇長子有些失望地低下了頭。皇帝略皺了皺眉,笑說:“父皇只放了你的假,你怎的還要連你弟弟也一塊兒帶去?”皇長子聽了就不好意思了。皇帝笑着打趣幾句,就讓他們兄弟自個兒去玩了。

殿內只剩下皇帝與皇后。皇帝看了妻子一眼,收起了笑容。

皇后的表情有些不自在:“皇上怎麼了?”

皇帝嘆了口氣:“朕倒想問你怎麼了?楨兒幾時惹惱了你?你怎的就忽然對他不待見起來了呢?”

皇后不樂意地道:“皇上這話我聽不懂,我怎麼就不待見他了?難不成是他向皇上告狀了?還是誰在皇上跟前亂嚼舌頭?”

“你沒有不待見他,又爲何不喜皇兒與他親近?”皇帝盯着自己的結髮妻子,“楨兒對兩個弟弟一向關懷愛護,大郎就跟他格外要好,原本二郎也是一般,可是近來,二郎對他們大哥卻越來越疏遠了。朕曾經問過他身邊的人,你道他們是怎麼說的?”(未完待續)

第625章 嘆息第506章 巡視第549章 處置第147章 回京第173章 雨天第402章 質問第388章 探望第505章 感悟第566章 見識第48章 盧媽第96章 衝突第436章 阻攔第28章 賬簿第158章 追捕第134章 海上時光(上)第353章 差使第226章 東昇第609章 扣下第292章 臘八會(六)第455章 妥協第361章 來訪第381章 稀奇第332章 剝繭第29章 調派第389章 臉紅第427章 請罪第65章 宗族大會(一)第398章 怨懟第326章 招工第597章 打傢俱第340章 求情第385章 小聚第327章 嫌棄第113章 新朋友第552章 牽制第371章 報仇第306章 宣傳戰第253章 溫泉第45章 破綻處處第248章 評詩排座次第194章 曹家第95章 出族第329章 舊物第597章 打傢俱第77章 奇怪的盧大壽第333章 破綻處處第550章 喜脈第271章 告誡第521章 忌憚第171章 驚聞第360章 內情第84章 傳信第375章 包圍第110章 新太子第253章 溫泉第127章 準備第551章 顧慮第518章 揭露第500章 聚首第327章 嫌棄第211章 書與茶第7章 移靈第223章 說笑第266章 知不知第63章 宗族義務第444章 表侄第178章 王大奶奶第504章 慈善第266章 知不知第21章 好戲第493章 進展第312章 圖書館第358章 背影第567章 新進士第316章 光地第311章 偶遇第532章 心急第400章 夜第584章 側妃第368章 警告第25章 庸醫第430章 再召見第172章 喪鐘第94章 招供第574章 壯大第557章 大舅哥第257章 生氣第214章 求差事第321章 人贓俱獲第602章 勸女第554章 生恨第252章 避寒第381章 稀奇第563章 嬤嬤們第143章 母子相見第146章 平定第118章 引介第57章 小學數學老師趙琇第165章 梨花一枝春帶雨
第625章 嘆息第506章 巡視第549章 處置第147章 回京第173章 雨天第402章 質問第388章 探望第505章 感悟第566章 見識第48章 盧媽第96章 衝突第436章 阻攔第28章 賬簿第158章 追捕第134章 海上時光(上)第353章 差使第226章 東昇第609章 扣下第292章 臘八會(六)第455章 妥協第361章 來訪第381章 稀奇第332章 剝繭第29章 調派第389章 臉紅第427章 請罪第65章 宗族大會(一)第398章 怨懟第326章 招工第597章 打傢俱第340章 求情第385章 小聚第327章 嫌棄第113章 新朋友第552章 牽制第371章 報仇第306章 宣傳戰第253章 溫泉第45章 破綻處處第248章 評詩排座次第194章 曹家第95章 出族第329章 舊物第597章 打傢俱第77章 奇怪的盧大壽第333章 破綻處處第550章 喜脈第271章 告誡第521章 忌憚第171章 驚聞第360章 內情第84章 傳信第375章 包圍第110章 新太子第253章 溫泉第127章 準備第551章 顧慮第518章 揭露第500章 聚首第327章 嫌棄第211章 書與茶第7章 移靈第223章 說笑第266章 知不知第63章 宗族義務第444章 表侄第178章 王大奶奶第504章 慈善第266章 知不知第21章 好戲第493章 進展第312章 圖書館第358章 背影第567章 新進士第316章 光地第311章 偶遇第532章 心急第400章 夜第584章 側妃第368章 警告第25章 庸醫第430章 再召見第172章 喪鐘第94章 招供第574章 壯大第557章 大舅哥第257章 生氣第214章 求差事第321章 人贓俱獲第602章 勸女第554章 生恨第252章 避寒第381章 稀奇第563章 嬤嬤們第143章 母子相見第146章 平定第118章 引介第57章 小學數學老師趙琇第165章 梨花一枝春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