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宗族義務

盧媽大奇:“姑娘問八房的地做什麼?難不成真有心要買?”

小二房不缺地,當初分家分到了十頃族田,張氏陪嫁的奩田也有一百畝,再加上她這些年陸陸續續置辦的田產,加起來也有二十頃了,大部分在奉賢,也有一些是在鄰近的縣內。聽起來數量好象不多,只有兩千畝,但事實上,這只是正式記在小二房名下的地。建南侯府御賜的百頃良田,每年收穫的糧食都要折算成錢,送到張氏手裡,這部分田地跟小二房所有沒什麼區別,還不用爲它操心,皇帝派的人就會料理妥當。

小二房人口少,除了田地還有別的入息,並不是完全指望地裡的出產度日。如今張氏早就不再爲家裡添置田產了,主要是沒那麼多精力去料理。趙琇忽然表現得對八房的地很有興趣,難怪盧媽會覺得驚訝。

趙琇就解釋說:“不是我有沒有心要買的問題,外八房如今要賣地,一賣就賣上兩百畝,還是族田,只能賣給族人。可如今族裡有哪家是能一口氣買下這麼多地的?除了我們小二房,也就數六房有錢了。六房行商,對土地需求不大,又正打算多開分號,擴大生意,未必願意拿錢出來,那剩下的不就只有我們了嗎?我要是不買,難道還真能眼睜睜看着八房的伯父因爲不孝子欠債而上公堂嗎?要是祖母在家,她也一定會買的。”

盧媽恍然大悟,確實是這麼個道理。她嘆道:“八房雖然算不上富裕,卻也是殷實人家,日子一向過得美滿,八房老爺爲人也還算公道,在族中頗有威望,沒想到臨到老了,卻要被不孝子連累,連族田都要賣掉。族田沒了,他這一房人在族裡還有什麼臉面呢?”

感嘆完了。她又扯回正題,回答趙琇先前提出的疑問:“八房的族田說來與我們小二房的族田離得有點遠,相隔足有二里地,算是中田吧,並不十分肥沃,幾乎全種的是棉,只有六畝地種了稻,都是找了僱工耕作,不曾佃出去。我聽人說,八房賣地。是連地裡如今長着的東西一起賣的。作價五兩銀子一畝地。也算是賤賣了。若不是趕着要錢,價錢提到七兩一畝,也能賣得出去。不過最近連日有雨,他家光顧着病人。沒心思料理地裡的事,沒挖水渠,不少地方被淹了,若姑娘真的有意接手,怕還要花不少心思去料理善後呢。”

善後的事好辦,趙琇年年看着祖母管家,對要做的事也心裡有數了,連挖渠的人手都不是問題。既然八房的地出價實惠,這筆買賣也做得。

趙琇心裡沒什麼趁火打劫的概念。現在是外八房急等着錢用,主動要賣地,價錢再低也是他家自己定的,她出手買下來,也算幫了他家的忙。他家還能有什麼怨言?旁人就更沒理由說閒話了。

不過她一個小女孩,真要買地,不是那麼簡單的事。兩百畝地,每畝五兩銀子,總價就是一千兩,固然是比堂兄堂嫂開的價低了一半,卻也不是她隨手就能拿出來的數目。張氏臨走前,囑咐過賬房,百兩以下的零用隨她取,超過百兩就得問過沈氏的意思了,要是超過五百兩,就必須得趙璟、沈氏與三房八老太爺三人共同點頭。如今要花一千兩,趙琇少不得要先跟沈氏打聲招呼。

她親自跑了宗房一趟,誰知趙璟和沈氏都不在家,往八房探病去了,她只得一邊跟清姐兒聊天,一邊等着。

八房的事是近來族中最大的新聞,清姐兒自然免不了要談論幾句:“我聽說,八房那位叔叔還跑去小二房,要小姑姑你買下他家的族田,是不是?還開了個高價吧?”

趙琇點點頭:“他老婆說,松江那裡的上等田價錢是十二兩一畝,看在我們是一族人的份上,願意降到十兩一畝的‘優惠’價格賣給我

。”

清姐兒往地上啐了一口:“虧他們說得出口!他家的地不過是中等田,四兩一畝就算是高價了,他們居然有臉開十兩一畝,還不如去搶呢!”她神秘兮兮地壓低了聲音:“我聽到我爹跟我娘說,那個債主有問題,多半是設了局害人,不然誰會在短短几天內,就欠下一千兩的賭債?”

趙琇吃驚:“是賭債嗎?我只知道他欠了債,卻不知道是賭債。”

“是賭債,他去他小舅子家裡,碰上他小舅子跟幾個朋友在一塊兒賭錢,他一時手癢,也賭上一份,誰知三天就欠下了上千兩。他丈人和小舅子沒一個願意爲他出頭的,連他老婆都在埋怨他,如今還待在孃家,不肯跟着回來呢。”

趙琇皺起了眉頭,心裡十分膈應。她最討厭的,莫過於黃賭毒三個字。要不是她對八房的堂伯父印象還算好,真不想插手這件事。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那個債主要是真的故意設局訛那位堂兄的銀子,還真是挺大膽的,趙氏一族如今即便不如從前威風了,在奉賢還是挺有地位的,官府也願意給面子,他搞這麼一出,難道就不怕會偷雞不着蝕把米嗎?

趙琇正思索着,就聽到清姐兒又嘆了口氣,有些悶悶不樂的樣子:“八房出了這樣的人,爲什麼還要連累我們宗房?我爹和娘爲了湊一筆銀子借給他家還債,連我孃的陪嫁首飾都當掉了好幾件。爹答應過,今秋要送哥哥出門遊學,如今卻打了水漂。”

趙璟嫡長子趙源今年十五歲,已過了縣試,連着兩年都倒在府試這一關,他的先生建議他出門遊學一年,這件事早在去年就已經定下了,趙琇也聽哥哥提過,趙璟和沈氏早早爲此備下了銀子,沒想到會有這個變故。

趙琇不解:“這是什麼意思?璟大哥和大嫂子要借錢給八房?”

清姐兒點點頭:“借了四百兩銀子,剛剛爹孃才特地送去的。我爹說,他是宗子,不能眼睜睜看着族人受難。昔日八房的堂伯祖曾經幫過我爹的忙,就算是爲了還這份人情,他也要借出這筆銀子。要不是實在湊不過來了,他還想借更多呢。”

趙琇想不明白了,據她所知,宗房雖然是個土財主。但大部分財產還掌握在趙璟之父煜大老爺手裡,而煜大老爺又是個愛佔便宜的,哪裡會真心爲族人着想?連內三房的人他都不是真心關懷,更別說是依附來的外八房了。光看趙璟夫妻倆爲了四百兩銀子就要當掉沈氏的陪嫁,便知道這個決定沒有得到趙煜的支持,那趙璟和沈氏又爲什麼要這樣做呢?八房已經決定要賣地了,他們大可以拿錢換地吧?她自己也是這麼打算的。

趙琇問了清姐兒,卻得到了一個意外的答案:“我爹說,別房都可買他家的地,獨我們宗房不許。因爲八房的地是賤賣。真的買下來了。固然是幫了八房一把。可事後旁人難免要議論我們宗房趁火打劫的。我們宗房如今處境已經不容易了,何苦再惹非議?借一筆銀子出去,只要八房能保住田產,日後要還錢也容易。”

趙琇聞言沉默了。她覺得自己好象想得太過簡單,八房的地現在正便宜,他家又急需銀子,她把他家的地買下來,是幫了他家的大忙,自己也得了實惠,正是兩全其美的好事

。可那不是外人,而是族親,真有心要幫忙。未必要買他家的地,買了,又是低價,就永遠也擺脫不了趁機佔便宜的嫌疑。宗房是自己處境不佳,也是爲了以示公正。但他們小二房呢?

雖說小二房不是宗房,但因爲自家祖父祖母的關係,一向在族裡佔據着獨特的地位,不似宗房而勝似宗房,全族都因二房而興,心裡自然也將二房視作權威。祖母張氏多年來不忘扶持族人,因此祖父去世多年,她也依舊受人尊重。要是自己只想着買地是否實惠,會不會辜負了祖母一直以來的苦心?

趙琇離開了宗房,回到家裡,想了又想,就下定了決心,帶着碧蓮翻箱倒櫃,找出了兩匣子金銀錁子來。

這些都是逢年過節長輩們給的荷包裡裝的,也有祖母爲她準備好用來賞人的,成色都很好,花式也新鮮別緻,換了是平時,她一定捨不得拿它們當尋常貨幣使。可誰叫她無法讓賬房開出一百兩以上的現錢呢?只好用上這些了。

她點了二十個金錁子,二十個銀錁子,又湊了兩個別人送的金項圈,估摸着也能值上三百兩銀子了,就讓人包了起來,帶上碧蓮,跟盧媽打了聲招呼,便往八房去了。

趙琇直接把這包東西送到了八房當家的那位堂伯父面前:“祖母不在家,侄女兒不敢隨意動用家裡的銀錢,這是隨便湊的,您先拿去用吧。”

趙璟和沈氏剛剛放下四百兩銀子離開,沒想到趙琇也送了一包金銀過來,一看她這包東西,就知道她動用的是自己的私房。八房老爺一時激動得不知說什麼好,他的小兒子直接給趙琇行了個大禮:“多謝妹妹,妹妹大恩,我們全家都銘感於心!”

趙琇連忙避開一步,笑道:“堂兄無須如此,大家都姓趙,本是一家人,你們家有難處,我們本來就該伸出援手的,只是我年紀小,一時沒想到,聽說璟大哥送了銀子來,纔想到這一出,來得晚了,我心裡還覺得慚愧呢。伯父和堂兄也不必謝我,若是換了我們家遇到難處,你們也不會袖手旁觀。守望相助,原是族人應盡的義務。”

一番話說得八房衆人都紅了眼圈,八房老爺哽咽道:“好侄女兒,伯父念你的情。你放心,等我們家過了這一關,一定會把銀子照數兒還給你,若我死了,我兒子也會接着還!”

有了宗房趙璟夫妻和趙琇帶頭,其他族人都陸陸續續送了點銀子來,除去一些手頭緊的,或是不情願的,只借了二三兩,其他大部分人至少都送了十兩銀子過來,連外六房也爲了在族人面前塑造好形象,硬是擠出了二百兩銀子送過來,八房終於湊夠了一千兩,償完了債務,把嫡長子給贖了回來。

這件事能和平順利地在短時間內解決,全族的人都覺得既驚訝又新奇。雖然大家常把宗族成員相互扶持、守望相助的話掛在嘴邊,但照顧族中孤寡還好說,象這樣一人欠債,全族借錢幫忙還錢的事還是頭一回發生。原本以爲天都要塌了的八房,並沒有傷了元氣,只要省吃儉用幾年,就能把債還上。對於一家人來說天大的難題,全族人合力面對,就好辦多了。

族人們看着這回帶頭伸出援手的宗房趙璟,再看一眼身量尚小的二房趙琇,心裡涌起一股暖意。大家彷彿頭一回瞭解到,原來宗族可以是這樣的一個存在。

ps:

明天五一了,祝大家勞動節快樂~~~另外……咳,小小聲說:跪求粉紅票……

第501章 潮第88章 不甘第300章 養子第189章 柱國將軍府第64章 分析與騙局第61章 提點第118章 引介第51章 告一段落第400章 夜第476章 會面第168章 算計第96章 衝突第173章 雨天第183章 逼迫第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109章 兩年第171章 驚聞第471章 傳言第432章 陰差陽錯第128章 將至第198章 診治第492章 新友第387章 通信第163章 指點第293章 姐妹生怨第494章 猶豫第46章 自認罪名第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604章 茶話第504章 慈善第319章 金鐲第118章 引介第255章 雀金呢第550章 喜脈第529章 影響第501章 潮第495章 回鄉第38章 廣平王面聖第343章 醒悟第233章 邀請第237章 露餡第334章 悔恨第423章 喜事第320章 告狀第364章 緊追第91章 兄妹定計第298章 通信第310章 擴散第323章 有恃無恐第91章 兄妹定計第591章 新生第8章 弄巧成拙第116章 格溫妮絲第600章 上任第558章 勸孫第172章 喪鐘第279章 救人第605章 告誡第543章 灰心第596章 淡定第65章 宗族大會(一)第12章 大船將頃第368章 警告第461章 盛況第68章 現場視察第267章 心虛第351章 獨對第277章 彩箋第343章 醒悟第190章 侯府舊宅(上)第261章 告密第426章 避難第426章 避難第227章 歸來第56章 管家是個技術活第190章 侯府舊宅(上)第138章 京中風雲第463章 初提婚姻第270章 返回第279章 救人第397章 疑心第422章 勸姐第132章 見機行事第486章 自薦第545章 拜帖第148章 兄妹團聚第438章 還價第186章 教孫第171章 驚聞第65章 宗族大會(一)第422章 勸姐第7章 移靈第597章 打傢俱第210章 沽名釣譽第99章 逃奴第447章 船宴第36章 奏本第252章 避寒第460章 暫別第406章 丘家
第501章 潮第88章 不甘第300章 養子第189章 柱國將軍府第64章 分析與騙局第61章 提點第118章 引介第51章 告一段落第400章 夜第476章 會面第168章 算計第96章 衝突第173章 雨天第183章 逼迫第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109章 兩年第171章 驚聞第471章 傳言第432章 陰差陽錯第128章 將至第198章 診治第492章 新友第387章 通信第163章 指點第293章 姐妹生怨第494章 猶豫第46章 自認罪名第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604章 茶話第504章 慈善第319章 金鐲第118章 引介第255章 雀金呢第550章 喜脈第529章 影響第501章 潮第495章 回鄉第38章 廣平王面聖第343章 醒悟第233章 邀請第237章 露餡第334章 悔恨第423章 喜事第320章 告狀第364章 緊追第91章 兄妹定計第298章 通信第310章 擴散第323章 有恃無恐第91章 兄妹定計第591章 新生第8章 弄巧成拙第116章 格溫妮絲第600章 上任第558章 勸孫第172章 喪鐘第279章 救人第605章 告誡第543章 灰心第596章 淡定第65章 宗族大會(一)第12章 大船將頃第368章 警告第461章 盛況第68章 現場視察第267章 心虛第351章 獨對第277章 彩箋第343章 醒悟第190章 侯府舊宅(上)第261章 告密第426章 避難第426章 避難第227章 歸來第56章 管家是個技術活第190章 侯府舊宅(上)第138章 京中風雲第463章 初提婚姻第270章 返回第279章 救人第397章 疑心第422章 勸姐第132章 見機行事第486章 自薦第545章 拜帖第148章 兄妹團聚第438章 還價第186章 教孫第171章 驚聞第65章 宗族大會(一)第422章 勸姐第7章 移靈第597章 打傢俱第210章 沽名釣譽第99章 逃奴第447章 船宴第36章 奏本第252章 避寒第460章 暫別第406章 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