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買地賣地

來找趙琇的這對夫妻,是外八房的嫡支子弟,他父親去年秋天病倒了,之後病情一直沒有大起色,請大夫抓藥,一個冬天連着一個春天都沒停過。趙琇去年臘月裡還隨祖母張氏上門去探過病,心裡自然清楚。

如今這對夫妻以老父病重,家中積蓄將近花光,不得不賣地換錢的名義,向趙琇求助,趙琇一時間也說不出拒絕的話來。

賣族田,本就是有規矩的,要優先賣給家族中人,避免族田外流。如今趙氏族中最財大氣粗的,除了行商的外六房,也就是頂着公侯門第名號的二房了,堂兄堂嫂們先找上趙琇求售,也不出奇。

但問題是他家要賣的田地多達兩百畝,這並不是個小數目。

那位堂嫂還說:“我們都打聽過了,如今在松江府,一畝上等良田的價格是十二兩,如果是妹妹要買,都是自家人,我們願意出個實惠的價錢,就算一畝十兩如何?兩百畝就是兩千兩,對妹妹來說,還不是小意思?但對我們家卻着實是救命錢了。”

趙琇本來對他們還挺同情,但一聽這話,就覺得不對勁了。

她雖然沒買賣過土地,但平日裡聽祖母和盧媽說起家中中饋,對物價還是瞭解的好嗎?松江地價,只有最好的良田纔是十二兩一畝,但這裡是奉賢而不是松江,本地地價,上等田也不過是六七兩一畝,中等田三四兩就能買到一畝了,下等的落到二兩都有可能。雖然趙氏族人名下的田地不可能會是下等田。但中上等田的價錢差得太遠,哪怕外八房這兩百畝地都是最肥沃的良田。也到不了十二兩一畝,堂嫂還一副“給自家人打折”的模樣。“降”到一畝十兩,要不是趙琇對外頭的物價水平心裡有數,不就做了虧本買賣嗎?

兩千兩銀子對小二房來說是不算什麼,但誰家的錢也不是颳大風吹來的,明知道要吃虧的買賣,爲什麼還要去做?

趙琇有些不高興地看了堂兄堂嫂一眼,疑心他們是欺負她年紀小,不清楚市場行情,想佔便宜來了。

於是她板起小臉。嚴肅地對他們說:“買地不是小事,祖母不在家,我年紀小,做不得主,得等到祖母回來才能拿主意呢。既然是伯父病重,堂兄堂嫂無錢請醫抓藥,那就上報宗房,請宗房出手吧。族人聚居一處,本就該守望相助的。知道你們有了難處。大家絕不會袖手旁觀。”還吩咐站在一旁的碧蓮:“你去給璟大哥和璟大嫂子捎個信,就說外八房的伯父病重,家裡無錢請大夫了,請他們過去瞧一瞧。看有什麼能幫得上忙的地方。”

碧蓮還沒應聲,那對堂兄堂嫂就變了臉色,堂兄忙賠笑道:“這如何使得?家裡又不是窮得揭不開鍋了。怎麼好勞動宗子宗婦?家父素來要強,但凡能自己抗的事。絕不會向人求助的。我夫妻二人今日前來,已是冒着觸怒老父的風險了。若他老人家知道,我們連宗子都驚動了,怕是要打折我的腿的。還是……不必跟宗房說了吧?”

堂嫂也附和道:“是呀是呀。”她頓了一頓,笑得有些意味深長,“至於買地的事,妹妹也不必太小看了自己,不過是兩千兩,就能買下那麼好的地,要是伯祖母在家,也會答應的。我們本來也想等她老人家回來,奈何公公的病情實在耽誤不得。妹妹有錢資助六房的淮哥兒讀書,還跟六房買新奇有趣的東西,難道就沒錢買幾塊地?若是妹妹覺得價錢太高,還可以再商量嘛。”

趙琇不爲所動:“資助淮哥兒讀書,那是祖母在家時就說好了的,買幾件小東西,也花不了多少錢,但買地是大事,我可不敢自作主張,還是等到祖母回家再說吧。要是堂兄堂嫂手頭實在是緊,我這裡還有五月十三預備送到萬佛閣,做伽藍菩薩聖誕法會的銀子,堂兄堂嫂先拿回去,給伯父抓了藥再說,病情耽誤不得。之後的事,我再請璟大哥出面,跟族人們說一說,總不能讓伯父沒錢治病。”

說完後,她就讓盧媽去拿銀子,然後端起了茶碗,暗示要送客了。堂兄堂嫂見狀,心中焦急,也有些手足無措,等盧媽送來了一個小包裹,他們才發現裡面不過二十兩銀子,跟他們原先的目標相差百倍,叫他們如何能接受?

那堂嫂就忍不住抱怨起來:“妹妹心腸也太硬了,小小年紀,就這樣不知道體恤尊長。不過是兩千兩銀子,郡公夫人一年下來,光是花在吃穿上頭的錢,也不止這個數了,妹妹卻連幫病重的長輩治病的錢都不願意出,虧了你還是郡公夫人的親孫女兒,這樣小氣!”

盧媽厲聲喝道:“你說的什麼話?你也不瞧瞧這裡是什麼地方,就敢撒野了?!”

那堂兄扯了老婆一把,制止她再說下去,但自己的臉色也好看不到哪裡去:“妹妹別見怪,你嫂子她沒見識,不懂禮數,她是隨口亂說的,隨口亂說。”

趙琇穩穩地喝了口茶,瞥他一眼:“我祖母是個樂善好施的人,但從不做冤大頭,她一直在教導我,花錢也要花到應該花的地方。若是真有族人生活困苦,無錢請醫買藥,我自然不會小氣,但我心腸再好,也不能任由旁人把我當成了肥羊來宰。堂兄堂嫂莫非以爲我不知道縣內的地價是多少?還是你家的地其實是在松江的?”

堂兄夫妻兩人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的,都說不出話來,支支唔唔地說了些場面話,就跑了,跑之前還沒忘把那包銀子帶走。

他們離開後,盧媽就罵道:“什麼東西!姑娘就是太好心了,依老奴的話,連那二十兩銀子都不該給他們!”

趙琇非常平靜地說:“二十兩銀子算什麼?我給了。他們就沒有理由往我頭上潑髒水。我又沒要他們的地,白給他們二十兩。難道還不是好人?還稱得上小氣?”她給碧蓮使了個眼色:“到宗房去,給璟大嫂子報個信。”碧蓮屈膝一禮。答應了,轉身離開。

盧媽不解:“姑娘這又是何必?他們一看就知道是來訛銀子的,理他們做什麼?璟大奶奶忙着呢,哪裡有時間去理會這些人?”

趙琇搖搖頭:“她是宗婦,本就有責任看顧族人的,若真有哪一房的長輩病了也沒錢抓藥,她卻不聞不問,那纔要令人詬病呢。而且,我也想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先前也沒聽說外八房缺錢到要賣族田的地步呀?”

沈氏得了信,親自到外八房去了一趟,回來後卻氣得狠了,連夜到了二房的老宅,向趙琇告知實情。

原來那外八房的家主確實因爲久病在牀,家中銀錢漸漸減少,但房子、田地、金銀細軟都還在,遠遠未到沒錢請醫抓藥的地步。那位向趙琇賣田的堂兄,是他嫡長子。底下還有一個同胞弟弟,如今在府城讀書,也是一個族中頗爲看好的讀書種子,已是童生了。在家裡也向來比他更受寵愛。這位堂兄心裡不服氣,就藉着老父病倒,家務交由他代管期間。中飽私囊,貪了不少銀子。沒想到有人告到他父親面前。他父親病情雖重,神智卻是清醒的。一怒之下就要查賬,如果查出他真的貪了大筆銀錢,就會剝奪他的繼承權,把家業直接交給次子。

久病之人發了怒,怒火攻心之下,把話說完就再度病倒了。家裡是忙成一團。那位堂兄夫妻倆見狀,擔心繼承權旁落,銀子也得不到,索性就制止了家人去府城給弟弟報信,然後開始利用暫時未被剝奪的權利,把能賣的東西都賣掉,打算拿到錢後,就帶着老婆跑到妻子孃家去躲一陣子,等他老子消了氣,又或是死了,到時再回來。

趙琇也聽得目瞪口呆:“他就這麼篤定,這樣做能成事?萬一族裡認爲他不孝不悌,犯下大錯,要把他從宗族中除名,他要怎麼辦?”古人不是一向很注重這些嗎?

沈氏嘆道:“他這人向來臉皮比旁人厚,況且他丈人在縣衙爲吏,不敢跟妹妹家比,與平頭百姓比起來,也算是有頭有臉,有權有勢。若族裡真的把他除了名,他說不定就讓他丈人在他弟弟應試之事上做手腳了。他父親也是個容易心軟的,別看這會子惱怒非常,過得幾天氣消了,他再回去認個錯,事情也就平息下去了。”

趙琇想想也對,畢竟是骨肉至親,不過是貪點家財,又不孝了點,連趙炯這種頂着殺弟罪名的惡人,名字都還在族譜上面呢,這位堂兄做的事跟他相比,又算得了什麼?

既然知道是怎麼一回事,無論是趙琇還是沈氏,都不會插手了,頂多是跟外八房其他人打個招呼,讓他們注意些,千萬別讓那個不孝子真的爲了錢,誤了給老父請大夫抓藥的事,在府學求學的嫡次子,沒幾天也藉着過端午節的名義,趕回了家。

端午節對於小二房來說,既是一個節日,也是老郡公的祭日。趙琇早早就在盧媽夫妻倆的幫助下,把應該佈置的東西都佈置好了,祭奠儀式和寺廟裡打蘸,也都安排得妥妥當當。但祖母不在家,趙琇要操心的事就多了些,一時忙碌,連每日必定完成的書畫功課都不得不減了一半。

等端午節過去後,她好不容易歇過氣,才聽說外八房的事有了新的進展。

那位堂兄見弟弟回來了,也顧不上賣地的事,帶着老婆,捲了貪的銀子就躲了出去,等他老父醒轉,他弟弟帶着族人把他找回來罵的時候,才知道他不知何時欠了人家一大筆債,高達千兩,要是不能把債還上,人家債主就要送他見官,還把他父親弟弟也一併告上。

債主已經把事情宣揚出去了,想要堵住他的嘴是不可能的,那堂兄若真的見了官,趙氏一族的臉面也無存了,他弟弟的功名路更有可能受影響。外八房的家主強撐着一口氣,跟債主好說歹說,終於把還債日期拖上了一個月。到了今天這個地步,他是真的要賣地了。

趙琇便叫了盧媽來問:“外八房的地,到底怎麼樣?”(未完待續。。)

第452章 退親第231章 秋景第57章 小學數學老師趙琇第596章 淡定第439章 默契第270章 返回第394章 威脅第545章 拜帖第337章 懂你第424章 冷茶第24章 顯靈第172章 喪鐘第363章 密摺第15章 奇言詭行第44章 出乎意料第490章 勸說第27章 細思恐極第4章 流言紛紛第625章 嘆息第371章 報仇第147章 回京第121章 意外的線索第262章 夜笛第578章 說和第450章 感激第402章 質問第182章 陌生的親人第66章 宗族大會(二)第199章 對峙第540章 計劃第546章 無賴第275章 邀請第535章 暖閣第405章 要人第348章 賢名第293章 姐妹生怨第386章 訴苦第454章 離開第180章 失魂落魄第375章 包圍第218章 趙演的小心思第529章 影響第106章 親戚第468章 積極第355章 警告第285章 嫌疑人第448章 移居第590章 喜訊第247章 詩會第351章 獨對第228章 蠢蠢欲動第433章 失落第502章 災難第268章 衡量第508章 相見第149章 元宵節第376章 說法第533章 熱鬧第295章 賠禮第200章 送冰第225章 落荒而逃第399章 故事第520章 纏身第211章 書與茶第475章 大案第493章 進展第379章 帝后第539章 議定第618章 胡姑娘第165章 梨花一枝春帶雨第289章 臘八會(三)第372章 失態第381章 稀奇第27章 細思恐極第537章 白目第384章 藏梳第108章 尋茶記第9章 說客上門第165章 梨花一枝春帶雨第391章 建議第108章 尋茶記第258章 後續第507章 同行第17章 小人讒言第111章 宮中暗戰第532章 心急第607章 眼睛第606章 喊冤第246章 赴會第139章 圖窮匕現第401章 反轉第82章 進言第244章 調查第442章 遊趣第323章 有恃無恐第257章 生氣第342章 警告第269章 賞雪第150章 探病第70章 趙煜的小算盤
第452章 退親第231章 秋景第57章 小學數學老師趙琇第596章 淡定第439章 默契第270章 返回第394章 威脅第545章 拜帖第337章 懂你第424章 冷茶第24章 顯靈第172章 喪鐘第363章 密摺第15章 奇言詭行第44章 出乎意料第490章 勸說第27章 細思恐極第4章 流言紛紛第625章 嘆息第371章 報仇第147章 回京第121章 意外的線索第262章 夜笛第578章 說和第450章 感激第402章 質問第182章 陌生的親人第66章 宗族大會(二)第199章 對峙第540章 計劃第546章 無賴第275章 邀請第535章 暖閣第405章 要人第348章 賢名第293章 姐妹生怨第386章 訴苦第454章 離開第180章 失魂落魄第375章 包圍第218章 趙演的小心思第529章 影響第106章 親戚第468章 積極第355章 警告第285章 嫌疑人第448章 移居第590章 喜訊第247章 詩會第351章 獨對第228章 蠢蠢欲動第433章 失落第502章 災難第268章 衡量第508章 相見第149章 元宵節第376章 說法第533章 熱鬧第295章 賠禮第200章 送冰第225章 落荒而逃第399章 故事第520章 纏身第211章 書與茶第475章 大案第493章 進展第379章 帝后第539章 議定第618章 胡姑娘第165章 梨花一枝春帶雨第289章 臘八會(三)第372章 失態第381章 稀奇第27章 細思恐極第537章 白目第384章 藏梳第108章 尋茶記第9章 說客上門第165章 梨花一枝春帶雨第391章 建議第108章 尋茶記第258章 後續第507章 同行第17章 小人讒言第111章 宮中暗戰第532章 心急第607章 眼睛第606章 喊冤第246章 赴會第139章 圖窮匕現第401章 反轉第82章 進言第244章 調查第442章 遊趣第323章 有恃無恐第257章 生氣第342章 警告第269章 賞雪第150章 探病第70章 趙煜的小算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