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警告

趙琇來到正院裡的時候,張氏正與高楨說着話。高楨這趟來,是送廣平王的文稿來的。

先前趙家祖孫想在明知書館中豎一塊碑,上面寫明書館是爲了紀念亡父趙焯與亡母米氏而立,趙焯與米氏生前有什麼功績,又是因何而死的,全都要說清楚,自然也免不了提到當年廣平王對趙氏祖孫的救命之恩。這是個露臉的任務,還可以爲廣平王掙點好名聲,也算是趙家祖孫對這位救命恩人的回報了。廣平王非常看重這件事,一篇碑文反覆琢磨推敲,直到今天才完成了,便讓兒子親自送了過來。

趙琇進屋向高楨行了個禮,臉上帶着高興的笑容。高楨看着心裡一熱,也起身笑着回了一禮:“妹妹安好?”他的視線停留在趙琇臉上,趙琇見了,臉微微一紅,只覺得耳根有些發熱,忙低頭走到了祖母身邊。

張氏的注意力還在文稿上,沒有留意到孫女跟客人之間的眼神交流。她滿心歡喜地招呼孫女過去看那篇文稿:“王爺好文筆!從前我雖知道王爺有大才,卻沒想到他的文章作得這樣好!這樣的文章能刻成石碑,落在書館裡,所有入館的學子見了,都會佩服王爺的才學的!”

趙琇有些吃驚,連忙接過文稿細看。她讀了這麼多年的詩書,古文水平已經比穿越前高明瞭不知多少倍,粗略一讀,就知道祖母這話一點都不誇張。廣平王這篇文章,確實作得很好,詞藻優美,琅琅上口,但通篇用典並不見晦澀難懂。反而很容易就能讓人看明白。文章並不長,卻把當年的舊事說得明明白白,語氣看着非常客觀公允,實際上卻是不帶髒字地把兇手貶到了泥裡,罵得非常狠。只要是看過文章的人,都會不由自主地被筆者的觀點帶着走,對殺害趙焯夫妻的兇手深惡痛絕。爲他們的死而惋惜不已。

趙琇不由得對高楨嘆道:“王爺真的很厲害。我什麼時候也能寫出這麼好的文章哪?”

張氏取笑道:“你這丫頭。休要想那沒可能的事了。我倒是盼着你哥哥能向王爺多請教。什麼時候他寫的文章能有王爺的三分火候,我就不用擔心他的科考了。”

趙琇嘴咧了一下,心裡有些許不服氣。前幾年她的文章也不見得比哥哥趙瑋的差。只不管現在趙瑋成績上來了,她的精力又花了很多在家務瑣事上,所以不再研究八股文的寫法罷了。如果真給她一點時間好好學,她的文筆未必就比不上哥哥的。

當然。這話她不會說出來。對祖母張氏而言,寫正經文章是男子該做的事。趙琇一個女孩兒,能通讀四書五經,寫得一筆好詩詞,在琴棋書畫方面有特長。就是才女能做的極限了。張氏絕對不會贊成孫女在科考文章上面跟孫子一較高低的。

所以趙琇只是笑笑,就說:“我明兒就叫人照着這篇文章刻石碑去。就照着這篇文稿的字跡來刻。”

高楨摸了摸鼻子:“趙妹妹,文稿是父王口述。我抄下來又重新整理過的。”

“我知道啊。”趙琇含笑瞥了他一眼,她怎麼可能會認不出他的字跡?

高楨心中微甜。雖然當着張氏的面,他要努力做出若無其事的表情,但無法抑止向上翹的嘴角還是暴露了他的內心。

張氏小心將文稿接回來收好,正要跟高楨說話,發現他在看孫女,似乎看得十分認真,就不由得怔了一怔。高楨馬上就發現了,連忙移開視線,笑着問她:“老夫人,我父王還讓我跟您說,多謝您送來的帖子了。若不是我們父子身上有服,一定不會辜負您的好意的。”

張氏的注意力立刻被轉移開了:“王爺言重了。不過是一頓暖居酒,有什麼要緊?等王爺與世子出了服,老身祖孫再設一席薄酒,請王爺與世子來家遊玩。”

高楨陪着張氏說了一會兒家常話,張氏就不可避免地露出了倦意。之前那段時間,她因爲傷心過度,夜裡休息得不好,也無心進食,身體就變得虛弱了許多。現在即使已經收拾心情,恢復了正常的作息,身體一時半會兒還是好不起來的。今日早起,她已經幫着孫女料理了一會兒家務,又過問了搬家事宜,並且親自看着丫頭們收拾了冬天的衣裳和一些眼下用不上的物品,裝箱運往侯府,已經很累了。方仁珠來訪,她都沒露面。若不是高楨上門,她早回屋裡歇息去了。陪着說了這麼久的話,她便有些撐不住。

還好這時候,婆子們來報,趙瑋快要回來了。他現下正領了幾個新朋友在西館那邊說話,估計過不了多久就要到家了。有了他出面接待,張氏就算躲懶,也不算是失禮了。她和趙琇都同時鬆了口氣。

高楨非常有眼色地說:“老夫人若是累了,只管去休息吧。就讓趙妹妹領我去書房等瑋哥。父王常叫我多多體恤老夫人,別給老夫人添亂。若是他知道老夫人爲了招待我而累着了,一定會責怪我的。”

如此體貼恭敬的小輩怎能不讓人喜歡?張氏柔聲笑道:“世子客氣了,都是我老太婆的身體不中用,實在怠慢了。”

高楨笑說:“老夫人不必跟我客氣。我們兩家相識多年,您是看着我長大的,說這樣的話,豈不是生分了麼?”

兩家確實是相識多年,張氏也是在高楨很小的時候就認識了他,但要說是看着他長大,那未免太過誇張。張氏只當是高楨客氣恭敬,心中非常妥貼,也沒多想,就交待了孫女好生招呼世子,將人領去書房交給趙瑋,便自行扶着丫頭先離開了。

屋裡只剩下趙琇與高楨,還有門口處侍立的兩個小丫頭。門外還有婆子呢。當着別人的面,趙琇也不可能跟高楨說什麼私話,便道了一聲“請”,真把人引往書房去了。

高楨不動聲色地觀察着趙家小宅中侍候的丫頭婆子。還好人不多,也沒跟着他們走,經過抄手遊廊的時候,他還能有片刻時間與趙琇悄聲說些私房話。爲了讓這段時間延長一點,他特地走慢了許多。

趙琇怎會察覺不到,她抿嘴忍住笑意,彷彿有心跟他作對似的。特地走得比他稍快一些。他要是走得慢了。就會跟不上她。無奈之下,他只能用與她相同的步速走路。沒過多久,就到了書房。高楨眼中閃過一絲無奈之色。

趙琇卻客客氣氣請他上座。彷彿真是在招呼一般的客人似的,不過這時候趙瑋還沒回來,而門口還有一個小廝守着,預備主人使喚。趙琇非常自然地命這名小廝去倒茶來。於是書房裡就剩下了他們倆人。

高楨這時候才明白,自己方纔是做了蠢事。他雙肩不由得垮了下來。無言地看向趙琇。趙琇撲哧一聲笑出了聲,他才確定,這姑娘方纔是特地耍着他玩呢。

看着她笑個不停,他面上露出了無奈之色。但眼裡卻閃過一絲寵溺的光:“能得趙妹妹一笑,我今兒這蠢事做得也不算太蠢。”

趙琇抿嘴忍住笑,斜了他一眼。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我不該笑話你的,你別生氣。”

高楨微微一笑:“我不生氣。你若笑了。我心裡也歡喜。”

趙琇臉一紅,低下頭不說話。倒茶的小廝回來了,奉上兩盞茶,便又退了下去,站在書房門口繼續聽候吩咐。

有外人看着,趙琇與高楨就多了分顧忌。高楨輕咳一聲,端起茶碗喝了一口,仿若無意地問:“聽說妹妹今兒有客?”

一句話提醒了趙琇,方纔她看到這人,竟高興得把正事都忘了。她忙道:“是方家五姑娘,你還記得嗎?我現在跟她成了朋友。”

高楨自然記得,他還陰過這姑娘一把呢。他不動聲色,微笑着問:“原來是她,我記得你與她姐姐不是交惡麼?想不到你竟會與她交好。”

趙琇笑道:“她姐姐不是什麼好東西,但她卻不一樣。來往得久了,我都替她可惜,這樣品性好的姑娘爲什麼會生在那樣的家庭裡?”她又把方仁珠的來意說了一遍,然後道:“她倒是沒指望我們家有哪個人在御前幫她爹說情,只是希望我力所能及的話,幫她打聽一下,她爹到底是因爲什麼惹惱了皇上?我也覺得,皇上不會因爲一點小事就重罰人,而如果是真的惱了方少卿,也會爽快做處置,象這樣拖了好幾日,都沒個準信,誰去說情都不給好臉色看的,實在是太少見了。莫非方少卿真的犯了大事?”

高楨在趙琇面前,除非是真正的機密,否則是不會隱瞞什麼的。他很乾脆地回答:“犯事的不是他,他只是受了池魚之災。皇上晾着他,反而是恩典。若不是他老子是太祖朝時的名臣,怎會有這樣的福份?只要他安安分分,老老實實的,定不會傷及身家性命。但如果自作聰明,繼續四處鑽營,甚至是走岔了路,那就不好說了,最後抄家滅族都不出奇。”

趙琇聽得倒吸一口涼氣:“真有這麼嚴重?”心裡便開始爲方仁珠擔憂。這小姑娘不會這麼慘,被父親連累了吧?

高楨見她憂心,忙道:“如果方少卿行差踏錯,確有這麼嚴重。不過我看他應該沒那麼大的膽子,不過是功名心強了點罷了。既然方家女兒來求你,你就跟她說好了,讓她爹安分些,別再四處託人了。皇上命他在家待罪反省,他照做就是。四處鑽營,反倒顯得他不遵皇命,不是真心反省自己的過錯。皇上又怎會高興呢?讓他老實一點,別總是想着攀龍附鳳,牢記爲人臣子的本分,管好身邊的人,遇到危難時,懂得取捨。只要他的表現能令皇上滿意,皇上又怎會爲難他呢?”

趙琇聽得半懂不懂,總覺得高楨話裡有話,似乎在暗示些什麼。正想要問得清楚些,趙瑋回來了。他熱情地拉着高楨說話,談書館的最新建設進展,卻讓妹妹回後院去。趙琇無奈極了,跟高楨對視一眼,無可奈何地去了。高楨一直目送她消失在視野內,方纔依依不捨地收回視線,瞥向趙瑋,見他臉上似笑非笑的,臉微微一紅,馬上又重新板起了臉,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繼續與趙瑋的交談。

趙琇回到房間的時候,方仁珠正心不在焉地捧着一本書,還在看第一頁。趙琇一看,就知道她此時根本沒有心思體會書中文字的清雅,心裡不由得一軟,便拉着她的手,將高楨的話一字不改地告訴了她。不過說這話的人,趙琇只說是位身份尊貴的人,時常進宮,消息靈通,卻沒說是廣平王世子,也免得給他留下什麼後患。

方仁珠有些震驚,她同樣聽不明白高楨那話具體的含議,但“別總是想着攀龍附鳳”這句話,她是絕對能聽懂的。她很快就反應過來,鄭重向趙琇道了謝,匆匆告辭離去。

回到家,方仁珠第一時間找到了父母,摒退左右,將在趙琇處聽來的話告訴了他們。

方少卿首先的反應是懊悔。他真是昏了頭了!皇上只不過命他在家反省,又沒說別的,興許是晾他幾天,便讓他回去了,處罰之事自然不了了之。畢竟那確實只是一個小紕漏。可是他做了什麼?先後託了那麼多人在御前說情,請求皇上饒恕他,在皇上看來,豈不是意味着他根本沒反省,而且不認爲自己有錯麼?皇上怎會不惱?他要是沒有多此一舉,說不定早就得到了皇上的寬恕,回去繼續做他體面清閒的太常寺少卿了!他是有多蠢,纔會一再觸怒皇上?

至於其他的話,他翻來覆去念叨了幾遍,都想不明白。不過“池魚”的含義他是懂的,想到堂弟方奕山出的錯,就猜想方奕山犯的事纔是真正比較嚴重的,不是他連累了方奕山,而是方奕山連累了他。除此之外,他那位被捲進了謀逆案的弟弟,興許也是一個因由。除了這兩個人,方家也沒別的人犯過事了,再別提連累他。他心中深恨之餘,也痛定思痛。對於家族中拖他後腿的勢利眼們,他是絕不能再輕縱了。再任由他們鬧下去,方家還有什麼前程?!

與丈夫不同,方太太的注意力卻放在那句叫他們不要再攀龍附鳳的話上面。她有些疑心趙琇到底只是轉述旁人的話,還是在趁機排除異己?要知道,當初方大姑娘方慧珠想擺脫尚家的婚事時,會選中趙琇這個尚未到婚齡的小姑娘算計,完全是因爲趙琇也是皇長子妃的有力人選,打算爲妹妹除去一個競爭對手罷了。如今方仁珠雖然久不入宮了,但太后與皇后也沒說她有什麼不好,興許過得兩年,兩位貴人又會改主意了呢?方太太對自家閨女非常有信心,堅信京城官家閨秀,沒幾個能比得上方仁珠。這麼一來,趙琇說這句話的用心就很可疑了。

況且,趙琇去前院見後來的新客人,方仁珠也只是聽說罷了,完全不知道來客是誰,也沒見到人影。誰知道那是真的客人,還是一句託詞?

但方仁珠對母親的推斷卻斷然否決:“不可能!她確實有客,而且我也知道客人是誰!”

方少卿與方太太齊齊一怔:“是誰?”

方仁珠斬釘截鐵地道:“是廣平王世子!”她看着父母,又補充了一句:“我聽到她家的小丫頭在窗外小聲議論,來的就是廣平王世子。世子是什麼人,父親與母親都清楚。因此這些話,不是趙姐姐胡編的,而是貴人的警告!”

方少卿與方太太面面相覷。(未完待續)

第39章 朱氏麗嬪第262章 夜笛第525章 不合羣第200章 送冰第226章 東昇第49章 碧蓮第381章 稀奇第164章 找補第189章 柱國將軍府第138章 京中風雲第341章 求助第17章 小人讒言第627章 賀禮第565章 驚歎第547章 對質第296章 厚此薄彼第131章 不速之客第71章 太子退位第162章 欺騙第156章 上海亂局(上)第609章 扣下第326章 招工第152章 吃裡扒外第174章 勸食第294章 評價第528章 心煩第446章 包票第336章 送書第67章 宗族大會(三)第11章 風雨欲來第603章 勸母第308章 一路招搖第9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343章 醒悟第50章 新年第252章 避寒第171章 驚聞第285章 嫌疑人第451章 送信第343章 醒悟第447章 船宴第442章 遊趣第445章 米家第118章 引介第520章 纏身第172章 喪鐘第336章 送書第443章 祭拜第77章 奇怪的盧大壽第506章 巡視第251章 小病第25章 庸醫第147章 回京第382章 怒火第486章 自薦第382章 怒火第57章 小學數學老師趙琇第412章 丟臉第556章 請期第137章 風雨中第484章 潛入第76章 察覺第496章 對策第569章 搶手第338章 握手第217章 新店第581章 賞賜第468章 積極第452章 退親第349章 丘家第215章 捷報第286章 預備周全第89章 盧家內訌第301章 孝順孫子第428章 相邀第131章 不速之客第55章 抉擇第200章 送冰第576章 開導第306章 宣傳戰第505章 感悟第392章 新聞第385章 小聚第400章 夜第572章 做媒第233章 邀請第100章 宗房內鬨第245章 裝病成真病第355章 警告第589章 質問第402章 質問第122章 太子南下第287章 臘八會(一)第164章 找補第125章 門前罵戰第322章 兩份文書第399章 故事第199章 對峙第127章 準備第535章 暖閣
第39章 朱氏麗嬪第262章 夜笛第525章 不合羣第200章 送冰第226章 東昇第49章 碧蓮第381章 稀奇第164章 找補第189章 柱國將軍府第138章 京中風雲第341章 求助第17章 小人讒言第627章 賀禮第565章 驚歎第547章 對質第296章 厚此薄彼第131章 不速之客第71章 太子退位第162章 欺騙第156章 上海亂局(上)第609章 扣下第326章 招工第152章 吃裡扒外第174章 勸食第294章 評價第528章 心煩第446章 包票第336章 送書第67章 宗族大會(三)第11章 風雨欲來第603章 勸母第308章 一路招搖第9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343章 醒悟第50章 新年第252章 避寒第171章 驚聞第285章 嫌疑人第451章 送信第343章 醒悟第447章 船宴第442章 遊趣第445章 米家第118章 引介第520章 纏身第172章 喪鐘第336章 送書第443章 祭拜第77章 奇怪的盧大壽第506章 巡視第251章 小病第25章 庸醫第147章 回京第382章 怒火第486章 自薦第382章 怒火第57章 小學數學老師趙琇第412章 丟臉第556章 請期第137章 風雨中第484章 潛入第76章 察覺第496章 對策第569章 搶手第338章 握手第217章 新店第581章 賞賜第468章 積極第452章 退親第349章 丘家第215章 捷報第286章 預備周全第89章 盧家內訌第301章 孝順孫子第428章 相邀第131章 不速之客第55章 抉擇第200章 送冰第576章 開導第306章 宣傳戰第505章 感悟第392章 新聞第385章 小聚第400章 夜第572章 做媒第233章 邀請第100章 宗房內鬨第245章 裝病成真病第355章 警告第589章 質問第402章 質問第122章 太子南下第287章 臘八會(一)第164章 找補第125章 門前罵戰第322章 兩份文書第399章 故事第199章 對峙第127章 準備第535章 暖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