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賀禮

七月流火,天氣漸涼。趙琇送走了好友曹蘿,心裡還有幾分惆悵。

這個時代比不得二十一世紀,想去哪兒,火車飛機幾小時就到了。這年代隔了幾百裡,說不定就要好幾年見不得面。下回再見曹蘿,也不知是幾時。她心裡免不了要嘆息幾聲,也有些佩服曹蘿果斷。從小兒就沒離開過京城的閨閣千金,居然說去遼東就去遼東,一點兒都沒猶豫。

不過趙琇也就是嘆幾口氣而已,很快就不再惦記這件事了。方仁珠那邊也有了消息傳來,說是尚家替她與尚瓊定下了婚期,就在明年她及笄之後。尚瓊已經是二十出頭的“大齡”青年,尚家斷不可能再拖延他的婚事了。方家解決了長女的婚姻,如今方老爺仕途也漸漸順遂,不象前幾年那麼憋悶了,嫁次女也嫁得開心。據說如今方太太正在家裡爲女兒備嫁呢。

世代書香的方家要嫁長房嫡女,嫁妝備起來,精心程度也是不輸給趙琇的。方太太已經來建南侯府求了張氏,要從洋貨鋪子裡買幾樣外頭少見的稀罕貨呢。

張氏爽快地答應了她,孫媳婦米穎芝卻在暗地裡慶幸。還好小姑子趙琇的嫁妝早就準備齊全了,不然這會子豈不是要跟方家爭起來?威爾斯洋行雖時常有好貨色,但真正的好東西,也就那幾樣。若給了方仁珠,叫趙琇怎麼辦?米穎芝初掌中饋,料理的頭一件大事就是小姑子的婚事,可不敢有些許疏漏。

趙琇卻不知道自家嫂子在慶幸些什麼。她的嫁妝,她都是親自過了目的,挑選的也都是自己心水愛物,尤其是西洋貨品,並不是什麼值錢就挑什麼,而是真正喜歡的、少見的才挑。有些時人根本不知道其價值的,她都要了來。反倒是那些鑲了金珠寶石的自鳴鐘、八音盒等貴重之物,她只要了兩臺意思意思。而且都是端莊大氣簡潔的款式,根本就沒往上頭鑲太多的珍寶,連張氏見了都覺得太素些,她反而不以爲意。方太太倒是喜歡這樣的風格。趙琇沒看中的一臺自鳴鐘,就叫她討要了去。

趙琇親自清點了自己的陪嫁,一樣一樣造冊,一式三份地抄寫好,一份留在趙家。一份預備送嫁妝時放在頭一擡裡帶去廣平王府,還有一份自個兒留着日常清點使用。但凡是陪嫁的小件物品,無論是衣裳首飾還是文玩擺設,她都是親自帶人裝的箱,小心翼翼,免得有不懂事的小丫頭弄髒弄壞了。

她本想叫米穎芝來做個見證,也是讓孃家的當家主母知道她帶走了什麼,免得日後說不清楚。米穎芝卻推說管家事忙,沒有來——其實也有避嫌的意思。趙琇帶了什麼嫁妝走,那是張氏與趙瑋的決定。米穎芝可不會小家子氣地心疼。她嫁到建南侯府時,父母也給她陪送了不少東西,可以說是割走了家中一半的財產。如今不比往日,她還有同胞親弟弟在呢,但父母總心疼她這個長女,寧願捨去一半身家。米氏宗族但有話說,米省之都堵了回去。她的父母能這樣心疼她,她又怎會不明白張氏與趙瑋的心意?

趙琇給自己的嫁妝裝好箱,上了鎖,又給放嫁妝箱子的房間上了封條。轉身走下臺階,米穎芝就派了丫頭來找她了。張氏正跟孫媳婦商議喜宴時要請哪些客人呢,讓她過去一道參詳,也是實踐的意思——等趙琇嫁進了廣平王府。就得馬上擔起王府中饋了。

趙琇忙趕去張氏的院子,只見正屋裡,羅漢牀上、大圓桌上、茶几圈椅上,到處都是寫滿了字的名單,倒嚇了她一跳:“這些是什麼?”

米穎芝擡頭見是她來了,連忙招手示意她過去:“快來瞧瞧。祖母與我正商量妹妹喜事那日,家裡要請哪些客人來,想到一個人就記一個名字,沒想到記着記着,倒記了這一屋子。”

趙琇就訥悶了:“咱們家有那麼多親友嗎?我們只要想這邊喜宴的賓客名單就行了吧?王府那頭的不歸咱們管。”

張氏沒好氣地嗔她道:“這說的自然是咱們家宴客要請的人,王府的賓客哪裡就輪到我們家來請了?若是兩家共有的親友,也只會到咱們家隨個喜,就得趕赴王府飲宴。我想的這些人,個個都與咱們家有交情,漏了誰都不好,只是全都請,也未免太多了些,因此纔會煩惱。你嫂子與我想了半日,都不知該如何栽減。如今也只有明知書館那邊的幾十名學子,因關係淡些,又是外男,沒幾個是見過你、與你說過話的,我便做主將人從名單上裁了去。到得那日,讓你哥哥嫂子往書館那邊送幾桌席面去也就是了。”

趙琇愣了愣:“連他們也要算上嗎?”不過想想也對,趙瑋婚禮的時候,他們可都上門來幫忙了,平日裡跟趙瑋也頗有交情。再說,這是一股極有發展潛力的助力,趙瑋若能跟他們都相處得好了,將來也能得益。

她拿起祖母與嫂子寫的一張張清單看,見她們擬的賓客,除了趙氏本家族人外,還有姻親米家那邊的人。張氏孃家一個侄孫近日也上京入國子監讀書了,他是張大舅公之孫,娶的就是趙家宗房趙璟的嫡長女清姐兒,小夫妻倆自然也要算上。而趙璟之妻沈氏的孃家松江沈氏,又有人在京中爲官,雖是拐着彎的親戚,但總不能把人漏下了……

如此總總,光是數得上號的親友就有數十個。若請了誰又不請誰,都不好交代。

親戚以外,還有朋友。這方面的名單就更長了。曹家、方家、蔣家、李家、尚家……但凡是趙家祖孫平日裡交好的人家,都要送請帖的。其中曹家女兒曹蘿嫁進了曲水伯府謝家,因此謝家也要算上一份。趙瑋的恩師李光地家,以及劉家、馮家等等女兒平日裡與趙琇有所來往的,照例都要送一份請帖去。只是收帖子的人會不會上門來喝喜酒,那就是別人的事了。

前不久才重新依附過來的胡家以及其他郡公爺的舊部,關係雖然還是淡淡的但已恢復正常來往的汪家,曾經有過接觸的範本章家,還有胡家的姻親鄭家……至於趙瑋京衛指揮使司的同僚以及舊日在刑部時結識的人,循例也是不能怠慢的。若再說到他們在江南時曾經認識的官員等等。那就更多了。

再加上明知書館那一衆士子,爲書館出力的易學士曾學士……

趙琇前前後後數了兩遍,也不由得咋舌:“原來咱們家已經交好了這麼多人了嗎?先前哥哥成親的時候,好象也沒那麼多呀?”

米穎芝笑道:“侯爺說。有些人是後來才重新走動起來的,比如京衛指揮使司和郡公爺的舊部等等。其他人先前也曾經隨過禮,只是未必上門喝過喜酒罷了。近日來京的人不少,倒有許多是咱們家認得的。”

趙琇恍然,是了。晉陽王壞了事,他的同黨被抓,京中又有不少空缺。其中一些比較關鍵的位置,皇帝不打算讓吏部隨便找個人頂上,就從全國各地抽調信得過的官員接任。這些官員基本是在這兩個月裡陸陸續續到達京城的。因爲建南侯府協助平亂的關係,如今極得皇帝信任,與他家有聯繫的官員,也就相應得得了不少好處。當然,其中也有一些是碰巧認識、從前極少來往的。不過如今也都漸漸重新走動起來了。

米穎芝那兒還有一份名單,上頭寫的是建南侯府名下產業裡做事的管事、掌櫃們。他們比起一般的夥計。多了份體面,但比起外頭的客人,身份上又差着些。因此米穎芝打算另行選址設宴,讓趙游去招呼。這也是同樣不能輕忽的,有些人要直接跟着趙琇入王府呢。

趙琇看着名單,不由得笑了,她對張氏道:“祖母,想想咱們剛回奉賢的時候,哪裡認得這許多親友?冷冷清清的,也就是逢年過節。族人們還能在一處熱鬧熱鬧,偶爾二舅公也會帶着小輩過來給您請安罷了。如今卻是大變樣了。回頭想想,就象是在做夢似的。”

張氏笑道:“你先別顧着做夢,我這裡還有人呢。平日裡與我交好的那些個老姐妹。雖然不是人人都見過你,但也都是你長輩。她們念着這頓喜酒許久了,我總不能不給她們下帖子。”

趙琇這回是真有些暈了:“什麼?祖母要連那些老太太、老誥命們也要請來嗎?我以爲你們只是業餘媒人聯盟而已,原來已經這樣要好了?”

張氏瞪了她一眼,對米穎芝說:“上回瑋哥兒與你成親,沒有請她們。她們就抱怨了我許久,這回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再忘了的。帖子還是照發吧,來不來全看她們高興。只是在喜宴之前,先問清楚了她們會不會來。若是不來,那就不必備她們的位子。”

米穎芝連忙應下了,重新清點了一次名冊,倒吸了一口涼氣:“這都快有兩百個人了,光是女眷就有近百!”

趙琇總覺得有些不靠譜,她重新看了一次名單:“真要全請過來嗎?我嫁人,有必要請那麼多實際上不認識的拐彎親戚嗎?倒是明知書館的人,我覺得不該不請的。另送了席面過去,好象跟管事掌櫃們一個待遇,未免怠慢些。”

張氏道:“那就在鋪子的後堂裡給管事掌櫃們設宴吧,明知書館的學子,有了功名的,就正式下個帖子請來坐席,沒有功名的另尋了好館子招待。多點些好酒好菜,別怠慢了。他們也是有心,方纔還讓易二郎送了賀禮來呢。”

“賀禮?”趙琇好奇了,“他們會送什麼賀禮給我?”

米穎芝連忙讓人把東西拿了上來,卻是一套書,裝璜得整整齊齊的,裡頭是精心印製的書本。趙琇翻了一翻,驚訝極了,原來這套書收集的不是別人的作品,正是她翻譯的所有西洋書籍全集,有經濟學方面的,也有詩歌戲劇,還有些語言雜記之類的東西,分門別類,整理得井井有條。書裡的字句也有人全都重新校對過了,有些錯漏的地方,也不知他們是尋了什麼人來幫忙,重新補上,再找了印書坊印刷成書。翻着這些猶自散發着油墨香氣的新書,還有書的封皮上寫的“明知堂主人”的署名,趙琇忽然覺得自己的鼻子有些發酸。

原來……她一直匿名翻譯抄寫的書,明知書館的學子們都看在眼裡呢。他們從不聲張,但這一套書也代表着他們對她的承認。

雖然不是她自己的作品,但趙琇心裡的成就感依然滿滿的。也許在幾百年之後,她的名字也會印在歷史書上,這樣記載着:趙琇(生卒年月),號明知堂主人,楚朝著名女翻譯家、藏書家……

這麼一想,趙琇心裡就不由得美起來了。(未完待續。

第229章 相逢第127章 準備第604章 茶話第472章 死纏第161章 兄弟姐妹第280章 哄騙利誘第207章 仇視第207章 仇視第570章 苦心第183章 逼迫第589章 質問第358章 背影第110章 新太子第329章 舊物第161章 兄弟姐妹第134章 海上時光(上)第390章 正經事第5章 分家第492章 新友第321章 人贓俱獲第205章 雪花酪第182章 陌生的親人第14章 幸運得救第8章 弄巧成拙第75章 後宮詭異第191章 侯府舊宅(下)第430章 再召見第72章 疑點第381章 稀奇第41章 惹衆怒第496章 對策第28章 賬簿第579章 多心第608章 太醫第335章 氣惱第491章 百花生日第210章 沽名釣譽第206章 族人進京第23章 一場鬧劇第329章 舊物第219章 五仁月餅第268章 衡量第422章 勸姐第49章 碧蓮第147章 回京第48章 盧媽第108章 尋茶記第388章 探望第601章 喜訊第620章 說客第303章 過年第123章 三家合作第61章 提點第271章 告誡第423章 喜事第230章 老太太們第419章 晉見第406章 丘家第410章 倒打第557章 大舅哥第393章 私會第90章 拉攏第309章 揭皮第300章 養子第351章 獨對第83章 再次提議第251章 小病第266章 知不知第317章 趙瑋求書第413章 流言第399章 故事第529章 影響第9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554章 生恨第478章 害臊第55章 抉擇第154章 棉襖第108章 尋茶記第19章 痛定思痛第211章 書與茶第283章 偶遇第255章 雀金呢第182章 陌生的親人第594章 結交第353章 差使第377章 驚聞第184章 蠢話第546章 無賴第149章 元宵節第103章 扯皮第149章 元宵節第270章 返回第345章 備宴第213章 圖紙第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577章 馬王爺第465章 回絕第443章 祭拜第136章 海上時光(下)第225章 落荒而逃
第229章 相逢第127章 準備第604章 茶話第472章 死纏第161章 兄弟姐妹第280章 哄騙利誘第207章 仇視第207章 仇視第570章 苦心第183章 逼迫第589章 質問第358章 背影第110章 新太子第329章 舊物第161章 兄弟姐妹第134章 海上時光(上)第390章 正經事第5章 分家第492章 新友第321章 人贓俱獲第205章 雪花酪第182章 陌生的親人第14章 幸運得救第8章 弄巧成拙第75章 後宮詭異第191章 侯府舊宅(下)第430章 再召見第72章 疑點第381章 稀奇第41章 惹衆怒第496章 對策第28章 賬簿第579章 多心第608章 太醫第335章 氣惱第491章 百花生日第210章 沽名釣譽第206章 族人進京第23章 一場鬧劇第329章 舊物第219章 五仁月餅第268章 衡量第422章 勸姐第49章 碧蓮第147章 回京第48章 盧媽第108章 尋茶記第388章 探望第601章 喜訊第620章 說客第303章 過年第123章 三家合作第61章 提點第271章 告誡第423章 喜事第230章 老太太們第419章 晉見第406章 丘家第410章 倒打第557章 大舅哥第393章 私會第90章 拉攏第309章 揭皮第300章 養子第351章 獨對第83章 再次提議第251章 小病第266章 知不知第317章 趙瑋求書第413章 流言第399章 故事第529章 影響第9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554章 生恨第478章 害臊第55章 抉擇第154章 棉襖第108章 尋茶記第19章 痛定思痛第211章 書與茶第283章 偶遇第255章 雀金呢第182章 陌生的親人第594章 結交第353章 差使第377章 驚聞第184章 蠢話第546章 無賴第149章 元宵節第103章 扯皮第149章 元宵節第270章 返回第345章 備宴第213章 圖紙第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577章 馬王爺第465章 回絕第443章 祭拜第136章 海上時光(下)第225章 落荒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