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扯皮

穎王府要是真有心圖謀皇位的話,肯定要做兩手準備。一手政治手段謀權,另一手是武力手段,以防萬一。無論是哪一種,肯定都需要錢。 wωw▲тt kдn▲℃O

尤其是武力手段,他們需要資金,也需要糧食,可能還有軍備軍衣什麼的,把小長房那九千多畝地出產的糧食和一部分棉花留作己用,真是再省事不過了。如果再加上其他產業上出產的糧食什麼的,這筆物資無論是留給自己用,還是運到別的地方賣錢,價值都非常可觀。

小長房看來是鐵了心要跟着穎王府走了。這也難怪,從當年沉船事件開始,他們與廣平王一系就算是結了仇,相比之下,穎王府還有幫趙炯脫罪的恩情呢,雖然沒成功,但情面仍在。如果說廣平王在戰場上受傷一事,真的跟趙玦有關,他跟廣平王一系已經沒有了和睦相處的可能,就算是其他皇子上位,他也有可能會被揭穿真相,然後丟官落馬,從此再無翻身的一日。爲了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也是爲了奪回曾經的風光,小長房緊跟着穎王府一條道走到黑,真是一點都不出奇。

把自家產業拿出來給穎王府籌措錢糧,外人很難發現其中的手腳,同時也提高了自家在穎王心中的地位。那幾個管事其實是穎王府派來的人吧?他們同時還在打理穎王府另外幾處秘密產業。至於那本所謂的假賬,可能根本就不假,那是呈給小長房看的真正的賬目。缺少的錢則全都孝敬了穎王府,這部分的賬目自然是另立一冊的,不會交到小長房手中。要不是宗房趙煜打着小長房趙澤的名號。忽然過去討要賬本,那些人以爲小長房是得知自己被出族,覺得保不住這些田產了,想將賬目算清楚,大概給出的就會是不同版本的所謂“賬簿”了。

那些人被抓,也不覺得驚慌。因爲他們知道自己一定會獲救的。反正趙氏宗族抓人也不是因爲發現了事情的真相,純粹只是爲了奪產罷了。被奪的是小長房的產業。而非穎王府所有,他們犯不着插手進去。

趙琇將自己的分析一一爲趙瑋說清楚,趙瑋恍然大悟。臉色也不好看起來。

幸好全族已經將小長房開革出去了,否則他們參與謀反,將來事發,真是要連累全族的。

但事涉皇位。小二房身爲保皇黨的成員之一。一定要通知京城裡的廣平王一聲。趙瑋說不準祖母張氏寫信,是不是給廣平王寫的,但他覺得,自己也該給廣平王世子高楨寫一封信了。他要把妹妹的分析和自己調查到的情報都告訴高楨,讓對方多加提防。

穎王府如果只是積累財富,那也許只是爲了謀取皇位而籌措資金,但他們積攢糧食,就很有可能養了一批武裝力量。此事絕對不可不防。

兄妹倆窩在趙琇的房間裡,頭碰頭地研究了半日。才寫好了一封信,把情況都說清楚了,確信並無遺漏之處,才密密實實地封好,拿去找祖母。

張氏也剛寫好了一封信,正在囑咐一名心腹家人,要他將信連夜騎馬送進京城,親手交到廣平王殿下手中。

趙瑋連忙道:“祖母,孫兒也有信給世子。”

張氏看了看他手裡的信封,又看了看孫子孫女臉上的表情,忽然明白了什麼,淡淡一笑:“這樣也好。”就把兩封信都交給了那名家人,讓他立刻起程。

信送出了,張氏祖孫三人都鬆了口氣。之後的事情,就交給廣平王殿下以及宮裡的諸位貴人吧,他們一家老的老,小的小,實在做不了什麼。

宗房的混亂仍在持續着。趙煜不如二房祖孫消息靈通,直到這時候,纔打聽到了那幾個“小長房的管事與下人”逃走的路線,但晚了好幾天,再追也來不及了,他只能自認晦氣。但他腦子裡仍舊認定賬上少了的銀子一定是這幾個人貪墨了去的,他們在匆忙中逃走,不可能有時間將這些銀子也帶走,也許他們是把東西藏起來了?他開始讓人去打聽那些人平日裡常去的地方或是交情比較好的親友,想要弄清楚可能的藏銀之所。

柳鶯仍舊保持着詭異的平靜,趙澤仍舊憂心忡忡地在房間裡拿着書本發愁,根本就看不進一個字。趙璟夫妻時刻提防着他們,見他們如此老實,不但沒有放心,反而更加警惕了。趙璟開始勸說父親行事低調一些,雖說趙家在奉賢本地絕對是有頭有臉的大戶,但如今日漸式微,很多大戶都開始不把趙家放在眼裡了,新來的陶知縣也不喜趙煜行事,做事太高調了,是會拉仇恨的。

趙煜被兒子勸了兩回,也漸漸冷靜下來。被小長房那些管事貪走的銀子,可能真的討不回來了,就算討回來了,小長房若要討回去,他難道還能拒絕?怪只怪他行事太高調,若是悄無聲息地行事,錢拿到手了,小長房也不會知情,那時才能便宜了自己。趙煜後悔莫及,但很快又振作起來。京裡的小長房名下還有不少產業的,其中也有不少要歸入公中,他還有機會。

就在這時,外六房的人押着兩名小長房的下人過來了。這兩名下人不是管理田產的,而是跟隨趙澤南下的。外六房的人在城外碼頭上抓到他們,從他們身上搜到了一封信,是趙澤將小長房出族一事的細節,以及管事涉嫌做假賬貪墨錢財、趙煜積極追查等事全都寫了下來,意圖報告給京中的祖母牛氏知曉,請她老人家決定日後該如何行事,同時也請她早做準備,因爲族中派去京城收回產業的隊伍已經出發了。

趙煜一看到這封信,臉色也難看起來。趙澤被逐出二房,是他收留了對方。結果對方回報他的,是搶先向家中通風報信。如果牛氏得了消息,先將大部分財產隱匿起來。那吃虧的還不是他們一族嗎?而且趙澤在信中所言,也有告密的意思,似乎是在向牛氏報怨他趙煜護侄孫不利,沒能阻止族人將小長房出族,還意圖染指小長房的財產。

趙煜看着外六房的人臉上略帶譏誚的表情,心中的怒火就越燒越旺。趙澤聞訊趕來的時候,一進門就被他指着鼻子罵:“我處處護着你。反倒惹你嫌了是吧?你家下人不老實貪錢,我見你年紀小沒經過事兒,幫你追索被貪墨的銀子。倒被你當成壞人了。既如此,我還操什麼心?你還不如趁早離了我這地兒,省得髒了你這樣高門大戶出來的尊貴公子哥兒?!”

趙澤被罵得懵了,但懵之餘他也覺得委屈。他年紀是小。但不是傻子。趙煜對他是利用還是關心,他看得出來。可趙煜是長輩,當着族親們的面,他又不好反駁,只能默默含淚承受着趙煜的責罵。

他如此軟懦,哼一聲都沒有。趙煜罵了半天后,也罵不下去了,只能命人將他送回客院去。還吩咐說:“讓澤哥兒安心念書,沒我點頭。不許他出院門一步!”

趙澤被送回客院,門前多了兩名孔武有力的男僕把守,他真的出不去了,連從京城跟隨他前來的下人,也只留了兩名丫頭照顧他飲食起居,其餘人等另行安置了,完全聯繫不上。趙澤等於是被軟禁了,他心裡真的很害怕,哪裡還能念得進書去?

晚上,柳鶯不知用什麼法子,來到了客院。她進了屋,劈頭就罵趙澤:“你無事送什麼信?怎的不跟我說一聲,就自作主張?如今連我在煜大老爺面前都有了不是,說話也不如先前管用了,真真壞了太太的大事!”

趙澤紅了眼圈,雖然他從小沒少被人罵,但柳鶯只是個丫頭,憑什麼也來罵他呢?他犟着嘴道:“發生了這麼多要緊的事,怎能不跟祖母說一聲?難不成真要讓族裡的人上京搶走家裡的產業麼?!”

柳鶯跺腳道:“我能這麼糊塗?信早就發出去了,哥兒這一封纔是多餘的呢!”當然,她發信的時候,假賬之事還沒有曝光,再發一封也是應該的,但被發現就不好了。反正穎王府的人逃走了,他們必定會將最新消息報上去的。

趙澤驚訝急了:“你發過信了?那怎麼不跟我說?”

“內宅外院往來不便,我還能事事都跟你說?”柳鶯有些不耐煩地道,“我說了讓哥兒安心讀書,哥兒就只管讀書,外頭的事有我呢,千萬不要再做多餘的事了。只要你還住在這宗房的宅子裡,你就還是趙氏子弟,底下人行事也便宜些。若是你再激怒煜大老爺,他一氣之下把你趕出去了,叫我們底下人怎麼辦?所以,哥兒還是老實些的好,其他的少管!”

柳鶯很快離開了,趙澤鬱悶地坐在屋裡,心裡委屈得很,但又不敢不聽柳鶯的話,只能忍氣吞聲。

興許是柳鶯送出去的信發揮了作用,族中派到京城裡收回產業的人遇到了挫折,牛氏及時轉移了一部分產業,聲稱是這幾年裡爲了貼補家用給賣掉了,同時她又拒絕交出奉賢那九千多畝良田的地契,更不接受出族之事。族人將宗族大會公議的決定告訴她,又說秦家和錢家都已經知會過了,無人有異議,官府已變更了小長房的戶籍,京兆衙門也接到了奉賢知縣行文,正式將小長房從原建南侯府一脈的成員名單中挪出去。當然,這關係到趙炯趙玦一系還是不是建南郡公的子孫,所以衙門的人也不敢大意,他們要上報給朝廷和皇帝,等到皇帝點頭表示允許了,這出族的程序纔算是完成了。

皇帝現在正忙着挑選儲君的事,身體也不大好,這種“小事”只要朝中有人幫忙壓下來,一時半會兒的皇帝是不會有反應的。可他不點頭,牛氏就有底氣不承認出族之事,京中的族人們實在是不知該如何是好了,最後能討到手的,也就只有所謂僅剩的四千畝族田的地契。

消息傳回奉賢,趙煜與一衆族人們都對這個結果非常不滿意,打算要跟小長房扯皮到底了。二房祖孫倒是非常平靜。他們已經收到了來自廣平王世子高楨的親筆書信,信中說,他們所報之事,廣平王都已知曉了,並且通知了朝中相關人士,他們會留意穎王府動態的,讓張氏祖孫不必擔憂。

張氏祖孫就真的不再擔憂了,小長房與族人扯皮之事,他們也沒興趣參與。這時候,時間已經進入到九月底了。趙瑋決定要參加明年的童生試,正在先生的督促下,進行考前四個月的最後衝刺。而趙琇在祖母離家的數月內展現了自己管家的能力,張氏表示很滿意,開始教導她更多的東西,也嘗試將一部分家務交到她手上,讓她獨力打理了。

趙琇真正掌握了一點權力,她覺得自己似乎在祖母面前有了那麼一點話語權。她在考慮,是不是該向祖母提起開源之事?(未完待續。。)

第543章 灰心第569章 搶手第600章 上任第423章 喜事第168章 算計第592章 請求第180章 失魂落魄第626章 離開第376章 說法第579章 多心第267章 心虛第452章 退親第18章 審問第577章 馬王爺第175章 自薦第549章 處置第158章 追捕第548章 關門第310章 擴散第359章 雄心壯志第612章 波瀾第175章 自薦第335章 氣惱第72章 疑點第377章 驚聞第597章 打傢俱第562章 離去第524章 邀請第44章 出乎意料第395章 偶遇第605章 告誡第566章 見識第464章 搭訕招術第129章 太子入城第86章 歸來第131章 不速之客第512章 嘉獎第486章 自薦第154章 棉襖第34章 廣平王來了第563章 嬤嬤們第360章 內情第150章 探病第69章 上跳下竄第149章 元宵節第6章 怪事連連第490章 勸說第235章 舊僕們第512章 嘉獎第108章 尋茶記第84章 傳信第526章 反駁第460章 暫別第279章 救人第511章 信第240章 提醒第325章 把柄第549章 處置第473章 疑惑第471章 傳言第70章 趙煜的小算盤第510章 趙演第80章 羣起攻之第73章 左右搖擺第173章 雨天第265章 心臟病第292章 臘八會(六)第237章 露餡第509章 欲行第361章 來訪第470章 詭異第311章 偶遇第356章 堅決第67章 宗族大會(三)第253章 溫泉第325章 把柄第133章 改道第332章 剝繭第5章 分家第51章 告一段落第410章 倒打第602章 勸女第84章 傳信第229章 相逢第150章 探病第468章 積極第287章 臘八會(一)第422章 勸姐第237章 露餡第548章 關門第78章 白玉炕屏第423章 喜事第431章 告狀第297章 背約第200章 送冰第71章 太子退位第144章 心冷第447章 船宴第294章 評價第426章 避難
第543章 灰心第569章 搶手第600章 上任第423章 喜事第168章 算計第592章 請求第180章 失魂落魄第626章 離開第376章 說法第579章 多心第267章 心虛第452章 退親第18章 審問第577章 馬王爺第175章 自薦第549章 處置第158章 追捕第548章 關門第310章 擴散第359章 雄心壯志第612章 波瀾第175章 自薦第335章 氣惱第72章 疑點第377章 驚聞第597章 打傢俱第562章 離去第524章 邀請第44章 出乎意料第395章 偶遇第605章 告誡第566章 見識第464章 搭訕招術第129章 太子入城第86章 歸來第131章 不速之客第512章 嘉獎第486章 自薦第154章 棉襖第34章 廣平王來了第563章 嬤嬤們第360章 內情第150章 探病第69章 上跳下竄第149章 元宵節第6章 怪事連連第490章 勸說第235章 舊僕們第512章 嘉獎第108章 尋茶記第84章 傳信第526章 反駁第460章 暫別第279章 救人第511章 信第240章 提醒第325章 把柄第549章 處置第473章 疑惑第471章 傳言第70章 趙煜的小算盤第510章 趙演第80章 羣起攻之第73章 左右搖擺第173章 雨天第265章 心臟病第292章 臘八會(六)第237章 露餡第509章 欲行第361章 來訪第470章 詭異第311章 偶遇第356章 堅決第67章 宗族大會(三)第253章 溫泉第325章 把柄第133章 改道第332章 剝繭第5章 分家第51章 告一段落第410章 倒打第602章 勸女第84章 傳信第229章 相逢第150章 探病第468章 積極第287章 臘八會(一)第422章 勸姐第237章 露餡第548章 關門第78章 白玉炕屏第423章 喜事第431章 告狀第297章 背約第200章 送冰第71章 太子退位第144章 心冷第447章 船宴第294章 評價第426章 避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