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多心

皇帝一旦起了疑心,自然就加大了對建南侯府的關注。

建南侯府上下總共就祖孫三個主人,平日行事十分低調。

趙瑋好好在大理寺與刑部協助辦案,與他接觸過的人都對他讚不絕口,士林中人提起,也都說他是個溫文爾雅謙遜好學的年輕人。

趙琇好好地坐在家中待嫁,每日勤奮地接受着宮中派出來的嬤嬤教導,雖然曾經畫過那兩幅引起偌大風波的南匯圖,但似乎只是因看到災區慘狀有感而發罷了。至於翻譯洋文書籍的興趣,在皇帝眼中只是小道,不值一題。就算她翻好了一本書就會讓人送到明知書館收藏,那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閨閣筆墨只要不署上閨閣名諱,不露脂粉氣,那書就跟書館中收藏的任何一本雜書沒有兩樣。況且前來明知書館的讀書人,又有幾個會對她翻譯的書感興趣呢?大家真正看重的,還是四書五經,還是前人名家文章。

至於老夫人張氏,本是個不愛交際的老太太,性情有些小天真。雖說現如今她在京中人脈越來越廣了,但她除了給小年輕做做媒,也沒跟其他府第的老誥命說什麼。她甚至還把做媒過程中的細節都告訴了太后。皇帝疑心再重,也不會關注一位愛給人做媒的老太太。

如此說來,建南侯府的三個主人,除了交遊日漸廣闊,人脈日漸擴大,影響力日漸增加,似乎也沒什麼好令人防備的地方。他們的影響力,更多的還是在基層官員與京城的普通讀書人之中。也許等到那些受過他們恩惠的士子們正式科舉出仕,在朝中力拼上游,爭得了一席之地。又還記得當初的恩情時,建南侯府的影響力才能算是真正達到了頂峰。

在那之前,建南侯府還沒什麼可讓人擔心的。

皇帝心裡還是願意相信趙家人忠心的。當初若不是趙家祖孫相救,他連能不能保住性命安全返京都不知道,更別說登上皇位了。皇帝自認爲是個知恩圖報的人,更不願意相信自己最忠心的從龍功臣之一,居然有一天會對自己產生異心。

不過他相信趙瑋的忠心。不代表他對建南侯府就沒有了任何懷疑。因爲他清楚地知道。建南侯府與廣平王府關係莫逆,而且馬上就要結爲姻親。自從十二年前,廣平王夫婦在南下途中救起趙家祖孫三人那一晚開始。這兩家人的命運就緊緊連結在一起了。

廣平王在先帝面前爲趙家祖孫訴苦鳴冤;廣平王目盲退位之時,張氏帶着孫子趙瑋千里迢迢上京看望;趙家祖孫要建明知書館,廣平王送了自己的文章過去捧場;廣平王世子高楨要娶妻,從一開始就盯緊了青梅竹馬的趙琇。從來沒有考慮過其他人,甚至因爲皇后有意爲他擇選閨秀爲妻。他還惱恨上了。

皇帝甚至有些懷疑,若非廣平王是他同胞兄長,兄弟倆在奪嫡之爭中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而趙家祖孫的大仇趙玦一家又是穎王的同黨,當初他在川沙堡落難,遇上趙家祖孫的時候。他們還會不會依然甘願冒大險救他?如果當時不是高楨跟他在一起呢?

有些事情是不能多想的,想得多了。心裡就會越發不安起來。

皇帝不想疑心趙家祖孫的忠心,卻擔心他們跟廣平王父子的關係太過親近了,會在感情上更加偏向他的哥哥與侄兒。他會忍不住去想:若是朕與皇兄爭奪皇位,趙家祖孫會支持哪一方?

然後他又會再想深一層:若是皇兄與楨兒決定要爭權奪勢,趙家祖孫會幫他麼?他們所掌握的人脈是否會爲皇兄所用?那麼一來,廣平王不用親自出面,也能拉攏人心了。

今科殿試那一回,因堤壩案而引起的輿論風波讓皇帝心生警醒。雖然那一次,趙家祖孫並不是有意在貢士們當中引導言論,但確實影響到了讀書人們的想法,讓他這個皇帝一度變得十分被動。若趙家祖孫哪一日想要故意引起輿論風波了呢?他實在不敢冒險。

皇帝沉思良久,只覺得煩惱得很。這些想法他沒辦法跟人訴說,因爲人人都知道建南侯府是他最堅定的從龍功臣之一,趙瑋襲爵以來一直循規蹈矩,差事也辦得好,張氏與趙琇更是貞靜和善的女眷,又熱衷於慈善與文教,一點把柄都沒有。若對這樣的忠臣,他這個皇帝還要看不順眼,任何臣屬都會覺得心寒的。

就象是廣平王當日一力支持他坐上了儲位,宮變時更是主持大局,將他送上了皇帝的寶座,如今廣平王父子低調又少理政事,更是幾乎不與朝臣結交,如果他跟人說自己忌憚廣平王,絕不會有什麼好名聲,忘恩負義、不孝不悌的牌子,會從此掛到他頭上,千百年都摘不下來。

可他心中又實在是免不了要多想,忍不住要擔心。

爲了讓自己安心一些,也不想惹人非議,皇帝經過再三考慮,決定把趙瑋的差事做個調整。他不想讓趙瑋再參與到堤壩案中去了,而是讓趙瑋正式進入刑部學習辦差,卻又沒個正式的職位,只交代刑部尚書要好生指導年輕人,趙瑋他日後是打算要重用的。

刑部這個地方,實權也不是沒有,但主管的是刑名,相對來說要單純一些。它不象戶部負責主管全國人口錢糧田地稅賦,不象吏部主管全國官員的升降考覈,不象禮部總跟國家大事要事打交道,也不象兵部擁有插手軍隊事務的權利。在六部之中,刑部與工部都是相對來說權力稍弱又不大顯眼的部門。趙瑋協查過堤壩案,進刑部更加順理成章。

皇帝希望他日後就留在刑部了,天天跟各地的重大案件打交道就好,旁的事情不要多理,也別做不該做的事。這樣君臣之間可以維持彼此的情誼,皇帝也能給予功臣應有的體面。

然而趙瑋接到旨意後,只覺得莫名其妙。

他這幾個月裡一直表現良好,跟其他官員也相處融洽,協助審理案件時,沒犯任何錯誤,也從不越過衆人自己出頭。皇帝有什麼理由要忽然調他進刑部呢?

刑部雖沒什麼不好的,可他連個正式的職位都沒,皇帝只說讓他多學點東西,就沒別的話了,這又算什麼?協審堤壩案,他好歹還有個協審的名頭,現在卻連個名頭都沒有了。問刑部尚書,刑部尚書只是微笑着讓他明兒一早記得到衙門裡點卯,什麼都沒有回答。

趙瑋懷着一肚子的疑問回了家。在祖母張氏面前,他只說自己因爲辦差辦得好,被皇帝特旨調入刑部行走了,半句話不提心中的疑惑,生怕讓她老人家擔心。

張氏也沒多想,她剛剛品嚐了吏部尚書家的老夫人打發人送來的糕點,覺得十分合口,正跟孫女兒趙琇商量着是不是叫廚房的人也試着做一份呢,還在想應當拿哪種點心去回禮。趙瑋把這次調職說成了喜事,她也就相信是喜事了。

趙琇倒是看出了哥哥神情中略帶着一絲僵硬。等離了張氏的院子,她就把趙瑋拉到自己的院子裡,摒退左右,壓低聲音問:“今兒的調令是怎麼一回事?出什麼事了?”

趙瑋也知道自己很難瞞住妹妹,便把心中的擔憂照實說了,囑咐道:“祖母那兒,你幫忙先瞞着,別讓她老人家擔心。其實只是入刑部歷練一番罷了,若我是個能幹的,皇上自會重用我。”

趙琇皺緊了眉頭:“哥哥最近有犯過什麼錯嗎?還是說錯了什麼話,又或是得罪了誰?”

趙瑋搖頭,近來沒什麼特別的事情發生,堤壩案裡沒有用處的犯官都判了刑離開了,剩下尚未定罪的都是有可能掌握重要情報的人,這些人嘴緊得很,審了許久也不見有什麼有價值的線索,他每日上差、下差,都是例行公事罷了。

再有,就是爲曹家與幾個文官做和事佬的事了,但這種小姑娘不懂事引發的小風波,又怎麼可能會引起皇帝的怒火呢?況且他不過是充當了說客的角色罷了,那事兒原與他沒關係。

趙瑋實在想不出自己最近到底做錯了什麼了,也許……是他想得太多了?皇帝此舉其實並沒有教訓他的意思?

趙琇思考片刻後,道:“哥哥只管聽令行事就是。我們家從來沒做錯過什麼,就算是哪裡不慎觸怒了皇上,他也不會真把我們家怎麼着的,頂多就是訓斥幾句,罰點俸什麼的,最嚴重的也不過是剝奪了哥哥的差事,讓你回家吃自己罷了。我們只管做自己的事,不用想太多。明年我就要嫁進廣平王府了,若皇上因着某些莫名的原因要罰我們,看在廣平王的面上,也絕不會做得太過的。”

趙瑋點了點頭,卻忽然頓住,驚愕地擡頭看向妹妹,發現她臉上也露出了同樣的表情。兄妹倆不約而同地想到了一個可能,只覺得難以置信。

“不會吧?”趙瑋喃喃地道,“他沒理由這麼想呀?”

趙琇抿了抿嘴:“今年從正月開始,大半年裡廣平王就幾乎一直留在溫泉莊子上,只回過京城寥寥三四次。高楨說那是因爲葉大夫的治療進入了緊要階段,不能輕易挪動病人,所以連太后也只是派心腹前去探望,沒有再催王爺回京城王府或回宮裡住。我每次寫信給高楨,問起王爺近況,他都只會說挺好,從不涉及細節。我有些懷疑……王爺的眼睛說不定已經好得差不多了。”

第611章 泄露第563章 嬤嬤們第160章 出獄第115章 張氏的憂慮第424章 冷茶第135章 海上時光(中)第216章 戰果第396章 投契第127章 準備第152章 吃裡扒外第311章 偶遇第209章 產業第627章 賀禮第87章 質問第435章 人事第203章 聽聞第153章 求教第92章 實行第246章 赴會第537章 白目第470章 詭異第220章 回禮第436章 阻攔第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569章 搶手第258章 後續第400章 夜第567章 新進士第457章 體會第210章 沽名釣譽第134章 海上時光(上)第253章 溫泉第150章 探病第370章 傳聞第464章 搭訕招術第163章 指點第35章 暗涌第370章 傳聞第334章 悔恨第411章 自作自受第280章 哄騙利誘第218章 趙演的小心思第566章 見識第625章 嘆息第612章 波瀾第594章 結交第342章 警告第229章 相逢第172章 喪鐘第363章 密摺第53章 詭異的毒箭第241章 小丫頭第584章 側妃第293章 姐妹生怨第422章 勸姐第171章 驚聞第93章 人倫第152章 吃裡扒外第105章 投資項目第285章 嫌疑人第44章 出乎意料第182章 陌生的親人第149章 元宵節第53章 詭異的毒箭第172章 喪鐘第109章 兩年第265章 心臟病第148章 兄妹團聚第590章 喜訊第363章 密摺第63章 宗族義務第56章 管家是個技術活第45章 破綻處處第196章 信第563章 嬤嬤們第305章 脫身第567章 新進士第546章 無賴第542章 爭執第302章 告密第275章 邀請第115章 張氏的憂慮第139章 圖窮匕現第227章 歸來第54章 憂慮第354章 秘信第257章 生氣第246章 赴會第525章 不合羣第292章 臘八會(六)第174章 勸食第559章 風波第343章 醒悟第439章 默契第586章 庶妃第480章 私房話第82章 進言第174章 勸食第82章 進言第394章 威脅
第611章 泄露第563章 嬤嬤們第160章 出獄第115章 張氏的憂慮第424章 冷茶第135章 海上時光(中)第216章 戰果第396章 投契第127章 準備第152章 吃裡扒外第311章 偶遇第209章 產業第627章 賀禮第87章 質問第435章 人事第203章 聽聞第153章 求教第92章 實行第246章 赴會第537章 白目第470章 詭異第220章 回禮第436章 阻攔第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569章 搶手第258章 後續第400章 夜第567章 新進士第457章 體會第210章 沽名釣譽第134章 海上時光(上)第253章 溫泉第150章 探病第370章 傳聞第464章 搭訕招術第163章 指點第35章 暗涌第370章 傳聞第334章 悔恨第411章 自作自受第280章 哄騙利誘第218章 趙演的小心思第566章 見識第625章 嘆息第612章 波瀾第594章 結交第342章 警告第229章 相逢第172章 喪鐘第363章 密摺第53章 詭異的毒箭第241章 小丫頭第584章 側妃第293章 姐妹生怨第422章 勸姐第171章 驚聞第93章 人倫第152章 吃裡扒外第105章 投資項目第285章 嫌疑人第44章 出乎意料第182章 陌生的親人第149章 元宵節第53章 詭異的毒箭第172章 喪鐘第109章 兩年第265章 心臟病第148章 兄妹團聚第590章 喜訊第363章 密摺第63章 宗族義務第56章 管家是個技術活第45章 破綻處處第196章 信第563章 嬤嬤們第305章 脫身第567章 新進士第546章 無賴第542章 爭執第302章 告密第275章 邀請第115章 張氏的憂慮第139章 圖窮匕現第227章 歸來第54章 憂慮第354章 秘信第257章 生氣第246章 赴會第525章 不合羣第292章 臘八會(六)第174章 勸食第559章 風波第343章 醒悟第439章 默契第586章 庶妃第480章 私房話第82章 進言第174章 勸食第82章 進言第394章 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