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臘八會(一)

趙琇坐着馬車來到方家時才發現,方家的宅子位於一條衚衕內,衚衕窄小,勉強只夠兩輛馬車並排而行,想要調頭是別想了,只能出了衚衕調了頭再回來。

方家宅子的大門看來也不大,裡頭的前院地方更小,又有臺階,不可能讓女眷的馬車進去了再下來,她只能在門口下車了。這也沒什麼,趙家二房如今居住的小宅也是如此。問題是今日方家詩會,來的姑娘們挺多的,又有護送她們的兄弟或是護衛騎了馬來,人就更多了。方家門前擠了長長一溜,趙家馬車前頭還排了四五輛。

這還不夠。姑娘們下車自然慢些,下了車後,坐的馬車還要往前走,出了衚衕調過頭,再折回來,進入離正門不遠的一條夾巷,那裡直通方家的馬棚。結果,就造成了這出衚衕和折回來的兩排馬車正面相遇,彼此擠在一起,將整條衚衕擠得水泄不通。雖然趙琇的馬車離門口不過只有四五輛車的距離,但等上一炷香的功夫,都沒法往前挪一尺。

趙琇有些不耐煩了,這得等到什麼時候?她掀開車簾一角,打量了一下從馬車到方家大門的距離,感覺也就是三十來米,走路幾步就到了,便對車伕說:“我下車步行過去算了,你們慢慢排隊吧,跟車的婆子跟緊了,確定車和人都在什麼地方,再進方家外院等候吩咐。”

碧菡嚇了一跳:“姑娘,你要做什麼?當心會被人看見的!”

趙琇頓了頓,叫過一個婆子:“你去跟方家守門的人說,這樣要塞到什麼時候?跟來作客的衆位姑娘們說,讓她們讓隨行的男子都先離開,把這衚衕兩端封住,別讓閒雜人等進來,我們也好先下車進門。之後這馬車流要如何疏導,就看方家人的本事了。他們家又不是頭一回待客,怎的就沒事先準備好?”

婆子去跟方家的門房說了,那門房聞言朝趙家的馬車望了過來,認出是建南侯府的車,臉上只覺得火辣辣的。往日方家自然待過客,也沒少遇到這種門前馬車大堵塞的情形,每次都是力求勸說各家車伕別爭先後,聽他們的指示一輛一輛走,若是不小心面對面堵住了,那就說服其中一家退讓,請另一家先行。這都是禮節上的事,雖然麻煩一些,但方家從未想過有什麼問題,頂多是客人經過長時間的等候才進門後,主人家多賠個禮就是了。結果如今門房才發現,原來還有別的法子可以解決。枉他們方家自詡書香名門,一向看不起那些勳貴武將,認爲他們都是不通禮儀的粗人,結果如今卻叫個粗人之家的小姑娘打了臉。

門房小聲向婆子道了謝,回頭去請示管家,管家也覺得臉上不太好看,親自出門跟各家的隨行人員說了。大家其實都等得不耐煩了,但方家衚衕狹窄也是沒辦法的事,聽了方家管家的建議,頓時覺得是個不錯的法子,於是各家的兄弟、護衛們紛紛先行一步,馬車伕們先下了車,伏首面向衚衕的另一側,然後各家跟車的婆子、丫頭們就下車扶自家姑娘下來了。

趙琇也下了車,帶着碧菡進了方家的門,看到其他來作客的姑娘,有認識的,也有不認識的。認識的是劉家兩位姑娘,還有馮秀琴,雖然上回見面有過一點小小的不愉快,但趙琇自認爲大人有大量,還是微笑着跟她們打了招呼。劉家姐妹笑着回了禮,倒是不怎麼熱絡,不想跟趙琇太過親近了。不過馮秀琴見了趙琇,倒還算熱情,拉着她問上回詩會怎麼不來,自己盼了好久,云云。

她還給趙琇介紹了兩位熟悉的姑娘,一位蔡翰林家的千金,一位馬郎中的女兒,都是京城裡有些名氣的書香世家的姑娘,性情也都溫和。雖然她們聽說趙琇是建南侯之妹後,有些驚訝方家姐妹竟然請了勳貴家的女兒與會,但都保持了禮貌,微笑着與趙琇見禮搭話。趙琇覺得,新朋友也不是太難相處,心情還算愉快。

塞在大門前的馬車都已下了人,成了空車。各家車伕重新坐回駕駛位上時,都鬆了口氣,覺得不必再象之前那麼小心翼翼了。當方家僕人指引着他們往前行時,他們也能把車駕得快一點,迅速出了衚衕,調轉車頭,一輛接一輛地折回來,拐進夾巷入了方家的馬棚。這時候再有別家的馬車來,方家門前也不至於太擠了,後來的姑娘很快就進了方家的門,衆女又是一番見禮,頗爲喧鬧。方家的婆子見狀,連忙請她們往花園去。

趙琇與新朋友舊朋友們一起在方家婆子的引領下,穿過長長的走道,繞過方家主宅,進入了花園。方家合族聚居,佔了幾乎一整條衚衕,花園卻是公用的,佔地不小,足有三四畝,裡頭也是亭臺樓閣、小橋流水,頗爲精緻。只不過眼下正是隆冬時節,花園裡花木都凋零了,流水也結成了冰,但玉樹瓊枝,也別有一番意趣。

方五姑娘打算宴請朋友,召開詩會的地方,是花園當中的問心堂。問心堂是一處水閣,臨水而建,四四方方的,地方極寬大,雕欄畫棟,四周皆有雙層玻璃窗,將寒風隔絕在外。冬天在此處開宴,不但能將周圍的花園景色一覽無餘,也不怕寒意侵襲。到了夏天,四周的窗戶全部打開,這裡又成了一處極涼快的去處。方家宴請賓客,就數這裡是最好的地點。平日不是貴客降臨,絕不肯輕易啓用。沒想到今日居然會爲了一個小女兒的生日宴,拿這裡招待一幫小姑娘們。上門的閨秀中,許多與方家熟悉,或是出身方家姻親,對方家的習慣最熟悉不過了,因此都在暗暗吃驚。

趙琇對方家的舊俗一無所知,倒是不糾結於這個問題。她只是專心讀了一下問心堂門前的對聯:一肩行李,無袖清風。這原是出自前明時極有名的清官況鍾,他曾任蘇州知府,死後世人爲紀念他,作了一聯:“一肩行李,試問封建官場有幾?兩袖清風,且看蘇州太守如何? ”方家作爲書香世家,又有衆多子弟出仕爲官,大概是把況鍾這樣流芳百世的清官當作榜樣的吧?所以纔在花園裡這處大型建築上用這麼一對聯句。

可諷刺的是,這問心堂建造得如此富麗堂皇,哪裡有“兩袖清風”的意味?方家真的不是在自黑嗎?

方五姑娘方仁珠出現在問心堂前,穿着一身淺粉色的繡花對襟銀鼠襖,下系淡墨畫的白綾裙,打扮得格外用心,淡淡笑着迎接前來的衆位閨秀。

在她身邊站着的是方大姑娘方慧珠,湖藍的對襟銀鼠褙子,下身是牙色盤金彩繡棉裙,雖然衣着沒有蓋過妹妹的風頭,但精心的妝容還是讓她的美貌格外突出,所有姑娘都忍不住往她臉上多看幾眼。

方慧珠臉上只是勉強維持着微笑,沒人知道她心中此刻有多麼苦悶。她真的不想妝扮得如此精緻的,可是一大早起來,母親就到她房間裡親自監督,不惜讓她妝容壓過壽星妹妹,也要讓她將自己打扮得足夠漂亮。這一切只爲了不久之後就會到來的尚家母子。方太太顯然下定了決心,定要一舉作成這門親事,哪裡知道自己女兒心中是多麼的不願意?

方慧珠竭力掩飾住心中的焦躁,微笑着幫助妹妹將衆位閨秀迎入問心堂中,又爲大家引介相對比較陌生的趙琇。在座的衆位幾乎全是書香文臣家的女兒,趙琇作爲勳貴家的千金,自己都覺得自己不合羣得很。還好馮秀琴很親切,劉家姐妹也可以聊兩句,新認識的蔡、馬二位千金也不難相處,作爲主人家的方五姑娘更沒有擺出冷臉來,而是將她當成跟其他姑娘一樣的貴客,趙琇心情還算愉快。沒多久,曹蘿也來了。趙琇又添了可以聊天的小夥伴,心情只會更好。

都是十來歲的小姑娘們,即使一時有些偏見,坐下來聊得久了,自然也就混熟了。趙琇又是自幼讀書的,不是不學無術之輩,琴棋書畫都懂,詩詞也知道些,有時候還會說些俏皮話,也不會爲一點小事跟人較真。大家儼然發現,不管對方出身如何,趙琇本人還是很討人喜歡的,是個值得結交的朋友,很快就親親熱熱起來。

見到這個場面,曹蘿自然是開心不已。有了趙琇作伴,她也不象從前詩會時那樣,總是被小夥伴們冷落在一邊了。以前她害羞又自卑,別人不理她,她就不敢跟人搭話。現在趙琇跟人聊天時,總是會拉她一把,讓她也多了跟人交談的機會。聊得久了,別家姑娘才發現,原來曹姑娘也不是原本印象中那麼高傲不理人嘛,分明就是個害羞的小白兔。

小姑娘們聊得開開心心的,方二姑娘與方四姑娘瞧着,心裡就有些不是滋味了。她們素來瞧不起曹蘿與趙琇,如今見人家成了受歡迎的人,怎會甘心?方二還罷了,她只一心跟某位家庭出身比較顯赫的姑娘說話,方四則暗暗絞着帕子生氣。自打上一回詩會,她的詩被人取笑還不如曹蘿所作,她就總覺得別人看不起她。連如今衆閨秀們跟趙琇和曹蘿說笑,卻沒跟坐在角落裡的她搭一句話,她也認定是別人輕視她的證據。

她的丫頭蕊珠不知何時出去了,過了好一會兒才從外頭進來,纔在她身後站定,就被她盯住了罵:“你這小蹄子,又跑哪兒瘋去了?打量着今日來的人多熱鬧,你就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了,只顧着玩兒,可是忘了自個兒是誰?!”

她的聲音有些大,別的姑娘們都聽見了,詫異地望過來。趙琇察覺到方四姑娘罵人時,目光直往自己身上飄,不由得好笑,也不知對方是不是在指桑罵槐。她笑而不語,低頭端起茶碗,抿了一口,什麼話也沒說。

方大姑娘與方五姑娘卻覺得臉上有些不好看。她們都是聰明人,如何看不出來,方四姑娘這是在借蕊珠罵趙琇呢?無論如何,趙琇今日是方五的客人。方四當着她們的面罵趙琇,便是不把嫡支放在眼裡了。方大冷冷地看了方二一眼,嘴裡不鹹不淡地說:“妹妹何必着惱?丫頭們不過是忙活自己的事去了,這問心堂裡原有侍候的人,你有事只管吩咐,別在客人面前失禮。”

方二漲紅了臉,狠狠瞪了妹妹一眼。方四委屈得紅了眼圈,又罵蕊珠:“傻愣着做什麼?還不把我的手爐取來?”

蕊珠低頭退下了,片刻後取了手爐奉上。方四抱着手爐,板着個臉不說話。她本來就不是衆人的中心,衆閨秀們只覺得她今日陰陽怪氣的,也不想搭理,便又自顧自地聊起來了。不一會兒,又來了新的客人,自然又是一番見禮。

新來的客人趙琇並不認識,因此她只是站起了身,微笑着看向來人,卻沒有迎上去。等會兒自會有人爲她引見的。

在這一片混亂中,趙琇察覺到有人來到了自己身後。她疑惑地回過頭去,發現竟是方四的丫頭蕊珠。蕊珠垂着雙手,靜靜地站在那裡,見趙琇望去,連忙說:“趙姑娘可要添茶?”

趙琇只覺得莫名其妙,就算方四姑娘的丫頭也是方家丫頭,可這種姑娘身邊的貼身丫頭,用不着幹端茶倒水招待客人的事吧?難道方家人手如此短缺?她便乾笑着說:“不用了,謝謝你。”

蕊珠垂下頭去,卻沒有離開,似乎打算要一直站下去。

趙琇忍不住又說:“我沒事要吩咐你,你回去侍候你家姑娘吧。”省得一會兒方四姑娘發現了,又要含沙射影一番,那她不是冤枉了嗎?

這時候馮秀琴在叫她了:“趙妹妹快來,我爲你引介一位新姐妹。”趙琇連忙走了過去。等她與那位新客人見過禮,回到自己原位上時,蕊珠已經回到了方四的身邊。

趙琇還是覺得非常莫名其妙,又喝了口茶,便打算拿帕子擦擦嘴,然後手就僵住了。

她的手帕呢?

第61章 提點第101章 利動人心第557章 大舅哥第147章 回京第434章 選擇第118章 引介第215章 捷報第305章 脫身第243章 弄巧成拙第399章 故事第79章 抽絲剝繭第154章 棉襖第506章 巡視第333章 破綻處處第407章 秋闈第533章 熱鬧第440章 出發第585章 女官第17章 小人讒言第68章 現場視察第82章 進言第8章 弄巧成拙第46章 自認罪名第368章 警告第358章 背影第204章 贈衣第320章 告狀第161章 兄弟姐妹第174章 勸食第133章 改道第196章 信第485章 流言第264章 表白第573章 獎賞第294章 評價第168章 算計第256章 借書第79章 抽絲剝繭第148章 兄妹團聚第394章 威脅第528章 心煩第50章 新年第82章 進言第269章 賞雪第278章 消息第555章 婚期第127章 準備第48章 盧媽第628章 送妝第378章 拒官第557章 大舅哥第627章 賀禮第23章 一場鬧劇第11章 風雨欲來第167章 舊僕第553章 盤算第510章 趙演第364章 緊追第219章 五仁月餅第149章 元宵節第310章 擴散第619章 藉口第576章 開導第576章 開導第582章 傳遍第604章 茶話第465章 回絕第310章 擴散第16章 廣平王世子第514章 野望第309章 揭皮第160章 出獄第608章 太醫第513章 方家女第523章 謝禮第10章 亂家根源第70章 趙煜的小算盤第69章 上跳下竄第518章 揭露第485章 流言第259章 父親與兄長第328章 燙手山芋第538章 宮門第529章 影響第125章 門前罵戰第460章 暫別第445章 米家第465章 回絕第370章 傳聞第102章 詭狀第75章 後宮詭異第248章 評詩排座次第550章 喜脈第222章 驚喜第481章 疑惑第230章 老太太們第503章 善後第343章 醒悟第511章 信
第61章 提點第101章 利動人心第557章 大舅哥第147章 回京第434章 選擇第118章 引介第215章 捷報第305章 脫身第243章 弄巧成拙第399章 故事第79章 抽絲剝繭第154章 棉襖第506章 巡視第333章 破綻處處第407章 秋闈第533章 熱鬧第440章 出發第585章 女官第17章 小人讒言第68章 現場視察第82章 進言第8章 弄巧成拙第46章 自認罪名第368章 警告第358章 背影第204章 贈衣第320章 告狀第161章 兄弟姐妹第174章 勸食第133章 改道第196章 信第485章 流言第264章 表白第573章 獎賞第294章 評價第168章 算計第256章 借書第79章 抽絲剝繭第148章 兄妹團聚第394章 威脅第528章 心煩第50章 新年第82章 進言第269章 賞雪第278章 消息第555章 婚期第127章 準備第48章 盧媽第628章 送妝第378章 拒官第557章 大舅哥第627章 賀禮第23章 一場鬧劇第11章 風雨欲來第167章 舊僕第553章 盤算第510章 趙演第364章 緊追第219章 五仁月餅第149章 元宵節第310章 擴散第619章 藉口第576章 開導第576章 開導第582章 傳遍第604章 茶話第465章 回絕第310章 擴散第16章 廣平王世子第514章 野望第309章 揭皮第160章 出獄第608章 太醫第513章 方家女第523章 謝禮第10章 亂家根源第70章 趙煜的小算盤第69章 上跳下竄第518章 揭露第485章 流言第259章 父親與兄長第328章 燙手山芋第538章 宮門第529章 影響第125章 門前罵戰第460章 暫別第445章 米家第465章 回絕第370章 傳聞第102章 詭狀第75章 後宮詭異第248章 評詩排座次第550章 喜脈第222章 驚喜第481章 疑惑第230章 老太太們第503章 善後第343章 醒悟第511章 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