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方家女

新任的蘇州布政使夫人方氏,是方家家主方崇山的堂姐,出自旁支。她給人的感覺跟曹太太曹方氏有些象,但比起曹太太表面溫柔端莊,實則略帶點兒驕矜的模樣,她要顯得斯文親切許多,眉宇間散發着濃濃的書香氣息。

她父親就是一位低品階的翰林官員,她本人嫁給了不太起眼的新科進士,二十多年過去,丈夫已經一步一個腳印,穩穩地升到了布政使的位置,政績出色,官聲極好,她自己也是兒女雙全。雖然她在方家女裡頭,不是特別出挑的這一個,但生活順遂,事事稱心,與曾經風風光光的方家嫡支相比,還真的很難說誰更幸福。

她隨夫上任不足十日,早就聽說建南郡公夫人帶着孫女住在嘉定,早有心來拜訪,可惜張氏與趙琇又回鄉去了,纔會拖到今日。她一聽說他們祖孫回來了,就立刻派人遞帖子,急切之心溢於言表。

她是來向趙琇道謝的。

方家女之間有自己的聯絡渠道,這是她們天然擁有的人脈。方慧珠在嫁進眉山伯府後所遭遇的一切,方氏都從姐妹們送來的家書裡知道了,心中十分氣憤,同時慶幸趙琇仗義,不計前嫌地爲方慧珠傳信,才解了後者的困境。如果不是趙琇發現了眉山伯府的可疑之處,又告知京城中的方家女,只怕方慧珠真會被婆家算計成功。

方家嫡支的女兒,居然被人欺侮到了這個地步,叫人如何能忍?方家就算一時落魄了,也依然是世家大族。方慧珠在孃家時就算犯了再大的錯,她也仍舊是方家骨肉。眉山伯府丘家算哪根蔥?憑什麼不把方家放在眼裡?當初求婚時說得好聽,其實不過是哄騙,只是想踩着方家女往上爬罷了。不通詩書禮儀的粗俗之人,也妄想攀龍附鳳?

方氏對丘家十分不屑。

趙琇覺得自己就是隨口多說了一句話。若不是看在方仁珠面上,她才懶得理會方慧珠是死是活呢。當然,丘家行事,她也十分看不慣,能給他家添點堵,她還是很樂意的。

她比較關心方慧珠如今的情況:“可救出來了嗎?現在人在哪兒呢?自打去年冬天離了濟寧,我就再沒收到過方五姑娘的信了,也不知道後續如何。”

方氏答道:“人自然是救出來了。我弟妹親自回京去丘家接人,丘家還推託着不肯讓她見女兒。我弟妹一看就知道有鬼,不管不顧地闖進了後宅。虧得丘家老夫人還吵着鬧着說要去告御狀,告我弟妹跋扈無禮,還威脅說要休掉慧姐兒。她以爲拿這種話嚇唬人,我弟妹就會屈服了麼?也太小看方家人了。我弟妹二話不說就答應下來,直接命人擡了慧姐兒離開,還反過來威脅丘家,說要去告御狀,告丘家騙婚,寵妾滅妻,混淆嫡庶,還有欺君之嫌。這下丘家人就軟了,不敢再說無禮的話,反而還上門哀求我弟妹息事寧人呢。眉山伯夫人甚至許諾,會把那個妾直接送走,她肚子裡的孩子也不要了。”

張氏聽得驚呼:“呀,她也夠恨心的,妾倒罷了,孩子卻是她的親孫呀。”

趙琇則問:“我聽說那個妾是丘家老夫人的孃家親戚,眉山伯夫人許這樣的諾言,她婆母肯答應嗎?”

方氏冷笑道:“本來是親戚沒錯,可惜家世平平,又不知廉恥,自甘下賤,還有什麼臉面說是親戚?丘家老夫人也是個糊塗的。倒是眉山伯夫人還算果決,可惜沒養出個好兒子。她求上門來,連親孫子都不要了,她兒子反倒拆她的臺,說妻子沒有了不要緊,愛人不能沒有。那個妾是他心愛的,孩子也是他的親骨肉,他絕不會讓步。我弟妹哪裡耐煩聽這種話?直接要他寫和離書。他要寵那個妾,想要那個妾生的孩子,那是他們自家的事。方家女也不是善妒不能容人的。可他若想借方家女的性命,擡舉那孩子的身份,那是休想!我們方家的外孫,也是隨便一個不知什麼人生下的孩子能做的麼?”

張氏唸了聲佛:“這原是正理。不管怎麼說,他家想要欺騙世人,混淆嫡庶,那就是做錯了。既然本是親戚家的女孩兒,雖家世差着些,也不是隻能做妾。丘家既想要世家大戶出身的兒媳婦,又想要親戚家的女孩兒,世上哪有這樣便宜的事?有得必有失。他們不顧禮法,非要兩者兼得,國法就容不得他們。”

趙琇問:“那現在方大姐姐算是和離了嗎?她如今是在家裡休養?身體可好些了?她在丘家被折磨得不輕吧?”

方氏嘆了口氣:“慧姐兒現就在京城家中休養,她母親也不敢回濟寧去了,就留在家裡照看她。她身體倒沒什麼大礙,就是受了驚嚇,慢慢調養,已經好得多了。她初見到她母親時,哭得厲害,連說不要再待在丘家了。可後來她母親要丘家寫和離書,她又猶豫了,怕壞了我們方家的名聲。她母親沒聽她的,收了和離書就報去了衙門,她還大哭了一場。”

張氏深表同情:“這也難怪,好好的女孩兒弄成這樣,丘家實在是太過分了。”

方氏點頭,又冷笑道:“他家不過就是仗着那個爵位,還有個兒子在御前當差罷了,那又算得了什麼?丘惠友無才無德,本就配不上我們方家的女兒,如今違了禮法,也沒資格出仕了。朝廷怎會任命這種狂妄無禮之人!”

趙琇挑挑眉,知道這大概就是方家的報復了。

說起來,當初這門婚事是丘家欺騙在先,但方太太本來已察覺有異,想要退婚的,是方慧珠硬求了來,爲此還不惜觸怒父母家人,現在落得這樣的結果,她大概也很不甘心吧?沒有依靠時,她求的大概只有脫困。有了母親做靠山,她又覺得也許這樁婚姻還有可以挽回的餘地。眉山伯府再不好,也是有爵位的人家。她和離後再嫁,還能嫁給什麼人?方慧珠一向心氣高,她不樂意就此和離,恐怕不是怕影響了方家女的名聲,而是擔心日後嫁不到更好的人家吧?但不管怎麼說,事情鬧到這一步,連丘惠友的仕途都受了影響,她是不可能再回眉山伯府做二少奶奶了。

這位新任蘇州布政使的夫人,也不知道對方慧珠未出閣前的所作所爲是否知情。要是知情,她應該不會認爲方慧珠是怕影響了方家女的名聲,纔不願意和離的。畢竟方慧珠當初做的那些事,早已將方家女的名聲放在腳底踩了。

方氏不提,趙琇也不會當面打人家的臉,客客氣氣地招呼着。方氏對她大概是真的非常感激,道了好幾次謝,還說她們姐妹、姑侄等人已在書信中約好了,要將趙琇對方慧珠的恩典銘記在心,日後趙琇但有所求,只要是她們力所能及的事,她們都一定會盡力而爲。

比如眼下上海府救災一事,爲着趙琇也是“慈賢會”的一員,還曾是倡導者之一,方家女只要是能加入的,也都在這個組織裡摻了一腳。方氏還向丈夫進言,請他對趙家在他轄地內的產業多加照應呢。新任蘇州布政使已經答應了。

趙琇聽到這話有些驚訝,沒想到方家女竟然如此重視方慧珠的事。如果說這就是方家女的能量,那她以前大概真的小看了她們。

她在京城裡,接觸過的方家女就那麼幾個,方慧珠、方仁珠、馮太太、曹夫人……她以爲方家女是憑教養才搏得微名而已。如今想想,不管當初出閣時,她們所嫁的丈夫是什麼身份地位,隨着年歲的增長,也都升到了不錯的品階。曹方氏的丈夫是禁軍統領,面前這位方氏的丈夫是一地布政使,還有其他方家女呢?她們的丈夫聯合起來,真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而她們這些外嫁的方家女又保持着頻繁的聯繫,彼此扶助,一人有難,其他人都來幫忙。有這樣的能量,方家女怎會不聲名遠揚?娶到一個方家女,得到的可不僅僅是一個親家而已,背後還有許許多多的姻親呢。眉山伯府真是做了件蠢事。

方氏在翠廬小坐了個把時辰,方纔客客氣氣地離開,還留下了一份頗爲豐厚的見面禮。張氏看着禮單,對趙琇笑道:“我當初讓你多與方家女孩兒來往,你還不樂意呢,看看如今怎樣?這位夫人難道不是文雅端莊、氣度不凡麼?方家大姑娘雖然品行不好,但其他方家人還是好的,難得的是她們彼此守望相助的這份情誼。你日後也要多照看趙家人,別因爲離得遠了,少見面少通信,就疏遠了纔好。”

趙琇笑着應下了,心中卻有些發虛。若只是照應趙家人,那當然沒問題,不過如果是某個姓牛的老太婆,那她可不樂意。

隔日趙琇與張氏又重新帶着行李登上了廣平王的大船,告別嘉定,沿運河北上了。此時已過了中元節,天氣漸涼,但秋風並不算冷,一路上的氣候還算怡人。趙琇習慣了船上的生活,並不難捱。

她每日或是陪祖母、廣平王說說話,或是在艙房中練習書畫,或是在廊下欣賞河景,十分悠閒。此次北上,她行李增加了不少,其中有兩隻大箱子,裝的全是小威爾斯夫妻送她的東西。

南匯港遭潮災侵襲,小威爾斯夫妻恰好在外地,躲過一劫,船隊中卻有人傷亡。他們夫妻因爲災後路上混亂,沒法及時趕回來處理善後,因此西洋船隊中的傷亡者都是趙家負責安置、治療與埋葬的,還照趙琇的吩咐,按着西洋風俗辦了葬禮。小威爾斯趕回去後,十分感激,更感謝趙家與六房沒有落井下石,與他一同承擔了貨物的損失。他立刻動身趕往廣州採買各種海外奇珍,打算運到京中賺取暴利,好彌補在潮災中造成的虧損了。臨行前特地讓他妻子給趙琇送來了許多西洋書本,好些都是他從幾位認識的傳教士那裡半買半搶過來的……

其中有一些是地圖冊,傳教士在世界各地傳教時的日記,以及他們自制的中英、中法小詞典。

趙琇翻看着它們,心想自己也許可以做點什麼。R1152

第454章 離開第227章 歸來第50章 新年第518章 揭露第376章 說法第560章 妄念第333章 破綻處處第343章 醒悟第68章 現場視察第363章 密摺第392章 新聞第568章 追加第297章 背約第552章 牽制第416章 起意第2章 老姨奶奶第544章 漣漪第133章 改道第577章 馬王爺第311章 偶遇第510章 趙演第100章 宗房內鬨第275章 邀請第242章 烏龍第455章 妥協第381章 稀奇第429章 說客第278章 消息第494章 猶豫第21章 好戲第190章 侯府舊宅(上)第618章 胡姑娘第135章 海上時光(中)第317章 趙瑋求書第180章 失魂落魄第518章 揭露第412章 丟臉第468章 積極第325章 把柄第499章 白玉蘭第431章 告狀第462章 省之第134章 海上時光(上)第466章 冒火第327章 嫌棄第444章 表侄第56章 管家是個技術活第292章 臘八會(六)第545章 拜帖第87章 質問第264章 表白第294章 評價第400章 夜第91章 兄妹定計第5章 分家第341章 求助第554章 生恨第436章 阻攔第398章 怨懟第117章 格溫妮絲的行動力第201章 葛衣第217章 新店第338章 握手第95章 出族第502章 災難第156章 上海亂局(上)第101章 利動人心第378章 拒官第296章 厚此薄彼第95章 出族第272章 太后的因果論第391章 建議第92章 實行第310章 擴散第467章 提議第410章 倒打第20章 小插曲第550章 喜脈第234章 置莊第334章 悔恨第580章 不忿第231章 秋景第283章 偶遇第405章 要人第366章 潛入第586章 庶妃第107章 心灰意冷第515章 反應第187章 新皇第399章 故事第270章 返回第233章 邀請第551章 顧慮第364章 緊追第505章 感悟第539章 議定第319章 金鐲第449章 不甘第97章 打臉第165章 梨花一枝春帶雨
第454章 離開第227章 歸來第50章 新年第518章 揭露第376章 說法第560章 妄念第333章 破綻處處第343章 醒悟第68章 現場視察第363章 密摺第392章 新聞第568章 追加第297章 背約第552章 牽制第416章 起意第2章 老姨奶奶第544章 漣漪第133章 改道第577章 馬王爺第311章 偶遇第510章 趙演第100章 宗房內鬨第275章 邀請第242章 烏龍第455章 妥協第381章 稀奇第429章 說客第278章 消息第494章 猶豫第21章 好戲第190章 侯府舊宅(上)第618章 胡姑娘第135章 海上時光(中)第317章 趙瑋求書第180章 失魂落魄第518章 揭露第412章 丟臉第468章 積極第325章 把柄第499章 白玉蘭第431章 告狀第462章 省之第134章 海上時光(上)第466章 冒火第327章 嫌棄第444章 表侄第56章 管家是個技術活第292章 臘八會(六)第545章 拜帖第87章 質問第264章 表白第294章 評價第400章 夜第91章 兄妹定計第5章 分家第341章 求助第554章 生恨第436章 阻攔第398章 怨懟第117章 格溫妮絲的行動力第201章 葛衣第217章 新店第338章 握手第95章 出族第502章 災難第156章 上海亂局(上)第101章 利動人心第378章 拒官第296章 厚此薄彼第95章 出族第272章 太后的因果論第391章 建議第92章 實行第310章 擴散第467章 提議第410章 倒打第20章 小插曲第550章 喜脈第234章 置莊第334章 悔恨第580章 不忿第231章 秋景第283章 偶遇第405章 要人第366章 潛入第586章 庶妃第107章 心灰意冷第515章 反應第187章 新皇第399章 故事第270章 返回第233章 邀請第551章 顧慮第364章 緊追第505章 感悟第539章 議定第319章 金鐲第449章 不甘第97章 打臉第165章 梨花一枝春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