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求助

方仁珠的忽然來訪讓趙琇很是驚喜,連忙親自出了二門,笑着將她迎進了自己的房間。

方仁珠有些不好意思地向她賠罪:“先時你邀我參加府上的暖居酒,我竟遲遲未能有迴音,差點誤了你的事,實在是對不住。”

趙琇忙將她扶了起來:“一點小事,不用說得這麼嚴重。我也聽說你們家近來有事,恐怕不大方便。其實也沒什麼,這一次不能來,以後再來就是了。橫豎我們家的園子就在那裡,隨時都可以去遊玩。你不跟那麼多人一起擠,說不定還有趣些。”

趙琇以爲方仁珠是來婉拒邀請的,畢竟方少卿目前的處境實在不太妙,都到了可能要革職或是降職的地步了,妻女還要出外飲宴,似乎也不大合適。不過方仁珠的回答卻讓她十分驚訝:“姐姐誤會了,我今兒特地過來,是想跟你說,你家擺暖居酒那一日,家母與我會過來的。只是家父有些不便,就不能接受令兄的好意了。”

趙琇怔了一怔,很快反應過來,笑着說:“那就更好了。我還在想呢,祖母叫我請了那麼多閨秀來做客,其實裡頭真正算得上是我朋友的,除了你就只有曹家蘿姐姐。如果你不能來,那天我豈不是要無聊死了?你願意來可真是太好了!”

高興之餘,她也沒忘安慰方仁珠:“令尊的事我聽說過了,不過是小錯。當今聖上是位明君,不會因爲這點小事,就對令尊從嚴處置的。你只管安心就是。”

方仁珠苦笑了下,沒有回答。

兩人坐下喝茶,寒暄片刻。趙琇見方仁珠興致缺缺。又一副有心事的模樣,便問她:“還在爲令尊的事擔心嗎?我只聽說過傳聞,不清楚內中詳情。莫非裡頭有什麼我不知道的緣故,讓你擔心令尊的前程?”

難道方少卿犯下的過錯,不是外頭傳聞中的那麼簡單?否則趙琇也想不出,皇帝到底是爲了什麼,纔會把方少卿晾在那裡。過了這麼多天還沒有明言處置。如果不是晾他就已經是處置。那就只有一個原因——方少卿的罪名比傳聞的更大,而且非常嚴重,影響深遠。皇帝一時還沒想到要如何處置,才能將不良影響降到最低。

方仁珠低着頭,忽然站起身來,向趙琇鄭重行了一禮。趙琇嚇了一跳。忙將她扶住:“你這是怎麼了?有話好好說。”看到方仁珠一臉的難爲情,她忽然有了個猜想:“你這是……想要求我幫什麼忙嗎?”

方仁珠紅了眼圈。低頭道:“我知道這是不應該的,只是……那到底是我生身之父,萬沒有做兒女的眼睜睜看着父親受苦的道理。我也不知道該向誰求助,自打正月起。京中就有人散佈與我家有關的謠言,家姐名聲壞了,宮裡也不再傳喚我晉見。昔日與我交好的女孩兒們。大多都不復從前親近。就連自家親戚裡的女孩兒,見了我也都冷淡了許多。不過看在親戚情份上。還維持着面子情兒罷了。只有一個你,仍舊如先前一般,與我來往通信,從不曾看低我半分。我想要求人,也沒處求去,只能來求你。我知道我說這樣的話,定是讓你爲難了。你放心,即使你拒絕我,我也不會有半分怨恨的。”

趙琇聽着,不由得嘆了口氣。她扶着方仁珠,兩人齊齊在炕邊坐下,她便讓屋裡的丫頭婆子們都暫時離開,然後纔對方仁珠說:“說真的,我對你家的事真的不太清楚,一切都是聽外頭的傳聞。到底發生了什麼?不是說,令尊只是犯了點小錯嗎?怎麼就到這個地步了?竟然能令你驚慌失措至此,病急亂投醫地找上我一個小女子?”

方仁珠聽得出她口氣鬆動,頓時熱淚盈眶。這就夠了。趙琇願意聽她說出難處,而不是斷然回絕,就已然是難得的情份。即使趙琇什麼忙都幫不上,她也願意領這份情。

她將自己所知道的情況娓娓道來。趙琇認真地聽着,越聽越覺得不對勁。

方少卿任職太常寺少卿之位,而太常寺管的是宗廟祭祀、禮樂醫卜,少卿身爲正卿的副手,主要就是在一些朝廷、皇家的大型禮儀活動上參贊輔佐,可以說是相當清閒的。這一年多的時間裡,因爲先後有冊後大典、先帝駕崩、新君登基、新君改元等種種大事,所以太常寺的工作比較忙。而去年因穎王叛亂與先帝駕崩,太常寺下屬的太醫院有不少太醫被問罪,太常寺的官員也有人受了連累,革職的革職,貶斥的貶斥,人手就有些不足了。人手不足,事情又多,自然難免發生疏漏。就有人發現,先帝元后靈前的供奉,三天沒有更換過。剛好皇帝因爲想起了先帝與先帝元后,過去祭拜父親與嫡母,結果就發現了氣味已不新鮮的供品。

皇帝當時大概也正處於心煩意亂的時候,因此當場勃然大怒,認爲是負責供品的官員失職。層層追究下來,背責任的就成了主要負責宗廟事務的方少卿。他本人真的覺得冤死了。因爲他前兩天才去檢查過,當時供品是新鮮的,哪裡想到底下人會忘了更換呢?本來先帝元后在位時,就是個沒什麼存在感的人物,誰也沒有認真看待她死後的靈前供品問題。她無兒無女,除了逢年過節,也沒什麼人會去祭拜她。反正是給死人的東西,三日換一次供品還是每日都換,又有誰知道呢?其中或許還有些貓膩,有人打着天天換供品的名義中飽私囊,但只要瞞得緊,誰也不會發現。方少卿自然不會貪這點小錢,那是底層小官小吏們做的,如今他卻要爲他們背黑鍋了。

覺得自己很冤枉的方少卿,在被勒令回家待罪反省之後,就讓兒子和兄弟們四處替他託人兼打聽,想要找人到御前說情。也不是讓皇帝當作這件事沒有發生,而是希望提醒一下皇帝。真正需要負責任的,應該是值守的小吏纔對。他這個太常寺少卿雖然有疏忽的嫌疑,但真的不至於丟官啊。方家平日的人緣還是可以的,起初也有人爲他說好話,比如罰個俸就行了,或是申斥一頓,又或是本年度的考覈算作差等。但革職罷官就太嚴重了。最多就是降一級,原職留用,讓他戴罪立功就好了。

可是皇帝對着說情的人。只是冷笑着“呵”了一聲,就沒有了下文。

新登基一年的皇帝從來就不是個秉持“重典治國”思想的人。他御下也是相當柔和的,只要不是犯了大錯,他一般不會輕易取人性命。就象是穎王犯下了謀逆大罪。他的正妻與世子因爲不受重視,沒有參與其中。至今還留着性命。雖然王爵是被革了,但生活待遇並不差,只不過是處於軟禁之中而已。又比如朱麗嬪所出的前六皇子,如今的山陰侯。也是個有謀逆罪行的人,還被先帝過繼到了宗室裡,徹底被剝奪了皇子身份。但他也同樣是被軟禁在府中,不得外出。不得會客,卻依舊錦衣玉食,皇帝還爲他挑選名門千金爲妻。

從這種種事蹟可以看出,方少卿犯的那點小錯,根本不會引來皇帝如此震怒的反應。除非……他真做了什麼不可原諒的事,皇帝不肯輕輕放過他了。

先後有三撥不同的求情人,都得到了皇帝的冷淡迴應。其中有一次還是在皇帝心情非常好的時候,由深受皇帝寵信的近臣提出來的。結果皇帝仍舊是一樣的態度,那名近臣還被分派了個不太好的差事,很可能在很長時間裡都不能出現在御前了。皇帝的態度嚇退了所有受到方家請託的人,他們開始覺得,方少卿這次一定是在劫難逃了。

方少卿卻根本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族人還要在這時候給他添亂。再這樣下去,不等皇帝處罰他的旨意下來,他在家族裡的地位就要先不保了。

方仁珠向趙琇請求幫助,不是想讓她幫忙去御前求情,而是託她打探自己的父親到底做錯了什麼事?皇帝到底是不滿他什麼?建南侯府聖眷隆厚,老夫人張氏也是太后跟前的紅人,趙瑋趙琇兄妹也與皇帝的胞見廣平王相熟。與方家相比,他們有更多的門路可以探聽到宮中的傳聞。哪怕只是一兩句不經意的話,都有可能讓方家明白過來。方少卿就算真的要倒黴了,好歹也能做個明白鬼。

趙琇聽完後,沉默了許久,然後才問方仁珠:“今上是個寬厚的人,一點小事,是不會引得他大怒的。會不會是他對先帝元后有很深的孺慕之情,所以見到有人怠慢她,就生氣了?”

方仁珠茫然地搖搖頭:“我不知道……值守的小吏聽說被打了十大板,罰了一年俸,也就無事了。可對家父的處置卻遲遲未下。家父與家母猜想,定是有什麼地方惹惱了皇上。皇上是在藉機爲難。”

趙琇不由得想起了從前聽過的傳聞,皇家根本就不想跟方家女扯上什麼關係,可方家先是籌謀送長女方慧珠入東宮爲側妃,廣平王出事退位,方家就打消了念頭;等新皇登基,他們又想送方慧珠入宮爲妃,皇帝推說父死要守三年孝,不肯納妃;方家又想促成方仁珠與皇長子的婚事,到處在京中造勢。先前爲了警告方家,皇帝還將方三姑娘許給了山陰侯,只不過方三姑娘命薄早死,婚事不了了之罷了。宮中自臘月起,就不再傳召方仁珠,也讓外界的人認爲她皇長子妃的青雲夢碎。方家是不是還不甘心,還想要促成此事呢?這種舉動落在皇家眼裡,肯定會覺得非常膈應吧?好不容易等到現在尚家與方家生隙,尚太傅也不會爲方少卿說情了,趕緊把這張狗皮膏藥擺脫掉,也不無可能。

但是這種話……卻不好對方仁珠明言。她畢竟是個小姑娘,臉皮還挺薄的,自尊心也比較高。

趙琇心裡有些糾結。方仁珠察覺有異:“趙姐姐,你可是想到了什麼?請你告訴我吧。”

趙琇欲言又止,這時候,碧菡在門外叫:“姑娘,前頭有客來了。小侯爺不在家,老夫人讓你去見一見呢。”

趙琇皺起眉頭,把碧菡叫了進來:“怎麼回事?你們沒告訴祖母,我這裡有客?”

碧菡小聲跟她說:“是世子來了。”

高楨?

趙琇一下就站了起來,但她馬上又想起方仁珠還在,便停下了剛剛邁出的腳步。

方仁珠忙道:“若是你有客人,只管去見,不必擔心我。”她苦笑了下:“出來了這麼久,我也該回去了。”她本就沒抱多大希望,現在回家也沒什麼。

趙琇很想去見高楨,但看到方仁珠這副愁苦模樣,她又於心不忍。猶豫了一下,她按住了方仁珠:“我新得了幾本好書,你興許會有興趣。你且在這裡等上一等,我去去就來。也省得我回頭還要上你家裡報信。”

這話是什麼意思?

方仁珠驚詫地看向趙琇。(未完待續)

第191章 侯府舊宅(下)第202章 御史第291章 臘八會(五)第429章 說客第61章 提點第223章 說笑第174章 勸食第336章 送書第41章 惹衆怒第502章 災難第449章 不甘第30章 自告奮勇第192章 小丫頭們第475章 大案第466章 冒火第488章 動手第331章 抽絲第296章 厚此薄彼第618章 胡姑娘第242章 烏龍第481章 疑惑第268章 衡量第37章 許諾第393章 私會第501章 潮第320章 告狀第60章 書主人第381章 稀奇第12章 大船將頃第574章 壯大第105章 投資項目第151章 逗趣第231章 秋景第84章 傳信第299章 謀算第112章 鍾家盤算第143章 母子相見第543章 灰心第314章 籌備第508章 相見第371章 報仇第289章 臘八會(三)第20章 小插曲第163章 指點第159章 收贖第205章 雪花酪第262章 夜笛第403章 利益第440章 出發第515章 反應第179章 各個擊破第518章 揭露第571章 相看第43章 下毒第62章 買地賣地第45章 破綻處處第601章 喜訊第181章 尋親第179章 各個擊破第209章 產業第522章 回家第455章 妥協第85章 露香園水蜜桃第11章 風雨欲來第571章 相看第444章 表侄第468章 積極第340章 求情第184章 蠢話第473章 疑惑第177章 突如其來的罪名第334章 悔恨第555章 婚期第525章 不合羣第126章 異變第410章 倒打第127章 準備第289章 臘八會(三)第13章 救人自救第191章 侯府舊宅(下)第365章 打趣第522章 回家第432章 陰差陽錯第97章 打臉第196章 信第122章 太子南下第503章 善後第72章 疑點第150章 探病第95章 出族第87章 質問第265章 心臟病第163章 指點第141章 皇帝清醒第407章 秋闈第627章 賀禮第610章 發難第422章 勸姐第146章 平定第543章 灰心
第191章 侯府舊宅(下)第202章 御史第291章 臘八會(五)第429章 說客第61章 提點第223章 說笑第174章 勸食第336章 送書第41章 惹衆怒第502章 災難第449章 不甘第30章 自告奮勇第192章 小丫頭們第475章 大案第466章 冒火第488章 動手第331章 抽絲第296章 厚此薄彼第618章 胡姑娘第242章 烏龍第481章 疑惑第268章 衡量第37章 許諾第393章 私會第501章 潮第320章 告狀第60章 書主人第381章 稀奇第12章 大船將頃第574章 壯大第105章 投資項目第151章 逗趣第231章 秋景第84章 傳信第299章 謀算第112章 鍾家盤算第143章 母子相見第543章 灰心第314章 籌備第508章 相見第371章 報仇第289章 臘八會(三)第20章 小插曲第163章 指點第159章 收贖第205章 雪花酪第262章 夜笛第403章 利益第440章 出發第515章 反應第179章 各個擊破第518章 揭露第571章 相看第43章 下毒第62章 買地賣地第45章 破綻處處第601章 喜訊第181章 尋親第179章 各個擊破第209章 產業第522章 回家第455章 妥協第85章 露香園水蜜桃第11章 風雨欲來第571章 相看第444章 表侄第468章 積極第340章 求情第184章 蠢話第473章 疑惑第177章 突如其來的罪名第334章 悔恨第555章 婚期第525章 不合羣第126章 異變第410章 倒打第127章 準備第289章 臘八會(三)第13章 救人自救第191章 侯府舊宅(下)第365章 打趣第522章 回家第432章 陰差陽錯第97章 打臉第196章 信第122章 太子南下第503章 善後第72章 疑點第150章 探病第95章 出族第87章 質問第265章 心臟病第163章 指點第141章 皇帝清醒第407章 秋闈第627章 賀禮第610章 發難第422章 勸姐第146章 平定第543章 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