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要人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衆號“qdread”並加關注,給《閨門秀》更多支持!方仁珠愣了一愣。

方慧珠前幾日回門時纔回過孃家一趟,怎的今日又回來了?即使是要爲母親弟妹送行,也不會選在今日。她是至親,總要在孃家人離京當天親自過來相送的。

方仁珠低頭想了想,只說一聲“知道了”,便繼續低頭看信。等看完了,她方纔將信放好,起身整理衣飾,不緊不慢地往正院方向去。

正院上房裡,方慧珠已經說完了今日的來意,方太太冷着臉端坐在上,面無表情地喝着茶,然後慢慢放下茶盞,用絲帕輕輕按了按脣邊的茶水,方纔淡淡地道:“從前教導過你的嬤嬤們,如今都各自隨親人回去了。雖說是在咱們家名下的莊子裡安家,卻也是正經良民,與我們自家用的使喚嬤嬤不可同日而語。你想要將人請回眉山伯府,就自行備了厚禮,親自前往相邀,與我來說做什麼?難不成是指望我一聲令下,就把人交給你帶回婆家去?”

方慧珠的臉色有些不太好看,面上的笑容也收了起來:“母親此言差矣,嬤嬤們固然不是奴僕,卻也是方家供奉。當初明明說好了,方家爲她們養老,替她們親眷添置房舍田產,她們會一直陪着女兒出嫁,至少要陪上三年,讓女兒習慣夫家生活後,她們纔會離開。如今女兒已然出嫁,嫁的也是高門大戶,身邊怎能沒幾個信得過的幫手?女兒使慣了的雲曲月歌早就叫母親攆出去了,如今連陪嫁丫頭都是年前才添上的。一點都不好使,遇到什麼事,連個能商量的人都沒有。女兒倒是想借母親身邊的人。只怕母親捨不得。那幾位教養嬤嬤與女兒相處了幾年,彼此相熟。又都是穩重能幹、通曉世事之人,正好與女兒做個幫手,母親怎的連這點小事都不肯應允呢?”

方太太連眼皮子都沒擡一下:“我哪裡是不肯應允?我不是說了,你可以自行備禮前往相邀麼?人家是宮裡出來的,不是咱們家的奴僕,收了咱們家的束脩,教導你這些年,也算扯平了。如今人家一家團圓。有家有業,正是享福的時候。若她們答應來幫你,那是你的福氣;若她們不答應,那也沒什麼好詬病的。我做不得她們的主,你自去求她們吧。”

方慧珠的臉色更加難看了。她哪裡是沒求過人家?親自備了禮物,打發眉山伯府的大管家上門去請,沒請動。人家嬤嬤正如方太太所言,不是奴僕,是宮裡出來的人,曾經也是有品級的女官。侍候的都是貴人。從前想着她方慧珠有青雲之志,她們若真能教導出個貴人,臉上也有光。跟着貴人回到皇宮裡,更是好事,就答應了。可如今方慧珠只是區區眉山伯府的二少夫人,勉強有個敕命在身,在她身邊做事,與尋常僕婦何異?嬤嬤們的臉面如何下得來?

況且嬤嬤們在宮中多年,見多識廣,對於眉山伯府某些長輩的性情脾氣,自然比方慧珠更清楚……

方慧珠就是因爲請不動人。纔回孃家來求助的。雖然嬤嬤們都是良民,不是方家的奴僕。可她們在方家莊子上安家,兄弟子侄不是在耕方家的田。就是在方家的產業裡做事,又或是仰仗方家的權勢做生意。方太太身爲方家家主夫人,她要是發句話,嬤嬤們心裡再不樂意,也不敢不聽。

可方太太卻拒絕了方慧珠的請求。

方慧珠只覺得母親更偏心了,而且偏心得沒有理由。妹妹已經訂了親,不可能進宮了,方奕山一家出族,他的女兒也不可能應選,而方氏族中其他的女孩兒,不是年紀尚小,就是家世不夠,沒一個是有希望攀龍附鳳的。那兩位教養嬤嬤早已沒有了用武之地,所以才早早就放出府去與家人團圓。如今她方慧珠夫家需要這些嬤嬤的助力,方太太爲什麼寧可將人投置閒散,也不肯助親生女兒一臂之力呢?

方慧珠只能走近了母親,壓低聲音苦勸:“母親,我知道您還在生我的氣,可您再生氣,也不能耽誤了正事呀?我在丘家,真的很需要幫手,您……”

“你需要什麼幫手?”方太太打斷了她的話,“你是小兒子媳婦,既不是宗婦,也不用管家,每日只需要把丈夫婆婆和太婆婆侍候好就行了,能有什麼大事?真有大事,也輪不到你操心!我給你安排的陪嫁丫頭和陪房,雖然你用着不習慣,但個個都是忠心老成的,絕不會給你添亂。你若遇上什麼拿不定主意的,只管跟她們商議就是。若實在缺人,家裡也不是沒有經年的老嬤嬤,大不了我再派兩個給你,你何必非要宮裡出來的人?當年我們把人請來,是爲了教導你禮儀。她們不是你身邊侍候的人,而是你的老師!若你進了宮,她們跟着去,倒也罷了。你如今嫁進丘家,再要她們跟着,是把人當成了什麼?從來只聽說有人出嫁帶着僕婦,卻沒聽說過還有人帶着老師的!若你想把人當成尋常僕婦帶進丘家,也太擡舉你婆家人了,他們是什麼東西?也配使喚宮裡出來的人?!”

方慧珠咬緊了下脣,低着頭沉默了一會兒,才道:“那就讓她們到丘家來做老師好了,丘家也有幾個姑娘,需要學些禮儀。嬤嬤們能給方家做供奉,自然也可以給丘家做。”

方太太冷笑了下:“笑話!她們已是我們方家的供奉,又得了我們方家的供養,又怎能改弦易轍去爲丘家效力?!我知道你如今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既然成了丘家的媳婦,就該爲丘家着想,但也別把孃家人賣了呀?!”

方慧珠連忙辯解:“我沒有……”

“是啊,你沒有。”方太太再一次打斷了她的話,“你只不過是聽說了宮裡的傳聞。覺得皇后娘娘失寵了,皇上要納新人,你雖是不成了。但丘家還是有幾個姑娘的。你婆家人再竄唆幾句,你就回孃家來要人了。指望着用方家的供奉教出了丘家的姑娘。進宮應選成了貴人,能給你這個嫂子臉上添光彩?可你有沒有想過,你父母好不容易纔脫了泥潭,在皇上面前掙回了一點臉面,若再攪和進這種事裡去,又會是什麼下場?你只顧着你在婆家的臉面,可曾爲你孃家着想過半分?!”

方慧珠咬緊了牙關不說話,心裡卻大不以爲然。其實她婆婆與丈夫都沒有明確說過打算送女入宮。但看婆婆讓她教小姑子的東西,再聽一聽近來的傳聞,她就猜到了他們的打算。既然猜到了,她又怎能不心熱?如今她只怕比她婆婆還要更熱衷於教出一個完美的名門淑女,只要丘媛成功做了妃子,她憑着這份恩情,還怕不能有風光的一日麼?

至於方家,又不是方家送女入宮,不過是將兩個沒有用的嬤嬤轉送給丘家罷了,能有什麼問題?母親的話未免言過其實。

方太太看着女兒臉上的表情。就知道她是不可能改的了,便冷淡地道:“總之,這件事我是不會插手的。你若能說服嬤嬤們助你一臂之力,我也不會攔着,但你休想白白用方家的人力物力去助丘家成事!我勸你也別昏了頭,事事都替婆家人出力。丘家家風不正,如今有求於你,自然會捧着你。若有朝一日你對他們沒有了用處,他們還不知道是什麼嘴臉呢。”

方慧珠氣憤地說:“母親怎能說這樣的話?婆家人對我好,難道不是好事麼?母親不爲我高興就罷了,怎的還要咒我?我雖然已出嫁。卻依然還是母親的女兒。若母親當真把女兒當成是潑出去的水,就太傷女兒的心了!”說罷紅着眼圈轉身就走。在門口處遇見了方仁珠,也不知站在那裡聽了多久。她恨恨地哼了一聲。扭頭就走人,連聲招呼都不打。

方仁珠無言地來到方太太身邊:“母親,姐姐她……”

“不要提她。”方太太面無表情地道,“她如今已經昏了頭,什麼都不顧了,只一心要在婆家人面前討好賣乖,連孃家人都顧不上了。我倒是有些明白,丘家當日寧可撕破臉,也要威脅我們家照舊將你姐姐嫁過去,圖的是什麼了。原來他家也有攀龍附鳳之心。宮裡出來的人雖然不少,但能及得上我們家那兩位供奉的卻沒幾個,眼下是自由身的就更少了。與其費心另尋名師,還不如找現成的。丘家打的如意算盤,可嘆我竟然沒發現,平白折了你姐姐在裡頭。”

方仁珠皺起了眉頭:“若丘家只是圖這個,爲何不肯推遲幾個月再辦婚事?姐姐先前說,是姐夫馬上就要趕赴邊城任職了。可女兒私下託了趙家大姑娘去打聽,都說那個職位早就安排了人,是從西北調過去的宿年名將,並非前去歷練的京城世家子弟。姐夫八成是在說謊,這又是什麼緣故呢?”

方太太嘆了口氣:“不管是什麼緣故,全京城的人都知道他家明媒正娶了你姐姐,想來他家也做不出什麼荒唐事來。只是過得幾日,我們一家就要南下,你三叔也要跟着去,沒有半年回不來。京中雖然還有族人,到底比不得自家人貼心,未必能給你姐姐撐腰。若要指望姻親照應……”她搖了搖頭。

方仁珠明白她的意思。方家的姻親裡,最給力的尚家因爲婚約之事,直接與方慧珠生隙;其次的柱國將軍將曹家,因爲曹太太方氏是方奕山同父異母的姐姐,感情再不好,也是一房人,方奕山出族是方慧珠一手促成,曹太太只怕心裡正有氣呢,對她自然是沒有好臉色的;其他姻親、表親諸如劉家、王家等等,論官職權勢都遠不如丘家,根本不可能給方慧珠撐什麼腰。如果方慧珠在丘家沒事還好,真有事的時候,她說不定就無處求援了。而這一切,都是她自己的選擇。

方仁珠爲長姐憂心,方太太倒是看得開,很快就將此事放下了:“罷了,兒孫自有兒孫福。她自己選了這門婚事,一切就看她自己的造化了。我們別提這些,明兒去尚家作客,你可挑好衣裳首飾了?”

方仁珠小臉一紅,點了點頭:“已經挑好了。母親可要過目?”

方太太微笑着點頭,拉着方仁珠的手前往她的院子,路上還在想:明日要去見親家了,不如就跟老姑母唸叨一句,請她幫忙照看一下方慧珠?丘家那點子心思,也要跟老姑母提一提纔好……(未完待續)

第102章 詭狀第350章 地震第574章 壯大第37章 許諾第225章 落荒而逃第589章 質問第426章 避難第281章 討價還價第78章 白玉炕屏第248章 評詩排座次第411章 自作自受第430章 再召見第457章 體會第414章 中舉第623章 入夏第150章 探病第74章 意外來客第408章 秋宴第207章 仇視第59章 意外收穫第577章 馬王爺第259章 父親與兄長第202章 御史第489章 煩惱第262章 夜笛第203章 聽聞第616章 備婚第316章 光地第231章 秋景第95章 出族第393章 私會第120章 搬離第264章 表白第484章 潛入第405章 要人第414章 中舉第334章 悔恨第538章 宮門第558章 勸孫第72章 疑點第397章 疑心第4章 流言紛紛第154章 棉襖第99章 逃奴第490章 勸說第441章 行船第184章 蠢話第617章 喜慶第69章 上跳下竄第487章 小口角第341章 求助第64章 分析與騙局第590章 喜訊第549章 處置第144章 心冷第258章 後續第360章 內情第152章 吃裡扒外第279章 救人第519章 悔悟第6章 怪事連連第318章 反覆第517章 困惑第284章 遺案第19章 痛定思痛第575章 說笑第245章 裝病成真病第281章 討價還價第298章 通信第39章 朱氏麗嬪第241章 小丫頭第319章 金鐲第610章 發難第112章 鍾家盤算第384章 藏梳第606章 喊冤第162章 欺騙第601章 喜訊第583章 告狀第532章 心急第265章 心臟病第132章 見機行事第189章 柱國將軍府第267章 心虛第542章 爭執第626章 離開第614章 立儲第551章 顧慮第71章 太子退位第437章 討價第545章 拜帖第565章 驚歎第403章 利益第563章 杏榜第498章 信第301章 孝順孫子第290章 臘八會(四)第615章 兄弟第527章 罰不罰第593章 帖子
第102章 詭狀第350章 地震第574章 壯大第37章 許諾第225章 落荒而逃第589章 質問第426章 避難第281章 討價還價第78章 白玉炕屏第248章 評詩排座次第411章 自作自受第430章 再召見第457章 體會第414章 中舉第623章 入夏第150章 探病第74章 意外來客第408章 秋宴第207章 仇視第59章 意外收穫第577章 馬王爺第259章 父親與兄長第202章 御史第489章 煩惱第262章 夜笛第203章 聽聞第616章 備婚第316章 光地第231章 秋景第95章 出族第393章 私會第120章 搬離第264章 表白第484章 潛入第405章 要人第414章 中舉第334章 悔恨第538章 宮門第558章 勸孫第72章 疑點第397章 疑心第4章 流言紛紛第154章 棉襖第99章 逃奴第490章 勸說第441章 行船第184章 蠢話第617章 喜慶第69章 上跳下竄第487章 小口角第341章 求助第64章 分析與騙局第590章 喜訊第549章 處置第144章 心冷第258章 後續第360章 內情第152章 吃裡扒外第279章 救人第519章 悔悟第6章 怪事連連第318章 反覆第517章 困惑第284章 遺案第19章 痛定思痛第575章 說笑第245章 裝病成真病第281章 討價還價第298章 通信第39章 朱氏麗嬪第241章 小丫頭第319章 金鐲第610章 發難第112章 鍾家盤算第384章 藏梳第606章 喊冤第162章 欺騙第601章 喜訊第583章 告狀第532章 心急第265章 心臟病第132章 見機行事第189章 柱國將軍府第267章 心虛第542章 爭執第626章 離開第614章 立儲第551章 顧慮第71章 太子退位第437章 討價第545章 拜帖第565章 驚歎第403章 利益第563章 杏榜第498章 信第301章 孝順孫子第290章 臘八會(四)第615章 兄弟第527章 罰不罰第593章 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