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分析與騙局

趙氏一族內部的氣氛一時間變得很是融洽,原本族人之間有些小口角,小矛盾的,也比從前平心靜氣了許多,願意商量着是否有和平的解決之道了。宗房的趙璟與三房的八老太爺見狀,都感嘆不已。

只要一逮着跟煜大老爺過不去的機會,八老太爺都會罵上幾句的,這一回他同樣不肯放過,還當着趙璟和沈氏夫妻倆的面說:“瞧瞧,瞧瞧,這纔是一個宗族該有的樣子!從前你祖父不懂事,你父親也不懂事,把好好的宗族搞得烏煙瘴氣,人人離心,只顧着自家的利益,何曾想過要幫助族人?什麼禮儀廉恥簡直就拋到爪哇國去了!我看你父親,還不如琇姐兒一個七歲的孩子明白事理呢!”

趙璟與沈氏只有低頭沉默的份,他們何嘗不知道八老太爺的話是對的?只是爲人子,爲人媳,實在不好說長輩的不是,他們能做的也只有沉默了。

等他們回到家,聽女兒說趙琇來過,從女兒那裡知道了他們夫妻的舉動,才明白她爲何會忽然想到送金銀一事。

沈氏嘆道:“也難爲她了,這麼小的年紀,就想得這樣周到。若她先問了我,我一定不會讓小二房賬上拿這筆銀子出來的,這種事既然是我們夫妻先做出來的,就不能讓琇姐兒一個孩子也跟着做。叔祖母不在家,我們卻引着琇姐兒花錢,叫她老人家知道了怎麼想?如今琇姐兒動用了自己的私房,沒驚動賬上。卻是兩全其美之事。經此一遭,族裡人對琇姐兒也能多幾分敬重,不會因爲她還是個孩子。就小看了她。”

趙璟也肅然道:“琇妹妹從小兒就有主意,人也聰明,你別因她的年紀就真把她當成孩子一樣看待。這個把月裡,她一個人在家,雖有你時不時過去照看,但你細心回想,那宅子裡的中饋你可曾沾過手?琇妹妹可曾有過無法解決的事求你幫忙?那家下人可曾出過亂子?地裡的事。祭拜的事,清明端午兩節親友間走禮的事,可曾有過差錯?”

沈氏細細一想。不由得一驚:“沒有,一點差錯都沒有!琇妹妹倒是有過幾件不知該怎麼辦的事,求問過我,但我是一點兒都沒沾手過小二房的家務。盧媽私下也不曾來找過我求助。”若是盧媽來過。她還可以認爲小二房的家務是盧媽夫妻倆撐着,但他們畢竟是下人,許多事不是他們能一手包攬的,少不得要請她這個隔房的主婦兼宗婦出面,但如今盧媽一次也沒來過,可見小二房的事都有主人操持,不必旁人援手,這個主人除了趙琇。還能有誰呢?

沈氏滿面震驚地看着丈夫:“我記得去她家裡看望時,還有接送清姐兒的時候。偶爾有看到盧媽來找琇妹妹回話,提及某某事如何處置了,琇妹妹點頭說知道了,並沒說別的。我只當她們只是走過場,沒想到琇妹妹是真的在管家!如今想來,小二房這一個多月裡,確實事事如常,正如叔祖母在時一般。”

趙璟苦笑:“即便琇妹妹是照着叔祖母在家時的舊例行事,也不過是省些功夫罷了。你我心知肚明,管家這種事,哪裡是有舊例就能事事料理妥當的?不定什麼時候就要出點變故,主持中饋之人需得見機行事,纔不會出亂子。雖然盧昌秀夫妻能幹,但琇妹妹的本事也不可小覷。再瞧這一回借金銀之事,可見她小小年紀就有魄力,行事決斷,出手大方,卻又不會丟了分寸。我們宗房借了四百兩,她就只借三百兩,既表了心意,又不會越過我們去。八房欠債千兩,另外還有些家底,缺的三百兩,不拘哪裡湊一湊,也就湊齊了。八房能順利還債,我們宗房也沒被人壓過風頭。琇妹連這點人情世故都顧及到了,哪裡還象個不懂事的小孩子?”

沈氏又吃了一驚:“不能吧?她哪裡能想到這些?興許只是湊巧?她拿的都是自己的私房,又不好動用叔祖母給她做的那些精緻貴重的首飾,想來也沒多少,有三百兩就不錯了,其他的東西多半是有印記的,她也不好隨手拿出來。”

趙璟搖頭:“她拿出來的東西,兩個金項圈,瞧那做工就不是她素日慣戴的,多半是不相干的人送的禮。剩下的金銀錁子,你難道看不出來?都是逢年過節時,族裡長輩給她的紅包,也有些是叔祖母給的。你既收過叔祖母給的紅包,也給過琇妹妹壓歲錢,難道認不出那些金銀錁子的花樣兒?若是認得出,你只回頭想想,琇妹妹一年能收多少金銀錁子?哪裡是三百兩就能打住的?五年下來,也有小一千兩。可她就只拿出了三百,這還不夠清楚的麼?”

沈氏沉默了,半晌才道:“若真是如此,她哪裡還象個孩子?簡直就是個人精。我們清姐兒都十一了,若能及得上她一半,我也不用愁了。”

趙璟嘆了口氣:“他們家也不容易,你想想,焯二叔和焯二嬸子去世的時候,琇妹妹纔多大?他們兄妹都是苦命的,叔祖母年紀也大了,一家子老的老,小的小,還要當心二房小長房的算計,逼也給逼成人精了。我們清姐兒從小有我們夫妻看護,哪裡吃過這樣的苦頭?還是別跟她小姑姑比的好。”

夫妻倆相對無言,都嘆息不已,但從此對趙琇都不約而同地多了幾分敬重。

趙琇對此自然一無所知,她看到自己借了那三百兩給八房後,族裡人的反應,就知道這個決定做對了。錢財只是小事,重要的是族人們對她的看法發生了改變,日後再提起她,就不再是“樂善好施的郡公夫人的嫡親孫女兒”,而是“小二房的琇姐兒”了。她第一次以獨立的形象,出現在全族人的面前,人人提起。都讚歎不已。

且不說趙琇在自家如何暗暗竊喜,八房贖回了嫡長子後,債務固然是解決了,但對不孝子的處置也該提上日程。八房老爺對這個長子是恨鐵不成鋼,看到他一副不知悔改的樣子,氣得又病重了幾分。

但他長子卻不以爲意,反而因族人出資替他償還了債務而欣喜不已。滿腦子就沒想過這錢是要還的,只顧着嚷嚷,說要去丈人家把老婆接回來。爲了僱車、給丈人和小舅子送禮等事,向老孃要銀子。老孃不給,他便含沙射影地說弟弟想要侵吞所有家產,父母也偏心。云云。他老孃氣得心口疼。躺牀上直叫喚,他卻不管不顧地出了門。

他弟弟生氣,叫了下人去追,這一路追到他丈人家,竟發現他跟那債主有說有笑地一起進了門,對方絲毫沒有當初追債時凶神惡煞的樣子。那下人瞧着不對,忙回家裡說了,他弟弟不敢驚動生病的父母。便找到了趙璟求助。

趙璟出面,尋了兩位在縣衙爲吏的族人。再找上四五個孔武有力的差人,一起隨八房的人到了那丈人家裡,正堵住他們一羣人吃酒賭錢,稍一逼問就查出了真相。

原來八房那個長子確實是欠了人家的賭債,但沒有千兩之多,只有五百兩,他自己有錢,卻捨不得掏腰包,又想着家中老父是斷不可能再讓他繼承家業的了,與其便宜了弟弟,還不如自己多撈點好處。他就跟那債主說好,兩邊串通了回家訛銀子,訛上一千兩,兩人平分。因此那債主纔敢囂張地不顧趙家名頭,他丈人和小舅子明明在縣衙也有點勢力,也不肯出面說和。這本來就是一場騙局。如今錢到手了,他丟下父母跑過來,其實是爲了分銀子。

消息在全族傳開,衆人譁然。本是一片好心要助族人度過難關的,結果如今卻是上當受騙了,許多人心裡都接受不了,開始後悔掏了銀子,不少人開始上門探趙璟和八房的口風,借出去的銀子,既然是落到了騙子手中,那是否能還回來?

其實衙門當天就把那被訛走的一千兩送了回來,債主因行騙而入了大獄(趙氏族人在當中出了不少力),就算這一千兩裡頭有一半是真正的欠債,他也沒法申明自己的權利了,錢就全都還給了八房。

八房老爺的一世清名已經葬送在大兒子手裡,他知道這件事要是不能解決好,別說整個八房的人在族裡的臉面,就是他們嫡支在整個八房的臉面都要丟盡了,連次子的名聲都要受連累。所以錢一到手,他就照着當初借銀子時記下的清單,打發次子按數把錢一一送回,不但送回,還要鄭重道謝,並且賠禮。

等這件事兒完了,他又讓次子請了趙璟過來,鄭重提了一個請求:“將我那不孝子從宗族除名吧,家裡出了這樣的孽子,也是給祖宗抹黑。”

趙璟訝然,看着對方的神色,他終究沒有說出拒絕的話,只是輕聲道:“此事關係重大,需得召開宗族大會公議。”

八房老爺沒有反對,這本來就是應該有的程序,便讓趙璟操辦去了,又讓次子去幫着打下手。若有人問起召開此次宗族大會的目的,次子可以將實情相告。

消息很快傳開,那不孝子也知道了,不服氣地叫嚷說:“不過是貪了幾個銀子,憑什麼將我除名?錢不是都還回去了麼?誰也沒吃虧啊!當年趙炯弒母殺弟,宗房煜大叔還做了幫兇,這樣都沒人把他倆除名,如今也好意思來罰我?!”

這番話很快就由路過聽聞的趙淮傳到了趙琇耳朵裡。她冷笑了聲,忽然產生了一個想法,便吩咐碧蓮給沈氏送去口信:“既然要召開宗族大會,怎能少了我們小二房?家裡祖母和哥哥都不在,我就是代表,我也要參加!”

ps:五一快樂~~謝謝大家的粉紅票,厚着臉皮小聲再求……

第316章 光地第363章 密摺第415章 花糕第356章 堅決第530章 擴散第407章 秋闈第309章 揭皮第468章 積極第235章 舊僕們第31章 回到老宅第391章 建議第187章 新皇第227章 歸來第203章 聽聞第512章 嘉獎第538章 宮門第528章 心煩第390章 正經事第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10章 亂家根源第337章 懂你第426章 避難第520章 纏身第8章 弄巧成拙第80章 羣起攻之第581章 賞賜第206章 族人進京第560章 妄念第50章 新年第591章 新生第627章 賀禮第622章 圈套第405章 要人第185章 歸家第386章 訴苦第433章 失落第83章 再次提議第190章 侯府舊宅(上)第114章 遺孀第86章 歸來第410章 倒打第175章 自薦第57章 小學數學老師趙琇第176章 待客第19章 痛定思痛第385章 小聚第257章 生氣第523章 謝禮第436章 阻攔第118章 引介第497章 遷移第444章 表侄第345章 備宴第89章 盧家內訌第204章 贈衣第9章 說客上門第488章 動手第213章 圖紙第523章 謝禮第202章 御史第110章 新太子第167章 舊僕第551章 顧慮第509章 欲行第228章 蠢蠢欲動第128章 將至第424章 冷茶第93章 人倫第157章 上海亂局(下)第306章 宣傳戰第515章 反應第263章 負荊請罪第276章 禮物第74章 意外來客第443章 祭拜第575章 說笑第625章 嘆息第125章 門前罵戰第285章 嫌疑人第79章 抽絲剝繭第563章 嬤嬤們第289章 臘八會(三)第521章 忌憚第88章 不甘第147章 回京第553章 盤算第402章 質問第465章 回絕第414章 中舉第210章 沽名釣譽第234章 置莊第292章 臘八會(六)第392章 新聞第450章 感激第244章 調查第325章 把柄第393章 私會第158章 追捕第30章 自告奮勇第358章 背影
第316章 光地第363章 密摺第415章 花糕第356章 堅決第530章 擴散第407章 秋闈第309章 揭皮第468章 積極第235章 舊僕們第31章 回到老宅第391章 建議第187章 新皇第227章 歸來第203章 聽聞第512章 嘉獎第538章 宮門第528章 心煩第390章 正經事第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10章 亂家根源第337章 懂你第426章 避難第520章 纏身第8章 弄巧成拙第80章 羣起攻之第581章 賞賜第206章 族人進京第560章 妄念第50章 新年第591章 新生第627章 賀禮第622章 圈套第405章 要人第185章 歸家第386章 訴苦第433章 失落第83章 再次提議第190章 侯府舊宅(上)第114章 遺孀第86章 歸來第410章 倒打第175章 自薦第57章 小學數學老師趙琇第176章 待客第19章 痛定思痛第385章 小聚第257章 生氣第523章 謝禮第436章 阻攔第118章 引介第497章 遷移第444章 表侄第345章 備宴第89章 盧家內訌第204章 贈衣第9章 說客上門第488章 動手第213章 圖紙第523章 謝禮第202章 御史第110章 新太子第167章 舊僕第551章 顧慮第509章 欲行第228章 蠢蠢欲動第128章 將至第424章 冷茶第93章 人倫第157章 上海亂局(下)第306章 宣傳戰第515章 反應第263章 負荊請罪第276章 禮物第74章 意外來客第443章 祭拜第575章 說笑第625章 嘆息第125章 門前罵戰第285章 嫌疑人第79章 抽絲剝繭第563章 嬤嬤們第289章 臘八會(三)第521章 忌憚第88章 不甘第147章 回京第553章 盤算第402章 質問第465章 回絕第414章 中舉第210章 沽名釣譽第234章 置莊第292章 臘八會(六)第392章 新聞第450章 感激第244章 調查第325章 把柄第393章 私會第158章 追捕第30章 自告奮勇第358章 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