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贈衣

趙琇第二日獨個兒坐着馬車去了廣平王府,先給廣平王請了安。

廣平王先前的病容已經消散得差不多了,看得出來,近日休養得不錯,只是面色還有些蒼白,不過情緒顯然已經好了許多。與趙琇說話的時候,語氣輕鬆而平靜,還帶着幾分親切,問候了張氏和趙瑋,又提起日前趙瑋被參一事,讓趙琇回去安慰家人,不必放在心上。

朝中的御史大部分還是大行皇帝在位時用過的人,養成了壞習慣,好虛名,總愛盯着那些名頭響亮地位高貴,實際上卻脾氣很好又或是沒什麼實權的大人物,只要抓住其中一個的把柄,參上一本,御史們既得了不畏權貴的好名聲,又不會真的得罪人,順便在大行皇帝面前塑造一個能臣的光輝形象,一般都能高升。現在新皇上位,對於這樣的人肯定是要敲打的。朝廷養御史,可不是讓他們專門盯着大人物們雞毛蒜皮的小毛病不放,而是要他們監督百官,揭貪官污吏的皮的,如果只是尸位素餐,那就別在御史位上待着了。

趙琇聽到這裡,不由得想起了近來朝中也有御史參廣平王的事。正因爲有御史參他結交外官,因此曾經一度客似雲來的廣平王府靈堂,又重新回到了冷冷清清的狀態,只比王妃剛去世不久那段日子強一些而已。看起來廣平王並沒有受到這件事的影響,也沒怎麼爲王妃鳴不平。說來也是,有心來弔唁的都已經來過了,剩下那些,搞不好王爺王妃壓根兒就不認識,來不來又有什麼要緊呢?

其實趙琇有時候心裡也忍不住想吐嘈,那些人趨利避害的態度那麼明顯,難道以爲自己上門吊個唁,廣平王就會記得這份人情了嗎?想要賣好,也得有點誠意吧?新皇對同胞兄長還關照有加。太后更是對長子嫡孫心疼得不行,三天兩頭地賜東西下來,不過就是一個沒眼色的御史參了一本罷了,那些人避什麼嫌?廣平王能知道他們是誰嗎?他們就害怕成這個樣子。這副勢利的嘴臉。如果遇到個脾氣壞些的貴人,搞不好就結了仇。廣平王不與他們計較,宮裡也不跟他們計較,他們也算是走運。

這種事趙琇也不願意多提,想起自家哥哥被參一事,就跟廣平王說:“皇上派了人來給我哥哥賜了東西,也讓我哥哥別在意被參的事。我哥哥本來還打算要上折自辯的,如今倒是省事了。皇上對我們家如此信任,祖母、哥哥和我都很安心。”

廣平王微微一笑:“皇上不信誰都不會不信你們。且不說你們家郡公爺立下的功勞,你祖孫三人對皇上也有過救駕之功。難得的是你們還不恃功自傲,也從不開口討要什麼賞賜,如今得的東西,也是原本就該你們得的。皇上從前就跟我提過,覺得很對不起你們。想要加恩,卻又不知該賞些什麼,只能等你哥哥長大了出仕爲官再說了。”

趙琇忙笑道:“我哥哥心裡也惦記着將來要爲皇上效力呢,如今雖然襲了爵位,依然每日苦讀,怎麼也要考個舉人功名回來,才能證明自己。除了讀書以外。每天還練拳、練騎射,說要做個文武全才的人,將來無論皇上交待什麼事下來,他都能做。”

廣平王微笑着點頭:“這樣很好,讓他好好用功吧,只是別累壞了身體。也別拘泥於舉人功名,若能考中,那自然最好,考不中也沒什麼。本朝勳貴出仕,原有別的考試給他們考。能考出來的都有真才實幹,他不必把自己逼得太緊了。”

趙琇答應着,想了想,又有些猶豫地說:“前兒那御史參我哥哥的時候,皇上好象早就預料到了似的,還對趙玦家眷的現狀瞭如指掌。我們家打聽了一下,說是世子進宮時向皇上進過言,祖母與哥哥都說,這回真是多虧世子了,一定要向他道謝呢。”

廣平王早知此事,笑道:“不過是幾句話的事,他也是碰巧知道了,我們兩家又素來交好,他纔跟皇上說的。當時只是閒聊兩句,爲那趙牛氏還跟馮御史的太太結交而驚訝,哪裡知道馮御史真的會上本呢?老馮也是個糊塗的,枉他從前在地方上也算有清正耿介的名聲,入朝幾年已是廢了。若是這一回敲打未能將他打醒,只怕明年就該放到地方上去了。他這樣的性子,與其讓他做個御史,還不如安安分分做個地方官呢。”

趙琇對馮御史的事並不關心,她鄭重對廣平王說:“這一次真是要多謝世子。”

廣平王笑了:“若是幫一點小忙,你們家就要鄭重來謝,去年年底你們祖孫救了他的性命,我又該如何道謝呢?以我們兩家的情份,很不必講究這些俗套。回去跟老夫人說,千萬別說謝,也別送什麼謝禮,否則我只當你們家與我們王府生分了。”頓了頓,又笑得更深了些:“不過你們幾個孩子之間的事,我就懶得管這麼多了。”

趙琇連忙道:“是,我再不提那些虛禮了。反正王爺與世子的情份,我們家的人都會牢牢記在心裡。”

這時候,高楨趕過來了。他本來早就得了消息,無奈正跟總管和賬房的人在盤賬,事關重大,他一時脫不開身,只能拖到現在纔來。一進門,他看到趙琇,眼前就一亮,但面上卻不露聲色,規規矩矩地先來給父親請安。趙琇笑着起身,等他行過禮,就向他屈膝一禮:“見過世子。”高楨臉色就沉了下來,面無表情地看着她:“你叫我什麼?”趙琇猛然想起他說過的話,忙賠笑又是一禮:“我說錯了,應該叫楨哥哥好。”高楨的臉色才緩和了些。

廣平王雖然看不見兒子的臉色,但聽着動靜,嘴角的笑意就一直沒有消下去。他問高楨:“賬都盤完了?”

高楨連忙答道:“是,已經盤完了,有二十多個錯處,大小不一。兒子已經交待總管,先把這些錯處記清楚,不必驚動了旁人。等母妃大事完畢,再讓各處管事的過來領罪。誰人管的小賬上出的錯,許他們各自解釋清楚,小錯包賠,大錯撤職送莊子上去。若有人到時候解釋不清楚。就直接送回內務府處置。”他頓了頓,從袖子裡抽出一卷寫了字的白紙:“父親可要聽聽是誰出了錯?”

廣平王擺擺手:“我久不管家,既然說把事情交給你了,就由你去辦。我不管是誰出的錯,饒他再體面,資歷再深,也越不過我這個王府的主人。王府遲早要交到你手上的,如今只當是歷練,你愛怎麼處置,就怎麼處置。若是出了亂子。自有父王替你兜着。”

高楨鬆了口氣,嚴肅地應了一聲。

廣平王便起身叫了門外聽候吩咐的隨身內侍過來:“我也累了,回後頭歇着去。琇姐兒今日特地來看我,難爲她想着我,你幫我招呼招呼。不許怠慢了,也不許罵人,回頭再把人好好送回去,知道麼?”高楨連忙答應下來。

趙琇起身與高楨一道恭送廣平王離開,然後有些擔憂地問他:“王爺瞧着氣色還不錯呀,爲什麼還是這麼容易累?是不是身體有哪裡不舒服?”

高楨看了她一眼,猶豫了一下。才說:“我父王身體並無大礙。”

趙琇睜大了雙眼看着他:“那爲什麼每次他都只說了一會兒的話,就覺得累了需要休息呢?”

高楨摸了摸鼻子,決定顧左右而言它:“你今日怎麼忽然來了?莫非是把我的謝禮做好了?”

一句話提醒了趙琇:“做是做好了,你要先看看嗎?我沒有量過你的尺寸,也不知道合不合身。”

高楨忙說:“去我那院子看吧,這裡人來人往的。不好說話。”

趙琇面露疑惑,這裡雖是正院,院裡也有幾個人侍立,但還沒到人來人往的地步呀?怎麼就不好說話了?不過高楨要招待她去他的院子,她也不覺得有什麼。便高高興興地跟着去了。

高楨住在王府東路後方,一人獨佔一個三進的院子,頭一進是他讀書習武待客的地方,雖然沒有侯府里老郡公那院子這麼寬敞,不夠跑馬,但練個刀槍射個箭是足夠了。二進是他的個人住所,趙琇自然不方便進入。三進的後院,她只遠遠地能看到有二層高樓,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高楨帶她去的是第一進院子。這一進的院子除了倒座五間房還有東西廂房各一間外,正面是個穿堂,穿堂左右又各有三間屋,趙琇去的是東屋。三間高大寬敞的屋子以碧紗櫥相隔,門上掛着精緻的竹簾,外間是世子招待外客、接待下屬與日常理事之所,次間是書房,盡間則是午間小歇的地方。

高楨帶着趙琇直入次間,這裡臨窗有個大炕,炕上鋪了軟席,有櫃有桌,邊上還擺了好幾個大引枕,靠上去一定很舒服。大炕對面一溜兒都是書架,後牆中間則開着一扇窗。如今大熱天的,把南北兩邊的窗子都打開了,正好通風,在這次間中坐臥,分外涼爽。

高楨還讓人在屋角擺了冰盆,再在冰盆後置一個機關扇子,不緊不慢地自動扇着,將冰盆的涼氣直接扇向大炕的方向。趙琇在炕邊坐下,就立刻感受到了陣陣涼風。高楨還用窗下的紫金香爐燃起了香,不知放的是哪一種香料,略帶着些許薄荷香氣,隨着涼風習習,讓人聞了只覺得清新怡人。趙琇頓覺暑意大消,忍不住感嘆:“楨哥,你真是會享受。”

高楨將香爐蓋好,回頭對她微微一笑。

趙琇感嘆完,就把帶來的小包袱打開,取出那件精心縫製的葛衣:“你試一試吧?你長高了些,我也拿不準這個尺寸對不對。”

高楨接過葛衣,細看了看,發現針腳細密,顏色也很合心意,臉上的微笑又深了些:“花了這麼多天才做好,你也辛苦了。”

趙琇哈哈笑道:“那倒沒有花這麼多時間,我先給我哥哥做了一件,才做了你的,前後大概也就是花了三四天吧。”說完後她忽然覺得身上一冷,不由得奇怪,就算有冰盆,這天氣也不該會讓人覺得冷呀?

高楨面無表情地問:“瑋哥兒也叫你做衣裳了麼?”

趙琇眨了眨眼:“哥哥當然沒有特地叫我做,但我平時偶爾也會幫他做幾件的。這是我頭一次用細葛料子做衣裳,沒什麼把握,怕做得不好,你不喜歡,所以特地拿哥哥練個手,覺得手藝過關了,纔敢做你那一件呢。”

高楨的臉色瞬間緩和下來,又把衣裳仔仔細細看了一遍,微微笑道:“做得不錯,你的手藝過關了,明兒我就穿起來。”

趙琇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雖然做得還行,不過你穿可能會有些太寬了,家常穿穿就好了,別穿出去啊,仔細讓人笑話。”

高楨將衣服小心收起,瞥了她一眼:“囉嗦。”

第436章 阻攔第279章 救人第628章 送妝第164章 找補第54章 憂慮第243章 弄巧成拙第605章 告誡第517章 困惑第394章 威脅第87章 質問第517章 困惑第247章 詩會第45章 破綻處處第289章 臘八會(三)第624章 因果第117章 格溫妮絲的行動力第531章 匆匆一面第300章 養子第11章 風雨欲來第210章 沽名釣譽第170章 暈倒第550章 喜脈第136章 海上時光(下)第434章 選擇第35章 暗涌第101章 利動人心第584章 側妃第259章 父親與兄長第125章 門前罵戰第274章 方家姐妹第275章 邀請第352章 暗影第361章 來訪第306章 宣傳戰第50章 新年第48章 盧媽第39章 朱氏麗嬪第428章 相邀第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245章 裝病成真病第150章 探病第182章 陌生的親人第232章 山居第415章 花糕第457章 體會第406章 丘家第357章 厚聘第258章 後續第443章 祭拜第421章 坦率第426章 避難第242章 烏龍第374章 遭遇第99章 逃奴第175章 自薦第278章 消息第122章 太子南下第186章 教孫第273章 手足第412章 丟臉第628章 送妝第153章 求教第260章 淤青第106章 親戚第576章 開導第354章 秘信第470章 詭異第154章 棉襖第302章 告密第22章 當衆揭穿第496章 對策第1章 建南侯府第150章 探病第138章 京中風雲第596章 淡定第240章 提醒第93章 人倫第423章 喜事第444章 表侄第591章 新生第485章 流言第388章 探望第342章 警告第203章 聽聞第244章 調查第400章 夜第205章 雪花酪第50章 新年第410章 倒打第454章 離開第132章 見機行事第117章 格溫妮絲的行動力第48章 盧媽第199章 對峙第63章 宗族義務第382章 怒火第282章 臘八蒜第499章 白玉蘭第408章 秋宴第589章 質問
第436章 阻攔第279章 救人第628章 送妝第164章 找補第54章 憂慮第243章 弄巧成拙第605章 告誡第517章 困惑第394章 威脅第87章 質問第517章 困惑第247章 詩會第45章 破綻處處第289章 臘八會(三)第624章 因果第117章 格溫妮絲的行動力第531章 匆匆一面第300章 養子第11章 風雨欲來第210章 沽名釣譽第170章 暈倒第550章 喜脈第136章 海上時光(下)第434章 選擇第35章 暗涌第101章 利動人心第584章 側妃第259章 父親與兄長第125章 門前罵戰第274章 方家姐妹第275章 邀請第352章 暗影第361章 來訪第306章 宣傳戰第50章 新年第48章 盧媽第39章 朱氏麗嬪第428章 相邀第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245章 裝病成真病第150章 探病第182章 陌生的親人第232章 山居第415章 花糕第457章 體會第406章 丘家第357章 厚聘第258章 後續第443章 祭拜第421章 坦率第426章 避難第242章 烏龍第374章 遭遇第99章 逃奴第175章 自薦第278章 消息第122章 太子南下第186章 教孫第273章 手足第412章 丟臉第628章 送妝第153章 求教第260章 淤青第106章 親戚第576章 開導第354章 秘信第470章 詭異第154章 棉襖第302章 告密第22章 當衆揭穿第496章 對策第1章 建南侯府第150章 探病第138章 京中風雲第596章 淡定第240章 提醒第93章 人倫第423章 喜事第444章 表侄第591章 新生第485章 流言第388章 探望第342章 警告第203章 聽聞第244章 調查第400章 夜第205章 雪花酪第50章 新年第410章 倒打第454章 離開第132章 見機行事第117章 格溫妮絲的行動力第48章 盧媽第199章 對峙第63章 宗族義務第382章 怒火第282章 臘八蒜第499章 白玉蘭第408章 秋宴第589章 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