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亂家根源

說起宗房老太爺當年乾的蠢事,還是建南侯府裡如今這攤亂子的根源呢。

前明末年的時候,其實趙家並不算是個大族,除去宗房一家子外,也就只有郡公爺趙柱的二房與三房了,在奉賢算是個小有家業的地主。其中二房出了趙炷這個小武官,三房又出了兩名讀書種子,都是監生,家裡有不少良田,因此都算興旺,只有宗房,因老太爺只是給一位大行商做賬房,又有妻子錢氏一家依附過活,日子過得緊巴巴的,相較二房、三房,就有些勢微了,平日裡也時不時有些怨言。

清軍南下的時候,宗房老太爺的東家消息靈通,早早得了信兒,收拾細軟帶着家小逃走了,宗房老太爺也趕回家去接了妻兒。這時候他就犯了糊塗,見二房、三房素來有錢,若是遭了兵禍,不知是否還能那麼得意。於是他就瞞下了消息,反而尋個理由,向二房、三房各借了幾十兩銀子,數量沒有多到引起他們疑心,然後就帶着老婆孩子連同岳父一家,匆匆逃難去了。

清軍攻入南京時,三房兩位老太爺都沒了,鄉下消息閉塞,等信兒傳到奉賢時,趙家人都慌了手腳。二房只有趙柱的老父老母、妻子和長女,三房只有一個小兒子,就是如今的八老太爺在,他們只能匆匆收拾了細軟逃離家園,八老太爺混亂中摔斷了胳膊,他剛得了秀才功名,這一傷就連寫字都不利索,只得斷了功名路,而二房的老弱婦孺則在逃亡途中遇上了太祖皇帝的家眷,可惜沒多久又失散了,直到幾年後才尋回來,那時郡公爺趙柱的父母都已去世了。

卻說那宗房老太爺帶着一家子和岳家出逃,聽說太祖皇帝平定了北京,便碾轉逃入京中,赫然發現二房的堂兄弟趙柱居然是太祖皇帝座下得力的大將。他這回就慌了,生怕自己做的事會被發現,於是就撒謊騙了趙柱,說他父母妻女連同八老太爺都死在戰亂中了,又因趙柱準備北上與清兵對戰,勸他再續娶一房妻子,生兒子延續二房香火,然後就把妻子錢氏的幼妹推了出來,這便是錢老姨奶奶了。

趙柱爲家人之“死”而傷心,也擔心戰場上刀箭無眼,自己死了就斷了父母的香火,便答應了娶荒親,只是有一點,他一日不能確認父母妻子的死訊,就一日不能娶繼室,因此錢老姨奶奶只能做二房,等有朝一日他安葬了父母妻女,再把她扶正。宗房老太爺心急要做成這樁姻緣,就答應了,他本來也不認爲二房、三房的人能逃過戰亂的。

錢老姨奶奶的肚子爭氣,進門不久就懷了身孕,趙柱出征時,把她交給宗房老太爺夫妻照看,走得挺安心,等他打完仗回京了,兒子也出生了,問題是,太祖皇帝的家眷這時候也被護送到京城了,兩相一對質,宗房老太爺撒的謊就穿幫了!

兵荒馬亂的,此時已經無處去尋趙柱父母妻女的蹤影,而長子已出生,錢老姨奶奶又不曾犯過什麼錯,還表現得很貼心,趙柱只好留下了這個妾室,卻對宗房老太爺再無好感。宗房老太爺爲了保住本房頭一族之長的位置,無奈退位,讓自己的兒子接掌族務。此間自然少不了錢家姐妹幫腔說好話,以宗房老太爺的罪過,如此發落真是輕之又輕。

趙柱元配秦氏帶着女兒扶公婆靈柩上京,已是三年後的事了,這時趙炯虛歲都四歲了。秦氏被生活折磨傷了身體,難以生育,只能忍受妾室庶子的存在,但她無論如何也不能原諒宗房老太爺和錢家人所爲,在生期間再也沒有見過宗房的人一面,直到死後被送回老家安葬爲止。不過宗房只式微了幾年,回到奉賢老家後,雖有三房與他有怨,卻又有幾房遠支族人前來投奔,或是同姓人家來連宗,竟發展到內三房外九房的大家族,宗房便漸漸風光起來。

秦氏在京中侯府,有太祖皇后做靠山,壓得錢老姨奶奶不敢囂張,趙炯很是忍了十幾年的氣。只是趙柱執意要將趙炯記在元配名下,充作嫡子,好上報朝廷定下世子名份,讓秦氏傷透了心,從此也不再對趙柱有奢望了。

秦氏嫁完了女兒,就開始相看京中清貧書香人家的女孩兒,趙炯做了世子,正得意呢,聽說後唯恐她是要報復,故意給自己娶個不理想的媳婦,讓他日後沒有得力的妻族可依,便自作主張與牛氏訂下婚約。那時牛家剛出了個妃子,還算得寵,正是風光的時候。可直到牛氏進門,秦氏都沒吭過一聲,後來她死了,臨終前有遺言交待,旁人方知道,原來她當日相看那些女孩兒,是在爲丈夫趙柱物色繼室人選。

一年後她看中的張氏嫁入趙家,又生下了趙焯,這唯一的嫡子與早被封了世子的庶長子相爭的局面,就此形成了。

可以說,如果當年宗房老太爺沒有隱瞞戰爭消息,郡公爺的父母妻女也不會與他失散,如果沒有宗房老太爺做主將錢老姨奶奶嫁給郡公爺做二房,生下趙炯,也不會有嫡子無爵,庶子承爵的陰差陽錯。趙家二房這一團亂局,宗房老太爺至少要負七成的責任,他也因此丟了族長之位,此後數十年間,宗房外頭看着風光,實際上一舉一動都要看二房臉色行事。

今日宗房煜大老爺願意向新任建南侯趙炯建言,跟這件事也有關係,他向張氏和趙焯解釋自己這麼做的理由,是不想趙炯行差踏錯,給族人們立下一個壞例子,以後也學着不孝敬父母,不悌兄弟,分家時長子不顧兄弟死活,眼裡只有錢財,小妾可以與正室平起平坐,甚至把正室擠到一邊……那時趙家就真要淪落爲別人眼中的笑話了。本就是暴發之家,叫人嫌棄是沒規矩的,族裡也沒幾個有出息的孩子,建南侯府在京中,可以不顧鄉間物議,其他族人卻還要在奉賢生活的。煜大老爺實在不希望象他父親一樣被利益矇住雙眼,做出遺禍家族的事了。

張氏與趙焯都被他說服了,雖然煜大老爺與趙炯那邊更親近些,但觀其平日行止,也不曾對他們母子做過什麼過分的事,既然他願意出面爲張氏說話,爲趙焯爭取更多的利益,應該是可信的吧?

他們答應會考慮扶靈回鄉之事,請煜大老爺回去等消息。煜大老爺苦口婆心地勸他們:“還考慮什麼?趁着侯爺還未改主意,趕緊把事情定下來吧。孝期裡頭你們也無事可做,回南邊住上一年半載的,等出了孝再回京也未遲。京城繁華,只怕焯弟不能安心讀書,比不得鄉間清靜,更適合用功。”

張氏沉默了,不一會兒就做了決定:“這話很是,我們會隨行回南的。”趙焯有些意外母親的話,但也默默接受了。

煜大老爺頓時喜形於色,猛然站起身來:“好!好!好!我這就去跟侯爺說,省得他回頭又反悔。你們放心,有我在,絕不會叫你們吃了虧!”說罷匆匆走了。

米氏在窗下早已聽了一陣子,見煜大老爺走了,忙掀簾子進門:“煜大老爺說的,真能成事麼?我怎麼聽着,總覺得有些虛呢?”

趙焯擔心的卻是另一件事:“我總覺得,大哥大嫂想把我們弄回老家,是怕我們在京裡住着,又分了家,會跟外人提及他不孝不悌之舉。本來扶靈回鄉也沒什麼,就怕回去以後,他們讓族人將我們扣下,不許我們回京了。”

張氏淡淡地道:“怕什麼?我是郡公夫人,你是舉人,趙氏一族除了趙炯那不孝子,就只有你八叔身上還有功名,沾點官氣,可他是絕不會幫着那邊的,還有誰能困得住我們?真要鬧起來,我也不是沒有孃家人可依!”

張氏是松江府人士,嫁進趙家時,家境雖然清貧,卻是世代書香,如今孃家一族出了好幾個讀書種子,有兩位已經做了官,在家鄉頗有些名望。奉賢、松江相隔不遠,她並不是舉目無親的人。

不多時,煜大老爺那邊傳了準信過來,趙炯已經答應了他所請,定下八月十五中秋節一過,便扶靈起程南下。

接下來的日子十分忙碌,趙炯要向皇帝打申請報告,表示亡父有遺願,希望能葉落歸根,因此想扶靈回鄉安葬,隨葬皇陵的榮耀只能讓給他人了。皇帝非常不捨,但還是答應了他所請。趙炯立刻就開始準備車船和行李。

而張氏與趙焯這邊,則把所有大件的傢俱以及用不着的東西全都打包妥當,讓張氏的陪嫁盧媽送到新買的宅子裡安放好,另有一筆錢財,也由盧媽親自在新宅中埋好,預備日後回京使用。盧媽一家人已被劃到趙焯名下,負責看宅子,另有幾房家人、丫頭等,將會陪同主人南下,至於瑋哥兒的乳母,果然尋個理由辭去了,米氏素來不喜她,也不曾挽留。

八月十五的團圓飯,二房小長房、小二房是分開各自吃的。等八月十七一到,所有人就出發,登上了南下的大船。趙炯帶着郡公爺的靈柩與趙煜、僕人坐一船,張氏、趙焯、米氏與兩個孩子帶着幾個男女僕婦坐一船,其餘下人帶着行李又是一船,另有護衛船一艘,一行人浩浩蕩蕩,駛離了通州碼頭。

第126章 異變第588章 黑鍋第261章 告密第306章 宣傳戰第221章 中秋夜第400章 夜第131章 不速之客第226章 東昇第398章 怨懟第516章 市恩第95章 出族第70章 趙煜的小算盤第406章 丘家第518章 揭露第628章 送妝第371章 報仇第47章 不安第612章 波瀾第343章 醒悟第316章 光地第319章 金鐲第572章 做媒第457章 體會第242章 烏龍第230章 老太太們第487章 小口角第230章 老太太們第394章 威脅第355章 警告第528章 心煩第211章 書與茶第601章 喜訊第400章 夜第311章 偶遇第366章 潛入第518章 揭露第512章 嘉獎第339章 請客第165章 梨花一枝春帶雨第435章 人事第539章 議定第568章 追加第360章 內情第398章 怨懟第369章 誆騙第250章 太太們的舌戰第56章 管家是個技術活第595章 病倒第502章 災難第373章 失蹤第461章 盛況第378章 拒官第500章 聚首第625章 嘆息第122章 太子南下第190章 侯府舊宅(上)第127章 準備第67章 宗族大會(三)第624章 因果第17章 小人讒言第551章 顧慮第359章 雄心壯志第198章 診治第532章 心急第170章 暈倒第459章 尋親第470章 詭異第353章 差使第206章 族人進京第156章 上海亂局(上)第624章 因果第194章 曹家第130章 川沙城下第418章 口風第576章 開導第404章 議立第9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18章 引介第233章 邀請第71章 太子退位第203章 聽聞第113章 新朋友第70章 趙煜的小算盤第435章 人事第226章 東昇第126章 異變第74章 意外來客第111章 宮中暗戰第481章 疑惑第583章 告狀第601章 喜訊第492章 新友第117章 格溫妮絲的行動力第43章 下毒第340章 求情第563章 杏榜第29章 調派第474章 紅香第62章 買地賣地第56章 管家是個技術活
第126章 異變第588章 黑鍋第261章 告密第306章 宣傳戰第221章 中秋夜第400章 夜第131章 不速之客第226章 東昇第398章 怨懟第516章 市恩第95章 出族第70章 趙煜的小算盤第406章 丘家第518章 揭露第628章 送妝第371章 報仇第47章 不安第612章 波瀾第343章 醒悟第316章 光地第319章 金鐲第572章 做媒第457章 體會第242章 烏龍第230章 老太太們第487章 小口角第230章 老太太們第394章 威脅第355章 警告第528章 心煩第211章 書與茶第601章 喜訊第400章 夜第311章 偶遇第366章 潛入第518章 揭露第512章 嘉獎第339章 請客第165章 梨花一枝春帶雨第435章 人事第539章 議定第568章 追加第360章 內情第398章 怨懟第369章 誆騙第250章 太太們的舌戰第56章 管家是個技術活第595章 病倒第502章 災難第373章 失蹤第461章 盛況第378章 拒官第500章 聚首第625章 嘆息第122章 太子南下第190章 侯府舊宅(上)第127章 準備第67章 宗族大會(三)第624章 因果第17章 小人讒言第551章 顧慮第359章 雄心壯志第198章 診治第532章 心急第170章 暈倒第459章 尋親第470章 詭異第353章 差使第206章 族人進京第156章 上海亂局(上)第624章 因果第194章 曹家第130章 川沙城下第418章 口風第576章 開導第404章 議立第9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18章 引介第233章 邀請第71章 太子退位第203章 聽聞第113章 新朋友第70章 趙煜的小算盤第435章 人事第226章 東昇第126章 異變第74章 意外來客第111章 宮中暗戰第481章 疑惑第583章 告狀第601章 喜訊第492章 新友第117章 格溫妮絲的行動力第43章 下毒第340章 求情第563章 杏榜第29章 調派第474章 紅香第62章 買地賣地第56章 管家是個技術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