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太太們的舌戰

趙琇回到了前頭女眷席上,場面正有些冷清。..

客人們本來都到齊了,還未到飯時,大家就團團圍坐,喝茶吃瓜子零嘴什麼的,一邊聽女先兒們說書,一邊各自說笑聊天。沒想到方家忽然來了訃聞,方家的老爺太太小姐們都呼啦一下全跑了,席面上頓時就少了一半人。

今日的壽酒,本來就只是親戚朋友們爲主賓,又因爲曹太夫人的孃家人在京的不多,她膝下只有曹泰和將軍一子,沒有女兒外孫,也就沒有姻親了,所以客人裡頭,是以曹太太方氏的親友爲多。方家的人一走,席上空了一半,曹太夫人的臉色頓時就有些不好看了。

曹太太暗怨孃家堂侄女,爲何死得這樣突然,又怨孃家的堂嫂們,怎的不事先把病人照看好了,讓她死得這樣突然。但再怎麼怨,那也是她孃家人,她只能面上裝作沒事人一般,仍舊說笑,私下卻悄悄吩咐手下的管事婆子,把酒席的桌子換成大桌,正好夠剩下的女客坐上一圍,也不顯得冷清。

然而,在場的女客裡,還有不少是方三姑娘的姑母、表親,以前的關係還是不錯的。就算感情平平,現在也不好表現得太過高興了,便不象曹太太這樣說笑自如,有些多愁善感一些的,還要掉兩滴淚,心中暗暗埋怨曹太太作爲長輩,竟然對孃家侄女的死無動於衷,實在是太冷情了。曹太太心裡嘔死,看着婆母臉上越發難看的神色。真是有冤無處訴。

趙琇的到來爲她解了圍,趙琇剛向衆位太太們行過禮,她就非常熱情地起身相迎:“怎麼過來了?你們小姐妹們在後頭玩得高不高興?詩會已經結束了麼?”

趙琇微笑道:“方家幾位姑娘都走了。剩下我們五個人,也開不成詩會。我見今日天兒怪冷的,擔心祖母吹着了風,就出來瞧瞧她老人家。”

曹太太忙不迭地誇獎起了趙琇:“真是孝順孩子,你祖母知道你的孝心,心裡不定怎麼高興呢。”

張氏露出了幾分笑意,見孫女走過來。便招手示意她在自己身邊坐下。曹太夫人一個眼色,立時有丫頭機靈地搬了一個繡墩過來,換下了張氏身邊原本由丫頭坐着的小杌子。

趙琇坐下了。摸摸張氏的手,覺得似乎有點涼,就小聲說:“祖母冷嗎?咱們問曹太夫人要個手爐吧?”張氏微笑着擺擺手,又問:“今兒作的什麼詩?”

趙琇將詩的題目題材說了。又說不限韻。張氏聽着微微點頭:“這倒罷了,我想你該是作得出來的。”

趙琇的詩詞就是跟她學的,時不時還要完成她佈置的功課,趙琇在詩詞才藝上的水平,她最清楚了。趙琇聽了咧開嘴笑笑,又聽得有個不認識的太太問:“不知今日是何人奪魁?”

趙琇回答:“是方家五姑娘。”那位太太臉上的笑容就淡了幾分:“原來又是她,仁珠丫頭確實有幾分詩才。”

旁邊另一位年輕些的太太笑眯眯地問那位太太:“不知你家大姐兒今日得了第幾呢?”

那位太太的笑容更淡些了:“我一直在這裡,如何能知道?趙家姐兒不是才從後頭過來?你怎的不問她?”

那年輕的太太便繼續笑眯眯地問趙琇:“劉家大姑娘得了第幾?”

原來方纔提問的那位是劉大姑娘的母親。趙琇便答道:“劉大姑娘是榜眼。”至於探花是誰,她就不好主動回答了。單說方慧珠,她不甘心,把自己也說出來,又好象有些厚臉皮。

誰知那位年輕些的太太又扭過頭去跟劉太太說:“你家大姐兒也算難得了,幾乎每次都只比仁珠丫頭差一些。仁珠的才學,滿京城都是數得着的,你家大姐兒這樣就已經很出色了。”

劉太太的笑容已經很勉強了,沒有迴應她的話,反而非常不自在地問趙琇:“不知我家二姐兒又是第幾?”

趙琇猶豫了一下:“還沒點評完,方家幾位姑娘就有事先告辭了,因此除了方五姑娘與劉大姑娘,其他人的名次還沒最終排定呢。”

劉太太的臉色並沒有因此好多少,不過稍稍緩和了些。

那位年輕的太太笑吟吟地問趙琇:“仁珠作的是什麼詩?趙姑娘背給我們聽一聽吧?”

趙琇暗暗捏了把汗。還好她記性不錯,方纔又仔細瞧過方仁珠的詩,確實寫得挺好的,把雪後的夜景描寫得非常美,因此她大致還記得,就慢慢背誦了一遍。那位年輕的太太聽得撫掌而笑:“真不愧是仁珠丫頭的大作,果然好得很。”

在場其他文官家庭出來的女客,但凡是通文墨的,也都紛紛點頭贊是。倒是曹太夫人請來的幾位熟人,因爲都是武將人家的女眷,就有人笑着說:“什麼詩不詩的,我們卻是不懂的,只覺得聽起來好象挺好聽。”

曹太太臉上的笑容頓住了,但很快又恢復了正常,只是表情中,隱隱露出幾分不以爲然。

曹太夫人卻笑了:“我老婆子也不大懂這個。”然後去問張氏:“你是行家,你說方家五丫頭這詩作得怎麼樣?”

張氏笑着點頭:“確實不錯,文采斐然。這樣年紀的女孩兒,能寫出這樣的詩,已經是極難得的了,只是太過清冷些。小小年紀,心這樣細,並不是好事。”

曹太夫人非常贊成:“我雖不太懂這些詩呀詞的,但只瞧方家五丫頭的模樣,就知道她身子不好了,想來就是因爲平日想得太多的緣故。多思也許能寫出好詩,卻不是有福氣的樣子,女孩兒還是該多保養的好。我瞧你們家琇姐兒就很不錯,該玩笑就玩笑。該讀書就讀書,針線、詩書、才藝、管家理事,樣樣都拿得出手。難爲她還長得這樣的好相貌。我家蘿姐兒若能有她一半,我就安心了。”

張氏忙笑道:“這丫頭哪有這麼好?老姐姐別把她誇得太過了,回頭她自高自滿的,在外頭鬧笑話。”趙琇只是抿嘴笑着倚在祖母身上不說話,她還是很樂意聽別人誇她的。過去近十年的時間裡,她那麼努力地每天學習,今日也當得起別人一誇。

劉太太聽了就忍不住問:“趙姑娘方纔作的詩是排在第幾?不如也背來聽聽?”她其實心裡有些不以爲然。勳貴人家出身的女孩兒,又是在鄉下地方長大的,祖母張氏雖然聽說是書香門第出身。但家世早已敗落,從前也沒什麼才名,教養出來的姑娘能強到哪裡去?曹太夫人還沒誇過她家閨女呢,連方仁珠都貶了幾句。竟然一個勁兒地誇趙琇好。叫她如何服氣?

不得不說,劉大姑娘確實肖母,母女倆都一樣是不甘人後的性子,表面上看着溫婉和氣,實際上要強得很。

趙琇卻跟劉太太打太極:“我的詩比不上方五姑娘和劉大姑娘,還是不要獻醜的好,您就饒了我吧。”

她這麼一說,劉太太就不好追問了。只能鬱悶地低頭喝茶。

那位年輕的太太又笑眯眯地問:“今日詩會,聽說是曹家丫頭作東。我平日裡看的多是慧珠、仁珠兩個丫頭。還有劉家大姐兒的詩作,卻沒見過曹丫頭的詩,想必也寫得很好吧?趙家姐兒,你背來給我們聽聽呀?”

趙琇老實答道:“曹姐姐今日不曾作詩。”

曹太太臉色有些變了,她轉頭去問侍立在旁的大丫頭:“是不是該開飯了?”

那位年輕的太太卻沒有理會她轉移話題的舉動,繼續追問趙琇:“爲什麼她不作?今日不是她主開詩會麼?”

“這是方二姑娘和方四姑娘提議的,說曹姐姐今日作東,又出了題,爲表公正,就不必作詩了。”趙琇隱隱察覺到這幾位太太之間的暗藏機鋒,就含糊地回答。曹太太聞言鬆了口氣,另一位容貌清麗的太太——事後趙琇得知她就是馮秀琴之母——忽然插嘴讚道:“這樣也好,雖然小姑娘家家的開個詩會,用不着這麼講究規矩,但小小年紀就知道公平公正,當真稱得上是君子呢。”就把先前那位年輕的太太的話給堵了回去。後者繼續笑眯眯的,卻沒再說什麼了。

趙琇對她有些提防,別看她一副美麗親切好說話的長相,又一直笑眯眯的,說的話卻絕對不善良,好象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去挖苦人家似的,真真是笑裡藏刀。看周圍其他太太們對她也不大喜歡的樣子,這人究竟是什麼來頭?

曹太太也是擔心這位太太又說出什麼話來,害別人下不來臺,即使時間還早,也依然向婆母請示:“母親,是不是該開席了?”曹太夫人點點頭:“那就開吧。我看大家心裡都存着事,大約也沒什麼心情吃酒。等吃完了席,就早點散了吧,讓客人們各回各家去料理各自的事。”

曹太太有些驚訝於婆母的直白,臉色微微尷尬地答應着,便吩咐下人開席,又派人去把女兒和幾位姑娘們請過來。

這一頓飯果然如曹太夫人說的那樣,吃得沒滋沒味的。大家都沒什麼心情說笑。馮太太如傳聞中那樣,是個長袖善舞的人,曾經兩次笑着說曹冉的好話,或是賀他生辰,恭喜曹太夫人兒孫孝敬,曹太太兒女雙全,都沒能引得衆人齊聲共賀。曹太太客氣地笑着謝過了,曹太夫人卻沒精打采的樣子,一頓飯很快就結束了。接着各家親友們紛紛告辭而去,曹冉的生辰宴終究還是草草結束。

曹家與趙家關係最好,曹太夫人特地留張氏祖孫下來說話,前頭席上也打發婆子來傳信,說曹冉拉着趙瑋去了馬棚看他新得的馬,張氏與趙琇也就順勢留了下來。

曹太太看着人收拾東西去了,趙琇扶着祖母張氏,去了曹太夫人院裡正房吃茶,曹蘿也跟了去。一落座,曹太夫人就拉長了臉道:“今日真真晦氣!方家這是存心要觸我們冉哥兒的黴頭呢!”

曹蘿忙道:“祖母別生氣,舅母們也不想的,誰能料到三表姐會忽然沒了呢?”

曹太夫人冷哼:“但凡她們把人照顧好了,或是多留意侄女的病情,也不會讓人冷不防就死了,通沒個人能預料到。還有,我們家今兒給男孩子做生日,那幾個丫頭穿的是什麼衣裳?斗篷倒是喜慶,一脫了斗篷,裡頭不是銀白就是藍灰,有點顏色的也都是淺淡的,她們當是日常在家說笑呢?還是特地上門來噁心我?若是看不起我們家,大可以不來!”

曹蘿又一次忙忙解釋:“祖母真的誤會了,姐妹們絕對沒有別的意思。她們素日總是嫌大紅大綠的俗氣,平日在家也好,出門作客也好,都極少穿這樣鮮豔的顏色。”

曹太夫人嗔怪地看了她一眼:“你脾氣倒好,她們平日總是不把你放在眼裡,你卻一個勁兒地爲她們說好話。”

“孫女只是有話直說……”曹蘿吶吶地,“我才學不佳是事實,母親也常爲我的愚鈍而生氣的,她們只是在說實話,並沒有看不起孫女。況且大表姐又是個極溫柔穩重的人,對我一向很照顧……”

曹太夫人微微冷笑:“是啊,最溫柔穩重不過的方家大小姐,穿着銀藍褙子白褶裙上門給人賀壽,真真是懂事得很。要不是頭上還戴着赤金銜珠鳳釵,我還以爲她家裡剛死了人呢!不過她這樣也不算穿錯了,她妹子今兒可不是死了麼?”

曹蘿縮了縮脖子:“那個……是如今京中最時興的料子,前兒重陽的時候……”

“前兒重陽的時候,皇后娘娘在宮宴上穿過,是不是?”曹太夫人白了孫女一眼,轉頭對張氏說,“那姑娘家裡原說要送她進宮做妃子的,沒做成,如今又穿跟皇后娘娘一樣的衣裳,出門做客叫人看見,象什麼樣子?別人用銀藍織錦料子做衣裳,可沒做成完全一樣的。況且皇后娘娘有家孝,在宮宴上穿這個是守禮,她方家事先又不知道有個女兒會死,穿成這樣跑人家家裡來吃生日酒,難不成還不是觸人黴頭麼?方家教女,就是這樣教的?她們也有臉看不起我們曹家的女孩子?!”

曹太夫人今日很生氣,數落了好一番方家的家教和門風,方纔席上那幾位太太,她挨個兒罵了一遍,聽得曹蘿坐立不安。趙琇握了握她的手,安撫她冷靜下來。她的祖母在罵幾個親戚,她何必替她們感到不安?她姓曹,又不姓方。

不過趙琇也因此知道了,那位面上笑眯眯嘴裡卻不饒人的年輕太太,原來夫家姓邵,卻是曹太太的表親,只不知爲何要跟劉太太與曹太太過不去。

說着說着,曹太太料理完雜事過來了,曹太夫人才停下了數落的話,算是給兒媳留面子。

趙琇跟張氏祖孫倆只能乾笑地聽着,說了一會兒家常話,便尋藉口告辭了。出來與趙瑋會合後,上了馬車,趙琇跟祖母對望一眼,都露出了苦笑。來吃頓壽酒罷了,居然會鬧出這麼多事。

“阿嚏!”張氏打了個噴嚏,覺得身上有些涼。趙琇忙叫丫頭給手爐裡添了新炭,塞進祖母懷裡:“咱們快回家吧,今日好象格外冷呢。”(未完待續。。)

第307章 籌備第539章 議定第358章 背影第332章 剝繭第364章 緊追第335章 氣惱第270章 返回第64章 分析與騙局第361章 來訪第337章 懂你第218章 趙演的小心思第563章 杏榜第96章 衝突第135章 海上時光(中)第616章 備婚第286章 預備周全第522章 回家第513章 方家女第561章 投誠第12章 大船將頃第72章 疑點第356章 堅決第577章 馬王爺第157章 上海亂局(下)第420章 試探第204章 贈衣第76章 察覺第121章 意外的線索第388章 探望第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384章 藏梳第596章 淡定第374章 遭遇第123章 三家合作第527章 罰不罰第11章 風雨欲來第129章 太子入城第342章 警告第421章 坦率第35章 暗涌第258章 後續第610章 發難第167章 舊僕第517章 困惑第31章 回到老宅第176章 待客第406章 丘家第355章 警告第379章 帝后第625章 嘆息第390章 正經事第29章 調派第157章 上海亂局(下)第465章 回絕第544章 漣漪第533章 熱鬧第117章 格溫妮絲的行動力第108章 尋茶記第429章 說客第52章 匆匆五年第597章 打傢俱第485章 流言第433章 失落第318章 反覆第407章 秋闈第571章 相看第515章 反應第571章 相看第144章 心冷第291章 臘八會(五)第1章 建南侯府第485章 流言第621章 現世報第60章 書主人第221章 中秋夜第597章 打傢俱第464章 搭訕招術第491章 百花生日第80章 羣起攻之第565章 驚歎第506章 巡視第330章 細微的差異第219章 五仁月餅第425章 挖坑第356章 堅決第517章 困惑第578章 說和第305章 脫身第126章 異變第110章 新太子第490章 勸說第122章 太子南下第477章 見禮第421章 坦率第471章 傳言第453章 小敘第574章 壯大第93章 人倫第444章 表侄第198章 診治
第307章 籌備第539章 議定第358章 背影第332章 剝繭第364章 緊追第335章 氣惱第270章 返回第64章 分析與騙局第361章 來訪第337章 懂你第218章 趙演的小心思第563章 杏榜第96章 衝突第135章 海上時光(中)第616章 備婚第286章 預備周全第522章 回家第513章 方家女第561章 投誠第12章 大船將頃第72章 疑點第356章 堅決第577章 馬王爺第157章 上海亂局(下)第420章 試探第204章 贈衣第76章 察覺第121章 意外的線索第388章 探望第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384章 藏梳第596章 淡定第374章 遭遇第123章 三家合作第527章 罰不罰第11章 風雨欲來第129章 太子入城第342章 警告第421章 坦率第35章 暗涌第258章 後續第610章 發難第167章 舊僕第517章 困惑第31章 回到老宅第176章 待客第406章 丘家第355章 警告第379章 帝后第625章 嘆息第390章 正經事第29章 調派第157章 上海亂局(下)第465章 回絕第544章 漣漪第533章 熱鬧第117章 格溫妮絲的行動力第108章 尋茶記第429章 說客第52章 匆匆五年第597章 打傢俱第485章 流言第433章 失落第318章 反覆第407章 秋闈第571章 相看第515章 反應第571章 相看第144章 心冷第291章 臘八會(五)第1章 建南侯府第485章 流言第621章 現世報第60章 書主人第221章 中秋夜第597章 打傢俱第464章 搭訕招術第491章 百花生日第80章 羣起攻之第565章 驚歎第506章 巡視第330章 細微的差異第219章 五仁月餅第425章 挖坑第356章 堅決第517章 困惑第578章 說和第305章 脫身第126章 異變第110章 新太子第490章 勸說第122章 太子南下第477章 見禮第421章 坦率第471章 傳言第453章 小敘第574章 壯大第93章 人倫第444章 表侄第198章 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