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熱鬧

兩位馬少夫人其實並沒打算說出心裡的想法,但汾陽王太妃問了,她們又不好不回答。

馬二夫人便道:“也沒什麼,婆婆日前進宮見太后,無意中說起,皇長子眼看着就要冊封太子,娶太子妃了,廣平王世子身爲堂兄,還未有着落呢。是不是先給廣平王世子說一門親事,也省得弟弟先於哥哥娶妻,與禮不合?若是太后拿不定主意,婆婆也可以在外頭幫着相看。沒想到太后娘娘卻回答說,廣平王世子妃的人選,她早已選定了人,也看了兩年,明年就該定下了。婆婆真個大吃一驚,問是哪家的千金,太后又只是笑。”

臨沂大長公主其實很喜歡做這種拉縴做媒的事,好幾位皇長子妃的人選,都是她們的家人託了臨沂大長公主的門路,推薦到太后面前的。如今想必是皇長子妃的人選漸漸有了眉目,不外乎那幾家閨秀了,那些早早醒悟自己沒了希望的人家,轉而盯上了身份只比皇子們略差一籌的廣平王世子,才託她到太后面前探口風的吧?

汾陽王太妃心裡門兒清,便只是笑笑。

馬大夫人察顏觀色,接過妯娌的話頭說:“婆婆回家後,便問我們,可知道太后看中的是哪一位姑娘?若真的已經看了兩年,那總該有些痕跡露出來纔是。早些時候,倒是有風聲講皇后娘娘看中了眉山伯府的姑娘,也許是要指給廣平王世子的。可後來世人知道是誤會了,眉山伯府的姑娘興許有更大的造化,便也沒人提起此事了。”

馬二夫人也道:“可不是麼?能在長達兩年的時間裡,時常入宮陪太后娘娘說話的人,也沒幾個。還得是有適齡女孩兒的人家。我們妯娌倆想了又想,都覺得建南侯府的千金興許有這個福氣。建南郡公夫人在太后面前頗有體面,時常被召進慈寧宮中。聽聞他家與廣平王府也十分交好,廣平王這回奉旨南下做欽差,建南侯府一家子還跟着回了一趟老家,又跟着一塊兒回來。兩家這樣要好,做了親家也不稀奇。”

其實當時聽到太后那句話的人也不止臨沂大長公主一個。其他人回到家裡細細推想。也都覺得太后看中的這個人不難猜出來。雖說這幾年進宮見太后的誥命官眷挺多的,帶着女兒去的也不少,但不管她們是衝着那位貴人去的。大多數人在太后面前,都沒能支持太長時間。太后對於不感興趣的人,一般是不會再召她進宮閒話的,更別說時常召見了。可太后若真的看中了人家的女兒。總不能對未來的親家太過冷淡。所以廣平王世子妃的人選,必定出自近兩三年裡一直有穩定的機會進入慈寧宮晉見的人家。

在這樣的人家中。排除女孩兒年紀與廣平王世子不合適的,再排除象蔣家女兒這樣輩份完全不對的,剩下的也沒幾個人了。再加上趙家祖孫跟着廣平王父子去了一趟江南,趙家姑娘一直跟着。在上海蔘與慈賢會事務,還得了太后的嘉獎,自然會被人們視爲熱門人選了。

趙琇在京城裡並不算交遊廣闊。雖然也曾與不少閨秀見過面,但次數有限。又少與人深交,因此她雖名聲挺大,可瞭解她的人真的不多。她成了廣平王世子妃的熱門人選,便有不少人對她心生好奇,想要見識一下,結交結交。也有些存着其他心思的人,想要挑剔一番,看是否有機會把人踩下去。

趙琇對此一無所知,自顧自地在自個兒家裡忙着料理家中庶務,忙着翻譯西洋書籍,忙着畫畫……張氏不愛交際,她多少受了影響,平日其實也不怎麼愛出門。蔣雯與方仁珠都在外地,曹蘿在她回京後又只跟她見過一面,她連小道消息的來源都少了。

汾陽王太妃曾與趙琇共事過一段時間,又從張氏嘴裡知道不少她們祖孫的生活習慣,對趙琇的性情習慣頗爲了解。聽得兩位馬少夫人所言,她心裡就有數了。

其實在嘉定的時候,她冷眼看着廣平王世子高楨與趙琇兩個相處,就已經隱有所覺。小兒女彼此情投意合,太后又有心成全,當然是好事啦。不過如今旨意未下,汾陽王太妃當然不會對別人說什麼。她心裡也清楚,以高楨的身份與人材,盯着他的人未必就比盯着皇長子的人少了。太早傳出風聲,萬一引來什麼變故,豈不是害了兩個孩子?

所以汾陽王太妃就只是對兩位馬少夫人笑笑:“我初到京城,也不知道太后心意如何。若她果真看中了趙家姑娘,倒也是件好事。趙家姑娘的脾氣我知道,穩重能幹,才貌雙全。誰家能娶到這麼一個媳婦,都是大福氣。”

馬大夫人忙道:“我們並不認識趙家姑娘,只聽說她曾在您老人家跟前待過。既然您這樣說,那必定是真的。”

馬二夫人則有些不同的意見:“可我聽別人議論,都說這位姑娘似乎脾氣太過厲害了些,伶牙俐齒的,有些得理不饒人。”

汾陽王太妃笑笑:“她也是無奈。她小小年紀就要幫着祖母主持家中中饋,若是個脾氣軟和的,哪裡壓得住家中上下?況且她家裡的情形,你們想來也都聽說過了。吃了那許多苦頭,受不得委屈也是常理。若真個處處忍讓了,他們祖孫三個只怕早就被吃得骨頭都不剩了。”

聽起來汾陽王太妃對趙琇頗爲推崇,馬大夫人迅速給妯娌遞了個眼色,笑着道:“您說得有道理。家家有本難唸的經。若是生於和樂仁善之家,有父母長輩疼愛,有兄弟姐妹們扶持,無憂無慮的,趙家姑娘也不必逼着自己剛強起來了。難爲她小小年紀,就這般能幹,怪不得太妃喜歡她呢。”

汾陽王太妃聽得微笑,似乎頗爲滿意。

馬二夫人卻還有些自己的小心思,裝作開玩笑似的問:“太妃這麼喜歡趙家姑娘,怎麼不說給自己的孫子呢?世子也到娶妻的年紀了吧?”

汾陽王太妃的臉色略淡了些,笑笑說:“那就算了。我倒是想要個孝順能幹的孫媳婦,可真心疼女兒的人家,又哪裡會跟我們王府結親呢?”

汾陽王世子年紀只比高楨小一點,也是要說親的年紀了,卻是公認的娶妻艱難——他的妻子註定了頭上會有三重婆婆,三重婆婆還彼此內鬥不休,汾陽王后院妻妾爭風也挺厲害的。誰嫁了進來做世子妃,就註定不會有清靜日子過了。

若汾陽王世子十分優秀,又或是汾陽王有權有勢,也就罷了,還能吸引幾個不懂事的小姑娘。可汾陽王府長年守在嘉定原籍,是閒散宗室,世子本身也比較平庸,只是個比較本分、老實的年輕宗室子弟而已。誰會不畏頭上的三重婆婆嫁給他?若有人願意了,王府也未必看得上。

如此艱難,汾陽王世子的婚事早就成了太妃的心病。馬二夫人說什麼不好?偏要提這個,太妃怎會高興?若不是看在臨沂大長公主面上,她早就端茶送客了。

馬大夫人要比妯娌更有眼色些,早就暗示馬二夫人不要再說下去了,迅速將話題轉到別處去,什麼穿衣吃飯看病的拉扯了一大堆,瞧着汾陽王太妃的臉色略好看了些,便立刻拉着妯娌告辭。

目送兩個小輩離開,汾陽王太妃冷哼了一聲。她雖不知道臨沂大長公主的兩個媳婦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但也知道她們不會無緣無故跑來給她請安。她這纔剛到京城呢,她與臨沂大長公主年輕時交情還過得去,可也說不上十分要好。對方的媳婦哪裡就殷勤到特地上門請安的地步了?必有所求!說不定,就跟廣平王世子高楨的婚事有關係呢。

她喜歡高楨這個侄孫,也喜歡建南侯家的姑娘,纔不會叫旁人壞事呢!

馬大夫人離了汾陽王府,剛上馬車,就忍不住抱怨馬二夫人:“弟妹方纔是怎麼了?太妃分明很喜歡趙家姑娘,你又何苦說那些不中聽的話?”

馬二夫人反過來抱怨她了:“我纔要問嫂子呢,婆婆特地交代的事,我們還不曾跟太妃說,就走了,一會兒回到家裡,要如何跟婆婆覆命呢?”

馬大夫人嘆了口氣:“橫豎不過是別人家求婆婆代爲說項罷了,能不能成,只看各人運氣。太妃既與趙家交好,不肯幫忙也是常理。若是太后果真選定了人,我們再上竄下跳的也無用。況且……我並不覺得他們家的女孩兒就比趙家姑娘強。”

馬二夫人不以爲然:“剛纔你也看見趙家丫頭了,那家女兒論相貌,就比她要強,性情也溫柔和順。一樣讀書寫字,知書達禮的,只是少在外面拋頭露面,名聲上不及趙家丫頭。嫂子怎會說她不如呢?”

馬大夫人笑了笑:“溫柔和順,也得看是在誰家。若在咱們馬家,挑媳婦頭一件最要緊的就是溫柔和順,否則天天淘氣,還怎麼過日子?但在廣平王府就不一樣了。他家如今沒個人主持主饋,世子妃一過門,就得打理庶務,光靠溫柔和順,如何鎮得住場子?方纔瞧趙家姑娘的眼神、氣度,再聽太妃對她的推崇,自然要比那一家子的女兒強呀。”

她勸馬二夫人:“你也收了旁的心思吧。我知道那家子求了婆婆之後,私下又託了你。只是有些事,並不是可以強求的。萬一得罪了人,吃虧的還不是你?爲了那點子東西,不值得。”

馬二夫人不吭聲了,半晌才道:“就算我不插手,難道旁人就不插手了?也罷,就看他們各自的造化吧。”

第188章 賞賜第369章 誆騙第544章 漣漪第483章 獻殷勤第351章 獨對第220章 回禮第547章 對質第283章 偶遇第215章 捷報第84章 傳信第508章 相見第436章 阻攔第164章 找補第476章 會面第354章 秘信第617章 喜慶第362章 憂慮第589章 質問第549章 處置第220章 回禮第565章 驚歎第236章 汪家宅中第15章 奇言詭行第302章 告密第408章 秋宴第14章 幸運得救第116章 格溫妮絲第420章 試探第560章 妄念第232章 山居第467章 提議第190章 侯府舊宅(上)第52章 匆匆五年第563章 杏榜第111章 宮中暗戰第409章 聽戲第19章 痛定思痛第577章 馬王爺第232章 山居第419章 晉見第267章 心虛第89章 盧家內訌第593章 帖子第119章 回心轉意第604章 茶話第563章 嬤嬤們第396章 投契第628章 送妝第395章 偶遇第33章 秘密任務第245章 裝病成真病第334章 悔恨第8章 弄巧成拙第348章 賢名第135章 海上時光(中)第210章 沽名釣譽第564章 做媒第211章 書與茶第220章 回禮第266章 知不知第580章 不忿第423章 喜事第283章 偶遇第617章 喜慶第22章 當衆揭穿第392章 新聞第416章 起意第183章 逼迫第391章 建議第37章 許諾第541章 提親第230章 老太太們第392章 新聞第591章 新生第122章 太子南下第224章 誅心第485章 流言第25章 庸醫第551章 顧慮第277章 彩箋第497章 遷移第343章 醒悟第218章 趙演的小心思第401章 反轉第395章 偶遇第59章 意外收穫第246章 赴會第111章 宮中暗戰第242章 烏龍第323章 有恃無恐第502章 災難第192章 小丫頭們第361章 來訪第408章 秋宴第341章 求助第34章 廣平王來了第213章 圖紙第361章 來訪第175章 自薦第614章 立儲
第188章 賞賜第369章 誆騙第544章 漣漪第483章 獻殷勤第351章 獨對第220章 回禮第547章 對質第283章 偶遇第215章 捷報第84章 傳信第508章 相見第436章 阻攔第164章 找補第476章 會面第354章 秘信第617章 喜慶第362章 憂慮第589章 質問第549章 處置第220章 回禮第565章 驚歎第236章 汪家宅中第15章 奇言詭行第302章 告密第408章 秋宴第14章 幸運得救第116章 格溫妮絲第420章 試探第560章 妄念第232章 山居第467章 提議第190章 侯府舊宅(上)第52章 匆匆五年第563章 杏榜第111章 宮中暗戰第409章 聽戲第19章 痛定思痛第577章 馬王爺第232章 山居第419章 晉見第267章 心虛第89章 盧家內訌第593章 帖子第119章 回心轉意第604章 茶話第563章 嬤嬤們第396章 投契第628章 送妝第395章 偶遇第33章 秘密任務第245章 裝病成真病第334章 悔恨第8章 弄巧成拙第348章 賢名第135章 海上時光(中)第210章 沽名釣譽第564章 做媒第211章 書與茶第220章 回禮第266章 知不知第580章 不忿第423章 喜事第283章 偶遇第617章 喜慶第22章 當衆揭穿第392章 新聞第416章 起意第183章 逼迫第391章 建議第37章 許諾第541章 提親第230章 老太太們第392章 新聞第591章 新生第122章 太子南下第224章 誅心第485章 流言第25章 庸醫第551章 顧慮第277章 彩箋第497章 遷移第343章 醒悟第218章 趙演的小心思第401章 反轉第395章 偶遇第59章 意外收穫第246章 赴會第111章 宮中暗戰第242章 烏龍第323章 有恃無恐第502章 災難第192章 小丫頭們第361章 來訪第408章 秋宴第341章 求助第34章 廣平王來了第213章 圖紙第361章 來訪第175章 自薦第614章 立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