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逼迫

趙澤遲遲沒有吭聲,牛氏心中漸生不悅,拉下臉來:“澤哥兒,你沒聽見我方纔說的話?”

趙澤遲疑了一下,才低頭答道:“孫兒聽見了,只是……曾祖母……不,趙老夫人她……”

“叫什麼趙老夫人?”牛氏笑得有些古怪,“她是你曾祖母,直接喊曾祖母就是。不管我們家是不是被出了族,你們兄弟幾個也依然是建南郡公的子孫,這份血緣是無論如何也割不掉的。你曾祖母是填房,又是外嫁來的媳婦,她可沒資格將你曾祖父的子孫說驅逐就驅逐掉了。她家趙瑋雖然眼下襲了爵,但年紀輕輕的,誰知道日後會如何?萬一未留下子嗣就死了,豈不是害得你曾祖父斷了嗣?退一萬步說,趙瑋就算長命百歲地活下來了,也不知能生幾個兒子。大戶人家,誰不喜歡自個兒枝繁葉茂的?你曾祖父堂堂郡公,身份尊貴,後代只有趙瑋這一個孫子,說出去也太寒酸了,能多幾個孫子、曾孫,自然是好的。若你曾祖母不許,那她就是趙家的罪人了!”

趙澤聽得刺耳,他提醒牛氏:“祖母,我們這一支被出族,是宗族合議定下的。不是趙老夫人點了頭,小二房就能把我們認回去的。如今宗族那頭,也不願意認我們。”

牛氏沉下臉:“宗族還不是聽那個填房的?!當初本就是小二房耍了詭計,才害得我們這一支被出族,我們要鳴不平,怎麼就不行了?”

趙澤嘆了口氣,如今只怕是張氏會心軟,重新承認他們這一支,宗族也不肯答應了,就怕沾上了“謀逆罪人”這四個字,會把趙家的名聲給敗壞掉。他看向牛氏,溫聲勸道:“祖母既有心重回宗族。不如我們一起回家鄉去吧?使些水磨功夫,再叫族人見到我們的誠意,想來未必就說服不了他們。”

牛氏想要重回趙氏宗族,不過是想要沾侯府的光。若是回了老家,叫他們上哪兒沾光去?牛氏自打嫁進趙家,就很少回奉賢,也過不慣那裡的生活,更瞧不起那些世代生活在鄉間的族人。她怎麼可能答應了?又沉下了臉:“休得胡說,我們在京城住得好好的,回去做什麼?若是回去了,宗族卻不肯收我們,那又當如何?還不如繼續留在京城裡,京中繁華。你們兄弟不能科舉,想要尋個差事,也比在奉賢那種鄉下地方要便宜。”

趙湘這時候也幫祖母說話了:“是呀,大哥,父親的屍骨葬在何處。我們還不知道呢,如今又多了母親的事……怎麼也得把他們的遺骨找回來,好生安葬了,守上三年孝,纔是正理。”

趙澤看了妹妹一眼,也不說什麼。雖然妹妹對父母都冷情得很,只對祖母親近。但她的話是正理,沒什麼好反駁的。看來短期內他們一家是不能回奉賢了,趙演還要去贖生母,其他人個個都不事生產,還養着幾個丫頭婆子,這日子要如何過?即便有幾百兩積蓄。這般坐吃山苦,也是維持不了多久的。

趙澤想了又想,咬咬牙,道:“我去城郊尋個便宜的去處租下,祖母和弟弟妹妹們先搬過去吧。要尋父母遺骸。在城外總要便利些。這裡雖好,屋子太小了,祖母方纔也說,恐怕住不下這許多人。”

牛氏有些惱了:“去什麼城郊?這裡是外城,就夠偏僻簡陋的了。即便內城房子不好找,租金也貴,好歹也要在外城尋個繁華的去處,賃一所鬧中取靜的好宅子。你反而還要搬到城外,莫非是要我到鄉下去?”

趙澤苦笑了:“祖母,孫兒手頭銀子有限,祖母與妹妹的錢財只怕也不多。京中什麼都好,就是花銷太大,孫兒就怕會坐吃山空,因此纔想着搬到城外便宜些的地方去。”

牛氏更生氣了:“沒銀子去找小二房要就是!你又不是沒得過他們的銀子,再去要很爲難你麼?若不是你曾祖母素來不喜歡我,我怕我去找她,只會惹來她厭煩,我早就上門去了。現如今小二房是什麼身家?堂堂建南侯府,當日查抄的東西,先帝都賞回給他們了。我當過家,知道那份傢俬有多豐厚。本來他們只是旁支,爵位與家產都該是我們這一房繼承的,如今便宜了他們,讓他們拿出些銀子來貼補我們,又有什麼不行?!”

趙澤頭痛極了,簡直沒法跟祖母溝通,他好生相勸,結果反而令牛氏犯了牛脾氣:“你現在就給我上門去!湘姐兒與演哥兒陪你一起去,別以爲可以矇混過關。你若討不了銀子回來,今日也不必回來了!橫豎你不在,我們祖孫反而過得更舒心!”

趙澤徹底驚呆了。

趙琇還不知道牛氏已經盯上了自家這塊大肥肉,她今日去廣平王府時得了消息,明日王爺與世子就要回府了,這也意味着,趙瑋也能回家了。她歡歡喜喜地帶着人收拾好了哥哥的房間,把梳洗要用的東西和換的乾淨衣裳也都準備好了,開始跟盧媽商量,明日要做什麼好菜。祖母已經上京了,還帶來了家裡用慣的廚子,少不得要多做幾味趙瑋愛吃的家鄉菜。

張氏笑吟吟地看着她和盧媽說話,心裡只覺得一片平安喜樂。爵位回來了,侯府也回來了,等國喪過去,她還要去侯府好生瞧一瞧,她從前住過的房子都變成什麼樣了呢。想來趙炯襲爵後不久,就革爵身死了,統共也就不到一年的時間,牛氏他們應該還來不及做出太大的破壞吧?

她忽然想起了一件事:“琇姐兒,侯府從前的僕人,沒被開革也沒被趙玦一家帶走的那些,內務府是不是都交還給我們了?”

趙琇回頭答道:“大部分都交還給我們了,還有一些我也不知道去處,不知道是死了還是去了別人家。不過交還給我們的人,我也不認得,哥哥知道一些,但也不記得所有人的名字。廣平王妃曾提醒過我,這些人當初都偏向小長房那一邊,雖然不是他們的心腹,但也要提防一二。因此我就藉口國喪事忙。讓那些人先在侯府的下屋安頓下來——橫豎他們以前也住過,然後每日送些銀米過去,先養着他們,等日後閒了。再慢慢觀察,從中挑些人在外院使喚,其餘人就送莊子上去。祖母、哥哥和我身邊的人,暫時還是先用老宅這些比較可靠。”

張氏聽得點頭:“這是穩妥之法,不過也不必把人都送莊子上去。除了跟前的細活用老宅的人以外,其他的位子即便用上他們,也不打緊。這些人從前都在侯府各有職司,熟悉侯府上下與各處產業的情況,本身本事也不小,我對他們還算熟悉。用着也順手。”

趙琇猶豫了一下:“這樣好嗎?我聽說其中不少人是家生子,他們的兒女親友應該很多吧?也不知其中有沒有跟趙澤家裡比較親近的,我是怕他們會泄露家裡的消息。”

張氏微笑道:“我們家裡有什麼不能讓人知道的消息麼?無妨,若真有人敢這樣做,把他攆了也就是了。”

趙琇還是有些不放心。不過祖母拿定了主意,她不好多勸,就想着等兄長回來,再讓他去勸祖母,便使了個拖字訣:“那也要等到侯府修好之後再說了,如今那些房屋破敗得很,光是找工匠的事。就夠我和哥哥頭疼的。”

張氏這回沒有反對:“這也容易,京中有幾家最擅長修建房舍的,尋一家來就是。侯府的房子,記得是樣式程修建的。他如今年紀不小了,也不知還能不能動,但他的兒子、孫子都學了他的手藝。本事是一脈相承的。盧媽回頭尋人打聽一下,程家是不是還住在原來的地方,若是在,叫他們過些時候去把房子收拾一下吧,倒是需要將銀子備好。”

盧媽答應了。趙琇聽着,覺得張氏在京城住了幾十年,果然不是蓋的,衣食住行,無論要做什麼事,都清楚該如何進行,比她這個事事不知的菜鳥強多了。

張氏甚至還可以提供京中官宦世家的內部八卦信息,比如那位王大奶奶的底細,她就知道一些:“王尚書從前就是個出了名有本事的,他坐鎮工部,修建城牆、房屋、河壩都是好手,在地方任上就立下不少功勞。經他親自督造的堤壩與城牆,一二十年了都沒見一條縫隙,可說是固若金湯。新皇吃過川沙堡的虧,對他這樣的人才定是十分看重的,更何況,王尚書雖說是書香門第出身,實際上只是耕讀人家,家境清貧,並非世族子弟,背景簡單。他的岳父是他家鄉有名的土財主,慧眼識英才,在他還是個秀才的時候,就相中了他,不但將女兒嫁他爲妻,還一路資助他讀書。他本身品行也好,因此功成名就之後,也沒怠慢過妻子,對岳家也多有幫扶之處,實在是難得。即使是朝中與他敵對之人,也挑不出他的品行有何錯處。”

就因爲王尚書是個厚道人,知恩圖報,所以小舅子放心把女兒嬌養長大,再將她嫁給外甥。王大奶奶有親姑姑做婆婆,公爹慈愛,丈夫爭氣,她是自幼嬌養長大,卻是土財主的背景,沒有跟上官宦人家閨秀的教育,勉強能算是識得一些字,但琴棋書畫都學得不怎麼樣,對朝政之事更是一點都不瞭解,本身也對此不感興趣。如今她與丈夫成親不到一年,還是新婚燕爾,所以恩愛得很,日後會如何就不知道了。

張氏評價說:“京城富貴人家的女眷中,象王大奶奶這樣不理政事的也不在少數,只是她們即使不理外頭的事,也不會胡亂對不瞭解的事情隨意開口,更不會沒有眼色地指責王公貴人。王大奶奶大約只是人太年輕了,還不知道事情輕重。王夫人也一樣是土財主家的千金,她雖寵着侄女,但我從前與她打交道,覺得她頗明事理,並不見有糊塗之處。”

趙琇笑了笑:“那真是萬幸。如果王夫人跟侄女是一樣的,王尚書能不能升上現在的位置,還是未知之數呢。但願王家大少爺趕緊把妻子教得明白些纔好,有些事情真不是說一句不感興趣,就能隨便搪塞過去的。不懂沒關係,但不要不懂裝懂,什麼都不知道,就任由別人拿她當槍使,她自己還以爲得意呢,竟然拿什麼詩書禮儀規矩之類的來壓我。事實上她也不是很通詩書禮儀規矩嘛,用得着這麼看不起人嗎?”

正說笑間,門房忽然遣人來報,趙澤帶着妹妹趙湘、弟弟趙演過來了。

第330章 細微的差異第489章 煩惱第92章 實行第4章 流言紛紛第544章 漣漪第492章 新友第126章 異變第595章 病倒第136章 海上時光(下)第320章 告狀第457章 體會第103章 扯皮第73章 左右搖擺第404章 議立第160章 出獄第352章 暗影第109章 兩年第214章 求差事第486章 自薦第523章 謝禮第345章 備宴第364章 緊追第137章 風雨中第193章 擦肩第87章 質問第598章 選擇第333章 破綻處處第109章 兩年第267章 心虛第165章 梨花一枝春帶雨第299章 謀算第107章 心灰意冷第404章 議立第567章 新進士第289章 臘八會(三)第183章 逼迫第45章 破綻處處第179章 各個擊破第268章 衡量第231章 秋景第94章 招供第503章 善後第171章 驚聞第336章 送書第245章 裝病成真病第228章 蠢蠢欲動第544章 漣漪第488章 動手第538章 宮門第165章 梨花一枝春帶雨第351章 獨對第35章 暗涌第502章 災難第353章 差使第491章 百花生日第475章 大案第590章 喜訊第567章 新進士第370章 傳聞第35章 暗涌第286章 預備周全第107章 心灰意冷第381章 稀奇第283章 偶遇第403章 利益第401章 反轉第149章 元宵節第14章 幸運得救第212章 精明媳婦第22章 當衆揭穿第321章 人贓俱獲第423章 喜事第423章 喜事第12章 大船將頃第473章 疑惑第344章 新居第81章 棄僕第402章 質問第339章 請客第163章 指點第375章 包圍第326章 招工第130章 川沙城下第230章 老太太們第437章 討價第172章 喪鐘第566章 見識第165章 梨花一枝春帶雨第404章 議立第68章 現場視察第163章 指點第316章 光地第379章 帝后第108章 尋茶記第507章 同行第490章 勸說第83章 再次提議第332章 剝繭第451章 送信第217章 新店
第330章 細微的差異第489章 煩惱第92章 實行第4章 流言紛紛第544章 漣漪第492章 新友第126章 異變第595章 病倒第136章 海上時光(下)第320章 告狀第457章 體會第103章 扯皮第73章 左右搖擺第404章 議立第160章 出獄第352章 暗影第109章 兩年第214章 求差事第486章 自薦第523章 謝禮第345章 備宴第364章 緊追第137章 風雨中第193章 擦肩第87章 質問第598章 選擇第333章 破綻處處第109章 兩年第267章 心虛第165章 梨花一枝春帶雨第299章 謀算第107章 心灰意冷第404章 議立第567章 新進士第289章 臘八會(三)第183章 逼迫第45章 破綻處處第179章 各個擊破第268章 衡量第231章 秋景第94章 招供第503章 善後第171章 驚聞第336章 送書第245章 裝病成真病第228章 蠢蠢欲動第544章 漣漪第488章 動手第538章 宮門第165章 梨花一枝春帶雨第351章 獨對第35章 暗涌第502章 災難第353章 差使第491章 百花生日第475章 大案第590章 喜訊第567章 新進士第370章 傳聞第35章 暗涌第286章 預備周全第107章 心灰意冷第381章 稀奇第283章 偶遇第403章 利益第401章 反轉第149章 元宵節第14章 幸運得救第212章 精明媳婦第22章 當衆揭穿第321章 人贓俱獲第423章 喜事第423章 喜事第12章 大船將頃第473章 疑惑第344章 新居第81章 棄僕第402章 質問第339章 請客第163章 指點第375章 包圍第326章 招工第130章 川沙城下第230章 老太太們第437章 討價第172章 喪鐘第566章 見識第165章 梨花一枝春帶雨第404章 議立第68章 現場視察第163章 指點第316章 光地第379章 帝后第108章 尋茶記第507章 同行第490章 勸說第83章 再次提議第332章 剝繭第451章 送信第217章 新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