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新聞

這一天,趙琇跟着祖母張氏離開廣平王府後,在回去的馬車上,張氏面帶疑惑地問孫女:“今兒聽琴的時候,你中途出去是做什麼了?你坐得離我這樣遠,中間還隔着王爺,我都不好問你。”

趙琇有些心虛,連忙坐直了身體回答:“今天有些熱,我一路走過去,出了不少汗,臉上油膩膩的,難受得不行,就離開洗了個臉。我沒有離開那個院子,就是在院角的小天井裡,長廊末端的地方,拐個角就能看見了。”

張氏皺眉:“洗個臉怎的花了那麼長的時間?你去了至少有三四首曲子的功夫。”她非常認真地對孫女說,“你可是跟世子見面說話了?你離開後不久,他也跟着走了。”雖然兩人不是同時離開,同時回來的。趙琇回席後又過了一刻鐘,高楨方纔回來,而且在坐下前還到廣平王身邊與他耳語了幾句,看起來似乎是去處理什麼事務了,一回來就向他稟報。但張氏總覺得,自家孫女與世子在同一段時間內離席,未必是巧合。

趙琇早已想好了搪塞的藉口:“我沒有啊,我是真的洗臉去了。不過那幾首曲子我聽着悶,有些坐不住,洗完臉後就留在小天井那邊坐了一會兒,吹吹風,納納涼。除了去的路上聊了些家常,我沒有跟世子說什麼話,不過我有看見他離開院子,好象是到前頭去了吧?”

“是麼?”張氏半信半疑。難道真的是巧合?

趙琇眨了眨眼,連忙想辦法轉移她的注意力:“對了,祖母您可聽說了?最近宮裡有些不太好的傳聞,皇后娘娘好象惹惱了太后娘娘。還對廣平王與世子不太待見呢。”

這個問題立刻就吸引了張氏的注意力:“這是怎麼回事?世子告訴你的?”

趙琇說:“其實不是,我是從別人那裡聽說的,今兒見面時就問了一下世子。世子沒有承認,但也沒有否認,只說他和王爺心裡有數。讓我不用擔心。我想,既然世子含糊以對,而不是斷然否認,可見傳聞並不是沒有根據的。還有,先帝週年剛過,皇上就賜了王爺幾個琴師。讓王爺能夠聽曲解悶,我也覺得有些怪怪的。”

張氏何嘗沒有發現這一點?但有些事是經不起細想的。她實在不願意相信,是皇帝無來由地對廣平王這位忠誠的兄長設下陷阱,更不願意相信,廣平王這位她心目中的大好人、大恩人會做出什麼事。讓皇帝心生戒備。她只覺得這一切可能都不過是誤會。君王依然是明君,王爺依然是賢王,說不定是有別的奸邪小人在作祟呢?

張氏嚴肅地教導孫女:“宮裡的事不要隨意打聽,也不要在外頭亂說。這些大事,自有貴人們處置。你且安心在家讀書,料理家務就是。”

趙琇知道她一定會這麼說,就露出一副乖乖女的模樣答應了。但她具體會怎麼做,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而此時此刻。高楨也將自己與趙琇商議的內容告訴了父親廣平王,並向他徵求意見:“您覺得如何?此時不是我們堅守不干涉朝政這條規矩的時候。不管皇上心裡是怎麼想的,我們也該向他表個態。還有皇后。她犯糊塗是她的事,但我們絕不能讓她教壞了皇長子。”

廣平王沉默了很久,方纔嘆了口氣:“你還是覺得皇上對你有所猜疑,不肯相信他。其實我們父子不在意名利權勢,外人會如何想,根本就不重要。皇后犯糊塗。對我們根本毫無妨礙。皇長子也不是聽母親幾句話,就看不清形勢的蠢孩子。你有什麼可擔心的呢?還把這種事也告訴了琇姐兒。讓她跟着擔心。”

高楨抿緊了嘴脣不說話,心裡卻大不以爲然。他覺得父王是被所謂的兄弟情誼矇住了雙眼。纔會說出皇帝對他們父子沒有猜忌心這種話來。

廣平王見兒子沉默,也有些無奈:“罷了,你想做就去做吧,橫豎也無妨。皇上遲遲不肯立儲,不過是想要等皇長子再長几歲,參與過朝政再說。男孩兒很多小時候都聰明,功課也能聽明白,讀書做文章都不差,但真正處理起政事,就未必有天份了。儲君之位至關緊要,一旦冊立,就不可輕言廢黜,被廢的儲君下場也會很悲慘。皇上是希望慎重一些,爲自己的骨肉留個餘地。若是眼下就先立了皇儲,過得幾年卻發現皇長子不合適這個位子,反而是皇次子又或是其他皇子們做得更好,那該如何是好?但有差遲,便又是一場奪嫡亂局。再者,若皇上終究還是免不了納妃,妃嬪們又生有皇子,並有意於儲位,那先行冊立的儲君豈不是成了現成的靶子?”

高楨正色道:“若真有這種事發生,只要皇上始終保持清明,又有何所懼?直接把攪事的人處置了便是。庶出的皇子自然比不得嫡出的皇子尊貴,皇上總不能因爲憐惜庶子,就坐視嫡長子受人攻訐吧?”

廣平王笑了:“所以我讓你儘管去跟皇上提立儲之事,答不答應,還要看皇上的意思。你只不過是要表個態罷了。不過我勸你最好是私下提,但又要讓這件事透過別人的耳朵傳到你希望他聽到的人耳朵裡。不要當着朝臣的面這麼做,也別故意在皇后和皇長子面前提,那樣他們是不會相信你的誠意的。”

高楨明白了:“是,兒子知道了。”心下躍躍欲試。

廣平王又道:“琇姐兒建議你去勸說你皇祖母對皇長子親切些,這是極好的。都一樣是孫子,你皇祖母因爲憐惜你年少失母,就對你偏愛了些,這本是人之常情,卻不該厚此薄彼。我每常勸說你皇祖母,她老人家當時聽了,過後又被皇后氣得打消了念頭。我越是勸她,她越覺得我受了委屈。我說的話只能得到相反的結果。你去勸你皇祖母,給她把話細細說明白,她老人家會知道該怎麼做。”

高楨連忙答應下來,又笑說:“皇祖母想必還聽得進我的話。”

廣平王嘆了口氣:“所以很可惜,琇姐兒能想到的事。你爲什麼就想不到呢?天可憐見的,但願你能成功娶到這個媳婦,否則日後可怎麼辦?”他一臉“我的兒子爲什麼那麼蠢”的表情,頭搖了又搖。

高楨輕咳一聲,迅速轉移話題:“想要說服皇祖母不難,就怕皇后又出昏招。把皇祖母惹惱了。若能讓皇長子也覺得皇后行事不妥,從此再不聽她的話,一心只孝敬皇祖母,那纔好呢。”

廣平王頓了一頓,有些無奈:“別耍小孩子脾氣。皇后其實也沒對我們做什麼。”

高楨無聲地冷笑了一下,心裡卻有着不同的看法。他從來就不是個心甘情願吃虧的老實人,既然皇后先出了手,不給她一點顏色瞧瞧,他意難平!

趙琇回到家中,便安心等候外頭的消息。無論是廣平王父子向皇帝提議立儲,還是蔣家設法與皇后改善關係,箇中詳情她一個外人是不可能知道的。但總能聽到些風聲。等這些風聲傳出來後,想必皇后與太后、廣平王還有高楨幾方的關係也會有所緩和,她也能放下心了。在那之前。趙琇還擔心祖母張氏若是貿然進宮見太后,會被皇后當成炮灰,所以勸張氏暫時不要進宮去。

張氏心裡也有些擔憂,雖然很想去看望一下素來對自家不錯的太后,但在這個節骨眼上,她也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孫子正在備考。如今還有月餘就要下場,正是緊張的時候。孫女雖然能幹。但畢竟年輕,她還是留在家裡多幫着些。爲孩子們掃除後顧之憂吧。

沒幾日,明知書館的籌備工作完成了,開館吉日也定了下來。趙琇想起她曾經答應過方仁珠,在開館前帶後者去書館逛一圈,便送信去了方家,問方仁珠近日是否有空。

方仁珠回信說近來都有空,隨時可以出行,哪怕明天都沒問題!她的字裡行間都透露出一種氣息,好象非常迫切地希望能出門透氣。趙琇覺得這與她平日的風格大不相同,就疑惑她家裡是不是出什麼事了?難道是方慧珠跟眉山伯府丘家的婚事糾紛還沒有出結果?可如今都七月了,當初定的婚期就是七月初九。現在還沒有出結果,到了初九那一天可怎麼辦?方慧珠還要不要出門子?

趙琇便把送信的碧菡叫了過來,問她:“你去方家的時候,可聽說他們家近日有些什麼新聞麼?”

碧菡連忙點頭:“有,有,有!聽說他家將前不久死了的那位四老爺給出族了!是族中公議的!好象他家大姑娘還在裡頭摻了一腳來着!”

趙琇訝然:“這是怎麼回事?”

“我也說不清楚。他家的丫頭婆子們都不肯多說,我是無意中聽見她們私下議論才知道的,沒頭沒尾,也不知道詳情如何。”碧菡連忙道,“不過爲了這件事,方家太太好象發了一頓脾氣,大罵了他家大姑娘一頓,還罰他家大姑娘禁足了。近日方太太心情不大好,底下人做錯了什麼事,罰得比平日要重三分,因此他家上下都提心吊膽的,事事謹慎,生怕觸了他家太太的黴頭。”

趙琇聽着倒糊塗了。方家族人若是公議將方奕山這個謀逆罪人出族,那沒什麼奇怪的,那天在廣平王府,她聽高楨提起方三爺信中所言,就猜到方家大約也有此意。族人公議更是當日趙瑋與她給高楨提的建議。可是這裡頭有方慧珠什麼事?她爲何要摻和?難不成……她是如此迫切地盼着擺脫方奕山這位族叔,好在七月初九那日按時嫁給眉山伯次子嗎?

但即使如此,方太太又爲何大發雷霆?

方家到底發生什麼事了?(未完待續)

第618章 胡姑娘第577章 馬王爺第584章 側妃第349章 丘家第275章 邀請第263章 負荊請罪第574章 壯大第525章 不合羣第480章 私房話第372章 失態第237章 露餡第229章 相逢第68章 現場視察第400章 夜第422章 勸姐第271章 告誡第353章 差使第414章 中舉第378章 拒官第196章 信第57章 小學數學老師趙琇第506章 巡視第6章 怪事連連第287章 臘八會(一)第468章 積極第554章 生恨第27章 細思恐極第229章 相逢第128章 將至第419章 晉見第450章 感激第243章 弄巧成拙第599章 臂膀第100章 宗房內鬨第588章 黑鍋第243章 弄巧成拙第522章 回家第51章 告一段落第26章 生疑第272章 太后的因果論第496章 對策第263章 負荊請罪第235章 舊僕們第522章 回家第544章 漣漪第160章 出獄第377章 驚聞第446章 包票第554章 生恨第33章 秘密任務第57章 小學數學老師趙琇第54章 憂慮第48章 盧媽第568章 追加第78章 白玉炕屏第371章 報仇第256章 借書第430章 再召見第107章 心灰意冷第402章 質問第264章 表白第39章 朱氏麗嬪第459章 尋親第549章 處置第586章 庶妃第308章 一路招搖第67章 宗族大會(三)第101章 利動人心第248章 評詩排座次第363章 密摺第139章 圖窮匕現第619章 藉口第496章 對策第350章 地震第458章 啓發第208章 挑撥第373章 失蹤第294章 評價第232章 山居第8章 弄巧成拙第430章 再召見第584章 側妃第244章 調查第37章 許諾第52章 匆匆五年第343章 醒悟第434章 選擇第135章 海上時光(中)第431章 告狀第483章 獻殷勤第597章 打傢俱第562章 離去第89章 盧家內訌第121章 意外的線索第252章 避寒第472章 死纏第142章 善後第411章 自作自受第608章 太醫第618章 胡姑娘
第618章 胡姑娘第577章 馬王爺第584章 側妃第349章 丘家第275章 邀請第263章 負荊請罪第574章 壯大第525章 不合羣第480章 私房話第372章 失態第237章 露餡第229章 相逢第68章 現場視察第400章 夜第422章 勸姐第271章 告誡第353章 差使第414章 中舉第378章 拒官第196章 信第57章 小學數學老師趙琇第506章 巡視第6章 怪事連連第287章 臘八會(一)第468章 積極第554章 生恨第27章 細思恐極第229章 相逢第128章 將至第419章 晉見第450章 感激第243章 弄巧成拙第599章 臂膀第100章 宗房內鬨第588章 黑鍋第243章 弄巧成拙第522章 回家第51章 告一段落第26章 生疑第272章 太后的因果論第496章 對策第263章 負荊請罪第235章 舊僕們第522章 回家第544章 漣漪第160章 出獄第377章 驚聞第446章 包票第554章 生恨第33章 秘密任務第57章 小學數學老師趙琇第54章 憂慮第48章 盧媽第568章 追加第78章 白玉炕屏第371章 報仇第256章 借書第430章 再召見第107章 心灰意冷第402章 質問第264章 表白第39章 朱氏麗嬪第459章 尋親第549章 處置第586章 庶妃第308章 一路招搖第67章 宗族大會(三)第101章 利動人心第248章 評詩排座次第363章 密摺第139章 圖窮匕現第619章 藉口第496章 對策第350章 地震第458章 啓發第208章 挑撥第373章 失蹤第294章 評價第232章 山居第8章 弄巧成拙第430章 再召見第584章 側妃第244章 調查第37章 許諾第52章 匆匆五年第343章 醒悟第434章 選擇第135章 海上時光(中)第431章 告狀第483章 獻殷勤第597章 打傢俱第562章 離去第89章 盧家內訌第121章 意外的線索第252章 避寒第472章 死纏第142章 善後第411章 自作自受第608章 太醫第618章 胡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