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信

趙源再次帶了趙演的信來到二房的時候,趙琇與張氏正在接見杭州米知府家打發來送信的婆子。

米知府夫妻得知張氏祖孫要回京了,先前提親的事也該有個準確的回覆,就派人來送信。他們過繼的事已經解決了一半,女兒也好嫁出去了。趙瑋這個人選是再沒得挑剔的,夫妻倆都很滿意,問了女兒,女兒也沒有反對。不過如今時間太緊,趙瑋又在京中,不便辦什麼訂婚的儀式,就先送了庚帖過來。

正巧米省之這兩年在杭州政績顯著,尤其是江南出了堤壩案,又有潮災,突出了幾位表現優異的官員,上海知府是一位,米省之這位杭州知府又是一位,聖上都有嘉獎,還下令他們年末回京述職,他要親自召見。這可是難得的榮耀,米省之已定了秋末起程,到時候會帶上妻子女兒,到得京中,再與趙家正式訂下婚約。然後兩家各自籌備婚禮,到得明年秋天,他就任滿了,很有可能要高升,少不得又要回京一趟,到時候正好爲女兒完婚。

張氏對米家的回覆非常滿意,一想到明年就能把孫媳婦娶進門,她就笑得合不攏嘴了。她還關心地問了送信的婆子:“你們家老爺夫人是定了要過繼哪位少爺麼?年初還不曾聽聞有準信,這是廣德那邊終於鬆口了?”

婆子知道米趙兩家本是親戚,趙家老夫人又與自家夫人一向交好,這些個秘事並不瞞她,就微笑着回答:“並不是原來看中的那位少爺家裡鬆口了,是另一房的老爺不忍見兄弟間爲爭子失了和睦,又擔心我們老爺沒了後嗣。就主動舍了自己的幺子。這位小爺也是嫡出,今年才六歲,從小聰慧,已經開了蒙。家中兄弟五個,他素來是最得寵愛的。他母親實在捨不得,又與我們夫人好,哭了一場。只說再養一年。便送到夫人身邊去。老爺夫人都答應了。”

張氏恍然,笑道:“那真是極好的。一家子和睦最要緊。”

趙琇心道,既是嫡出。那就沒有嫡母排斥庶子的事了,親兄弟五個,他最小,將來要分家產時。恐怕不佔什麼便宜。大孫子,小兒子。就是老人家的命根子。爲着這一個小兒子的將來,忍痛把他過繼給感情深厚的兄弟做了嗣子,倒也不虧。況且孩子年紀小,就意味着容易調教。大概米夫人也更樂意養一個年幼不知事的嗣子吧?他們夫妻還年輕,完全可以看着孩子長大成人,讀書進學。娶妻生子的。

說起來這個結果,倒是跟她與高楨偶爾閒談時。他提過的解決法子有些相似。不過高楨能跟廣德州米家扯上什麼關係?應該只是巧合而已。她心裡暗暗嘆了口氣,其實她本來更希望米夫人養好了身體,自己可以生一個的。

說起這個,她又關心地問那婆子:“舅母的身子這一向可好?老病沒再犯了吧?”

婆子笑着回答:“夫人好得多了,氣色越來越紅潤,原有些個怕吹風的毛病,如今也沒有了。請了大夫來把過脈,說是老病已經去了一半呢。只要好生保養,再過兩年就能除了根。”

張氏唸了句佛:“那再好不過了。一會兒你先下去用飯,我收拾幾瓶子好藥給你帶回去,都是她補身子能用上的。你替我告訴她,一定要照着瓶子上籤子說的份量吃,吃完了也不必可惜。等她年下到了京城,我再給她尋去。那是葉大夫做的秘方藥丸子,別家再不能有的。葉大夫如今要跟着廣平王回京,她沒法把人請過去看診了,若實在急着請大夫,聽聞蘇州有周揚俊、王子接兩位名醫,都曾指點過葉大夫醫術,你們夫人可以請來試一試。不過照我的主意,還是繼續吃葉大夫的藥爲佳。”

婆子一一記下,領命退下去了。這時候趙源才進來請安。

張氏其實早就看見趙源了,有些疑惑:“今兒怎麼有空過來?昨日大宴,你們兄弟都喝得東倒西歪的,你就不頭痛?”

趙源有些不好意思地道:“侄曾孫兒昨日並不曾喝醉,只是怕他們再糾纏,才裝醉的,並不曾頭痛。”邊說邊偷偷給趙琇使了個眼色,又說些請張氏多保重身體,路上一切順利的話。

張氏只當他是捨不得自己,再次來告別的,還感動地說:“你是個好孩子,只可惜天公不作美,一場潮災就把你的婚事硬生生又往後拖了。聽說陶家姑娘已經到了縣衙,就等着過門了。你曾叔祖母這就要走,吃不得你的喜酒,只能先恭喜你一聲。你娶了妻,就是大人了,將來好好跟媳婦過日子,和和美美的纔好,可不許淘氣!”

趙源恭敬應下。張氏又疼他是曾孫輩裡頭一人,特地命人從自己的私房裡拿了一匣子金頭面,以及一塊宋朝的古硯來給他:“這是給你和你媳婦的,你先收着,等你媳婦過門,就交給她。別告訴人去,若旁人說我偏心,也來尋我要,我可再沒有了。”

趙源紅着臉低頭接過了東西,向張氏磕了頭謝過。張氏心情正好,扶着丫頭回屋去了,趙琇趁機叫了趙源去外書房說話。

趙源就從袖子裡掏出了趙演的信交給她:“這是演哥兒的信。我沒看過,也不知道他特地來求我送這個信做什麼。不過瞧着他如今收拾得體面多了,還說了許多感激的話。他生母和弟弟已經看過大夫,正吃着藥,病情好得多了。他當着我的面,還衝着二房的屋子磕了三個響頭呢,倒是沒提要進府來磕頭的話。”

沒提進老宅磕頭,就是懂事了。趙琇原也不指望趙演會感激自己,但聽說他如此表現,心情還是很愉快的。她打開那封封得密密實實的信,草草掃了幾眼,臉色微變,立時坐直了身體。

趙源見狀忙問:“姑姑怎麼了?可是他在信裡說了什麼不中聽的話?”

趙琇慢慢地搖了搖頭,忽然笑了笑:“他果然是個有主意的。我還真想不到,他能做出這種事來。”

趙源不解,趙琇也不跟他多說,只道:“這事兒我們姑侄倆已經辦下了,就不必再驚動了長輩們。趙演若懂事,將來就會老老實實跟生母弟妹們過日子。我借了房子給他們住,只要他們不行差踏錯,就不會收回來。你時不時過問一聲,若是他一切都好,也不必管他,橫豎他有本事養活一家子。但如果發覺他做了什麼不該做的事,記得要攔上一攔,免得他把自己坑到了絕路,爲了活命,又嚷出他是趙家子孫的話來,敗壞了我們家好不容易掙下的名聲。”

趙氏一族如今在上海府內名聲正好,全族上下都矜持了幾分。趙源是宗孫,自然不敢輕忽,連忙答應了,又有些忐忑不安:“姑姑怎會忽然這樣說?可是他在信裡說了什麼?”

趙琇笑着搖頭:“沒什麼,我只是見他能屈能伸,也算是個人物,所以多囑咐一句,以防萬一罷了。”

趙源信以爲真,也就不再多問了。

等趙琇回了房,再拿出那信細看,才又好笑起來。

怪不得她當初明明打聽到趙湘帶着牛氏到達濟寧,見蔣家不肯收留牛氏,又遇上了趙演母子,就把牛氏推給他們,自個兒投靠外祖家去了,可如今趙演有難,卻不曾聽聞有人提起牛氏。原來他當初跟牛氏重逢後不久,就厭煩了她那副嘴臉。一家子出門在外,誰都不知道他們來歷,他惡向膽邊生,帶着生母弟妹們擡着牛氏下了六房的船,另尋一條船上去,換了個碼頭,又再上了岸。這回是真的沒人知道他們行蹤來歷了,他就把牛氏隨便找了個角落一扔,自己帶着生母弟妹迅速上了另一條船,繼續南下了。

牛氏不在他們身邊,是因爲早就被他丟在了南下路上。她一個孤老婆子,身上沒錢沒物的,又行動不便,還能有什麼好結果?不過她倒是個命大的。趙演在南匯謀生,有一回聽得個北方來的客商說起,在某地某碼頭岸上有個姓牛的老婆子乞討,人都說她發了瘋,纔會到處嚷嚷着自己是郡公府的誥命夫人,有多麼尊貴,他就知道那是自己拋棄了的祖母了。

牛氏落得這種結局,趙琇心裡自然覺得爽快。不過爽快之餘,又不免覺得,趙演這個人真不是個善茬。牛氏雖然對小錢姨奶奶不好,落魄後也對他們兄妹多有爲難,但好歹也是親祖母,曾經疼過他們的。他居然能下得了這個手,也是不簡單。他跟趙湘倒真不愧是一父所出的親兄妹,兩個都夠心狠。

趙琇對趙演有些警惕,但也不覺得他還能對如今的趙家與建南侯府造成什麼危害,除了提醒趙源外,她還找了人去盯着趙演。柳綠的父母兄弟這回都要隨同上京,她的姑姑姑父卻還在老宅當差,正好派了她姑父去辦這個差事。

趙琇與張氏料理完諸多事務,高楨從嘉定送了信來催促,她們必須要動身了。一時間,三房的趙焜祖孫,還有隨行的趙遊等人都打點好了行李,合族出動,擠得道路水泄不通,一路送他們出了奉賢縣城,在碼頭上了船,齊齊往嘉定而去。

———————————————————————————————

第308章 一路招搖第25章 庸醫第30章 自告奮勇第270章 返回第386章 訴苦第301章 孝順孫子第143章 母子相見第393章 私會第525章 不合羣第624章 因果第374章 遭遇第280章 哄騙利誘第593章 帖子第416章 起意第422章 勸姐第550章 喜脈第136章 海上時光(下)第4章 流言紛紛第272章 太后的因果論第552章 牽制第620章 說客第282章 臘八蒜第320章 告狀第599章 臂膀第493章 進展第602章 勸女第15章 奇言詭行第196章 信第571章 相看第285章 嫌疑人第567章 新進士第358章 背影第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21章 好戲第26章 生疑第304章 雪上加霜第430章 再召見第560章 妄念第486章 自薦第462章 省之第259章 父親與兄長第560章 妄念第150章 探病第391章 建議第52章 匆匆五年第483章 獻殷勤第33章 秘密任務第326章 招工第606章 喊冤第194章 曹家第233章 邀請第485章 流言第142章 善後第99章 逃奴第449章 不甘第203章 聽聞第605章 告誡第339章 請客第62章 買地賣地第66章 宗族大會(二)第276章 禮物第442章 遊趣第2章 老姨奶奶第398章 怨懟第273章 手足第436章 阻攔第329章 舊物第588章 黑鍋第359章 雄心壯志第319章 金鐲第371章 報仇第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394章 威脅第529章 影響第499章 白玉蘭第138章 京中風雲第96章 衝突第55章 抉擇第402章 質問第218章 趙演的小心思第224章 誅心第607章 眼睛第320章 告狀第101章 利動人心第622章 圈套第293章 姐妹生怨第410章 倒打第383章 木梳第41章 惹衆怒第351章 獨對第426章 避難第7章 移靈第299章 謀算第451章 送信第48章 盧媽第382章 怒火第189章 柱國將軍府第284章 遺案第81章 棄僕第222章 驚喜
第308章 一路招搖第25章 庸醫第30章 自告奮勇第270章 返回第386章 訴苦第301章 孝順孫子第143章 母子相見第393章 私會第525章 不合羣第624章 因果第374章 遭遇第280章 哄騙利誘第593章 帖子第416章 起意第422章 勸姐第550章 喜脈第136章 海上時光(下)第4章 流言紛紛第272章 太后的因果論第552章 牽制第620章 說客第282章 臘八蒜第320章 告狀第599章 臂膀第493章 進展第602章 勸女第15章 奇言詭行第196章 信第571章 相看第285章 嫌疑人第567章 新進士第358章 背影第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21章 好戲第26章 生疑第304章 雪上加霜第430章 再召見第560章 妄念第486章 自薦第462章 省之第259章 父親與兄長第560章 妄念第150章 探病第391章 建議第52章 匆匆五年第483章 獻殷勤第33章 秘密任務第326章 招工第606章 喊冤第194章 曹家第233章 邀請第485章 流言第142章 善後第99章 逃奴第449章 不甘第203章 聽聞第605章 告誡第339章 請客第62章 買地賣地第66章 宗族大會(二)第276章 禮物第442章 遊趣第2章 老姨奶奶第398章 怨懟第273章 手足第436章 阻攔第329章 舊物第588章 黑鍋第359章 雄心壯志第319章 金鐲第371章 報仇第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394章 威脅第529章 影響第499章 白玉蘭第138章 京中風雲第96章 衝突第55章 抉擇第402章 質問第218章 趙演的小心思第224章 誅心第607章 眼睛第320章 告狀第101章 利動人心第622章 圈套第293章 姐妹生怨第410章 倒打第383章 木梳第41章 惹衆怒第351章 獨對第426章 避難第7章 移靈第299章 謀算第451章 送信第48章 盧媽第382章 怒火第189章 柱國將軍府第284章 遺案第81章 棄僕第222章 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