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上任

米省之在家陪了妻子兒女幾日,又四處拜訪了一圈親友。親家建南侯府自然是他第一個上門的人家,但曾經爲他妻子米夫人生產出過力的江太醫與葉大夫,也沒有落下。米省之特地備了豐厚的禮物,上門向他們致謝。

葉大夫眼下就住在廣平王府,一般官員都是要避嫌的,但米省之居然毫不避諱地上門求見葉大夫,還真是讓周圍的人大吃一驚。

趙瑋知道的時候,已經來不及阻攔了,不由得苦笑。皇帝如今越發小氣,對廣平王的猜忌也越發深了,但願米省之不要因爲這事兒,被上頭誤會了纔好。

這本是一件小事,宮裡是否知情還是未知之數,吏部的人倒是有所耳聞,但有趙瑋四處打點一番,倒也沒什麼人跟他岳父過不去。只是米省之有言在先,趙瑋不好插手吏部分派官職的工作,所以前者的新任命沒多久就頒佈下來了。

果然是正四品的順天府丞。

光祿寺卿的位子早兩天就有了新主人,還有趙瑋打聽過的其他一些正四品或是從三品的職位,也陸陸續續被分派下去了,最後剩下的順天府丞,自然就是米省之的囊中物了。

每年上京候缺的官員都數不勝數,其中哪裡還少得了與米省之同品級的?有好的位子,也不會一直等着他。順天府丞本是不錯的缺,無奈前任府丞抱着怨氣請辭,臨行前到處放一圈流言,往老府尹的幕僚頭上狠狠潑了一盆髒水。如今人人都知道此人厲害,無奈有老府尹給他撐腰,只要老府尹一日在這個位子上,旁人就奈何他不得。而老府尹數次上書告老,皇帝都不肯批,似乎是打算讓他老死在順天府尹的位子上了。

老府尹看着年邁多病,可是平時休養的時間多,一年一年地。竟然也熬下來了,半點不見要死的跡象,近半年來也不再提告老之事。在這時候接手順天府丞的位子,說不定三年任期內都休想有所作爲。還有可能被個幕僚擠兌得沒地兒站,這又是何苦?沒人做官是爲了找氣受的,三年時間不短,誰浪費得起?況且又不是什麼肥缺。先挑其他的職位,等老府尹離開了。再正正經經求順天府尹的位子,豈不省事?所以比米省之更先一步到達京城的人,都想辦法打點過了,將其他合適的職位搶了去。

只有米省之,來得晚,又是外官,還不曾派人去吏部打點過,所以這不討好的職位就落到了他頭上。不過吏部的人也不敢坑他太過,好歹還是建南侯的岳父,又是堂舅。怎麼也要看建南侯的臉面的。

衆人心下還覺得,老府尹是因爲受皇帝看重,所以格外有威望,他的幕僚也是藉着他的威望纔敢如此囂張。米省之自身雖不顯,但有個建南侯做女婿,建南侯同樣是從龍功臣,立的功勞比老府尹還要大些。若那幕僚敢拿前頭用過的法子去擠兌米省之,只怕要吃不了兜着走了。老府尹面對建南侯,尚不敢怠慢,更何況是仗着他的勢擺譜的幕僚?

如此一來。米省之比起其他人,反而是做這順天府丞的最佳人選了。有能力有資歷還有後臺,也不怕被人擠兌了吧?那麻煩的官職,正好讓他消受了去。

米省之得了任命狀。稍稍收拾一下,就走馬上任了。

他到順天府報道的頭一天,老府尹正好因身體不適,告假在家,不曾與他見面,派了個僕人來跟他說日後自有相見之時。他若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只管問其他屬官。

米省之嘴上答應着,跟其他同僚見過禮,就帶着一個小廝,只提着一包茶葉一盒糕點,請了順天府衙裡一個門子做嚮導,直接往老府尹家去了。他的理由也十分正當,佐貳官上任,怎能不拜見上司?上司既然不方便去衙門,那他上門拜會就是了。

老府尹只好在家中書房接見了他,老人家頭髮花白了,但精神還好,除了瘦些,說話說上三兩句就要咳一輪以外,倒也不顯得十分虛弱。

老府尹也知道米省之的來歷,對他頗爲客氣,還十分親切地囑咐了許多話。米省之投桃報李,也非常敬重老上司,表示非常願意替他老人家分憂,讓他有事只管吩咐,千萬不要外道。

幕僚一直站在邊上斜睨着米省之,面帶嘲諷的微笑。

但米省之就是不理他。

除了一開始見面時,老府尹介紹了幕僚的身份,米省之跟他打過一聲招呼以外,後頭幾乎完全沒搭理過他。他偶爾代替老府尹說幾句話,米省之迴應時,也是直接對着老府尹說的。在順天府衙門中,象這樣不把他放在眼裡的人,已經很久沒有過了。他心中鬱悶,但想到米省之是新來的,還有後臺,只能忍了氣。

但當米省之說到自己今後的職責時,幕僚就知道自己沒辦法忍下去了,直接開口說:“米大人只要做好自己的份內事就是,我們大人自會將公務料理妥當,不必勞煩米大人操心。”

米省之仍舊沒理他,而是直接對老府尹說:“在吏部領任命狀時,吏部右侍郎大人跟下官說,老大人年紀大了,日常多病,讓下官多爲您分憂,因此下官纔會問起此事。老大人真的不需要下官幫忙麼?既如此,下官回去向右侍郎覆命便是。並非下官不遵從右侍郎大人的吩咐,而是老大人您根本不需要。”

老府尹自個兒就曾多次在外人面前說,自己年邁多病,需要人幫忙處理政務,否則那幕僚如何能替他掌事?此刻米省之把話攤開來說,倒叫他不好解釋了,只能道:“老朽體弱多病,確實需要幫手,往後還要米府丞多多出力呢。”

這本是客套話,誰知米省之順着他的話頭就說:“老大人有什麼地方是需要下官幫手的?還請您分說明白,下官回了衙門後,也好早些熟悉起來。”

老府尹都快忍不住瞪人了,哪有這麼直截了當問出口的?難道這米省之盼着他年邁無能,早日將手中的權柄交到其手上麼?!

米省之彷彿看懂了老府尹的眼神,直白地說:“老大人別誤會,下官只是想着。既要幫忙,那就儘快將需要幫忙的地方說清楚,彼此心裡有數,日後也能注意莫越過了界限。自然也就能相安無事了。下官早就聽說,前任那一位,正是因爲職權界限含糊,纔會與老大人生了嫌隙,爲此請辭的。爲了不重蹈覆轍。還是早做防範的好。”

這話就有些打臉的意思了,跟前任順天府丞有矛盾的是老府尹的幕僚,到了米省之嘴裡,跟前任府丞過不去的就成了老府尹,這讓他老人家如何受得?老府尹不由得咳了起來,幕僚見狀,就連忙道:“老大人犯病了,米大人還是先回去吧,至於職權之事,老大人過後自會與您分說。您也不必急於一時。”

米省之沒理會他的送客暗示,親自給老府尹倒了杯茶,等他的咳嗽停下來,才勸說:“並非下官要糾纏不清,而是順天府處於天子腳下,每日公務繁多,件件都是耽擱不得的。下官既已走馬上任,自當早日履行職責,也免得尸位素餐,誤了公事。”

老府尹頓時漲紅了臉。深吸幾口氣,才咬着牙道:“米府丞盡忠職守,老朽自然也不會誤了你的事!”說罷就擺開紙筆,將打算分派給米省之的任務一一寫下——他特地挑了幾件十分麻煩的事。連他自個兒都沒有十足的把握去做成。

在他寫字期間,米省之頭一回搭理了那幕僚:“這位小兄弟看着年紀不大,言談舉子甚是不俗,不知如何稱呼?”

幕僚板着臉回答了,心裡卻在想要如何給米省之使絆子。

誰知米省之話頭一轉,又問起他:“可有功名在身?”得知他是個舉人。中舉卻是多年前的事了,近兩科都不曾下過場,一直在爲老府尹做幕僚,米省之便不住地搖頭:“這如何使得?你還年輕,又讀書有成,何不早日考取功名,正經入仕?爲幕雖可增長見識,終究不是正道。我聽說你十分能幹,比起許多正途出身的官員也不遑多讓,但老大人年邁,又能看顧你幾年?你若是爲高官權勢所迷,誤了自己的前程,也未免太可惜了。”

老府尹與幕僚聞言齊齊一怔,擡頭向他望來,沒想到他就不再往下說了,只端坐在那裡品茶不言,氣得他倆恨不得當場罵人。

等米省之從老府尹手裡接過任務清單,掃了一眼,好象完全沒放在心上似地袖了,他才又再度開口:“說起來,下官方纔在衙門裡與衆同僚見禮,似乎沒瞧見府經歷,聽聞是空缺了。老大人身邊既有青年才俊,何不爲他補一個官?日後他便是離了老大人的護持,也可以在官場上繼續走下去。”

老府尹與幕僚眼睜睜看着他走了,面面相覷,倒是深思起來。

府經歷?那可是從七品的官職,作爲舉人要入仕,能以府經歷開始,是相當高的起點了。有了正式的官身,總比沒名沒份的幕僚強些。老府尹在時可以護持他,不在時,他也可以繼續往上升,似乎是個不錯的安排。

只不過日後要想再往上升,光憑老府尹可不夠,他既要有人脈,也要有資歷,更重要的是,進入這個體制之後,幕僚有了正式的身份,面對其他屬官就不能再象從前一樣傲慢了。以前看不起的五品、六品屬官,都要成爲他的頂頭上司。他也許就困在從七品上了,一輩子都出不了頭。

米省之出的這一招,到底是什麼意思?

再過幾日,米省之又出了新招,老府尹分派給他的幾項任務,他已經動作利落地解決了兩項,還做得又快又好,第三項也在順利進行當中。這下不但順天府衙上下清楚了,連吏部的人都知道,米省之着實是個能吏,人家可不是光靠一個侯爺女婿混的。

老府尹思考了半日,便對幕僚說:“此人不可小覷,你收斂着些,細看其行事,若是……若是個可投之人,今後便聽他號令行事吧。”

幕僚大驚:“這如何使得?東翁……”

老府尹攔住他,嘆了口氣:“好孩子,不要死腦筋,你跟着我,又能再跟幾年?米府丞看着似乎願意容下你,若他是個可以託付的人,你就跟隨在他身邊吧。有人照看你的前程,我老頭子便是去了,也能安心……”

若是幕僚真能有出息,又或是找到一個穩得住的靠山,他那些不成器的兒孫,日後也有人照應……

幕僚悶不吭聲了,他心裡清楚老府尹最擔心的是什麼,若真到了那一日,他便是拼上性命,也要護住東翁的兒孫。只是他勢單力薄,又能做到哪一步?若是這米府丞真能幫上忙,他便低了頭又如何?(未完待續。)

第610章 發難第390章 正經事第139章 圖窮匕現第346章 席間第89章 盧家內訌第604章 茶話第306章 宣傳戰第445章 米家第367章 約定第263章 負荊請罪第496章 對策第25章 庸醫第453章 小敘第256章 借書第381章 稀奇第376章 說法第26章 生疑第417章 就業討論第156章 上海亂局(上)第296章 厚此薄彼第575章 說笑第73章 左右搖擺第571章 相看第53章 詭異的毒箭第542章 爭執第221章 中秋夜第326章 招工第579章 多心第48章 盧媽第291章 臘八會(五)第63章 宗族義務第461章 盛況第480章 私房話第500章 聚首第368章 警告第499章 白玉蘭第328章 燙手山芋第412章 丟臉第106章 親戚第173章 雨天第102章 詭狀第392章 新聞第142章 善後第281章 討價還價第373章 失蹤第82章 進言第530章 擴散第312章 圖書館第434章 選擇第201章 葛衣第166章 “隱疾”第560章 妄念第18章 審問第252章 避寒第536章 人選第547章 對質第129章 太子入城第94章 招供第627章 賀禮第563章 杏榜第298章 通信第389章 臉紅第88章 不甘第392章 新聞第81章 棄僕第407章 秋闈第283章 偶遇第395章 偶遇第454章 離開第568章 追加第62章 買地賣地第26章 生疑第555章 婚期第465章 回絕第466章 冒火第625章 嘆息第143章 母子相見第210章 沽名釣譽第222章 驚喜第100章 宗房內鬨第463章 初提婚姻第76章 察覺第9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622章 圈套第449章 不甘第263章 負荊請罪第481章 疑惑第432章 陰差陽錯第338章 握手第55章 抉擇第130章 川沙城下第164章 找補第53章 詭異的毒箭第506章 巡視第579章 多心第579章 多心第469章 守歲第496章 對策第115章 張氏的憂慮第482章 賞燈
第610章 發難第390章 正經事第139章 圖窮匕現第346章 席間第89章 盧家內訌第604章 茶話第306章 宣傳戰第445章 米家第367章 約定第263章 負荊請罪第496章 對策第25章 庸醫第453章 小敘第256章 借書第381章 稀奇第376章 說法第26章 生疑第417章 就業討論第156章 上海亂局(上)第296章 厚此薄彼第575章 說笑第73章 左右搖擺第571章 相看第53章 詭異的毒箭第542章 爭執第221章 中秋夜第326章 招工第579章 多心第48章 盧媽第291章 臘八會(五)第63章 宗族義務第461章 盛況第480章 私房話第500章 聚首第368章 警告第499章 白玉蘭第328章 燙手山芋第412章 丟臉第106章 親戚第173章 雨天第102章 詭狀第392章 新聞第142章 善後第281章 討價還價第373章 失蹤第82章 進言第530章 擴散第312章 圖書館第434章 選擇第201章 葛衣第166章 “隱疾”第560章 妄念第18章 審問第252章 避寒第536章 人選第547章 對質第129章 太子入城第94章 招供第627章 賀禮第563章 杏榜第298章 通信第389章 臉紅第88章 不甘第392章 新聞第81章 棄僕第407章 秋闈第283章 偶遇第395章 偶遇第454章 離開第568章 追加第62章 買地賣地第26章 生疑第555章 婚期第465章 回絕第466章 冒火第625章 嘆息第143章 母子相見第210章 沽名釣譽第222章 驚喜第100章 宗房內鬨第463章 初提婚姻第76章 察覺第9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622章 圈套第449章 不甘第263章 負荊請罪第481章 疑惑第432章 陰差陽錯第338章 握手第55章 抉擇第130章 川沙城下第164章 找補第53章 詭異的毒箭第506章 巡視第579章 多心第579章 多心第469章 守歲第496章 對策第115章 張氏的憂慮第482章 賞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