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新年

趙琇並不知道自己告別了汾陽王太妃後,兩位路遇的貴婦人之間還發生過這麼一番對話。她回到家,將汾陽王太妃的話稟報了張氏,也就忙自己的事去了。

第二日,汾陽王太妃就在兒子的護送下進了宮,將要在慈寧宮裡小住些日子,與太后老妯娌倆相聚相聚,說些家常話。太后與皇帝都有賞賜送到汾陽王府,汾陽王恭敬接了,又打點起過年時親友間的禮尚往來。按照本朝習俗,宗室不該與外臣交往,但宗室、皇親之間要論親戚情份,卻是誰都攔不住的。汾陽王久在嘉定,趁着這個機會,也好鞏固一下京中的人脈。

因汾陽王太妃在宮中明顯受到禮遇,跟其他同輩的宗室女眷相比,格外有臉面,外界的人見了,也敬汾陽王三分。不但其他宗室、皇親們絡繹不絕地上王府拜訪汾陽王,就連宮裡的汾陽王太妃,也經常受到公主、太妃、太嬪們的奉承。自然也少不了有人打她的主意,想託她幫自己說項,以達成各種各樣的目的。

汾陽王太妃早有心理準備,一律微笑以對,卻是不該說的話,一句都不會在太后面前說,十分有眼色。這讓太后與皇帝對她更加滿意了,相應地,汾陽王受到的嘉獎也越來越多,在宗室之中越發有威望,甚至一度越過了本是宗室之首的廣平王與擔任宗人府宗令的老郡王。

不過他本人仍舊十分低調謙遜,但很難說是不是個彬彬有禮的形象,因爲凡有人敢捧得他太高,還要說半句廣平王的不是,他必要罵對方一頓:“你是個什麼東西?也敢在我面前抵毀我的兄弟?我與他哪個更有風度、更溫和恤下。也是你能評價的?他是皇上的親兄長,皇上自然更敬重他。你說我的聖眷比他濃,卻把皇上當成是什麼人了?簡直狗屁不通!”

這番話傳開了,在他面前以踩別人的方式奉承討好的人就少了,也有朝臣心中暗暗腹誹:果然不愧是宗室,就算披着塊溫文有禮的皮,底子依舊是粗俗的。

至於皇上?皇上自然只有誇獎汾陽王的份。因爲汾陽王所言。句句是“實”呀。至於他心底裡是怎麼想的,就沒人知道了。

廣平王如今就住在宮裡,由太后親自看着。接受葉大夫的診治。太醫院爲首的太醫都圍着他轉,所有藥都是最好的,開好的藥在投入藥罐之前,會經過三位醫官的複查。纔會開熬,連熬藥都是右院判親自動手。不肯交到侍者手中。藥渣分開一包包地,上頭標明瞭日期時辰,專門有地方存放。至於其他試藥、熬煮敷眼白布等程序,就更不用提了。

在這樣嚴密的措施下。若說有誰能動手腳,那可能性真是微乎其微。況且太后娘娘還下了令,若有誰敢不用心。立刻換人;若有人出了差錯,立刻攆出太醫院;若有人敢使壞……那就直接處死。抄家,連家族也一併遭殃。太醫院上下戰戰兢兢,就算原本還有幾分對葉大夫的妒恨,如今也半點不剩了。他們只求他的醫術足夠高明,能夠順順利利地治好廣平王的雙眼,讓大家平平安安地回家去。

太后忽然如此着緊地盯着長子就醫,皇帝心裡有些不是滋味。在這皇宮之中,難道還有人能傷害到廣平王不成?廣平王在嘉定,尚且用不着如此嚴防死守,爲何回到京中,住進宮裡,太后還要如此戒備?鬧得好象宮裡有人會害了廣平王似的。

皇帝有些擔心,太后是不是在提防他?從前太后可從來不會這麼想,難不成是侄兒高楨在她老人家面前說了些什麼?皇帝有些煩惱,從前,這個侄兒對他可是親近得很的,怎的如今長得越大,就越與他生份了呢?

皇兄廣平王也不說一說自個兒的兒子。

皇帝心中有怨氣,但更多的是擔心。高楨與他日漸離心,太后對他似乎多了戒備,廣平王又不曾勸阻二人。眼看着廣平王的雙眼慢慢好起來,朝中百官會不會覺得,他纔是那個應該坐在那把椅子上的人?

皇帝自認爲對兄長很敬重,也相信兄長不會背叛自己。可人心易變,從前兄長是因爲雙目失明,才果斷自請退位,等將來雙目復明了,真的不會有半分不甘麼?就算兄長無心傷害他,曾經追隨過兄長的人又會怎麼想呢?他們本是他的支持者,以後卻很難說還是不是忠臣了。但若叫他讓出自己的皇位,那是萬萬不能的。他已經是皇帝了,讓出這個位置,哪裡還有活路?他不敢賭。

皇帝真的覺得非常煩躁,皇后不省事,早已不是過去的解語花了。皇長子還算穩重,可年紀太小,剛入朝學習政務,還生澀得很。但即使如此,也有人開始站隊,要投靠皇長子了,真當他這個皇帝是死的麼?他纔剛剛登基不滿三年,正年富力強,離死還有很遠呢,那些人要不要表現得這麼迫不及待?至於皇次子,還是個不懂事的孩子,整天只會瞎鬧,對他兄長也不夠敬重,皇后是怎麼教孩子的?小公主三天兩頭地病,叫人擔憂能不能養大,皇后竟連女兒都不好好照顧了。他應該禁止那些不知所謂的女人進宮向她進讒言纔對……

宗室們也不消停,他特地給了汾陽王額外的體面,對方竟如此沒眼色,還有長輩勸他多重用宗室皇親子弟。他怎麼敢?晉陽王至今仍是陰陽怪氣的樣子,山陰侯也不知跟逆黨是否還有聯繫。三年孝滿,山陰侯的婚事也到了重提的時候了,他要選哪家閨秀呢?

然而,即使皇帝有那麼多的煩心事,在人前他還是得擺出智珠在握的架勢來,微笑着孝敬母親,賞賜兄長侄兒,撫慰宗室皇親,安撫朝臣……絕不叫人看出半點心事。

轉眼就是除夕了,宮裡是一片歡聲笑語,宮外也是熱熱鬧鬧的。建南侯府上早已備下了酒席,預備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今年趙家人來得格外齊,除了二房祖孫,還有內三房、外五房、外六房的人,米家堂舅一家也在日前到了京城。

他是來述職的,可惜來得晚了些,衙門已經封筆。趙琇叫人拿了趙瑋的名帖遞到吏部去,讓吏部值班的人給他記了名字,等到開春衙門重開,吏部的大人們問起,底下就會報說他已經在京中候傳了。

米堂舅在京中沒有宅子,舊年是租房居住的。如今進京得晚,大年下的不好找地方。正好烏來興幫趙琇尋找可以用作出租的宅子,又新得了兩處,有一處位於崇文門外的,雖然只有一進,地方卻大,也很乾淨雅緻,傢俱一應俱全。趙琇就把這處宅子借給了米堂舅一家暫住,再配上一房家人,照着趙焜的例,門房、廚娘與車伕齊備,生活完全沒有問題。

除夕晚上,趙家在自家府裡的祠堂祭了祖,又吃了年夜飯。族人們要守歲,張氏、趙瑋與趙琇卻早早去睡了。張氏與趙瑋本就要參加次日的新年大朝會,起得早,自然要睡得早。趙琇卻是太后日前特地下了恩旨,命她陪同祖母張氏一起入宮,所以只好抓緊時間休息。

她本就爲了過年的事忙了好些日子,每天累得頭一挨枕頭就睡着了,除夕夜格外累,她幾乎坐在炕邊就睡倒過去。一覺睡到三更,就被叫醒。迷迷糊糊地叫丫頭們侍候着換了大衣裳,梳好了頭,碧菡送了一碗薑湯過來,她喝了幾口,頓時辣得整個人的清醒了。

趙瑋早早穿戴好,自行去了張氏院子處,又打發人了來催趙琇。趙琇耷拉着雙眼一路走過去,一路問管事的婆子:“昨晚鬧到幾點?幾位老爺、太太們都睡下了嗎?”婆子連忙回答:“都睡下了。米大人跟三房焜大爺守歲,在爐邊下棋,快三更才睡下的……”

到了張氏院子裡,她也穿戴好了,一身誥命服飾,又重又華麗,壓得她人顯得格外瘦小。但她竟然不以爲意,反而打量趙琇,看起來挺滿意:“咱們琇姐兒也是大姑娘了,這一身衣裳撐起來,比別家姑娘都要穩重大方。”

趙琇乾笑:“祖母,時辰不早了,咱們快出發吧。”

趙瑋笑着點頭:“是該出發了。”

他騎了馬,趙琇陪張氏坐車,祖孫三人趕往皇宮正門方向。天還沒亮,路上卻已燃起了星星點點的燈火,卻是同樣趕往皇宮參加新年大朝的官員與誥命們。到了皇城正門,外臣與女眷就要分開兩條路走。趙瑋前往太和殿,趙琇扶了張氏,慢慢地在內侍引領下走路往交泰殿去。

新年大朝,誥命們本該向皇后參拜。只是皇后告病已久,不可能出現,主持這項儀式的就成了太后。

趙琇在家時就練習過好多次,今日也沒出任何差錯。參拜完畢,太后就要回慈寧宮去更衣,還會點幾位看得順眼的誥命女眷過去相陪,其他人差不多就散了。張氏本就是太后看重的人,今日也得了禮遇,帶上趙琇跟着去了慈寧宮。其他沒得體面的人見了,不免私下議論一番。

眉山伯夫人在人羣中看着她們遠去的背影,心裡有些不是滋味。她本想帶女兒來的,女兒卻沒能得到恩旨,甚至連婆婆,丘太夫人,也不曾有機會進宮參加大朝會。這是以往從來沒有過的。

丘家,難不成真的就這樣敗落了?可他們到底是哪裡犯了錯?皇后娘娘難道已經忘了她的承諾?(未完待續)

ps:過渡章,有點瑣碎……

第249章 搶白第333章 破綻處處第560章 妄念第331章 抽絲第244章 調查第537章 白目第259章 父親與兄長第320章 告狀第312章 圖書館第529章 影響第369章 誆騙第273章 手足第272章 太后的因果論第563章 杏榜第302章 告密第290章 臘八會(四)第256章 借書第432章 陰差陽錯第409章 聽戲第92章 實行第46章 自認罪名第49章 碧蓮第335章 氣惱第603章 勸母第349章 丘家第558章 勸孫第164章 找補第496章 對策第27章 細思恐極第355章 警告第578章 說和第466章 冒火第537章 白目第205章 雪花酪第100章 宗房內鬨第21章 好戲第125章 門前罵戰第57章 小學數學老師趙琇第251章 小病第617章 喜慶第206章 族人進京第8章 弄巧成拙第445章 米家第124章 大雨再臨第80章 羣起攻之第552章 牽制第170章 暈倒第628章 送妝第345章 備宴第602章 勸女第114章 遺孀第44章 出乎意料第182章 陌生的親人第440章 出發第378章 拒官第422章 勸姐第233章 邀請第24章 顯靈第314章 籌備第549章 處置第422章 勸姐第459章 尋親第182章 陌生的親人第314章 籌備第505章 感悟第392章 新聞第526章 反駁第213章 圖紙第514章 野望第120章 搬離第294章 評價第11章 風雨欲來第435章 人事第387章 通信第357章 厚聘第275章 邀請第461章 盛況第500章 聚首第255章 雀金呢第371章 報仇第35章 暗涌第507章 同行第142章 善後第512章 嘉獎第307章 籌備第561章 投誠第513章 方家女第2章 老姨奶奶第325章 把柄第313章 許諾第28章 賬簿第537章 白目第30章 自告奮勇第571章 相看第460章 暫別第174章 勸食第211章 書與茶第50章 新年第388章 探望
第249章 搶白第333章 破綻處處第560章 妄念第331章 抽絲第244章 調查第537章 白目第259章 父親與兄長第320章 告狀第312章 圖書館第529章 影響第369章 誆騙第273章 手足第272章 太后的因果論第563章 杏榜第302章 告密第290章 臘八會(四)第256章 借書第432章 陰差陽錯第409章 聽戲第92章 實行第46章 自認罪名第49章 碧蓮第335章 氣惱第603章 勸母第349章 丘家第558章 勸孫第164章 找補第496章 對策第27章 細思恐極第355章 警告第578章 說和第466章 冒火第537章 白目第205章 雪花酪第100章 宗房內鬨第21章 好戲第125章 門前罵戰第57章 小學數學老師趙琇第251章 小病第617章 喜慶第206章 族人進京第8章 弄巧成拙第445章 米家第124章 大雨再臨第80章 羣起攻之第552章 牽制第170章 暈倒第628章 送妝第345章 備宴第602章 勸女第114章 遺孀第44章 出乎意料第182章 陌生的親人第440章 出發第378章 拒官第422章 勸姐第233章 邀請第24章 顯靈第314章 籌備第549章 處置第422章 勸姐第459章 尋親第182章 陌生的親人第314章 籌備第505章 感悟第392章 新聞第526章 反駁第213章 圖紙第514章 野望第120章 搬離第294章 評價第11章 風雨欲來第435章 人事第387章 通信第357章 厚聘第275章 邀請第461章 盛況第500章 聚首第255章 雀金呢第371章 報仇第35章 暗涌第507章 同行第142章 善後第512章 嘉獎第307章 籌備第561章 投誠第513章 方家女第2章 老姨奶奶第325章 把柄第313章 許諾第28章 賬簿第537章 白目第30章 自告奮勇第571章 相看第460章 暫別第174章 勸食第211章 書與茶第50章 新年第388章 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