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對江南重賦不同的看法

第八十八章 對江南重賦不同的看法

一直以來大明規定各地賦稅都有定額,這個定額其實就是黃冊上的額度。

而今黃冊上田畝增多之後,定額要不要換?要不要增加?

如果不增加的話,那麼清丈就毫無意義了,但是如果增加了,對江南地方更是不公平之極。

江南重賦已經夠高了,蘇州區區一府,就要承擔比一個省更多的糧稅,而今還要增加。

還要不要人活了。

“對,”又一個老頭,他出自唐家,這是進士出身。可以說,在座的所有人都是進士出身。

這也算是這些人身上的雙重屬性。

一方面他們是自己家族的主心骨,另外一方面,也是大明的臣子。

說起來,這幾個人官聲也都不錯,沒有退下來的時候,也算是幹吏。

只是有些時候,他們做的事情,也就是如此的矛盾。

唐世良說道:“即便是真清丈,到那一步,也要我們說了算。只是我們就這樣等着。”

陸永說道:“就這樣做,否則就是我們先退一步了。到時候做什麼都由不得我們了。”

幾個人剛剛敲定。

忽然下面有人來了,卻是幾個錦衣衛。錦衣衛進來之後,對陸永說道:“陸大人,寇大人請你過去一敘。”

幾個人一看,頓時覺得來者不善。

無他,寇深身邊是有錦衣衛的。這一點沒有錯,但是數量不多。

這也是朱祁鎮登基之後慢慢養成的習慣。但是出外欽差,朱祁鎮都會派出一隊錦衣衛護衛。一方面是護衛,另外一方面也是眼線。

將這欽差辦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報上來。

滿朝文武也都習慣了。

畢竟這種精選出來的錦衣衛,眼線不眼線的先不說,但都是武藝高強,裝備精良,也有出現過,欽差遇見危險,被錦衣衛保護衝出危險地帶的事情。

但是不多。

畢竟,這年頭敢殺官造反的人都不多,更不要說謀殺欽差了。

眼線的功能先放一邊,保護的功能卻是很實用的。畢竟很多地方的衛所軍爛成什麼樣子,大家都知道。指望他們保護欽差,還不如欽差自己從家裡帶幾個本族子弟。

但是錦衣衛畢竟是錦衣衛。

一般情況下,錦衣衛除卻保護欽差本人之外,不承擔其他任務。

寇深也不是沒有人用了,此刻派人來請卻將錦衣衛派過來,其中暗示再明顯不過了。

陸永振衣而起,說道:“好。我也想拜見寇公。”

寇深沒有佔了蘇州府衙,但是在府衙周圍佔了一個院子。作爲辦公地點,一來在蘇州也待不長,二來官不修衙的傳統,再加上蘇州園林甲天下。在外面住,要比在府衙裡面住舒服多了。

此刻寇深在後院接見陸永。兩人憑欄眺望下面的一汪湖水。寇深將手中一些賬冊遞給了陸永,說道:“你我也算是同僚,都是刑部出身,這些事情你自己看看,能不能過眼。”

陸永打開之中,是蘇州當地一些清丈紀錄。

雖然朱祁鎮前前後後派出一兩千人清丈土地,但是真要全天下清丈,做好土地統計工作,一兩千人哪裡夠了?

就是一兩萬人也未必夠。特別是數學水平,以及光學設備並不發達的時代,更是一個龐大到難以想象的工程。

故而,清丈的時候必須依靠當地的衙役的人力補充。

用了這麼多當地人,自然會出現一些上下勾結的事情。

但是這些人有些人的水平還可以,做的滴水不漏,寇深不費大力氣,也找不到其中問題所在,但是有些人做的簡直是糊弄鬼的,根本不與其他各地數據對照一下。

這種連假賬也做不圓的蠢事,實在是讓寇深有些無語。

不過,這也是正常現象。

很多事情不是下面的人弄得多天衣無縫,而是上面的人願意不願意查而已。而今寇深是願意查的。

陸永也算是多年老刑名,雖然後來專任地方官了,在這上面也不算差勁,而且這些問題也太明顯了一點。

陸永不可能看不出來,他只是淡淡一笑,說道:“沒辦法,江南糧稅每年太重,百姓總要想辦法喘息一口氣才行,蘇州府,常州府,鎮江府,松江府,四府每年糧稅在一千萬石上,而蘇州本身每年糧稅在五百萬石。”

“如此重賦,而今還有清丈,如果清丈出新田來,朝廷又要加賦,到時候江南百姓,民不聊生。”

“寇公愛民,天下皆知,何不鬆一鬆手,讓江南百姓有喘息之機。”

寇深嘆息一聲,說道:“江南重賦非一時可解,但是陛下有意清丈天下,卻也是一番好意,從永樂之後,各地錢糧數目從來不實,而今陛下欲重刷政治。必先理清本源,再論其他。”

“請陸兄放心,我回去之後,定然向朝廷奏明此事。”

寇深所言也是實情。

人與人之間的感覺,從來是做不到感同身受的。

寇深也知道,江南重賦,賦稅不合理,但是他在蘇州的感受,卻是一座流淌的財富之城,蘇州城中百姓要勝過北京。

北京這些年因爲朱祁鎮的經濟政策,再加上北京的政治影響,一直處於擴張期,纔有擴建城牆的建議。

但是蘇州城卻是另外一個問題。

蘇州百姓與地方官,已經徹底否定了修建城牆的事情。

無他,建不起來。蘇州的城市圈太大了,大到了不可能修建城牆的地步。因爲修建城牆的速度是趕不上城市擴張的速度。後來一算,修建蘇州城牆,非白銀百萬兩不可。

蘇州官府是拿不出這一筆銀子的。

也就作罷了。

如果說北京城市建設,有一種濃厚的政治意味。甚至可以說北京城中其實沒有多少富戶的,或者說即便是有一些富戶,這些富戶也與勳貴外戚官員高度重合。

但是蘇州卻不一樣了,蘇州手工業發達。很多家族世代傳承一項技藝,精益求精,甚至到了天下無雙的地步。

商業話的氣息很是濃重。

縱然是重賦之下,百姓過得也不見得多差,因爲重賦的影響,很多百姓都不種地了,反而進城生活了。

反正弄從外面採購糧食。

甚至種很多經濟作物,也比種田賺得多,比如桑,棉,花卉,菜瓜,等等。只有這樣,他們才能交的錢重賦。

總之,雖然江南重賦影響很大,但是在寇深看來,決計沒有到讓百姓活不下去的地步。江南在大明地位,幾乎等同於上海了。

如果以後世上海上繳稅收與中央財政總收入的比例來看,江南在大明財政收入的比重,就會發現,雖然江南重賦還有一點重,但是卻並不是多過分的事情。

對於這個河北人,寇深對陸永對於江南重賦是有不同的看法的,特別是從某種程度上,河北人還是江南重賦的受益者。

畢竟如果朱祁鎮大手筆砸錢修建水利工程,而今的河北決計不是這個樣子。

但是朱祁鎮手中的錢是從什麼地方來的,有相當一部分就是從江南而來的。

寇深自然會想朝廷反應江南重賦的問題,但是大明向上面反應這一件事情人多了去。從來沒有見有什麼結果。

陸永也是明白這一點的,陸永說道:“寇公何必騙我?此事你也不用找我,寇公明察秋毫,人稱神斷,這些小伎倆自然是瞞不過你的。秉公執法,該怎麼辦,就怎麼辦便是了,縱然是陸某鄉人,陸某也絕不庇護之。”

寇深聽了眉頭緊皺,說道:“陸兄何必如此?再這樣下去,對誰都不好。”

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年第一百二十三章 地震二第一百零四章 行獵第八十章 寇深第六十五章 一條鞭法的問題第六十一章 郭登到第六十章 遼東局勢的漏洞第七十八章 兩件大事第一百零七章 楊溥秉政第四十章 思任發之死第七十二章 木蘭河衛之屠第五十一章 彈劾曹吉祥第八章 遼東之戰的戰略規劃第九十七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一百四十章 瓦刺使團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大旱第十章 王直入閣第一章 聖誕將至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間再無亦失哈第四十一章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輩也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議麓川二第三十七章 楊溥難題第一百零二章 六部現狀第一百三十六章 錢第八章 張輔眼中的雲南戰局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統勳貴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賢的決擇第四十七章 肇州得失第三十五章 治交趾策第九章 劉定之與李賢第四十八章 北元第三十六章 南方衛所第一百零六章 射柳第六十一章 滹沱河決第一百零一章 楊溥時代的開始第十九章 瓦刺內奸第九章 通報,內參,與明報第一百五十二章 親親之道第三十五章 廣西內部的分歧第一百二十二章 地震第六十二章 楊信的失望第五十四章 水利學堂第八十九章 太皇太后的考驗第六十章 遼東局勢的漏洞第九十三章 日本局面第二十九章 兌子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塞之前第四十六章 大軍到位第六十六章 解決問題第一百八十五章 成國公決斷第一百零七章 射柳二第六十六章 突擊兀良哈第一百一十一章 錚錚鐵騎鳴第一百零五章 行獵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財政緊急策略第一百二十五章 巡城第一百四十九章 保河濟運第一百二十三章 黃河危局第一百五十五章 瓦刺使團的到來第一百八十三章 背城而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摸底第十二章 長樂未央不夜城第六十二章 大赦詔第一百一十六章 皇太后心事第一百二十章 脫歡之死背後第一百零二章 往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楊溥的政治理念第十四章 禮簡而刑繁第一百九十七章 將軍百戰死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塞之前第一百一十九章 殺人是爲罪第九十八章 風波定第一百九十一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一百四十一章 瓦刺貢馬第一百五十二章 親親之道第二十章 真相第三十二章 大明南洋戰略第一百五十三章 吉曲之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楊溥的政治理念第四十七章 肇州得失第九十八章 關原之戰第二十五章 大明工部都水司第十五章 李實的辦法第五十章 金山銀山第四十五章 安南之糧第四十九章 科學之種第九十九章 阿次帖木兒的藍圖第一百零三章 在京都第十一章 內閣七人名單第一百章 大明鐵騎之威第四十六章 大軍到位第一百一十八章 石亨的心思第九十七章 誰是小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東風長吹天山雪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銀子在哪裡?第四十八章 北元第八十二章 錢夫人之心第一百四十章 今日方知獄吏之貴第一百零三章 往事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周忱辦事之道
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年第一百二十三章 地震二第一百零四章 行獵第八十章 寇深第六十五章 一條鞭法的問題第六十一章 郭登到第六十章 遼東局勢的漏洞第七十八章 兩件大事第一百零七章 楊溥秉政第四十章 思任發之死第七十二章 木蘭河衛之屠第五十一章 彈劾曹吉祥第八章 遼東之戰的戰略規劃第九十七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一百四十章 瓦刺使團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大旱第十章 王直入閣第一章 聖誕將至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間再無亦失哈第四十一章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輩也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議麓川二第三十七章 楊溥難題第一百零二章 六部現狀第一百三十六章 錢第八章 張輔眼中的雲南戰局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統勳貴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賢的決擇第四十七章 肇州得失第三十五章 治交趾策第九章 劉定之與李賢第四十八章 北元第三十六章 南方衛所第一百零六章 射柳第六十一章 滹沱河決第一百零一章 楊溥時代的開始第十九章 瓦刺內奸第九章 通報,內參,與明報第一百五十二章 親親之道第三十五章 廣西內部的分歧第一百二十二章 地震第六十二章 楊信的失望第五十四章 水利學堂第八十九章 太皇太后的考驗第六十章 遼東局勢的漏洞第九十三章 日本局面第二十九章 兌子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塞之前第四十六章 大軍到位第六十六章 解決問題第一百八十五章 成國公決斷第一百零七章 射柳二第六十六章 突擊兀良哈第一百一十一章 錚錚鐵騎鳴第一百零五章 行獵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財政緊急策略第一百二十五章 巡城第一百四十九章 保河濟運第一百二十三章 黃河危局第一百五十五章 瓦刺使團的到來第一百八十三章 背城而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摸底第十二章 長樂未央不夜城第六十二章 大赦詔第一百一十六章 皇太后心事第一百二十章 脫歡之死背後第一百零二章 往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楊溥的政治理念第十四章 禮簡而刑繁第一百九十七章 將軍百戰死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塞之前第一百一十九章 殺人是爲罪第九十八章 風波定第一百九十一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一百四十一章 瓦刺貢馬第一百五十二章 親親之道第二十章 真相第三十二章 大明南洋戰略第一百五十三章 吉曲之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楊溥的政治理念第四十七章 肇州得失第九十八章 關原之戰第二十五章 大明工部都水司第十五章 李實的辦法第五十章 金山銀山第四十五章 安南之糧第四十九章 科學之種第九十九章 阿次帖木兒的藍圖第一百零三章 在京都第十一章 內閣七人名單第一百章 大明鐵騎之威第四十六章 大軍到位第一百一十八章 石亨的心思第九十七章 誰是小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東風長吹天山雪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銀子在哪裡?第四十八章 北元第八十二章 錢夫人之心第一百四十章 今日方知獄吏之貴第一百零三章 往事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周忱辦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