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得二荀舉薦

第二更。

——

荀攸、文聘諸人進入正院,見院中牆角種了一樹寒梅,荀攸問道:“此梅便是文若送你的那一樹麼?”荀貞答道:“是的。”

荀攸走上前去,玩賞了片刻,嗅着清香,說道:“也難爲你,又將它從繁陽亭移到這裡。”

荀貞笑道:“我也是喜此梅傲雪凌寒,所以前幾天特叫人將之繁陽亭移植了過來。”

荀攸點了點頭,意味深長地說道:“‘傲雪凌寒’。貞之,文若送你此梅,別有深意啊!”

荀貞接口笑道:“當是望我不墜族風,只可惜我才學淺薄,也無甚德操,每觀此梅時,常慚愧不已。”

荀攸哈哈一笑,說道:“你在我面前還謙虛什麼?當年你我同在我從父門下學經,從父可是沒稱讚你,說你少年老成,叫我多學學你呢。出任亭長以來,又施恩部中,擊賊鄰境,如今縣中,無論官吏士子,還是黔首小民,對你都是讚不絕口啊!”

在荀氏的晚輩之中,荀貞的才智只是平常,中人之姿,但卻因爲是穿越來的,所以在“十來歲”時就顯得心智成熟,像荀彧他們,因與他接觸得少,所以不太清楚他的這個“有異常人之處”,而荀攸是與他從小一起玩兒到大的,對此卻是非常清楚,常常“異之”,很贊成荀衢對他“少年老成”的評價,認爲他自小就沉靜安然,豁達有度,行事有方,不似孩童,將來必能成大事。——在荀貞的眼中,荀攸早慧聰敏;在荀攸的眼中,荀貞卻也非是常人。

荀貞口中慚愧“荀彧之望”,心裡更慚愧“荀攸之贊”,自嘲地想道,“所謂‘名不副實’,說的應該就是我這樣的人。”嘴角帶笑,謙虛了兩句,說道:“公達,你這是頭次來我寺中,——仲業上次雖來過,但也沒有怎麼細看,來,我帶你二人蔘觀一下寺、舍。”領着他二人看過前邊官寺,又去後邊舍中。

在舍中院裡,碰見了唐兒。她正蹲在井邊,給荀貞洗衣,見荀貞領着荀攸、文聘幾人來到,忙在蔽膝上擦了擦手,起來行禮。

文聘和她不熟悉,荀攸與她很熟悉,頓時笑了起來,調笑似的對荀貞說道:“貞之,我說怎麼最近很少見你回高陽裡了呢?原來是把你家的美婢接過來了!好呀,你這前寺栽梅,後舍賞美,真是過的好日子,難怪流連忘返,不肯歸家了。”他和荀貞自幼熟識,彼此不見外,說話肆無忌憚。文聘自覺這話不該他聽,帶着隨從們挪步走到一邊兒。

荀攸瞥了他一眼,說道:“文仲業年歲雖小,倒是老成,頗有你幼時之風啊,也無怪你才與他一見,就將之引薦到我從父門下。”問荀貞,“你何時將唐兒接來的?我怎不知?”

“便是前幾日,給你送信的那天。”

“噢!原來就是你給我寫信,邀我來你鄉中看看的那天啊。那天我剛去趟陽翟。”

“已聽送信人給我回報了。正要問你,這大冷天的,不在家待着,去陽翟作甚?是去看望六姊麼?”荀攸的親姑姑,荀貞的族姊嫁給了陽翟辛氏。前些時候,荀貞在荀彧家曾見過辛氏族中的一個子弟,“玉郎”辛璦。

“不是。”

“那是爲何而去?”

“咱們郡中的太守換了人,你知道麼?”

“有耳聞。”

“這次去陽翟,便是奉新任的郡守之召。不但我去了,文若昆仲、伯旗等人也去了,還有縣裡的劉家、長社鍾家、許縣陳家、定陵丁、杜、賈三家、陽城杜家、郟縣姚、藏二家、潁陽王、祭二家、以及陽翟郭氏、辛氏諸家的一些子弟。”——伯旗即荀祈,荀衢之子。

潁川郡的大姓、名門很多,荀攸說的這幾個都是其中的翹楚。

荀貞心道:“陰修接任何進,任職本郡,召見郡中著姓名家的俊彥子弟以和大族拉近關係、方便日後施政乃是情理之中,只是他才上任沒幾天怎麼就開始召見了?這也召見得太着急了點,而且還差不多把郡中的名家都一打盡了,幾無遺漏。”心中一動,又想道,“莫非真如那天給我報喜的那個小吏所猜,他這是想打算要大舉任用郡中的這些後起之秀麼?”

雖然他不在陰修的召見之列,不過他並沒有不滿、不樂,畢竟,比起荀彧兄弟、比起荀攸,他不管是家世,還是聲名都差得遠。

荀彧乃荀淑之孫,父輩八人號稱“八龍”,其父荀緄任過濟南相,兩千石的高官,幾個親叔伯也或任過太守,或當過縣令。荀攸的祖父荀曇是荀淑的兄子,曾任廣陵太守,從祖父荀翌名列“八俊”,乃當時黨人的領袖之一,也曾出任過沛國相、越巂太守,並參與過謀誅宦官這樣的大事。如今潁陰荀氏在士林中之所以能有偌大的名望,大部分都是因此兩支而來。而荀貞雖亦爲荀氏族人,但只是箇中家的出身,祖、父皆沒有任過官職,今雖在鄉中略有薄名,但也真的只是“薄”名而已,依然遠不能與他們相比。

說起陰修之召,荀攸倒是想起一事,說道:“府君在私舍中召見了我們,並賜酒肉,在與文若昆仲和我說話的時候,曾問起咱們族中還有何俊秀。你猜我和文若怎麼回答的?”

荀攸問這話時,臉上帶笑,一雙眼裡淨是笑意,荀貞略微猜出了幾分,問道:“怎麼答的?”

“我與文若異口同聲。文若說的是:‘我有族兄荀貞之,十年不鳴,一鳴驚人’。我說的是:‘在下族父荀貞之,少年沉敏,我所不及’。”

荀貞儘管猜出了幾分,但此時聽荀攸說出後,還是忍不住“砰砰”心跳,他雖志不在出仕,但如果能得到陰修的賞識,對他聚衆保命的大計卻也會很有幫助。好在他城府深沉,臉上的表情紋絲不動,笑道:“文若有王佐才,公達十三歲即能識人之奸。我學無所成,人無所長,怎當得起你二人的讚許?”

荀攸問過荀貞“猜他和文若怎麼回答的”後,眼睛連眨都不眨的,一直都在盯着荀貞的表情,見他毫無變化,不覺失笑,說道:“貞之,別的倒也罷了,但就你這沉靜晏然的態度,好像聽到什麼、看到什麼都不會驚奇,就算泰山崩了都不會變一下色似的,我真的是遠遠不如。”

“我這不是沉靜晏然,我這是反應遲鈍。”

荀攸哈哈大笑。

荀貞將文聘召過來,領着他們將後院也看過一遍,對荀攸說道:“寺舍簡陋,招待像我這樣的俗人尚可,招待如你這般的雅士便不成了。鄉中雖小,卻也有一兩處景觀可玩。離此二十里外,有一處竹林,溪水環繞,我聽佐史們說頗是清雅,早就想去看看,只是一直不得閒暇。公達,你若有意,今天我就沾沾你的光,咱們去賞玩一下如何?”

荀攸自無不可。

去遊玩不可無人伺候。唐兒想去,荀貞沒答應,說:“天冷風寒,你就不要去了,免得再凍出病來。”文聘帶的都是如董習這樣的壯士,荀貞雅不欲令其行奴僕之事,便去前院叫了兩個佐史,令備些果蔬,拿了好酒,又從後院的馬廄中牽出坐騎,與荀攸等前去竹林。

這一去林中,見了兩個人。一個是荀貞想見的,一個是荀貞不想見的。

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70 劉玄德率部西攻58 胡軫奔襲魯陽城 王匡兵敗小平津64 其疾如風侵略如火73 贈馬劉備關張喜82 聞報董兵窺營頻 卿或不知黃公覆109 無情未必真豪傑 爭徐需重爭臧霸15 陽城治吏(下)7 夜眠營中敘舊情 郭嘉不辭尊者賜58 曹子孝奉令趨行155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272 公仇稱引水灌城14 守城初戰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9 高子繡髡髮代首45 欺人213 簡盧從程計說孫41 荊州刺史武陵守 魯陽袁術望南陽72 初見一龍(下)127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二)92 北海郡邑黃巾滿 孔融襟抱稱名儒11 陳琳表令諸荀怒62 太守行春(下)10 洛陽圖窮將匕見20 牽掛者何97 出身未捷身先死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12 荀家五虎度陳倉(三)9 書箋反覆修棧道91 卸甲擦傷慰功績 大樹司馬人口傳18 府主簿拒降守名47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八)40 鐵營85 襲陣兵退夏侯惇(三)52 受表揚威心感動79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上)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15 問世間誰主沉浮23 大獲豐收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39 可笑雛鳳誘老薑5 江禽272 公仇稱引水灌城59 文若誓願扶漢室 貞之笑辱董仲穎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20 屯田從來積糧策23 大獲豐收100 荀友若奉使離冀 曹孟德吐露忠亮116 陶恭祖荏不可輕 荀友若敢問爭徐60 五更鼓角聲悲壯(上)37 文遠突陷潁川營(下)30 歸家諸事67 志懷霜雪曹孟德(上)15 命令49 登門10 查封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24 河南諸侯荀曹雄3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五)6 聞寇8 清洗潁陰(下)16 亂將至中流擊水21 辛璦(下)283 西鄰北接豫與兗181 一潘當先下襄賁297 陳國相襄軍第一(六)35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六)琢磨下情節走向,明天更57 早晚滅此豎子大賊60 文直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38 列得嚴陣詈以挑73 贈馬劉備關張喜268 詔拜鎮東得兩郡113 詔討東郡出汝南(下)15 命令114 楊蔚奉使出魯陽 袁術應盟擊豫州84 威震陽翟(中)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128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三)60 文直47 將軍何嘗真無情108 震張北進以逼兗110 朝中爭鬥起風波(上)59 慨嘆1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七)55 兩千兵足滅獠寇 智淺何如相國高8 清洗潁陰(下)32 破敵(中)73 忠孝勇武184 揀選英俊充州任12 琴心劍膽115 孫文臺半道打劫 陶恭祖忍氣吞聲211 撫戒刺嚇二策行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四)70 土爲季夏序主養 將臨戰至紛請前48 袁太尉滿門被斬 賈文和獻策分擊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76 江東猛虎方列陣 幷州飛將已出營17 推功相讓
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70 劉玄德率部西攻58 胡軫奔襲魯陽城 王匡兵敗小平津64 其疾如風侵略如火73 贈馬劉備關張喜82 聞報董兵窺營頻 卿或不知黃公覆109 無情未必真豪傑 爭徐需重爭臧霸15 陽城治吏(下)7 夜眠營中敘舊情 郭嘉不辭尊者賜58 曹子孝奉令趨行155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272 公仇稱引水灌城14 守城初戰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9 高子繡髡髮代首45 欺人213 簡盧從程計說孫41 荊州刺史武陵守 魯陽袁術望南陽72 初見一龍(下)127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二)92 北海郡邑黃巾滿 孔融襟抱稱名儒11 陳琳表令諸荀怒62 太守行春(下)10 洛陽圖窮將匕見20 牽掛者何97 出身未捷身先死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12 荀家五虎度陳倉(三)9 書箋反覆修棧道91 卸甲擦傷慰功績 大樹司馬人口傳18 府主簿拒降守名47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八)40 鐵營85 襲陣兵退夏侯惇(三)52 受表揚威心感動79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上)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15 問世間誰主沉浮23 大獲豐收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39 可笑雛鳳誘老薑5 江禽272 公仇稱引水灌城59 文若誓願扶漢室 貞之笑辱董仲穎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20 屯田從來積糧策23 大獲豐收100 荀友若奉使離冀 曹孟德吐露忠亮116 陶恭祖荏不可輕 荀友若敢問爭徐60 五更鼓角聲悲壯(上)37 文遠突陷潁川營(下)30 歸家諸事67 志懷霜雪曹孟德(上)15 命令49 登門10 查封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24 河南諸侯荀曹雄3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五)6 聞寇8 清洗潁陰(下)16 亂將至中流擊水21 辛璦(下)283 西鄰北接豫與兗181 一潘當先下襄賁297 陳國相襄軍第一(六)35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六)琢磨下情節走向,明天更57 早晚滅此豎子大賊60 文直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38 列得嚴陣詈以挑73 贈馬劉備關張喜268 詔拜鎮東得兩郡113 詔討東郡出汝南(下)15 命令114 楊蔚奉使出魯陽 袁術應盟擊豫州84 威震陽翟(中)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128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三)60 文直47 將軍何嘗真無情108 震張北進以逼兗110 朝中爭鬥起風波(上)59 慨嘆1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七)55 兩千兵足滅獠寇 智淺何如相國高8 清洗潁陰(下)32 破敵(中)73 忠孝勇武184 揀選英俊充州任12 琴心劍膽115 孫文臺半道打劫 陶恭祖忍氣吞聲211 撫戒刺嚇二策行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四)70 土爲季夏序主養 將臨戰至紛請前48 袁太尉滿門被斬 賈文和獻策分擊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76 江東猛虎方列陣 幷州飛將已出營17 推功相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