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七)

荀貞治兵向來是以恩義結之,待兵卒如待子弟,但因受他前世所知之那支子弟兵的影響,卻也不是一味地只推恩示義,同時軍紀森嚴。爲免騷擾百姓,除非在萬不得已時,他是從不讓部卒入城的,今天也不例外,在縣門口撫慰勉勵過兵卒後便即令許仲、江禽等帶他們歸營。

許仲應令,瞥了江禽一眼,返身歸陣。

江禽知道他這一眼的意思,雖然不情願,可卻也只得留了下來。

荀貞立在車上,招了招手,示意荀攸近前,笑對他說道:“公達,你與我同車坐,隨我去王府。大王、相君聞汝等凱旋,甚是喜悅,召我等去見。”

荀攸應諾。荀貞正要和他往車廂裡去,卻看見了江禽,見他立在車邊沒走,頗是奇怪,叫他過來,問道:“伯禽,爲何不帶部歸營去?立在這裡作甚?”

江禽這個人也是一個能做決斷的人,既然李驤的事情瞞不住了,索性就如實稟與荀貞,當下把昨天發生在馬服山埋伏地的事情向荀貞全盤托出,末了說道:“若非李驤之言,禽就要鑄下大錯。李驤不但阻止我犯下大錯,而且還陣斬了左須,此人健勇有機謀,禽愚以爲,君似可重用之。”

荀貞知道李驤陣斬了左須,許仲在捷報上已經說過這件事了,但不知道李驤勸阻江禽一事。

左須雖是這股黃巾餘部的頭領,實爲無名之輩,荀貞率部從皇甫嵩征戰數月,像左須這樣的黃巾小帥,他的部曲也不知道斬殺了多少,是以,對李驤陣斬左須他本是不以爲意的,現下聽江禽說過李驤勸阻他之事,不免頓時奇之,當即就想召李驤來見。

卻見江禽說完話便躬身彎腰,不復擡頭,似頗忐忑,他心道:“伯禽險中敵計,壞我大事,他這是自知過錯,怕被我斥責,所以忐忑不安。”

江禽是他的舊人,李驤是後來的降將,他固奇李驤之才勇,卻不能厚新薄舊,傷了故人,因從車上下來,拍了拍江禽的胳臂,調笑似地說道:“伯禽,非卿之錯,無以顯李驤之能。李驤應該感謝你啊!你去把他找過來,我叫他今晚多敬奉你幾椀酒!”

江禽熟悉荀貞的脾氣,知他喜怒不形於色,此時見荀貞說笑,鬆了口氣,心道:“荀君要是怒我險壞大事,不會當面笑言‘非我之錯,無以顯李驤之能’。”忙應道:“是。”行了一禮,追趕許仲等人,去找李驤。

看他離去,荀攸對荀貞說道:“要非江禽說及,我竟不知還有此事!”回憶昨日之戰,說道,“好險,好險,要非李驤勸阻,昨天或仍可獲勝,可是肯定不會獲勝得如此輕易了!先前我等從皇甫將軍擊東郡賊,卜己用李驤之計分兵兩路,其計雖粗疏不精,然亦小有可取之處,不意昨天伏擊左須,此人立下大功。”

荀貞頷首稱是。兩人站在車前,等不多時,江禽帶了李驤回來。

李驤伏身拜倒荀貞腳前,呼道:“小人李驤拜見中尉。”

荀貞親將之扶起,退了半步,上下打量他,笑道:“雄壯威武,虎體熊腰。”

李驤身長八尺,虎背狼腰,確是一個猛士。

荀貞笑問道:“我聞伯禽言,說他昨天險鑄大錯,虧得你勸阻了他。可有此事?”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或有一得。江君偶有一失,小人偶有一得,縱有可取,不過是管見所及。”

李驤學過兵法,略有計謀,知荀貞出身荀氏,家世傳習儒學,爲得荀貞好感,收拾起了猛鷙輕脫的一面,改以文辭相對。見他人長得高大威猛,說起話來卻文縐縐的,荀貞愈發稱奇。李驤投降後,荀貞雖也和他交談過,但次數不多,對他的過往經歷不太瞭解,便問道:“卿學過兵法?”

李驤聽荀貞呼自己爲“卿”,心中大喜。“卿”是對親近人的稱呼,荀貞這麼稱呼他,顯是他已入了荀貞心中。

他性本通脫,方纔的文雅之辭是勉強爲之的,此時大喜之下,險露歡笑,強自按捺住,答道:“驤年少時學過三年《易》,學過三年兵法。”

“噢?你還學過《易》?”

潁川荀氏是當世儒家,世傳儒家諸經,善治《春秋》,尤善治《易》。荀爽就是當代一個治《易》的名家,論者謂其解《易》,“有愈俗儒”,爲馬融、鄭玄、宋忠所不及。《易》難學,天分不足之人便是再下功夫也難有成,荀貞從荀衢學《易》時下了很大的功夫卻依然不得門徑,直到現在也只能算是粗通而已。

荀貞長在名儒之家,《易》是家學,他尚且學不精《易》,何況李驤?

李驤說道:“驤愚笨,性輕佻,學《易》三年,無所成。習兵法,又三年,自以爲小有成。”

學《易》三年無成,習兵法三年小有成,荀貞聽他說得有趣,想起了前世見過的一個笑話:“先生初習武,無所成,後經商,亦無所獲,轉學歧黃醫術,執業多年,無人問津,忽一日,先生染病,試自醫之,乃卒焉”,乃笑問李驤,說道:“卿習《易》無成,習兵法小有成,那麼,卿可有‘大有成’之藝麼?”

“驤習騎射槊劍,又三年,大有成。”荀貞麾下勇將雲集,許仲、典韋、劉鄧、陳到、江禽等等諸人無不是勇猛之士,李驤卻敢在荀貞面前誇口說他習騎射槊劍三年,大有成。

荀貞壯其豪言,笑道:“諺雲:‘遺子黃金滿籯,不如遺子一經’,此話放在太平時節固是不錯,然今海內賊亂,百姓倒懸,澄清宇內、爲天子安天下,卻是《易》不如兵法,潰陣陷敵、爲地方平賊寇,則是《易》不如騎射槊劍。卿既知兵法,又騎射槊劍大有成,那麼處在如今之世便就如魚得入水中一樣,正是卿奮發進取之時,當自勉之,以取功名、榮族姓!”

李驤大聲應諾。

“卿現在君卿部中?”

“是。”

荀貞點了點頭,說道:“你去吧。……,今晚營中慶功,你要多給伯禽敬幾椀酒,要非伯禽把你的功勞告訴了我,我還不知道你昨天立下了大功。卿之字與伯禽同音,日後你二人當多多親善。”李驤字伯欽,與伯欽同音。李驤是降將,荀貞知自家的舊部素不太看得起降將,藉助這個機會,有意改變一下這個不好的現象。

江禽、李驤對視了一眼。

江禽心道:“昨天我屈己俯身,主動找他這個降虜,好言好語地請他不要把昨日之事外傳,他默不作答,使我不得不向荀君自陳過錯,並違背己意,違心地把他舉薦給荀君。荀君仁厚念舊,固未因此怪罪於我,然而卻也已損我名,經此一事,也不知荀君以後還會不會重用我。他倒好,卻竟因此得了荀君的青睞!與他‘親善’?哼!大丈夫豈有忍氣吞聲,懷侵怨而不決之者?”

李驤心道:“江禽諸輩自恃爲中尉舊人,每每輕視於我,視爲我虜,昨天在馬服山上,他們還這般罵我!昔日在我家頓丘,誰人不知我李驤之名?驤亦男兒丈夫,焉能受此辱不報?來日如得機會,我必報之。”

李驤當年在頓丘輕財好客,結交輕俠,亦是一縣強俠,自降荀貞以來,屢屢受到江禽等人的輕辱,早就銜恨,忿忿不平,欲報此辱了,昨天他還以此來激勵過他部下的降卒。

兩人各有心思,雖各怨恨對方,卻不敢違背荀貞的命令,勉強對揖了下。

荀貞笑道:“你們回營去吧。”打發走了他倆,自與荀攸登車,乘車回城。

荀貞其實不喜坐車,車裡悶,走得慢,還顛簸,平時出行常常騎馬,騎馬爽利,並且還可藉此向兵卒、百姓顯其英武之姿,可謂兩全其美,只是儒家講究尊卑有序,漢制規定官吏出行必須按不同的品秩乘坐不同的車,以示威儀於民。本朝初年,鉅鹿太守謝夷吾未尊國典,乘柴車出行,被州刺史上其“儀序失中,有損國典”,遂被貶爲下邳縣令。有此前車之鑑,荀貞雖好乘馬,卻也不得不在辦公事時改乘車行。

車前有諸般儀仗。

四個手執“便面”的步卒雄赳赳地在最前開道,立着大斧的戰車肅穆相隨,鼓吹車繼行在後,樂者跪坐車上,鼓聲樂以壯官威,再其後,三輛坐着中尉府中吏員的吏車爲導行,吏員均帶劍。吏車後邊就是荀貞乘坐的主車了,車上豎立着高大的黑色車蓋,車兩側被塗爲紅色,車之前後各有兩個扛棨戟的騎吏護衛。主車後又有兩輛白色車蓋的吏車從行,這兩輛吏車是主簿、主記的坐車。荀貞現尚未闢除主簿,主簿車卻只是一輛空車,只有御者,沒有乘者。

空車不止中尉主簿的坐車,前邊的三輛導行吏車也空了一輛,空的卻是中尉功曹之車。

在荀貞主車的周圍,又有原中卿、左伯侯等帶親兵緊緊護衛跟從。典韋沒有回營,披甲持戟地徒步從在車邊。

老實說,荀貞雖不喜歡乘車,但卻也不得不承認二千石漢吏的出行儀仗的確威風凜凜。坐在車上,他想起了數年前他爲繁陽亭長時,那一年太守陰修行春至繁陽,他到亭界迎接,陰修的儀仗車駕與他現在一般無異。短短數年,他從亭長一躍爲比二千石,也算異數了。

……

北門附近裡中的樓上,邯鄲相、邯鄲榮等觀看荀貞車駕回城。

邯鄲相目注荀貞主車前後的導、從吏車,若有所思地說道:“中尉就任半月,遲遲未闢功曹和主簿,未闢功曹和主簿而今日出行卻帶着功曹與主簿之車,此舉有深意。”他問邯鄲榮,“你剛纔說,樂伯節講大王要召見中尉?”

“是啊,昨天相君給大王報捷時,大王說等今天勝軍凱旋後他要召見中尉和荀攸。”

邯鄲相往街上看了會兒,注意到荀貞的車駕沒有往城西中尉府去,而是向王府行去,說道:“真是往王府去的。”略一尋思,做出了決定,吩咐邯鄲榮,說道,“速去給我備車。”

“備車?”

“我要去王府!”

233 數騎星夜報州郡65 奉孝高臥懷棲逸111 爭徐未起州已亂 治徐終究用徐人12 一檄引得泰山驚89 陳荀分被董卓徵 兵編別部號安郡54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四)19 闖中軍咄咄逼糧 到帥帳訝見有客254 飛檄八郡召兵至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16 原盼118 三戰盡復東郡地(三)3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五)42 孫郎威震定潁外1 雙喜臨門(上)15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8 推衣67 本以霸王道雜之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121 芮祉奉令送女來23 大獲豐收9 書箋反覆修棧道265 會於汶北將擊章97 出身未捷身先死95 徐榮單騎入太谷 膽勇兼備得雄關41 荊州刺史武陵守 魯陽袁術望南陽8 清洗潁陰(下)57 無信不立丈夫舉 圍而不擊事可疑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28 孫文臺發豫州兵84 捕拿張直(下)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29 盤點籌劃33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三)12 敬事198 舍泰欽名臣之望72 初見一龍(下)52 受表揚威心感動21 徐羊各獻破敵策28 詐降165 常山中軍真倜儻(下)34 招攬樂進61 陶謙謀逼彭城國 劉備下邳見笮融1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五)260 浮華交會時之弊104 殊死鏖戰破敵營(下)80 冠軍將呼太史慈(二)20 今有潁陰乳虎(上)200 遣使入豫議盟幽64 裨將軍新旅建組43 輕收萬衆取來易 亂世清談難爲君71 寬仁信義劉玄德(上)261 重儒引風導以良209 州舉茂才郡孝廉92 北海郡邑黃巾滿 孔融襟抱稱名儒22 旋舞160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五)10 查封3 習射98 戲忠建言攻山陽31 程普諫止回師救47 董卓難斷涼並事 呂布馳兵入滎陽97 趙子龍進克歷城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97 出身未捷身先死70 相見恨晚堂上歡34 孟塗敢棄夜襲利9 聯軍雖盛心思異 孔伷步騎到潁川76 請爲中尉討擊此賊64 欲得鐵馬先得人86 戲志才謀劃糧械 程君昌察漏補缺125 豪強應曹爲投機101 許逢共上辣毒計 二袁不謀而意和84 誅趙家者在今日22 文高初見108 裁存萬六精敢士 良苦用心故人全18 第一天(下)22 旋舞91 兵臨西華(上)81 不足憂懼劉玄德5 言而有信荀貞之67 鮮卑復又寇幽並69 丈夫做事應如北風掃雪207 丈夫豈可受人輕75 荀貞急信說孫堅 文臺二戰呂奉先31 破敵(上)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59 奮武意收黃巾用9 邯鄲陌上九月秋(九)201 擇婦尋姚問北孫41 一諾從來許殺身15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6 決勝52 市義28 孫文臺發豫州兵101 許逢共上辣毒計 二袁不謀而意和35 鼓音破曉天欲墜 文聘橫矛定軍旗102 會獵書來滿城驚63 滍水星河影動搖
233 數騎星夜報州郡65 奉孝高臥懷棲逸111 爭徐未起州已亂 治徐終究用徐人12 一檄引得泰山驚89 陳荀分被董卓徵 兵編別部號安郡54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四)19 闖中軍咄咄逼糧 到帥帳訝見有客254 飛檄八郡召兵至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16 原盼118 三戰盡復東郡地(三)3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五)42 孫郎威震定潁外1 雙喜臨門(上)15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8 推衣67 本以霸王道雜之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121 芮祉奉令送女來23 大獲豐收9 書箋反覆修棧道265 會於汶北將擊章97 出身未捷身先死95 徐榮單騎入太谷 膽勇兼備得雄關41 荊州刺史武陵守 魯陽袁術望南陽8 清洗潁陰(下)57 無信不立丈夫舉 圍而不擊事可疑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28 孫文臺發豫州兵84 捕拿張直(下)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29 盤點籌劃33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三)12 敬事198 舍泰欽名臣之望72 初見一龍(下)52 受表揚威心感動21 徐羊各獻破敵策28 詐降165 常山中軍真倜儻(下)34 招攬樂進61 陶謙謀逼彭城國 劉備下邳見笮融1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五)260 浮華交會時之弊104 殊死鏖戰破敵營(下)80 冠軍將呼太史慈(二)20 今有潁陰乳虎(上)200 遣使入豫議盟幽64 裨將軍新旅建組43 輕收萬衆取來易 亂世清談難爲君71 寬仁信義劉玄德(上)261 重儒引風導以良209 州舉茂才郡孝廉92 北海郡邑黃巾滿 孔融襟抱稱名儒22 旋舞160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五)10 查封3 習射98 戲忠建言攻山陽31 程普諫止回師救47 董卓難斷涼並事 呂布馳兵入滎陽97 趙子龍進克歷城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97 出身未捷身先死70 相見恨晚堂上歡34 孟塗敢棄夜襲利9 聯軍雖盛心思異 孔伷步騎到潁川76 請爲中尉討擊此賊64 欲得鐵馬先得人86 戲志才謀劃糧械 程君昌察漏補缺125 豪強應曹爲投機101 許逢共上辣毒計 二袁不謀而意和84 誅趙家者在今日22 文高初見108 裁存萬六精敢士 良苦用心故人全18 第一天(下)22 旋舞91 兵臨西華(上)81 不足憂懼劉玄德5 言而有信荀貞之67 鮮卑復又寇幽並69 丈夫做事應如北風掃雪207 丈夫豈可受人輕75 荀貞急信說孫堅 文臺二戰呂奉先31 破敵(上)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59 奮武意收黃巾用9 邯鄲陌上九月秋(九)201 擇婦尋姚問北孫41 一諾從來許殺身15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6 決勝52 市義28 孫文臺發豫州兵101 許逢共上辣毒計 二袁不謀而意和35 鼓音破曉天欲墜 文聘橫矛定軍旗102 會獵書來滿城驚63 滍水星河影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