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五)

廣宗雖破,張角夤夜遁逃,皇甫嵩點派三軍,盡出精騎星夜追之。追了半夜,天亮後諸部騎兵絡繹歸來,都說道:“遍搜不獲。”

皇甫嵩嗟嘆不已,說道:“廣宗雖破,未獲渠首,不能算是竟了全功。”當着諸將的面,有個憂慮他沒有說出來,就像徐榮前幾天說的,他很擔憂當獲悉廣宗城破、接到張角後下曲陽的黃巾軍會捨棄冀州,向西、北進入並、涼。他心中想道:“浴血苦戰打下了廣宗,本該讓將士們休整幾天的,可爲防下曲陽之賊北逃,看來得儘快北上擊下曲陽了。”

遍查諸將,卻見少了兩人,乃是徐榮和辛璦未歸。

諸將聞之,皆寬慰皇甫嵩,說他兩人或是發現了張角的蹤跡,故此遲遲未歸。皇甫嵩不免也就帶了些期待。快到午時,轅門守卒歡喜來報:“報,徐榮歸來!”

帳中諸將都在等待消息,聞言登時喧譁。宗員急聲問道:“可拿住了張角?”

“見他騎中有一黃衣之人,又見他的馬上放了一個九節杖。”

宗員大喜,對皇甫嵩說道:“賊人裡穿黃衣持九節杖的只有一人,便是張角!諸部騎士悉無所獲,卻不意張角竟被徐榮拿住,立下這般大功。”

董旻、牛輔等在座,他們相顧對視,目光復雜,既高興徐榮爭了面子,可以抹去本部因爲李傕、郭汜受辱而蒙上的恥辱,又嫉妒徐榮一個外州人卻帶着他們涼州的鐵騎立了大功。

皇甫嵩亦喜不自勝,忙道:“速傳他入帳!”

不多時,徐榮甲衣帶劍,押着一人入帳。這人果身穿黃衣,垂頭喪氣。

雖染聽說徐榮抓住了張角,可在未見到真人前難免有點坐立不安,此時眼見真人,皇甫嵩心落下來,歡喜說道:“好,好,好!徐君辛苦。張角,賊首也,若縱之逃去,便如君言:下曲陽賊極可能會棄城西、北遁。如是,邊疆將亂。君解我一大憂!我當上書天子,爲君請功!”

徐榮跪拜在地,俯首說道:“下吏慚愧,雖獲此人,然卻非張角。”

皇甫嵩呆了呆,說道:“卻非張角?”

宗員愕然問道:“黃衣持杖者,黃巾軍裡唯張角一人,不是張角,卻是何人?”

“下吏出營後,心想下曲陽在北,張角若遁,急着逃走,必然倉皇往北去,遂率本部向北急追,因又猜張角不會走大路,所以離營前特地帶了個本地的嚮導,專尋隱秘的小路,離城二十里,發現此人帶數十騎倉皇北逃,初時亦以爲他是張角,待擊破其從騎,把他擒拿後才發現此人與將軍賜給的畫上人不像,盤問之,方知張角病重,此人乃是張角的替身。”

徐榮說着,令這人擡起頭來。諸人觀之,確實與畫上人不像,不是張角。

皇甫嵩不由失望,宗員大怒,說道:“此人雖非張角,然爲張角替身,亦罪不可赦。將軍,把他斬了吧!”皇甫嵩點點頭,同意了宗員所請。帳外親兵進來,把這人拉出去斬首示衆。

徐榮未得張角,衆人失望,荀貞卻是驚喜,他心道:“張角病重原來並非謠言而是實情。諸部至今未歸者如今只有玉郎了,徐榮未獲真張角而玉郎尚未歸,會不會?”不覺帶了期冀,看了徐榮兩眼,又心道,“昨夜將軍大遣各部騎兵,捉拿張角的將校很多,然而當時將軍的軍令催得很急,各部將校又都想搶先拿住張角,爭功心切,故此在出營前想起來帶個嚮導的卻是寥寥無幾,徐榮雖然未得張角,但是心思縝密,也難怪他能捉住張角的替身。”

皇甫嵩和衆人也想到了辛璦可能會捕獲真張角,當下皇甫嵩令徐榮入座,抱着一線希望,與帳中數十將校靜待辛璦。

衆將或時不時地轉看帳外,或時不時地瞟向荀貞。荀貞雖亦期待,然外表從容。

劉備坐於末席,眼看荀貞居於上位,從容晏然,心中想道:“辛璦是吾兄的部曲,若是他得了張角,固然自身有功,吾兄亦將有功。這等大功……。”羨慕的很。

日光西移,不覺過了午時,帳中諸將正等得不耐,轅門守卒又來報:“辛璦歸來。”

皇甫嵩急問道:“可抓住了張角?”

“未見其部中有黃衣之人。”

守卒話音一落,帳中傳出一連聲的落座之音,卻是因聞得辛璦歸來,諸將皆忍不住按案傾身,再又聽得辛璦並未擒住張角,失望之下復各歸座,因此傳出這一片落座之聲。

劉備暗道可惜。荀貞希望落空,不過他城府日深,依然姿態從容。皇甫嵩壓住失望,笑道:“辛璦雖未得張角,然從昨夜追擊到此時,不怕勞累,卻是其心可嘉,可召他入帳。”

這守卒應諾出去傳令。

沒多久,諸將聞得帳外人聲,轉觀之,陽光下,辛璦沒戴兜鍪,髻甲劍靴,大步走近。

劉備在席末,臨着帳門,看得最清,“咦”了一聲,顧不上在皇甫嵩座前失禮,以手按席,傾身探頭朝外看去,說道:“辛君提了個首級。”

荀貞心頭一跳,轉首向外望之,果見辛璦提了個披頭散髮的首級。

皇甫嵩按案傾身,諸將皆舉目顧向帳外。

辛璦按劍入帳,於諸人的目光裡不急不忙地把首級放在身前,跪拜說道:“璦追張角半日,敗其從騎,張角自刎。”

“張角自刎?”“這是張角?”“快撩起首級的頭髮,讓我等看看!”帳中譁然大亂。

辛璦撩起首級的頭髮,將其面容露出,雖血肉模糊,卻可以看出這正是張角。

帳中諸將有的驚喜,有的嫉妒,有的羨慕,有的歡笑。

許多人同聲說道:“將軍,張角死了!”“將軍,張角真的死了!”

荀貞再也壓不住喜意,笑容滿面,心道:“好個玉郎,好個玉郎!”

皇甫嵩大喜之極,叫辛璦起身,命將首級呈上,再三確認這的確是張角後他喜難自禁,一改平時的溫和從容,放聲大笑,說道:“辛君去我一塊心病!諸君,下曲陽雖還未下,但黃巾已滅!”吩咐把張角的首級放在盤上,傳遍帳中,任由諸將觀之。

荀貞本來很好奇想知道張角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以一人之力而能得百萬信徒,爲數州豪傑所擁,一朝振臂,千萬人呼應影從,把一個大漢攪得七零八落,險些就真的被他把蒼天換成黃天,然而當首級傳到他這裡時,他如今卻興致缺缺。

不論張角生時是怎樣的英雄了得,怎樣的豪傑蓋世,人死了,一切都灰飛煙滅去,便是他曾擁百萬衆,便是他幾乎換了人間,便是在他死後他的影響仍未消散,可現在,他的首級卻就這裡,在在盤上被諸將傳送觀賞,如同玩物。他裝作有興趣的樣子看了幾眼,腦中浮起的卻是那數萬自刎、投河的黃巾兵卒,那些壯者、老者、婦人、孩童的臉在他眼前晃動。

沙丘臺上的月亮還是舊時的月亮,而月亮下的人卻年年歲歲皆不同,清河的河水滾滾南下,逝者如斯夫!同樣的月光下,在這片土地上逝去過多少的英雄或梟雄,他們的名字也許會被後人記得,可又有誰會記得那些因他們而死去的人呢?一將功成萬骨枯,成與不成都是萬骨枯。即便張角成了事,但他就真的能爲百姓建立一個大同世界麼?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觀過張角首級,帳中諸將無論嫉妒辛璦的還是爲辛璦歡喜的,都向皇甫嵩祝賀。

皇甫嵩滿面笑容,見辛璦按劍立帳中,如玉樹臨風,只覺在他來前帳中昏暗,而在他來後卻一帳皆亮,越看越是歡喜。他知辛璦是荀貞的親戚,是陽翟辛氏的子弟,人物風流,更難得作戰勇武,本就不因他位卑而輕視,今見他立下大功,越發喜歡,令帳前親兵取來坐席,放在荀貞席下,叫他入座,等他入座後,乃細問之,說道:“辛君,你卻是如何斬殺了張角的?”

卻原來辛璦出城後向西去,沿官道急追,追出二十餘里,終於追上了張角,大破張角的從騎六百餘,張角不肯當俘虜,乃自刎。見他自刎,從者數百黃巾步騎無論渠帥、兵卒盡慟哭自殺。辛璦遂得其首級而還。這經過說來簡單,諸將聞之卻多疑惑層層。

疑惑有很多,皇甫嵩也有之,遂一一問之。

皇甫嵩說道:“張角出城遁逃,只有下曲陽可去,下曲陽在北邊,諸將多往北追,你爲何卻向西追?”

“廣宗城破,黃巾大敗,張角雖遁,然懼我軍追擊,必不敢直接向北行,很可能會繞路回下曲陽,所以璦向西追趕。”

帳中諸將裡有人問道:“爲何不向東追?”

辛璦瞥了問話之人一眼,嫌他魯鈍,懶得理他。

荀貞笑着代爲回答,說道:“東爲清河,張角無船,怕是不能得渡。”

問話之人啊呀一聲,說道:“見辛君獲張角首級,太過歡喜,卻是忘了此層。”

帳中諸人皆笑。皇甫嵩又說道:“向西追擊的騎兵也有好幾部,有的走官道,有的走小路,以常理計,張角是在逃命,必會選隱秘小路走,爲何你走官道?”

徐榮就是沿着小路急追的,此時聞皇甫嵩此問,撐大了耳朵等辛璦回答。

辛璦答道:“傳言張角病重,臥牀不起,既然臥牀不起,必不能乘馬,只能乘車逃。小路不好行車,故此璦沿官道追之。”

徐榮恍然大悟。皇甫嵩撫掌說道:“心細如髮。”

帳中又有人問道:“若是傳言不真,張角沒有患病,不走官道,辛君該當如何?”

辛璦瞧了瞧這問話之人,淡然說道:“向西追的諸部騎士多半走的都是小路,張角若不走官道,璦不能擒殺他,自有別部擒殺之。”

雖得張角,立下大功,辛璦卻是淡然自若,別的不說,只這份寵辱不驚的淡定就令人折服了。

皇甫嵩再又說道:“沿官道向西追擊的也不止你一部兵馬,張角早遁,諸部追到天亮,追之不得,皆返,爲何獨你不返?

辛璦答道:“張角雖早走,然而他是倉促遁逃,肯定沒有攜帶飲食,他又不可能是一人出逃,必帶有從騎,昨日激戰了一日半夜,當激戰時,他帶的那些從騎或許沒有上陣,可定也無暇吃飯,逃命的途中難免會感到飢渴。張角又在病中,不可持續疾行。因此,璦以爲當他們見到後無追兵後必然會稍微鬆懈,很可能會歇於某處偏僻的地方,找鄉里掠食。這樣一來,他們就耽誤住時間了。因此之故,張角雖早走,卻無憂。璦因此追之不放,果然於某鄉中追上了他們。併爲了有充足的馬力追擊,璦部兩百餘騎,出營時璦只帶了百騎,一人兩騎或三騎。”

“我適才聞你說張角帶了六百餘從騎?”

“是。”

“張角所帶必爲黃巾精銳,你部雖也精銳,然只有百騎,敵衆我寡,你是如何將之擊破的?”

“璦在追上他們後沒有急着進攻,而是潛藏遠處,待他們雜亂吃食時,突襲之,遂破之。”

皇甫嵩嘆息連連,說道:“玉郎有智,智勇雙全。”

諸將亦讚歎。

徐榮心道:“我自以爲有智,卻不料這次追張角卻是從開頭就錯了,並且一錯再錯。”忍不住看了看荀貞,又想道,“先前擊賊城外陣,典韋、劉鄧奮勇,今追張角,辛璦顯智。荀君戰時從將軍令擊賊諸壘,擊無不破,他本人英武,帳下也是人才濟濟。”

辛璦卻不肯居功,對皇甫嵩說道:“璦方纔所言之種種,實非璦一人所思得。”

“噢?卻是何人教你?”皇甫嵩瞧了眼含笑的荀貞,不等辛璦回答,立刻醒悟,心道,“貞之聰明之士,他帳下的公達、志才更是奇謀之人,想來應是他們教的辛璦了。”

果如他所料,辛璦答道:“此荀君帳下文吏戲忠教璦的。”

聽了辛璦此言,徐榮更加驚奇,心道:“向西追、走小路、料張角會歇停,這些種種若是辛璦在追擊的途中分別想到的倒也罷了,卻原來竟是荀君帳下的文吏戲忠想到的?從將軍下令到辛璦出營追擊,這中間能有多長時間?而就在這麼一會兒的功夫裡,戲忠居然就能想到這麼多?而且還都料對了?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奇士也。”

“雖然有人爲你出謀劃策,可臨機應變卻是別人教不來的,辛君爲我去一大憂,……,貞之,我當還汝部一場大功!”皇甫嵩撫須而笑。

96 鮑允誠兵敗被殺 趙子龍進克歷城(上274 夏侯淵傳捷坎谷(中)20 拜徐州用計離亂32 督郵一怒(中)143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九)110 朝中爭鬥起風波(上)55 孟德引兵還東郡109 轉戰十縣至平輿(下)3 董卓兵掠潁川地 孔伷借兵陳國中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101 兩軍對陣煙塵起27 朱公偉奉天子詔14 守城初戰8 邯鄲陌上九月秋(八)11 前倨後恭因何故8 程嘉獻策難吳輯41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二)9 高子繡髡髮代首73 大丈夫寧鳴而死48 正旦之日59 軺車從事雷霆來29 伯符進獻渡河略18 府主簿拒降守名11 荀家五虎度陳倉(中)214 一時羣賢鳳凰聚108 震張北進以逼兗59 慨嘆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12 敬事58 孫堅214 一時羣賢鳳凰聚85 臨戰忘死虎狼士 陷陣總是高順營5 當民兵預備役遇到野戰軍,後者華麗敗退了9 結交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261 重儒引風導以良27 如夢1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七)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80 了卻山中寇賊事(四)176 樂進單騎入彭城(上)267 荀貞之態漸梟雄112 陶謙忍怒緣忌器 曹宏獻得打劫計31 破敵(上)52 陰少府哀傷洛城 孫討逆嗟嘆往事13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60 酸棗十萬兵將散 洛陽勝軍氣恐驕39 得二荀舉薦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75 曹純少貴氣吞虎45 虎膽奸雄106 孫堅使從豫州來47 天下之事何事不成85 臨戰忘死虎狼士 陷陣總是高順營63 同道18 府主簿拒降守名64 欲得鐵馬先得人66 謀大計暫斂英眉 郡童子顯傲剛強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182 元龍片言郯城開146 沙丘臺上舊時月(一)125 豪強應曹爲投機30 將戰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3 先表北海刺青州7 生死之恩何以報299 陳國相襄軍第一(八)66 負此俸食慚愧極雷電災害啊,晚點更29 伯符進獻渡河略81 漫笑將軍弱無膽 當斬青綬以勵氣76 貴顯何氏兩將軍158 劉玄德兩戰援徐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20 校尉效從麾下戰 將軍謀議分進兵27 甲兵四千向神都(七)16 五日九戰(上)71 寬仁信義劉玄德(上)150 沙丘臺上舊時月(五)128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一)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48 許君卿計敗張遼11 雪夜攻莊1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24 杜買15 問世間誰主沉浮17 第一天(中)13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一)64 難居人下劉玄德 文動天下陳孔璋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49 輜重已備90 胡徐呂內鬥兵亂 甘潘凌初戰先功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208 督軍要務需先試105 先登陷城斬劉闢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6 生子當如孫伯符54 滅族(下)
96 鮑允誠兵敗被殺 趙子龍進克歷城(上274 夏侯淵傳捷坎谷(中)20 拜徐州用計離亂32 督郵一怒(中)143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九)110 朝中爭鬥起風波(上)55 孟德引兵還東郡109 轉戰十縣至平輿(下)3 董卓兵掠潁川地 孔伷借兵陳國中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101 兩軍對陣煙塵起27 朱公偉奉天子詔14 守城初戰8 邯鄲陌上九月秋(八)11 前倨後恭因何故8 程嘉獻策難吳輯41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二)9 高子繡髡髮代首73 大丈夫寧鳴而死48 正旦之日59 軺車從事雷霆來29 伯符進獻渡河略18 府主簿拒降守名11 荀家五虎度陳倉(中)214 一時羣賢鳳凰聚108 震張北進以逼兗59 慨嘆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12 敬事58 孫堅214 一時羣賢鳳凰聚85 臨戰忘死虎狼士 陷陣總是高順營5 當民兵預備役遇到野戰軍,後者華麗敗退了9 結交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261 重儒引風導以良27 如夢1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七)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80 了卻山中寇賊事(四)176 樂進單騎入彭城(上)267 荀貞之態漸梟雄112 陶謙忍怒緣忌器 曹宏獻得打劫計31 破敵(上)52 陰少府哀傷洛城 孫討逆嗟嘆往事13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60 酸棗十萬兵將散 洛陽勝軍氣恐驕39 得二荀舉薦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75 曹純少貴氣吞虎45 虎膽奸雄106 孫堅使從豫州來47 天下之事何事不成85 臨戰忘死虎狼士 陷陣總是高順營63 同道18 府主簿拒降守名64 欲得鐵馬先得人66 謀大計暫斂英眉 郡童子顯傲剛強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182 元龍片言郯城開146 沙丘臺上舊時月(一)125 豪強應曹爲投機30 將戰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3 先表北海刺青州7 生死之恩何以報299 陳國相襄軍第一(八)66 負此俸食慚愧極雷電災害啊,晚點更29 伯符進獻渡河略81 漫笑將軍弱無膽 當斬青綬以勵氣76 貴顯何氏兩將軍158 劉玄德兩戰援徐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20 校尉效從麾下戰 將軍謀議分進兵27 甲兵四千向神都(七)16 五日九戰(上)71 寬仁信義劉玄德(上)150 沙丘臺上舊時月(五)128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一)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48 許君卿計敗張遼11 雪夜攻莊1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24 杜買15 問世間誰主沉浮17 第一天(中)13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一)64 難居人下劉玄德 文動天下陳孔璋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49 輜重已備90 胡徐呂內鬥兵亂 甘潘凌初戰先功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208 督軍要務需先試105 先登陷城斬劉闢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6 生子當如孫伯符54 滅族(下)